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2)
2023(6975)
2022(5850)
2021(5328)
2020(4329)
2019(9340)
2018(8831)
2017(15881)
2016(9118)
2015(9647)
2014(9240)
2013(9085)
2012(8428)
2011(7572)
2010(7287)
2009(6604)
2008(6433)
2007(5430)
2006(4632)
2005(3953)
作者
(31074)
(26424)
(25915)
(24422)
(16132)
(12944)
(11384)
(10425)
(9829)
(8982)
(8908)
(8573)
(8537)
(8319)
(8294)
(8026)
(7936)
(7690)
(7511)
(7364)
(7042)
(6368)
(6113)
(5875)
(5840)
(5742)
(5681)
(5643)
(5464)
(5324)
学科
(31321)
经济(31278)
管理(23237)
(22089)
(16349)
企业(16349)
方法(13843)
数学(12595)
数学方法(12492)
(10417)
(10217)
(8042)
中国(8008)
(7675)
贸易(7671)
地方(7589)
业经(7485)
(7484)
农业(7361)
(6722)
环境(6602)
教育(5567)
技术(5473)
(4912)
研究(4893)
(4807)
财务(4805)
财务管理(4795)
产业(4543)
企业财务(4528)
机构
大学(129845)
学院(128344)
研究(51394)
(47398)
经济(46364)
管理(44251)
理学(39197)
理学院(38641)
(38056)
管理学(37716)
管理学院(37526)
科学(37290)
中国(34133)
农业(30718)
业大(29733)
(28272)
(27662)
研究所(26723)
中心(21616)
农业大学(20689)
(18898)
(18859)
(18722)
(18712)
(17762)
科学院(17097)
北京(16812)
(16226)
实验(16153)
(16136)
基金
项目(99257)
科学(76014)
基金(71826)
(68364)
国家(67832)
研究(61317)
科学基金(55601)
自然(40394)
(40349)
自然科(39268)
自然科学(39243)
基金项目(38860)
自然科学基金(38558)
社会(38353)
社会科(36339)
社会科学(36329)
(34746)
资助(28109)
教育(27507)
重点(23594)
计划(23163)
科技(21746)
编号(21650)
(21595)
(21125)
(20361)
科研(20100)
创新(19896)
(19187)
(18103)
期刊
(47506)
经济(47506)
学报(35788)
(33523)
研究(32865)
科学(28348)
中国(26507)
大学(24834)
学学(24180)
农业(22793)
管理(13748)
(13410)
(13295)
教育(11847)
业大(11320)
农业大学(9461)
(9322)
业经(8304)
(8302)
金融(8302)
科技(8210)
经济研究(8129)
林业(7871)
资源(7869)
技术(7668)
财经(7153)
自然(7137)
(7041)
中国农业(6801)
问题(6237)
共检索到178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玉森  张艳敏  冀晓昊  张芮  刘大亮  张宗营  李文燕  陈学森  
【目的】探讨多年自然生草对黄河三角洲梨园土壤水溶性总盐、有机质、矿质元素及酶活性等土壤生化性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中国盐碱地改良及果园生草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基本资料。【方法】以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自然生草2年、4年和7年的黄金梨[Pyrus pyrifolia(Burm.f.).cv.Nakai]园土壤及果实为试材,以清耕为对照,分别测定表层(0—20 cm)及亚表层(20—40 cm)土壤水溶性总盐、有机质、矿质元素及酶活性等土壤生化性状及果实品质指标,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自然生草不仅显著提高了黄河三角洲梨园0—40 cm不同土层有机质含量,同时有效降低了土壤含盐量;在0—20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  侯龙鱼  崔晓东  马风云  邢尚军  
运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湿地土壤中尿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尿酶活性关于土壤养分的标准化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以解释99.7%酶活性变化,剩余通径系数为0.059。有机质对尿酶活性的直接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值均最大,成为影响尿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凌飞  韩清芳  吴中营  魏鹏  杨宝平  聂俊峰  
【目的】研究清耕、生草梨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空间变化特征。【方法】以清耕、生草模式下砀山酥梨园土壤为对象,分别测定株间、行间及其不同土壤深度(0—60cm)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在清耕梨园同一土层的株间、行间,每种酶的活性发生变化,在生草梨园同一土层的株间、行间,每种酶的活性也发生变化,表现出在水平方向活性变化。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的大小也存在差异,表现出在垂直方向活性变化。清耕和生草梨园株行间土壤蔗糖酶活性在0—20cm土层高于20—40cm和40—60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行间表现出0—20cm和20—40cm土层高于40—60cm土层,土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钟必凤  张全军  李文贵  
为研究长期高压节水施肥对果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在连续5年采用高压节水深层土壤施肥技术以后,以同一地块连续5年常规施肥处理为对照,分析了高压节水施肥技术和常规施肥技术对梨园0~60 cm土层内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差异以及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高压节水深施技术能有效提高深层土壤(30~60 cm)氮和钾等养分含量,但对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影响不大;高压节水深施能显著提高浅层土壤(0~30 cm)脲酶、蛋白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但对浅层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影响不大;而对于较深层土壤(40~60 cm),所测定的蛋白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蔗糖酶活性处理组和对照常规施肥组无显著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厉彦玲  赵庚星  
掌握土壤养分的分布特点是实现养分优化管理的重要基础。论文选择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山东省垦利县为研究区,通过田间采样与实验室化验分析获取了1 278个样本(020 cm)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数据。在经典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并拟合了养分的变异函数模型。利用普通克里格法(OK)、反距离权重法(IDW)、泛克里格法(UK)、径向基函数法(RBF)和局部多项式法(LP)5种方法进行空间插值,并采用独立数据集验证对插值结果进行精度评价,进而分析了各养分空间分布规律。为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郗金标  邢尚军  宋玉民  张建锋  张建国  董振成  
研究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5年生白刺林和新淤地上18年生不同类型林分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刺造林后显著地促进了土壤脱盐,明显地提高了土壤肥力;新淤地上植树造林能有效抑制土壤返盐,培肥地力;不同类型林分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效果没有差异,杨树、刺槐行间混交林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最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义红   郭丽   任燕利   史建硕   李若楠   蒋龙刚   王丽英  
为探讨施用生物炭对梨园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以及对黄冠梨果实品质的持续影响,在河北省晋州市黄冠梨试验基地进行连续4 a的定位试验,以不施用生物炭处理为对照(CK),设置生物炭0.45(B1),0.90(B2),1.35(B3),1.80 kg/m~2(B4)4个处理,研究不同用量生物炭对土壤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电导率以及pH值的影响,并探究对黄冠梨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如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单果质量),为河北省黄冠梨园的高效施肥提供依据。连续4 a施用生物炭使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土壤表层(0~20 cm)的有机质含量、速效磷、速效钾及pH值有所上升,且生物炭对表层(0~20 cm)的影响大于20~40 cm土层。在B3处理时对土壤养分的改良效果最佳。对黄冠梨果实品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呈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呈下降趋势,B2、B3处理对黄冠梨品质的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生物炭用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梨果品质的影响,以0.90~1.35 kg/m~2为适宜施用量,考虑生物炭的经济成本,本试验条件下推荐用量为0.90 kg/m~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伊兴凯  张金云  高正辉  潘海发  徐义流  陈加红  
【目的】探讨地面覆盖对砀山酥梨园土壤养分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安徽省砀山县某砀山酥梨园中,设置覆盖地膜、人工生草(人工种植毛叶苕子)、覆盖稻草与清耕(对照)4种处理,分别于试验进行的第3年和第5年,采集0~15cm和15~45cm土层土样及成熟后果实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及果实的内、外品质,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梨园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覆盖第5年与第3年相比,土壤养分大部分指标有所提高;试验第5年,在15~45cm土层,人工生草和覆盖稻草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3.51%和65.52%。试验第5年,覆盖地膜处理的果点密度比对照降低了6.29%,石细胞总含量降低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范晓梅  刘高焕  刘红光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黄河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掌握盐渍化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对于因地制宜地制定盐渍土改良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土壤盐渍化野外调查和对土壤样品含盐量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普通克里格和协同克里格两种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加入协变量的协同克里格模型可以普遍提高对含盐量估算的精度,而模型中主变量对各协变量的敏感度不一。从对含盐量计算精度提高的程度来说,各协变量依次为:Ph值>有机质>Cl-离子>高程值。通过插值得到的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分布图,为分析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分布与变异特征,以及当地的盐渍化土壤治理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春生  黄翀  刘高焕  刘庆生  
土壤盐分对农业发展和土地生产力有很大影响,土壤盐碱化会降低耕地质量并造成土地退化,及时了解区域内土壤盐分含量及空间分布很有必要。地理加权回归是一种局部回归预测方法,其利用主变量与环境要素的相关关系,根据空间位置和距离特点,实现主变量的空间扩展。本研究目的即是探索地理加权回归在土壤盐分空间插值中的可用性,并与多元线性回归和协同克里格作对比来检验其精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所选择的环境变量包括NDVI,高程和距河流距离。研究结果显示,地理加权回归在土壤盐分空间扩展中效果较好,精度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均方根误差为0.305,相关系数为0.649,决定系数为0.421),该方法降低了协同克里格插值的平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超  王晓玲  刘思  李辉  张军翔  
【目的】为推广葡萄园行间自然生草在贺兰山东麓产区地施行。【方法】本试验以葡萄园自然生草1年和清耕为对照,研究了贺兰山东麓金山兰山云昊酒庄自然生草对葡萄园不同土层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自然生草1年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高于清耕对照,pH、全盐、全氮、全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则降低;自然生草1年的葡萄园土壤中不同土层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有所提高,且深土层(40~60 cm)较表土层(0~20 cm)明显;自然生草1年对葡萄园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起到一定的提高作用,尤其是对表土层(0~20 cm)土壤酶活性的提高更为明显。【结论】葡萄园行间自然生草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条件,降低土壤pH,减少土壤盐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提高土壤酶活性,可为葡萄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进而提升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是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土壤良好的管理方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学军  刘庆  陈印平  李玲  
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轻度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菜地、果园、粮田和未利用地四种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实地采样分析,对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可溶性有机氮(DON)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呈现一定的差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均值分别以粮田和菜地土壤最高,其含量分别为128.2 mg/kg与86.6 mg/kg,以未利用地土壤最低,分别为52.2 mg/kg和20.1mg/kg。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DOC/TOC)和可溶性有机氮占总氮的比例(DON/TN)均以菜地土壤最大,分别为1.45%和9.62%,远高于其他三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晓光  王志刚  宋祥云  刘佩茹  李士美  杨霞  
对土壤盐渍化的监测是合理利用盐渍化土壤的前提,采样点数量不同会影响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的表达。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垦利县为研究区,采用地统计学方法,抽取了12个样本子集,探讨不同的采样点数量对土壤盐分空间变异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分变异程度较大,随着样点数量的减少,对于细节的刻画能力也在减弱,样点数量过小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春生  刘高焕  黄翀  刘庆生  管续栋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丰富,但降水与蒸发严重失衡,土壤受盐渍化及污染影响严重。为获取该地区土壤质量现状,本研究选取了多个物理和化学指标,利用最小数据集理论,构建适合于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模糊逻辑模型对土壤质量现状进行评估,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土壤等级上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经筛选后,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包括p H、TN、Ap、AK、有机质和土壤盐分;评估结果显示在空间上土壤质量内陆高于沿海,以中部黄河与刁口河相交处为最优;土壤质量整体上以中等级为主,其中三级类型占比最大为31.22%,农田、园地、林地等主要分布在三级以上土壤,但有部分在低...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侯本栋  马风云  邢尚军  宋玉民  刘艳  
为了了解黄河三角洲不同演替阶段湿地的土壤和植被特征,用时空替代法对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湿地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湿地土壤含盐量减少,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碱解氮和速效磷质量分数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地间主要养分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