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4)
2023(8437)
2022(6881)
2021(6046)
2020(4934)
2019(10796)
2018(10289)
2017(19737)
2016(10397)
2015(11099)
2014(10794)
2013(10797)
2012(10135)
2011(9311)
2010(9355)
2009(8757)
2008(8233)
2007(7123)
2006(6529)
2005(5788)
作者
(32830)
(27727)
(27712)
(26119)
(17556)
(13351)
(12235)
(10836)
(10506)
(9815)
(9467)
(9005)
(8898)
(8669)
(8649)
(8474)
(8183)
(8007)
(7963)
(7834)
(7049)
(6745)
(6673)
(6360)
(6332)
(6155)
(5917)
(5719)
(5563)
(5392)
学科
(67751)
经济(67702)
管理(29968)
(26947)
方法(22423)
数学(20455)
数学方法(20371)
(19800)
企业(19800)
地方(16462)
(13092)
中国(13090)
(12640)
地方经济(12166)
业经(11640)
(11254)
(9779)
贸易(9775)
农业(9700)
环境(9695)
(9446)
(8093)
产业(7642)
经济学(7391)
(7275)
金融(7275)
(6922)
(6826)
(6789)
(6739)
机构
大学(158407)
学院(158401)
(80225)
经济(79099)
研究(59536)
管理(58649)
理学(51290)
理学院(50690)
管理学(49948)
管理学院(49669)
中国(43431)
科学(36141)
(32231)
(32119)
(31933)
(30720)
研究所(28234)
经济学(26614)
业大(26534)
财经(26394)
中心(25709)
农业(25374)
(24125)
经济学院(23908)
(22506)
(20982)
北京(19737)
财经大学(19563)
科学院(19260)
(18084)
基金
项目(108935)
科学(85689)
基金(81938)
(74230)
国家(73661)
研究(72332)
科学基金(62170)
社会(51098)
社会科(48650)
社会科学(48637)
基金项目(43447)
(41442)
自然(40658)
自然科(39518)
自然科学(39498)
自然科学基金(38839)
(34900)
资助(32582)
教育(31062)
编号(25236)
重点(24834)
(24720)
(23757)
国家社会(22771)
(22441)
创新(21182)
科研(21110)
计划(21034)
教育部(20156)
人文(19684)
期刊
(89503)
经济(89503)
研究(47515)
学报(30190)
(28177)
中国(26571)
科学(26359)
(24117)
大学(22118)
学学(21763)
管理(21276)
农业(18650)
经济研究(16901)
财经(14148)
(13213)
金融(13213)
业经(12501)
(12331)
问题(11724)
技术(11429)
(9744)
技术经济(9734)
(9027)
统计(8420)
世界(8413)
商业(8253)
国际(8056)
业大(7829)
(7746)
(7727)
共检索到232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艺明  陈美兰  王晓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自然灾害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研究发现,自然灾害对长期增长的影响幅度取决于其造成的人力资本存量损失。同时,灾害发生会促使经济主体更多地投资于人力资本。本文应用跨国数据分析了自然灾害风险、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投资间的长期关系,发现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活动有重要影响,并主要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发生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萍  
本文基于1982~2006年全球94个国家的跨国数据,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从中长期角度考察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所有国家样本的研究表明,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较小且不显著。对发展中国家样本的研究表明,旱灾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尤为明显。洪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生产增长。地震带来了工业部门的经济增长。政府应科学评估不同自然灾害对不同经济部门的影响差异,以制订有效的防灾、减灾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美芹  
自然灾害具有偶发性,就我国全国范围看,自然灾害又是必然发生事件。把自然灾害损失内生化以度量其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自然灾害直接损失对当年经济增长起到负面影响,灾后2~3年的时间里对经济有拉动作用;而在灾后4~5年内表现出对经济的负面作用。总的来说,相对于投资和劳动投入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对GDP增长的影响比较小,长期影响表现出负弹性。自然灾害损失主要通过损失社会财富和拉动内需影响宏观经济增长,灾害当期主要是社会财富损失的负面影响,灾后2~3年则体现内需拉动的正面影响;从长期看,社会财富损失的负面影响要高于内需拉动的正面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宏  
依据国际上影响较大的两个自然灾害数据库,以及联合国和世界银行1970年~2008年的统计数据,以洪水灾害损失为例,对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自然灾害损失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4个国家中除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头号经济强国以外,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对GDP的弹性估计值都大于1,表明大部分国家的灾害损失水平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而大幅增长。由此,经济增长固然可以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但也可能由于经济规模的扩张和经济活动程度的加剧而导致自然灾害损失的增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宏  
根据我国民政部和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资料,我国最近30年来由自然灾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无疑存在着不断扩大的趋势。然而,自然灾害损失是由自然变异因素和社会经济的易损性共同决定的,同样的灾害事件在不同的经济与社会环境条件下发生,其后果与影响显然不会相同。为此,本文对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时间序列建模与分析,探究了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演变与经济增长、人口、教育以及医疗等因素的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经一系列的实证检验我们发现,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变化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可以由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来加以解释的。具体来说,经济总量与规模的扩大、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政府对灾害投入的增加以及医疗卫生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吉东  李宁  温玉婷  胡爱军  崔维佳  张鹏  
灾害的损失受灾前经济发展水平、灾种差异、灾后恢复重建策略、灾害管理水平和灾害保险体系完善程度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加上基础数据精度、获取难度和校验的不确定性,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而已有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存在不足:首先,评估对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构成、时空维界定模糊;其次,评估模型假设太多往往偏离灾后实际经济状况;最后,模型对灾害扰动的动态影响机制考虑不足,往往忽视灾后经济系统的弹性和部门生产容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因此,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应注意灾害对经济影响的动态机理,结合不同灾害类型对经济影响的特点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合理设置相关参数,使模型更切合实际,从而更合理有效的评估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颖  
文章从"汶川地震"后生产消费物资的供求,各方援助和政府宏观调控等角度对地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住房、日用消费品和粮食的供求变化可能会分别引发需求性的、结构性的和周期性的价格上涨;国内援助会使购买力发生区域性转移,而国外援助,货币性援助将会是物价上涨的助推器;基础设施投资和财政支出的增加会引发需求拉动型的通胀和货币供给的增加。作者针对以上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程时雄  何宇航  
社会复杂度的显著增加导致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变得日趋复杂,早期的自然灾害经济学研究已不能满足当下的灾害治理需求。近年来,随着数据可得性的提高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自然灾害经济学研究也进入新阶段,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区域层面上的直接经济损失,而是重点考察宏观或微观层面的间接经济影响。本文基于现有最新文献,首先总结了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领域的新进展,包括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然后分别从长期经济增长、劳动力市场、消费者行为以及婚育意愿四个方面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间接经济影响进行梳理归纳;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期为未来我国的自然灾害经济学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雷国平  
本文在分析中国及黑龙江区域人均收入水平及构成的基础上 ,通过该区域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特别是对不同时期粮食减产总量及占粮食总产比例变化的分析 ,进一步阐明自然灾害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对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宁  张正涛  陈曦  冯介玲  
本文就当前国内外对灾害经济损失的认识、损失评估在灾害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了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的重要性,区分了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差异,阐述了间接损失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评估同等重要、通过合理的评估方法得到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的评估结果既是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也有利于提高防灾减损的管理水平。灾害学与经济学相结合是有效改进评估方法并提高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水平的有效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洎  
根据中国1991~2010年各省的数据,使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区域社会经济环境与自然灾害抗御能力间的内在联系。实证结果表明:人均生产总值的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和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增加以及每千人医生数的增加可以显著的提高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提高GDP增速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增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可减少因灾死亡人数和受灾人口数,但会加大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因而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最终影响不能确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波  韩静轩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分析方法和GM(1,1)预测模型,对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并对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和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GM(1,1)预测,进而在预测值基础上进行了趋势关联分析,从而可以发现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发展变化的规律,为制定相应政策和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宁  张正涛  陈曦  冯介玲  
本文就当前国内外对灾害经济损失的认识、损失评估在灾害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了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的重要性,区分了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差异,阐述了间接损失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评估同等重要、通过合理的评估方法得到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的评估结果既是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也有利于提高防灾减损的管理水平。灾害学与经济学相结合是有效改进评估方法并提高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水平的有效途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常立新  
根据包头市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概括出本地区自然灾害的三大特点(自然灾害多,发生机率高,造成的损失大)。并从危害程度、时空分布、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六种主要灾害进行剖析,提出了减灾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霞  
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造成的巨大损失,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风险转移技术可以分为控制型和融资型两类。保险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融资型风险转移技术,可以适用于自然灾害风险转移。自然灾害风险可以保险方式转移的前提是其必须满足技术、经济与社会三大条件,即符合保险精算原则、供求双方愿意交易和法律政策允许。具体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方式包括保险转移方式、再保险转移方式和ART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