- 年份
- 2024(5202)
- 2023(7293)
- 2022(6009)
- 2021(5316)
- 2020(4372)
- 2019(9350)
- 2018(9232)
- 2017(16911)
- 2016(9238)
- 2015(10593)
- 2014(10709)
- 2013(10461)
- 2012(9860)
- 2011(9293)
- 2010(9467)
- 2009(8922)
- 2008(8383)
- 2007(7677)
- 2006(7079)
- 2005(6414)
- 学科
- 济(58948)
- 经济(58898)
- 管理(28776)
- 业(21384)
- 企(16972)
- 企业(16972)
- 地方(16178)
- 方法(15675)
- 学(14282)
- 数学(13628)
- 数学方法(13532)
- 中国(12217)
- 地方经济(12130)
- 农(11347)
- 业经(10593)
- 环境(9234)
- 体(8506)
- 制(8406)
- 财(7676)
- 融(7416)
- 金融(7409)
- 和(7176)
- 经济学(7149)
- 农业(6941)
- 及其(6923)
- 银(6711)
- 银行(6683)
- 理论(6602)
- 行(6566)
- 发(6534)
- 机构
- 学院(143934)
- 大学(141236)
- 济(67142)
- 经济(65867)
- 研究(57420)
- 管理(48834)
- 中国(41987)
- 理学(41029)
- 理学院(40535)
- 管理学(39773)
- 管理学院(39525)
- 科学(35994)
- 所(30947)
- 京(30664)
- 农(30485)
- 研究所(28210)
- 财(27439)
- 中心(24569)
- 农业(23962)
- 业大(23635)
- 江(23107)
- 财经(21447)
- 经济学(21407)
- 院(20687)
- 经(19283)
- 北京(19216)
- 经济学院(18858)
- 省(18595)
- 科学院(18276)
- 州(17501)
- 基金
- 项目(93824)
- 科学(72308)
- 基金(66765)
- 研究(65489)
- 家(60065)
- 国家(59623)
- 科学基金(49416)
- 社会(42179)
- 社会科(39974)
- 社会科学(39967)
- 省(38011)
- 基金项目(33765)
- 自然(31592)
- 划(30933)
- 自然科(30610)
- 自然科学(30594)
- 自然科学基金(30035)
- 教育(28575)
- 资助(28271)
- 编号(24959)
- 发(22041)
- 重点(21608)
- 成果(19937)
- 部(19411)
- 课题(18802)
- 创(18556)
- 国家社会(18143)
- 计划(18109)
- 科研(17728)
- 创新(17666)
共检索到228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赫尔穆特·迈尔 潘德平
本文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创建并论证了由草木、禽鸟和细菌组成的食物链及其微观和宏观经济影响。并将其应用于分析当前由H5N1类型病毒传染引起的禽鸟死亡现象可知:第一,具有双向前级让渡(级中投入)交换优势的自然市场短暂性的失去了平衡;第二,超级“自然王国”已经为全部生物种群按其信息与其适应性作出了持续性反应,以克服负面冲击;第三,生物种群的进化将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
生态经济学 自然经济体系 食物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犦赫尔姆特·迈尔
本文阐释了尚未人知的自然经济体系的思想及其假设,认为该体系对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活动,尤其是对人类自所谓工业革命以来急剧增加的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反作用。在深入观察、直觉感知、以及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投入-产出分析工具的基础上,不仅论证了该体系的存在及其特性,而且从自然经济体系角度,提出了如何应对诸如人口老龄化、人口拥挤、气候变化等人类社会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经济理论 生态经济学 自然经济体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福田敏浩 苏杭 金凤德
本文从体系角度考察经济体系和风险间相互关系。作者将考察对象限定在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领域,用体系风险的概念就与经济制度有关的制度风险、道德危机发表了看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黎明 陈爽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及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正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发展的和谐统一,早日走出一条低碳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重大挑战。低碳经济体系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围绕技术创新、碳交易、低碳城市、全民意识、政策体系进行展开,其中技术创新是基础,碳交易是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核心,全民意识的提高是动力,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保障,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发展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学军 官玉霞 张文凤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已经形成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但是,中国的制造业体系大而不强,主要表现在全要素生产率低、盈利能力不强、能耗高且污染大、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以渐进创新提升产业地位,以改进创新改造传统产业,以突破创新实现跨链发展,以全球创新链推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改变中国国际分工的不利局面,建立起绿色、高质量的中国现代经济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燕生 梁婧姝
为把我国从一个经济大国建设成为经济强国,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依据党的十九大绘制的发展蓝图,可从供需平衡体系、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体系、区域发展体系、城乡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机制几个方面设定指标,构建2020年、2035年、2050年分阶段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方法测算2020指标体系的区域排名,为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量化参考。
关键词:
现代化经济体系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缪建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先福 樊立超 宋晓平 史宏弟
采用五分法采集农灌水 (工业废水 )、农田土壤、农作物和畜禽产品样品 ,并检测其中重金属元素汞( Hg)、砷 ( As)、铬 ( Cr)和镉 ( Cd)的含量。结果表明 ,4种重金属元素在农灌水和土壤中的含量由低到高分别依次为Hg
关键词:
重金属 食物链 迁移规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林 魏静 王方浩 马文奇 张福锁
活化氮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研究利用养分流动方法,利用模型量化氮素流动特征的指标,阐明我国食物链氮素流动特征。结果表明:随着GDP增长,在食物消费拉动下,2005年人均化肥、饲料、食物氮素消费量分别为1980年的2.1、2.2和1.3倍,养活一个中国人的资源代价在增加。中国食物链氮素库存量和流量大幅增长,1980年到2005年农田氮素总流量从2104×104t增加到4355×104t,动物生产体系氮素流量从745×104t提高到2255×104t,家庭消费系统氮素流量从313×104t增加到436×104t。然而,2005年食物链氮素生产效率仅为9%,废弃物循环率下降。与此同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景彬 徐丹丹
中美贸易——金融关系是一种"食物链"式平衡,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货币因素、工资因素、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的比较分析,解释了"食物链"式平衡的成因,提出改变当前中美贸易顺差格局,汇改不如币改、升值不如加薪、施压不如合作、抑制不如支持。两国应携起手来,在互惠共赢的基础上推动中美贸易——金融关系的良性演化。
关键词:
中美贸易——金融关系 食物链 贸易顺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沈迪柱 马忠学 李万山 李万发
合胜村食物链工程综合效益评价黑龙江林甸县农经站沈迪柱,马忠学,李万山,李万发合胜村地处林甸县城北,总面积四方亩,是全县的大型村落,拥有五个自然屯569户,2482口人,其中农业劳动力564个,耕地面积2298亩。全村养奶牛159头,养羊1300只,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梁军
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进程中获得了发展,中国的发展反过来又对世界经济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论述了中国发展对世界市场价格、世界产业、世界市场竞争、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世界经济增长、世界经济均衡、全球多边贸易、世界经济运行等诸多体系的影响,力图通过剖析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探讨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
关键词:
中国发展 世界经济体系 要素集聚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叶长兵 李兰 张晶晶 朱雪娇
以循环经济为理论基础,以造纸业作为实现人工湿地芦苇纤维素资源化的生产系统,构建了以污水处理为中心的循环经济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芦苇人工湿地对农业退水、生活污水、剩余污泥具有较为显著的净化功效。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所构建的循环经济体系在芦苇人工湿地取得显著净化效果条件下的技术、经济、环境可行性。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循环经济 芦苇 纤维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一鸣
我国现阶段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出紧迫要求,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将有关任务落到实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要求经济发展将提高质量和效益放在中心位置,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三大关口",而且对金融业提高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和水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出更高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