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5)
2023(1876)
2022(1675)
2021(1595)
2020(1360)
2019(2761)
2018(2787)
2017(4785)
2016(3066)
2015(3462)
2014(3367)
2013(3349)
2012(3352)
2011(3169)
2010(3333)
2009(2811)
2008(2812)
2007(2530)
2006(2304)
2005(2142)
作者
(11945)
(10065)
(9884)
(9569)
(6431)
(4988)
(4542)
(4060)
(3863)
(3649)
(3643)
(3523)
(3406)
(3377)
(3315)
(3241)
(3140)
(3014)
(3009)
(2905)
(2714)
(2566)
(2483)
(2418)
(2356)
(2309)
(2253)
(2244)
(2198)
(2189)
学科
(7046)
经济(7039)
管理(6673)
(5458)
(4474)
(3884)
企业(3884)
环境(3355)
(2841)
及其(2827)
中国(2589)
方法(2488)
(2335)
(2263)
防治(2167)
(2166)
(2059)
数学(2036)
(2036)
数学方法(1986)
(1944)
(1900)
(1869)
贸易(1869)
(1807)
农业(1795)
地方(1773)
(1728)
银行(1709)
(1669)
机构
大学(44603)
学院(44243)
研究(21008)
科学(16534)
(15267)
中国(14404)
(13380)
(13093)
经济(12654)
研究所(12515)
农业(12072)
业大(12020)
管理(11881)
(11266)
理学(9702)
理学院(9511)
管理学(9104)
(9061)
管理学院(9034)
中心(8778)
(8304)
(7921)
(7860)
农业大学(7616)
北京(7309)
实验(7271)
实验室(6960)
科学院(6934)
林业(6793)
研究院(6759)
基金
项目(32255)
科学(23074)
(21942)
国家(21756)
基金(21611)
研究(19240)
科学基金(16124)
(13520)
自然(12676)
自然科(12130)
自然科学(12120)
自然科学基金(11910)
(11892)
基金项目(11151)
社会(9604)
资助(9447)
社会科(8956)
社会科学(8953)
教育(8748)
科技(8677)
计划(8440)
重点(8038)
(7291)
科研(7027)
专项(6939)
编号(6917)
(6310)
课题(6309)
(6246)
(6148)
期刊
学报(15645)
(15429)
经济(15429)
(13810)
科学(11946)
研究(10933)
大学(10852)
中国(10553)
学学(10473)
农业(9211)
林业(6727)
教育(5394)
业大(5285)
(5135)
(4487)
管理(4300)
农业大学(3700)
(3655)
金融(3655)
(3426)
科技(3214)
技术(2916)
自然(2688)
中国农业(2635)
(2581)
资源(2485)
业经(2461)
科技大(2414)
科技大学(2414)
自然科(2245)
共检索到69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世杰  祁金玉  刘仁军  陈凤毛  郝德君  李治鑫  孙守慧  
为研究自然状态下油松感染松材线虫后的生理响应,2019年10月在沈阳市东陵公园松材线虫发病区对受害前期、受害后期和健康对照组油松的1a生针叶进行取样,测定其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以及内源激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受害前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受害后期较对照组和受害前期差异均极显著(p<0.01);受害前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受害后期较对照组和受害前期均无显著性差异;受害前期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受害后期较对照组和受害前期均无显著性差异;受害前期和受害后期脂氧合酶(LOX)活性较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受害后期较受害前期差异性显著(p<0.05);受害前期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受害后期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且较受害前期差异显著(p<0.05);受害前期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受害后期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较受害前期差异显著(p<0.05);受害前期可溶性蛋白(Spr)含量较对照组和受害后期均无显著性差异,受害后期较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类黄酮含量受害前期较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受害后期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较受害前期差异性极显著(p<0.01);甜菜碱含量受害前期较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受害后期较对照组和受害前期均无显著性差异;水杨酸(SA)含量在各时期都差异极显著(p<0.01);受害前期茉莉酸(JA)含量较对照组和受害后期均无显著性差异,受害后期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松材线虫会抑制油松SOD、CAT、LOX等抗氧化酶活性的表达,产生对细胞有害的物质MDA等。油松自身也通过增加可溶性蛋白、类黄酮、甜菜碱等物质的含量抵御松材线虫的侵染。内源激素SA、JA持续性增加,协调发挥作用,共同激发油松的抗逆反应。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油松对松材线虫的抗病机理奠定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钢  叶建仁  
电镜观察到两年生黑松感染松材线虫后,茎中形成层细胞以及其他的薄壁细胞出现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特征:细胞核变形、核染色质浓缩并边缘化;细胞质和液泡中出现大量环状片层及多泡体;细胞壁出现膨胀扭曲;线粒体峭数目减少直至双层膜破毁.在整个变化过程中,细胞质膜始终是完整的,内质网在细胞器降解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细胞核在线粒体等细胞器降解之后才崩塌消失.这表明,黑松感染松材线虫后的系统反应过程中有PCD发生,其变化类似于动物细胞中的细胞死亡.黑松感染松材线虫后的系统反应过程中,PCD是持续发生的,最终引起植株全面崩溃,这可能是感病黑松死亡的内因.在感病10d后,形成层区才开始出现空洞化现象.因此,形成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修鹏  王奕交  
1992~1996年连续5a对引进造林的墨西哥白松等11种国外松在松材线虫疫区内的枯死情况作了调查,并对枯死植株(除展松外)进行采样分离松材线虫。结果表明,除展松、火炬松、加勒比松、假果松和刚火松外,其余6种国外松在林间疫区内均能自然感染松材线虫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郝德君  谈家金  陈凤毛  杨剑霞  戴华国  
为研究松材线虫侵染对寄主植物生理生化物质代谢的影响,以黑松和马尾松4 5年生苗为实验材料,测定了接种松材线虫对2种寄主植物的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其规律。结果显示:接种松材线虫初期,黑松和马尾松的总糖含量均较高,随接种时间的延长,总糖含量呈不断下降趋势;黑松的可溶性糖含量一直降低并明显低于对照,马尾松的可溶性糖含量在侵染前期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明显,而15 d后快速降低;黑松和马尾松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侵染前期均低于对照,后升高,再降低;黑松的单宁含量明显高于对照,马尾松的单宁含量接种第1天略低于对照,第3天后开始升高;黑松和马尾松的总酚含量均在侵染前期高于对照,而后降低。这些物质的变化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龙喜  吴小芹  吉静  俞禄珍  
以黑松、马尾松和火炬松为研究对象,对其接种松材线虫后4,12,24,48,72,96和120h的NO和核酸酶的活性进行测定。3种松树接种松材线虫后,针叶内NO平均含量的积累为火炬松<马尾松马尾松>黑松。同时3种松树接种后的核酸酶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单链核酸酶活性在4~48h为火炬松>马尾松>黑松,而火炬松双链核酸酶活性在4~96h时却一直低于马尾松和黑松,这表明不同松树体内单链或双链核酸酶的活性变化与其抗病性有关。且3种松树在接种松材线虫后,表现出症状的时间顺序为黑松最早,马尾松次之,火炬松最晚。这表明NO...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来燕学  杨忠岐  王小艺  唐艳龙  岑定浩  
【目的】从日本五针松(Pinus parviflora)栽培圃地调查松褐天牛(Monochumus alternatus),并取样镜检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揭示日本五针松感染松材线虫病的可能性和扩散风险,为开展检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日本五针松圃地采集枯死或濒死的日本五针松植株,采用分离镜检法检测枯死或濒死日本五针松木质部的线虫种类;剖木检查天牛危害,观察留在日本五针松松枝上的补充营养伤口,同时鉴定天牛幼虫特征,解剖检验羽化的天牛成虫携带LⅣ状态。【结果】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汉锋  谭启玲  刘艳玲  
为了解水体富营养化对苦草(Vallisneria spirolis)的胁迫作用,通过静态模拟试验,比较了不同营养水平(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重富营养)培养的苦草根的组织解剖结构、植株氮、磷含量和3种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变化。研究发现,随营养程度的增加,苦草根的组织结构紊乱,出现空洞;根叶中氮、磷含量都是随营养程度的增加而增高;苦草叶组织的POD、SOD、CAT活性均随营养程度的增加而上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苦草叶组织的POD和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活性下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伟  杨宝君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雄虫交合伞形状的比较刘伟,杨宝君关键词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雄虫交合伞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病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Nickle(简作Bx)的形态与非病原拟松材线虫B.mucron...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贲爱玲  过晔  韩正敏  
收集松材线虫5虫株与拟松材线虫1虫株进行生物学杂交,结果显示:松材线虫各虫株均能与拟松材线虫杂交且杂交率均较高,但杂交后代中普遍存在线虫死亡率较高的现象。用杂交后代线虫与未杂交亲本线虫分别接种2年生马尾松苗,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线虫对接种松苗的致病性小于其未杂交亲本线虫,从接种后萎蔫的松苗中再分离线虫,杂交后代线虫再分离数远少于亲本线虫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亮  刘振宇  吕全  梁军  张星耀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引起的严重病害,引起重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钙调素(CaM)是真核生物中Ca2+主要传导蛋白,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首次从马尾松中克隆获得CaM,命名为pmCaM,并检测了其响应松材线虫侵染的表达特征。序列分析表明:pmCaM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核苷酸序列为450bp,编码14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含有4个EF-hand结构域,具有钙调素的典型特征,与其它植物的CaM蛋白均有较高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接种松材线虫后30 180 min时间段,马尾松苗根、茎、叶器官中的pmCaM均下调表达,但不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冀营  骆有庆  
2003年11月和2004年6、9月在浙江省舟山市马尾松纯林内选取处于松材线虫病不同侵染期的马尾松进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及分布位置的调查.明确了处于不同侵染期的马尾松上的昆虫的种类,计算了昆虫的优势度,划分了不同的昆虫功能团,比较了不同侵染期的马尾松上的昆虫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并对昆虫群落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松林中,分解性昆虫占有绝对的优势,衰弱木上的昆虫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较高.而健康木上昆虫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最低.可将6种侵染期的松树上的昆虫群落最终划分为3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谢立群  巨云为  杨振德  赵博光  
对接种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后3年生黑松Pinus thunbergii接种枝内的细菌和线虫的数量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接种后最初几天内线虫从接种点向其他部分移动缓慢;至接种的主干上松脂减少时,线虫开始增加,木块组织的带菌率的变化与线虫数量的变化趋势相似,细菌和线虫的数量与病树的症状发展密切相关。细菌的优势属为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anas。表3参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国明  赵颖  陈斌  鲁专  邱海嵊  石娟  
对舟山岛21个松材线虫病入侵前的马尾松林、黑松林进行典型样地调查,根据更新层树种的重要值采用模糊聚类结果划分为7种演替类群,与17年后对不同演替类群具代表性样地的复查结果比较分析,并综合群落的组成结构、动态特征、树种生态生物学特性、更新树种植株结构以及立地条件、海拔等因子,确定舟山岛松林近阶段的演替结果分别为白栎、枫香占优势的落叶阔叶林,枫香、白栎、苦槠或石栎、四川山矾、栓皮栎占优势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黄檀、山合欢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枫香或朴树占优势的落叶阔叶林(疏林),白栎占优势的萌生灌丛和柃木占优势的常绿灌丛。研究结果说明松材线虫病发生迹地的植物群落自然演替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确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琳  周立峰  郭恺  余红仕  胡加付  
【目的】通过测定松材线虫连续交配能力,分析虫龄和交配经验对松材线虫繁殖能力的影响,并研究松材线虫寿命对交配行为的响应,比较松材线虫雌雄虫生殖策略的差异性,明确松材线虫的交配特性,为从交配干扰角度找到控制松材线虫种群增长的切入点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获得同步发育的松材线虫处女雌虫和处子雄虫,通过连续跟踪观察,结合显微录像视频回放,分析松材线虫的连续交配能力。分别收集性成熟后第3天、第5天和第7天的松材线虫,以及不同交配经验的松材线虫,统计其交配成功率和产卵量,分析虫龄和交配经验对松材线虫繁殖能力的影响。同时,定量分析未交配和已交配松材线虫雌雄虫的寿命。【结果】处子雄虫在不取食的情况下,可以连续与3条处女雌虫成功交配并使其受孕产卵;而处女雌虫成功交配后先进行产卵,不会连续交配。对于未交配雌雄虫而言,交配成功率和平均产卵量均随着虫龄的增加而降低,交配成功率于性成熟后第7天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而平均产卵量于性成熟后第5天达到差异显著水平,且雌虫受虫龄的影响较雄虫更为显著。不同交配经验的松材线虫雌雄虫交配成功率存在显著差异,性成熟后第3天未交配雌雄虫的交配成功率分别为(60.00±9.43)%和100%,而相同虫龄已交配雌雄虫的交配成功率分别降至(17.50±4.68)%和(25.00±2.34)%,但其平均产卵量无显著差异。交配行为对松材线虫的寿命没有显著影响,未交配和已交配雌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24.47±0.22) d和(24.93±0.70) d,未交配和已交配雄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21.80±0.54) d和(23.43±0.78) d。【结论】松材线虫处子雄虫可以连续进行多次交配,而处女雌虫交配后会优先产卵。虫龄和交配经验均会显著影响松材线虫的交配成功率,但产卵量仅受虫龄影响。此外,交配行为不会加速松材线虫衰老。本研究明确了松材线虫的交配特性,为进一步探究其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温晓健  巫建军  李永先  王璇  理永霞  张星耀  
[目的]以浙江省松材线虫病疫区健康和枯死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为研究对象,探究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前后马尾松树体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同时为利用马尾松内生微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积累微生物种质资源。[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健康和枯死马尾松不同组织内的(根部、干部和针叶)真菌和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对分离的木霉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分析了松材线虫取食木霉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从健康和枯死马尾松树体内分别分离得到真菌19个属共106个菌株和10个属共86个菌株,优势类群均为木霉属真菌。不同组织间真菌多样性水平存在差异,干部和针叶的多样性指数高于根部。健康马尾松真菌的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依次为2.37、0.87和0.51,高于枯死马尾松的1.72、0.76和0.39,二者的相似性指数小于0.5。从健康和枯死马尾松树体内分别分离得到细菌13个属共59个菌株和12个属共56个菌株,优势类群均为伯克氏菌属、肠杆菌属和沙雷氏菌属细菌。健康和枯死马尾松中均为干部的细菌多样性最高,针叶的细菌多样性最低,二者的相似性指数大于0.5。木霉作为马尾松树体内的优势类群,本次共分离到6个种,通过取食实验发现木霉FXY7显著抑制了松材线虫的种群数量。[结论]健康马尾松树体内的真菌多样性高于枯死马尾松,二者的真菌菌群相似性较低,而且不同组织间真菌菌群相似性也较低,但健康和枯死马尾松的细菌群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表明松材线虫入侵会影响马尾松体内的真菌多样性,但对细菌的影响较小。本研究中还分离到多株可能对松材线虫病具有生防潜力的内生菌,为探索松材线虫病的新型防控技术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