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78)
- 2023(4583)
- 2022(3001)
- 2021(2614)
- 2020(2061)
- 2019(4242)
- 2018(4347)
- 2017(8265)
- 2016(4677)
- 2015(5277)
- 2014(5511)
- 2013(5023)
- 2012(4324)
- 2011(3763)
- 2010(3801)
- 2009(3646)
- 2008(3862)
- 2007(3253)
- 2006(3112)
- 2005(3075)
- 学科
- 济(21801)
- 经济(21779)
- 管理(13344)
- 业(11716)
- 企(8585)
- 企业(8585)
- 中国(8282)
- 农(7184)
- 业经(6228)
- 方法(5409)
- 农业(4987)
- 学(4851)
- 发(4809)
- 地方(4655)
- 数学(4337)
- 财(4315)
- 数学方法(4296)
- 发展(4200)
- 展(4194)
- 制(4060)
- 产业(3911)
- 体(3716)
- 银(3644)
- 银行(3639)
- 信息(3452)
- 行(3448)
- 融(3398)
- 金融(3398)
- 环境(3249)
- 总论(3241)
- 机构
- 学院(66670)
- 大学(66411)
- 济(28126)
- 经济(27526)
- 研究(24905)
- 管理(22597)
- 中国(18962)
- 理学(18879)
- 理学院(18654)
- 管理学(18216)
- 管理学院(18105)
- 科学(15130)
- 京(14829)
- 财(13169)
- 所(12556)
- 农(11641)
- 研究所(11372)
- 中心(11176)
- 江(10743)
- 财经(10251)
- 业大(9715)
- 范(9676)
- 师范(9589)
- 北京(9468)
- 经(9360)
- 经济学(9337)
- 院(9221)
- 农业(8878)
- 州(8513)
- 经济学院(8404)
- 基金
- 项目(44194)
- 科学(34986)
- 研究(32780)
- 基金(32048)
- 家(28303)
- 国家(28081)
- 科学基金(23842)
- 社会(21773)
- 社会科(20542)
- 社会科学(20536)
- 省(16962)
- 基金项目(16393)
- 自然(14614)
- 教育(14521)
- 划(14170)
- 自然科(14048)
- 自然科学(14041)
- 自然科学基金(13793)
- 编号(13163)
- 资助(12354)
- 成果(10913)
- 重点(10304)
- 发(10155)
- 国家社会(9582)
- 课题(9441)
- 部(9314)
- 创(8580)
- 化(8532)
- 性(8437)
- 发展(8251)
共检索到104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有
进入21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威胁越来越大,每年我国对防灾减灾工程都有很大的投入,但由于自然灾害最小化活动的复杂性,其还未在国民经济中进行专门的核算。文章对自然灾害最小化活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其进行宏观核算的框架。
关键词: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最小化 宏观核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琦 张象至 邓九生
完善自然灾害救助资源的核算与披露系统是提高救灾资源使用透明度,加强救灾资源管理的要求。本文从分析自然灾害救助资源的特征入手,结合救灾资源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从核算(报告)主体、会计基础、核算理念、披露模式等方面提出了自然灾害救助资源核算与披露系统的构建思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沛诚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我国地域辽阔,灾害频发,中华民族就是同各种自然的、人为的灾害作斗争中生聚、成长和繁衍起来的。从本质上看,灾害意味着可以计量的经济损失,即各种自然资源的被破坏,各种社会财富的被毁灭,人员的伤亡,生产的中断和生活的失常,以及人们精神的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美芹
自然灾害具有偶发性,就我国全国范围看,自然灾害又是必然发生事件。把自然灾害损失内生化以度量其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自然灾害直接损失对当年经济增长起到负面影响,灾后2~3年的时间里对经济有拉动作用;而在灾后4~5年内表现出对经济的负面作用。总的来说,相对于投资和劳动投入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对GDP增长的影响比较小,长期影响表现出负弹性。自然灾害损失主要通过损失社会财富和拉动内需影响宏观经济增长,灾害当期主要是社会财富损失的负面影响,灾后2~3年则体现内需拉动的正面影响;从长期看,社会财富损失的负面影响要高于内需拉动的正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伟伟 白永秀
文章旨在探寻城市化水平和自然灾害的关系,借助1976~2006年国家统计资料,选用国家财政救灾支出作为衡量自然灾害程度的变量指标,进行自然灾害和城市化时间序列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常立新
根据包头市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概括出本地区自然灾害的三大特点(自然灾害多,发生机率高,造成的损失大)。并从危害程度、时空分布、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六种主要灾害进行剖析,提出了减灾措施。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时空分布 防御措施 包头地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霞
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造成的巨大损失,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风险转移技术可以分为控制型和融资型两类。保险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融资型风险转移技术,可以适用于自然灾害风险转移。自然灾害风险可以保险方式转移的前提是其必须满足技术、经济与社会三大条件,即符合保险精算原则、供求双方愿意交易和法律政策允许。具体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方式包括保险转移方式、再保险转移方式和ART方式。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风险转移 保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陆满平
自然灾害对社会政治经济具有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本文试从理论上阐述自然灾害与价格变动的相关性,并就物价工作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对价格变动的影响,提出粗浅看法。一、自然灾害与价格变动的相关性价值和价格的决定都离不开自然条件,如自然条件的差别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晟哲
文章应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GIS技术,测算并绘制出自然灾害受灾面积省域分布Moran's I散点图,藉此呈现自然灾害高—高、低—低、高—低、低—高集聚4种空间象限关系,并通过LISA集聚图划分了集聚分布区域,发现空间分布并非随机而是具有规律可循的,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特征,并呈现出省域旱灾、风雹等损失类型的带状、团状、点状或离散等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研究发现,自然灾害频发、生态脆弱区域往往与贫困地区存在空间叠加关系,致贫返贫效应长期恶性循环且难以消除。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空间特征 扶贫搬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尹衍雨 王静爱 雷永登 易湘生
自然灾害损失虽然不可避免,但可通过调整人类活动规避或减轻风险,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灾害共存的协调适应。本文基于适应自然灾害研究发展的历程,综述了现有适应性研究中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前者主要集中在对多尺度的适应主体综合分析、底层家庭或群体适应以及顶层的政策适应等方面;而后者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适应、民众或区域适应对策优选及适应能力评估等方面。基于数理模型或者实地观测实验的定量评估以及多指标、多标准的综合评估方法是适应自然灾害定量研究的主流。研究表明:①适应自然灾害研究有向综合性和精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一些系统综合分析方法以及本地乡土的适应自然灾害逐渐引起重视。②目前适应自然灾害研究方法上存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研究途径,而探索这两种途径有效结合的多尺度综合研究方法是适应自然灾害研究的关键。
关键词:
适应自然灾害 研究方法 定性 定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华 孔冬艳 陈会广
对土地整治和自然灾害的内涵进行界定,借助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的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以及相关资料,并在相关理论和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从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地震灾害等对土地影响较大的灾害,土地整治中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存在问题较多的农村土地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结果发现:地质灾害与土地整治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农村土地整治方面的研究较多,另外以丘陵区为例进行土地整治项目也较多。在整治区域上,以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西部地区为主。RS和GIS技术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为土地整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未来相关研究应更加全面的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在土地整治前后充分考虑可能遭受的灾害和遭受灾害后如何实现最大效益,从而保障被整治土地最大化的为人民服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颜丙金 张捷 李莉 彭红松 郑春晖 钱莉莉
自然灾害型景观的游客体验能够为此类资源的旅游开发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本文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判定北川地震景观游客体验维度,同时揭示了游客体验整体均值的时空差异,并利用非参数检验揭示其社会属性和空间差异,相关研究结论可以为灾害型景观资源管理及其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自然灾害型景观游客体验可从情感和认知两方面解释,具体包括道德型、个人型、教育型以及学习型体验;2同情等道德体验是自然灾害型景观游客体验的主基调,且并未因游客性别、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等影响产生组别间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说明游客受灾害型景观的影响更易产生情感体验,且不同组别和不同客源地的游客对教育型体验相关选项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扬 李宁 吴吉东 吉中会 范碧航 金宝森
探讨中国减灾救灾标准的现状及其完备性对健全和完善减灾救灾标准体系意义重大。基于中美两国现有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分析了两国现有减灾救灾标准数量上的差异;同时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从综合、灾害监测预警、救灾准备、灾害应急响应、灾后恢复重建和减灾6个方面构建了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故障树,评价了中国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完备性。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已颁布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在数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中国共有减灾救灾相关标准779条,美国共有263条;中国现有标准中国标、行标、地标和企标分别有180条、358条、233条和8条;中国现行自然灾害相关标准有664条,其中强制性标准150条、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林 段迎君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完善农业自然灾害补偿机制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补偿的现状;然后构建了多层次的灾害补偿机制框架,试图整合各种灾害补偿方式,发挥更大的补偿效果;最后针对当前自然灾害补偿的运行情况,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多元化 农业自然灾害补偿 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