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5)
2023(9029)
2022(7524)
2021(6986)
2020(5637)
2019(12711)
2018(12202)
2017(23535)
2016(12975)
2015(13904)
2014(13725)
2013(13493)
2012(12503)
2011(11510)
2010(11644)
2009(10826)
2008(10655)
2007(9123)
2006(8433)
2005(7269)
作者
(39785)
(33473)
(32951)
(31239)
(21238)
(16158)
(14903)
(13040)
(12732)
(11839)
(11426)
(11035)
(10725)
(10500)
(10488)
(10309)
(10073)
(9811)
(9742)
(9498)
(8492)
(8028)
(7983)
(7660)
(7495)
(7360)
(7352)
(7208)
(6704)
(6662)
学科
(49969)
经济(49912)
管理(40220)
(36579)
(28050)
企业(28050)
方法(19413)
数学(17254)
数学方法(17045)
(16835)
(13783)
中国(13664)
(12785)
农业(11407)
业经(11061)
(10943)
贸易(10940)
(10702)
环境(10454)
地方(10060)
(9815)
(9473)
土地(9152)
资源(8166)
技术(8012)
(8011)
及其(7948)
(7944)
(7845)
财务(7828)
机构
学院(185983)
大学(184370)
(76095)
经济(74508)
管理(73034)
研究(66164)
理学(62982)
理学院(62282)
管理学(61229)
管理学院(60911)
中国(50502)
科学(43401)
(40305)
(39302)
(34654)
(34554)
业大(32733)
农业(32108)
研究所(31782)
中心(30625)
(28320)
财经(27362)
(24986)
北京(24484)
(24083)
(23526)
师范(23198)
经济学(22494)
(22075)
(22039)
基金
项目(130009)
科学(101792)
基金(95112)
研究(89071)
(86117)
国家(85409)
科学基金(71952)
社会(57483)
社会科(54602)
社会科学(54582)
基金项目(50220)
(50110)
自然(48981)
自然科(47584)
自然科学(47565)
自然科学基金(46737)
(43294)
教育(39345)
资助(38422)
编号(35117)
重点(29235)
(28428)
(28323)
成果(27087)
(26704)
计划(25252)
科研(25159)
创新(25039)
国家社会(24208)
课题(23933)
期刊
(82297)
经济(82297)
研究(49625)
中国(39090)
(35981)
学报(34772)
科学(31891)
大学(24606)
管理(24524)
(24471)
农业(24358)
学学(23502)
(16981)
金融(16981)
业经(14912)
教育(14258)
经济研究(13452)
资源(12962)
(12916)
技术(12790)
财经(12696)
问题(11084)
(10907)
科技(9440)
(9424)
业大(9216)
(9108)
图书(8738)
技术经济(8427)
商业(8286)
共检索到273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沈怡  刘秀华  
重庆作为多种自然灾害主要是气象和山地灾害的多发区,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着许多自然灾害限制因子。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与城市化的加速,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式、掠夺式利用也不断变本加厉,从而诱发和加剧了潜在的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又反作用于土地利用,使其现有的生产力下降。文章在分析自然灾害与土地资源利用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针对重庆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自然灾害特征,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华  孔冬艳  陈会广  
对土地整治和自然灾害的内涵进行界定,借助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的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以及相关资料,并在相关理论和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从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地震灾害等对土地影响较大的灾害,土地整治中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存在问题较多的农村土地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结果发现:地质灾害与土地整治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农村土地整治方面的研究较多,另外以丘陵区为例进行土地整治项目也较多。在整治区域上,以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西部地区为主。RS和GIS技术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为土地整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未来相关研究应更加全面的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在土地整治前后充分考虑可能遭受的灾害和遭受灾害后如何实现最大效益,从而保障被整治土地最大化的为人民服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韶楠  杨加水  郑兴和  李新举  李玉环  
从我国土地资源概况分析入手 ,系统分析了影响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因素 ,提出了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六大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蒋勇军  况明生  李林立  方佳军  何凌云  曹晓林  
从重庆市自然灾害情况和自然灾害信息管理现状分析入手,构建了该市自然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整体设计和界面的开发。该市自然灾害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4个模块组成:自然灾害数据库模块、远程通信管理模块、应用分析模型库和决策支持模块四大部分,四大模块通过一定的数据接口连结,成为一体化系统,对市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测,从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勇军  况明生  李林立  冯绍国  方佳军  高方立  曹晓林  杨定中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从孕灾环境、自然致灾因子和承灾体3个方面分别选取评价指标,通过GIS分析分别得到了重庆市孕灾环境敏感度图、自然致灾因子危险度图和区域承灾体脆弱度图。将孕灾环境的敏感度图、自然致灾因子的风险度图和承灾体的脆弱度图在GIS软件中进行叠加分析,得到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的基本单元。经过对基本单元属性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根据拟定的区划原则,采用“自下而上”的区划定量分析方法并结合“自上而下”的区划方法对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域分异进行分析,并进行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得到四个自然灾害区。最后分别论述了每个自然灾害区的自然灾害、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情况。通过对自然灾害基本单元的确定、空间单元属性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邓伟  吕宪国  
松嫩平原西部由于特有的地质、地理演化过程和气候、水文条件制约,集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为一体,并伴随该区人口的增加,较长时期只顾开发,忽视治理和保护,从而加剧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该区灾害的防治应以协调人地关系为原则,水利控制与生物工程相结合,开发与治理和保护并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晓青  
二十世纪是科学繁荣昌盛的世纪,也是灾害出现频繁的时代。日趋严重的灾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严密关注,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重点课题。湖南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低温、虫害等。据公元155年至1949年近1800年的资料统计,全省各类自然灾害发生次数构成是:洪涝占36.4%、旱灾28.8%、大风与冰雹11.5%、冰冻5.8%、虫害10.4%。又据1949~1988年统计,全省平均每年受旱与成灾面积分别为80万公顷与37.3万公
[期刊] 改革  [作者] 彭克强  
粮食安全问题始终关系着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的持续升级,生物能源生产加快发展,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中国自然灾害频繁的国情,对1978~2006年粮食生产与自然灾害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中国今后应着力强化农业水利设施投资建设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树红  姜毅  唐燕  
我国现有的自然灾害应对手段主要是以制定应急预案、政府主导抗灾救灾以及社会捐助为主要方式,仅存在少量能够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保险产品,金融风险管理手段相对匮乏。文章在分析国外成熟自然灾害金融应对策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完善我国自然灾害金融应对体系的有关建议,即积极发挥保险与再保险功效,利用好灾害保险的风险管理能力;成立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灾害基金,充分发挥基金的资金优势促进灾前预防和灾后重建工作;积极促进灾害风险证券化,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优势,缓解灾害发生后对大额资金的需求压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干君  刘宝军  
2008年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对重庆市自然经济社会系统造成极大影响,各县(区)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规律性的受灾特点。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不同林分类型的灾害影响分析,特别是对比分析了不同树种(组)、森林类型、经营水平、经营措施、自然地理等条件下的森林受灾情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德华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防洪工程的两难境地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论证了开展高 (灾害 )风险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结合洪涝高风险区──洞庭湖区的实际 ,提出了开展此项研究的基本思想原理和研究构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仲素梅  武博  
苏南工业化、城市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与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成为制约苏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立足于苏南土地资源利用的态势,分析其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为苏南摆脱资源困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找出相应的对策:建立健全土地法律,加强土地制度建设;严格贯彻执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通过调整非农建设用地布局,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兴土  
三江平原是国家著名的商品粮豆基地和湿地集中分布区。本文在分析该区开荒历史过程和土地退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控制开荒规模、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综合治理低产农田、发展生态农业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石兴  
保险是提高灾后恢复力的一个重要金融工具,但数据分析说明保险在灾后恢复中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我国自然灾害保险赔偿只占自然灾害总损失3%左右,这一现象背后的关键原因之一是自然灾害可保性研究的严重滞后。文章认为自然灾害风险特征与可保性风险特征存在相对统一的地方。我国在自然灾害保险产品设计方面应考虑如下因素:自然灾害分类因素、自然灾害单一事件的定义、自然灾害区划范围内的保险强制性、自然灾害的连锁性与多样性因素、单一保单免赔额规定和自然灾害单一事件巨灾损失基准点定义、费率因素、监管因素、国际性和标准性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