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07)
- 2023(3726)
- 2022(3096)
- 2021(2778)
- 2020(2318)
- 2019(4798)
- 2018(4714)
- 2017(8696)
- 2016(4378)
- 2015(4949)
- 2014(4587)
- 2013(4630)
- 2012(4181)
- 2011(3774)
- 2010(3960)
- 2009(3735)
- 2008(3672)
- 2007(3241)
- 2006(2774)
- 2005(2469)
- 学科
- 济(18938)
- 经济(18923)
- 管理(15320)
- 业(14811)
- 企(12825)
- 企业(12825)
- 方法(8590)
- 数学(6998)
- 数学方法(6767)
- 销(5786)
- 供销(5778)
- 农(5131)
- 学(4704)
- 业经(4687)
- 中国(4518)
- 贸(4462)
- 贸易(4460)
- 易(4360)
- 和(3647)
- 理论(3362)
- 财(3194)
- 环境(3125)
- 制(2968)
- 农业(2959)
- 地方(2900)
- 融(2861)
- 金融(2861)
- 银(2833)
- 银行(2828)
- 行(2735)
- 机构
- 学院(66117)
- 大学(63975)
- 济(26572)
- 经济(26023)
- 管理(25793)
- 研究(23734)
- 理学(21943)
- 理学院(21705)
- 管理学(21130)
- 管理学院(21017)
- 中国(18122)
- 科学(14984)
- 京(14585)
- 所(12443)
- 研究所(11322)
- 中心(10700)
- 财(10471)
- 农(10353)
- 业大(9979)
- 北京(9508)
- 江(9486)
- 院(9320)
- 财经(8435)
- 范(8217)
- 师范(8160)
- 农业(8141)
- 州(7674)
- 经(7511)
- 技术(7355)
- 经济学(7240)
- 基金
- 项目(44911)
- 科学(35518)
- 基金(32691)
- 研究(31468)
- 家(29110)
- 国家(28923)
- 科学基金(25116)
- 社会(19499)
- 社会科(18593)
- 社会科学(18588)
- 自然(17481)
- 省(17431)
- 自然科(16898)
- 自然科学(16890)
- 自然科学基金(16559)
- 基金项目(15997)
- 划(14664)
- 资助(14422)
- 教育(13915)
- 编号(12723)
- 重点(10085)
- 发(9620)
- 成果(9452)
- 部(9078)
- 创(8961)
- 科研(8698)
- 课题(8671)
- 创新(8472)
- 计划(8411)
- 国家社会(8205)
共检索到99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晓寒 李向阳 王诗莹
鉴于传统"预测-应对"的不足,采用"情景-应对"模式,借助情景的灵活性,从演化趋势途径提升对自然灾害的认知-行为能力。首先,归纳总结自然灾害的特征,构建自然灾害链情景态势组合推演框架,根据框架提取出组合推演的3个主要内容;其次,对本体论中的赋予相应的语义,用以自然灾害链情景表达;最后,设计自然灾害链情景态势组合推演流程,解释流程中的关键步骤,运用信息扩散理论获得前因情景要素发生概率,借助频率思想获得前因情景要素下后序情景要素组合发生的条件概率,从而获得前因情景要素向后序情景要素的转化概率评估值,挖掘组合推演规则,进行用例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叶欣梁 温家洪 邓贵平
文章采用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GIS)技术,模拟景区未来典型自然灾害风险情景,建立典型致灾因子强度与灾害风险情景对应关系;对旅游资源、旅游设施进行分类,分析游客居民景区内时空分布特征,建立致灾因子强度与景区承载体的脆弱性对应关系;最后通过拟合风险曲线,建立景区综合灾损模型并预测出多情景年均损失。综合景区利益相关方可接受风险,基于灾损和防灾成本进行风险决策。案例研究以九寨沟树正景群为例,模拟九寨沟在分别遭遇20、50、100、200、500、1000年一遇6种暴雨情景下引发泥石流的流速、流量和冲击力,建立6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尹衍雨 王静爱 雷永登 易湘生
自然灾害损失虽然不可避免,但可通过调整人类活动规避或减轻风险,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灾害共存的协调适应。本文基于适应自然灾害研究发展的历程,综述了现有适应性研究中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前者主要集中在对多尺度的适应主体综合分析、底层家庭或群体适应以及顶层的政策适应等方面;而后者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适应、民众或区域适应对策优选及适应能力评估等方面。基于数理模型或者实地观测实验的定量评估以及多指标、多标准的综合评估方法是适应自然灾害定量研究的主流。研究表明:①适应自然灾害研究有向综合性和精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一些系统综合分析方法以及本地乡土的适应自然灾害逐渐引起重视。②目前适应自然灾害研究方法上存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研究途径,而探索这两种途径有效结合的多尺度综合研究方法是适应自然灾害研究的关键。
关键词:
适应自然灾害 研究方法 定性 定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表奎 林桦 向升斌
基于脆性理论建立了供应链系统脆性结构模型,分析供应链系统内部脆性结构关系。然后在自然灾害条件下建立灾害极值分布模型和供应链脆性强度模型,得出自然灾害等级、危险子系统强度、系统脆性关联程度是影响供应链系统脆性强度的主要因素,并计算出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脆性联系熵和脆性强度。最后通过算例验证结果分析,提出脆性预防措施。
关键词:
自然灾害 脆性 熵理论 极值理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吉东 李宁 温玉婷 胡爱军 崔维佳 张鹏
灾害的损失受灾前经济发展水平、灾种差异、灾后恢复重建策略、灾害管理水平和灾害保险体系完善程度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加上基础数据精度、获取难度和校验的不确定性,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而已有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存在不足:首先,评估对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构成、时空维界定模糊;其次,评估模型假设太多往往偏离灾后实际经济状况;最后,模型对灾害扰动的动态影响机制考虑不足,往往忽视灾后经济系统的弹性和部门生产容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因此,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应注意灾害对经济影响的动态机理,结合不同灾害类型对经济影响的特点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合理设置相关参数,使模型更切合实际,从而更合理有效的评估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民生
本文根据福建省历史上自然灾害实例,概括出洪涝、干旱、地震、水土流失、冰雹、寒害等自然灾害特点。并从地理位置、环流因素、地形、地质构造、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福建省自然灾害形成的背景原因。最后针对福建省自然灾害特点提出了减灾建议。
关键词:
自然灾害特点 背景分析 减灾建议 福建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常立新
根据包头市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概括出本地区自然灾害的三大特点(自然灾害多,发生机率高,造成的损失大)。并从危害程度、时空分布、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六种主要灾害进行剖析,提出了减灾措施。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时空分布 防御措施 包头地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霞
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造成的巨大损失,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风险转移技术可以分为控制型和融资型两类。保险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融资型风险转移技术,可以适用于自然灾害风险转移。自然灾害风险可以保险方式转移的前提是其必须满足技术、经济与社会三大条件,即符合保险精算原则、供求双方愿意交易和法律政策允许。具体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方式包括保险转移方式、再保险转移方式和ART方式。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风险转移 保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陆满平
自然灾害对社会政治经济具有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本文试从理论上阐述自然灾害与价格变动的相关性,并就物价工作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对价格变动的影响,提出粗浅看法。一、自然灾害与价格变动的相关性价值和价格的决定都离不开自然条件,如自然条件的差别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晟哲
文章应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GIS技术,测算并绘制出自然灾害受灾面积省域分布Moran's I散点图,藉此呈现自然灾害高—高、低—低、高—低、低—高集聚4种空间象限关系,并通过LISA集聚图划分了集聚分布区域,发现空间分布并非随机而是具有规律可循的,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特征,并呈现出省域旱灾、风雹等损失类型的带状、团状、点状或离散等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研究发现,自然灾害频发、生态脆弱区域往往与贫困地区存在空间叠加关系,致贫返贫效应长期恶性循环且难以消除。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空间特征 扶贫搬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华 孔冬艳 陈会广
对土地整治和自然灾害的内涵进行界定,借助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的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以及相关资料,并在相关理论和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从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地震灾害等对土地影响较大的灾害,土地整治中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存在问题较多的农村土地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结果发现:地质灾害与土地整治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农村土地整治方面的研究较多,另外以丘陵区为例进行土地整治项目也较多。在整治区域上,以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西部地区为主。RS和GIS技术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为土地整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未来相关研究应更加全面的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在土地整治前后充分考虑可能遭受的灾害和遭受灾害后如何实现最大效益,从而保障被整治土地最大化的为人民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媛 李涛
针对现有的自然灾害灾情等级评估方法,未考虑评价指标的层次性,评价权重设计忽视其客观性,文章提出一种基于三角函数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利用群决策中偏好集结思想,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评价指标层次关系的自然灾害灾情等级评估模型及其算法,最后给出了应用该方法对我国2002~2009年历年自然灾害灾情等级分级的计算结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希林 尚志海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方法的选择,决定了风险分析所需资料的详细程度、风险模型的使用情况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是风险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风险分析的成败。风险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相对值方法和绝对值方法两大类。风险相对值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其方法可归纳为概率统计法、期望损失法和情景模拟法3类。基于风险概率的分析方法比较适用于具备较长时间统计资料的宏观空间尺度研究;基于期望损失的分析方法实际应用中较易操作,多用于中观空间尺度的研究;基于情景模拟的分析方法结果精度较高,较适合于微观空间尺度的研究。风险绝对值分析方法中,生命风险最受重视,但基于历史资料的生命风险分析方法还不够成熟,其数学模型的生命风险分析方法还有待检验,基于情景模拟的生命风险分析方法可能是未来发展方向。相对而言,经济风险分析方法比较成熟,而生态环境风险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尚需进一步探索。在风险绝对值表达的定量研究方面,今后应重视情景模拟和土地利用的作用。不论是哪种风险表达方式,分析方法的选用都要基于风险机制、考虑研究尺度、运用现代技术,以提高分析方法的实用性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风险分析 定量方法 适用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颜丙金 张捷 李莉 彭红松 郑春晖 钱莉莉
自然灾害型景观的游客体验能够为此类资源的旅游开发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本文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判定北川地震景观游客体验维度,同时揭示了游客体验整体均值的时空差异,并利用非参数检验揭示其社会属性和空间差异,相关研究结论可以为灾害型景观资源管理及其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自然灾害型景观游客体验可从情感和认知两方面解释,具体包括道德型、个人型、教育型以及学习型体验;2同情等道德体验是自然灾害型景观游客体验的主基调,且并未因游客性别、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等影响产生组别间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说明游客受灾害型景观的影响更易产生情感体验,且不同组别和不同客源地的游客对教育型体验相关选项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扬 李宁 吴吉东 吉中会 范碧航 金宝森
探讨中国减灾救灾标准的现状及其完备性对健全和完善减灾救灾标准体系意义重大。基于中美两国现有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分析了两国现有减灾救灾标准数量上的差异;同时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从综合、灾害监测预警、救灾准备、灾害应急响应、灾后恢复重建和减灾6个方面构建了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故障树,评价了中国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完备性。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已颁布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在数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中国共有减灾救灾相关标准779条,美国共有263条;中国现有标准中国标、行标、地标和企标分别有180条、358条、233条和8条;中国现行自然灾害相关标准有664条,其中强制性标准150条、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