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0)
- 2023(11270)
- 2022(9524)
- 2021(8568)
- 2020(7478)
- 2019(16930)
- 2018(16346)
- 2017(31825)
- 2016(17675)
- 2015(19769)
- 2014(19515)
- 2013(19548)
- 2012(18403)
- 2011(16631)
- 2010(16396)
- 2009(15413)
- 2008(15450)
- 2007(13708)
- 2006(11708)
- 2005(10112)
- 学科
- 济(77279)
- 经济(77195)
- 管理(50407)
- 业(50213)
- 方法(40585)
- 企(38507)
- 企业(38507)
- 数学(37079)
- 数学方法(36829)
- 农(22691)
- 财(20260)
- 中国(17325)
- 学(17040)
- 地方(15876)
- 贸(15757)
- 贸易(15756)
- 业经(15611)
- 农业(15419)
- 易(15302)
- 务(12957)
- 财务(12943)
- 财务管理(12912)
- 企业财务(12307)
- 制(12292)
- 环境(12090)
- 技术(11028)
- 融(10561)
- 金融(10559)
- 和(10422)
- 银(10157)
- 机构
- 大学(262473)
- 学院(261168)
- 济(109722)
- 经济(107694)
- 管理(100754)
- 研究(89320)
- 理学(88457)
- 理学院(87477)
- 管理学(86073)
- 管理学院(85612)
- 中国(65648)
- 科学(58626)
- 农(58262)
- 京(54219)
- 业大(48154)
- 财(47608)
- 所(47068)
- 农业(46291)
- 研究所(43467)
- 中心(41729)
- 财经(39298)
- 江(38938)
- 经(35913)
- 经济学(34454)
- 北京(33256)
- 院(32075)
- 经济学院(31719)
- 范(31718)
- 师范(31231)
- 农业大学(30689)
- 基金
- 项目(185158)
- 科学(144506)
- 基金(135830)
- 研究(125438)
- 家(122416)
- 国家(121455)
- 科学基金(102290)
- 社会(81092)
- 社会科(76999)
- 社会科学(76971)
- 省(74128)
- 基金项目(72787)
- 自然(69402)
- 自然科(67626)
- 自然科学(67598)
- 自然科学基金(66451)
- 划(62015)
- 教育(56920)
- 资助(55633)
- 编号(47812)
- 重点(42382)
- 部(40943)
- 发(39764)
- 创(38258)
- 科研(37136)
- 计划(36974)
- 成果(36535)
- 创新(35949)
- 教育部(34305)
- 国家社会(34046)
- 期刊
- 济(110784)
- 经济(110784)
- 研究(67681)
- 学报(52313)
- 农(51153)
- 科学(44467)
- 中国(43836)
- 大学(38050)
- 学学(36702)
- 财(36411)
- 农业(34487)
- 管理(31777)
- 融(21257)
- 金融(21257)
- 技术(19819)
- 业经(19679)
- 财经(19585)
- 业(19154)
- 经济研究(18308)
- 教育(17938)
- 经(16706)
- 问题(16046)
- 版(14655)
- 业大(13959)
- 技术经济(13573)
- 科技(13157)
- 统计(12677)
- 资源(12630)
- 林业(12627)
- 贸(12557)
共检索到364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晓丽 许锐 郝玲
自然灾害对吉林省粮食生产年均造成60亿元的损失,自然灾害已成为阻碍吉林省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农业自然灾害的预测水平,增强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吉林省 粮食生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林 汪丽萍
近年来,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制约,加上农村生产方式落后、市场化程度低,经济、社会发展极为不平衡,影响政府财政灾害补偿工作的因素较多,深入开展灾害补偿工作变得比较困难。本文基于河北省粮食生产自然灾害的财政补偿问题进行调研,分析财政补偿的开展情况,并对财政补偿发挥的功能进行实证分析,阐述了粮食生产中自然灾害财政补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生产 自然灾害 财政补偿
[期刊] 改革
[作者]
彭克强
粮食安全问题始终关系着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的持续升级,生物能源生产加快发展,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中国自然灾害频繁的国情,对1978~2006年粮食生产与自然灾害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中国今后应着力强化农业水利设施投资建设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樊帆 张明如
化肥与自然灾害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文章计算了湖北省有效粮食单产量与有效单位化肥施用量,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与空间状态模型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单位化肥施用量每增长1%,有效粮食单产量将增长0.2%左右。预测了轻微与较重自然灾害情况下2015—2030年湖北省粮食的总产量与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粮食减产量,预测了化肥施用量零增长与每年3.98%速率增长情况下的粮食生产化肥施用量与流失的化肥施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樊帆 张明如
化肥与自然灾害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文章计算了湖北省有效粮食单产量与有效单位化肥施用量,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与空间状态模型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单位化肥施用量每增长1%,有效粮食单产量将增长0.2%左右。预测了轻微与较重自然灾害情况下2015—2030年湖北省粮食的总产量与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粮食减产量,预测了化肥施用量零增长与每年3.98%速率增长情况下的粮食生产化肥施用量与流失的化肥施用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莲英 王秀芬
吉林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省与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充分了解其粮食种植结构变化对于指导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以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与GIS方法,对吉林省1980~2012年30多年来粮食生产及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生产集中度高;近30年来吉林省粮食生产总体形势向好,面积、总产、单产均表现为增加趋势;粮食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多元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形成了目前以玉米占绝对优势,水稻、大豆为辅的生产格局。在空间布局上,过去30多年来,玉米主要种植区以长春与四平...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作物结构 吉林省 县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龙方 杨重玉 彭澧丽
中国稻谷总产量年际变化主要是由播种面积变化和单产变化决定的,其中,单产变化是主要的,其影响程度接近60%。而稻谷单产变化又是由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决定的,其中又以自然因素为主,其影响程度占48%~56%。实证分析表明,稻谷单产变化中,自然灾害影响产量与其他灾害成灾率的关联度最大,然后依次为水灾受灾未成灾率、其他灾害受灾未成灾率、水灾成灾率、旱灾成灾率和旱灾受灾未成灾率。因此,要稳定发展中国的粮食生产,必须重视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关键词:
粮食产量 稻谷 自然灾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蒙艳晶
本文介绍了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历史演变,以及“玉米型”粮食生产结构的成因。通过分析指出该生产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的难点,并就调整措施提出作者的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艳芬 张柏 马超群
近50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吉林省耕地面积的数量变化在建国后先增加后不断下降,渐趋于平缓,从1993年开始,耕地面积开始稍有增加。重点根据1986年和2000年TM影像解译后得到的土地利用图,分析了吉林省近15年来耕地的变化、转移及其空间分布。分析表明,耕地面积变化表现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为耕地的面积大于耕地转化为其它类型的面积。耕地的转移变化类型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变化发生的空间主要发生在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和松原两个地区。耕地在空间上的移动和转化也带来了质量的变化:耕地质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优质耕地被占用,新开垦的耕地主要为肥力较差的土壤,导致了全省土地质量下降;通过构建的空间分布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九杰 崔卫杰 朱信凯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受耕地保护能力、政策保障能力和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着重讨论了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对粮食生产能力培育、降低粮食不安全性的作用。认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自然灾害风险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移明昊 闫庆武 张定祥 陈宇涵 李亚南
[目的]通过分析吉林省县域耕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变化、碳排放结构、碳排放空间分布、脱钩效应以及碳排放驱动因素,以期从耕地低碳利用角度,为吉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制定减排政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运用系数法,计算吉林省47个县域单元2000—2020年间的耕地利用碳排放量;采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耕地利用碳排放与粮食产量之间的脱钩特征;利用空间回归模型,分析耕地利用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结果](1)吉林省县域耕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变化特征:吉林省耕地利用碳排放量在2000—2016年间增长,从2016—2020年开始缓慢下降;碳排放结构方面,碳排放量从大到小分别是化肥、翻耕、灌溉、农用柴油、农膜和农药;碳排放空间分布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2)耕地利用碳排放与粮食生产脱钩特征:呈现强脱钩和弱脱钩特征的县域数量增多,呈现强负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特征的县域数量减少;吉林省东部地区的县域脱钩特征逐渐优于西部地区,吉林省整体县域的脱钩特征朝着理想状态发展。(3)耕地利用碳排放量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人均农业GDP、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化肥施用强度因素对耕地利用碳排放量为正向驱动,城镇化率对耕地利用碳排放量为负向驱动。[结论]重点关注吉林省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县域单元的碳减排路径,提高农用品投入效率,粮食生产端和保障端采取碳减排措施,推进农业节能减排,走耕地低碳利用和粮食安全生产道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茂盛 范建忠 吴清丽
为揭示旱涝灾害发生的特征及对当地粮食生产的影响,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陕西省1971—2010年期间的旱涝灾害和粮食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旱涝灾害的发生对当地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71年以来,旱涝灾害发生在时间上呈单峰变化,1991—2000年期间,旱涝灾害发生最重,年平均灾害强度为25.7%;因旱涝灾害导致的粮食减产量也呈单峰变化规律,1991—2000年期间,旱涝灾害对陕西的粮食生产影响最重(年平均粮食减产量达157.7万t),进入21世纪的10年间,陕西因旱涝灾害导致的粮食减产量呈下降趋势(年平均粮食减产量达104.1万t)。20世纪90年代,旱涝灾害的发生强度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干旱 洪涝 陕西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洪名勇 周欢 刘洪
为了探究自然灾害对贵州粮食波动的影响规律,稳定贵州粮食产量,保障区域性粮食安全,选取贵州省1990-2013年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和1978-2013年自然灾害情况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灾害与产量之间关系的特点。并从最常见的四大主要自然灾害入手,结合粮食产量波动基本特征,从时间和空间视角解析了灾害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3年贵州粮食产量波动频率较高、幅度较大,平均周期约为4 a;自然灾害是影响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且呈负相关性;主要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旱灾、水灾、霜冻灾、风雹灾。针对贵州省自然灾害影响粮食波动的特点,提出了要完善自然灾害防控体系,提高自然灾害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婧 李诚固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地域存在的"产粮大省、经济穷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同时,受地方利益驱使的招商引资与城镇建设大量蚕食耕地的状况日益突出。以城乡用地空间统筹为视角,以吉林省为例,分析粮食生产地域城乡空间统筹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基于耕地保护、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与粮食主产区经济增长能力增强等目标的实现,系统分析粮食生产地域城乡空间统筹的实施路径。最后,提出我国北方经济落后的粮食主产区城乡空间统筹的地区模式。
关键词:
粮食生产地域 城乡空间统筹 吉林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颖华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自然灾害对居民粮食消费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各方面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侧重分析最近时期的自然灾害及其对我国居民粮食消费安全的影响,以探求在自然灾害的不利环境中,社会应对居民粮食消费安全问题的举措。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粮食安全 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