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3)
- 2023(8754)
- 2022(7168)
- 2021(6621)
- 2020(5504)
- 2019(12111)
- 2018(11751)
- 2017(23038)
- 2016(12519)
- 2015(13292)
- 2014(12802)
- 2013(12860)
- 2012(11719)
- 2011(10539)
- 2010(10535)
- 2009(10023)
- 2008(10160)
- 2007(9072)
- 2006(8213)
- 2005(7105)
- 学科
- 济(55364)
- 经济(55310)
- 业(47552)
- 农(44560)
- 管理(35591)
- 农业(29545)
- 企(26769)
- 企业(26769)
- 方法(21571)
- 数学(19857)
- 数学方法(19764)
- 业经(16667)
- 财(14918)
- 中国(12791)
- 制(11478)
- 贸(10461)
- 贸易(10458)
- 易(10258)
- 农业经济(9865)
- 务(9729)
- 财务(9727)
- 财务管理(9715)
- 地方(9423)
- 企业财务(9419)
- 发(9076)
- 村(8916)
- 农村(8910)
- 学(8874)
- 策(8696)
- 技术(8538)
- 机构
- 学院(181633)
- 大学(177717)
- 济(80695)
- 经济(79462)
- 管理(72724)
- 理学(64123)
- 理学院(63532)
- 管理学(62622)
- 管理学院(62326)
- 研究(59761)
- 农(57033)
- 中国(47657)
- 农业(44043)
- 业大(37669)
- 科学(37272)
- 京(35189)
- 财(33840)
- 所(30960)
- 中心(28606)
- 研究所(28260)
- 农业大学(27745)
- 财经(27620)
- 江(26182)
- 经(25394)
- 经济学(23928)
- 经济管理(23074)
- 业(22176)
- 经济学院(21976)
- 省(21248)
- 北京(21131)
- 基金
- 项目(126498)
- 科学(99765)
- 基金(94665)
- 研究(88068)
- 家(84591)
- 国家(83786)
- 科学基金(71533)
- 社会(59497)
- 社会科(56088)
- 社会科学(56070)
- 基金项目(51255)
- 省(49506)
- 自然(47016)
- 自然科(45773)
- 自然科学(45754)
- 自然科学基金(44992)
- 划(40708)
- 教育(37364)
- 资助(36776)
- 编号(34728)
- 农(32595)
- 部(28181)
- 重点(27532)
- 发(27522)
- 创(26792)
- 业(26664)
- 成果(25711)
- 国家社会(25551)
- 创新(24981)
- 科研(24573)
共检索到260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彩艳 何爱平 安梦天
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探讨了自然灾害对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自然灾害对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具有短期负向作用和长期正向作用。作用路径分析表明,农户家庭收入是自然灾害作用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的基础路径,灾后政府补贴显著缓解家庭收入压力进而降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压力,自然灾害的发生增强了父母教育投资意识从而提升了农户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自然灾害主要对以务农收入为主的农户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产生抑制作用,对非贫困农户、不以务农收入为主的农户和东部地区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产生促进作用。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农户人力资本投资 作用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玮 余晗
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由于农户自身财务实力有限,抵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低下,给农户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挑战。因此,如何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效地管理自然灾害风险以及其引发的各种风险,尽可能减少贷款损失,保证农户金融服务的商业可持续性是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继亮 熊自洁 张悦 高婷
基于湖北省仙桃、监利、竹溪3地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分别研究5类自然灾害频率与损失度对于农户投保意愿的影响程度,建立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湖北地区水灾和旱灾情况最为严重,其发生频率与损失度均对农户投保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病害和虫灾损失度对农户投保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发生频率对农户投保意愿的作用不明显;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相比,损失度对农户投保意愿的影响更大;农户投保意愿与实际投保行为存在明显背离之处,旱涝保收地区存在投保过度现象,灾害严重地区存在投保不足现象。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旱涝保收地区应适当削减农业保险投入;农业保险应向自然灾害严重地区倾斜;以赈灾的形式解决严重自然灾害问题。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卢晶亮 冯帅章 艾春荣
本文基于独特的2007年和2009年四川省农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分析汶川大地震对农户家庭收入和消费的影响。我们发现地震造成农户收入下降,但人力资本和非农务工对于缓解地震对收入的负向冲击具有显著作用。政府发放的生活补助款项起到对于收入下降的弥补作用,也使得农户的消费水平在震后保持较快增长。然而,政府提供的住房重建补贴和贷款却不足以负担农户的建房成本。
关键词:
农户收入 农户消费 汶川大地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崇媛 庄天慧
本文分析农户家庭的内部特征中生产生活设施、家庭规模、性别构成、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对自然灾害承灾力产生的影响。以四川省211户受灾农户的调查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农户的自然灾害承灾力均值为0.39,标准差为0.09,体现农户自然灾害承灾力整体很弱;且三州的农户自然灾害承灾力存在明显差异,凉山州农户承灾力(0.38)低于阿坝州(0.41)和甘孜州(0.43),这与四川省灾害和贫困的分布表现出一致性,即凉山州是自然灾害和贫困最集中的地区。提出提高农户承灾力,必须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注重教育与健康条件和住房结构的改善;农户承灾力的提高应和农户反贫困策略相结合;公共资源应对农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梦洁 陈宝峰 丁文喜 石高超
本文以汶川地震为研究背景,通过构建灾害发生前后灾区农户的收入模型,实证研究了灾前、灾后影响受灾地区农户收入的主要因素及其异同。除此之外,本文从高低收入组间差异角度,实证分析了灾害发生前后农户收入影响因素的组间差异。研究表明,无论是灾前还是灾后,外出务工对农户收入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增长作用,且灾后这种影响比灾前有所扩大。地震发生后,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户收入的增长作用比灾前有所增加。地震对高低收入组农户外出务工情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能导致高低收入组间农户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
关键词:
农户收入 收入方程 影响因素 自然灾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洋 于法稳 胡晓燕
本文基于2022年CRRS 1258份玉米种植户微观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普通最小二乘、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了自然灾害对农户适应性农药投入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未受灾农户,受灾农户在使用农药上的总费用增加了17%。进一步分析发现,极端气候下,农户在农药总费用以及自购杀虫剂和自购除草剂上的投入是下降的;在损失可控性较高的气候变化下,农户使用农药总费用、自购农药总费用以及自购杀虫剂上的投入是增加的;且当玉米生长处于中后期时受到自然灾害,农户在使用农药总费用、自购农药总费用以及自购除草剂上的投入是增加的。探讨作用机制后,发现主要从成本收益和政策支持两个方面影响农户农药投入决策,即农户在气候变化情境下,可能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经验性的适应决策,而使用机械施药对亩均产量以及智能化技术对受灾后农户农药投入皆有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策宣传、地区异质性支持措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气象信息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后建
文章使用2012年西部民族地区7个省份、757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评估了自然灾害冲击对农民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自然灾害冲击显著提高了农民创业行为的发生概率,平均而言,自然灾害冲击将促使农民创业概率提高1.53%。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关系嵌入性程度的增加,教育水平的提高、村庄交通的改善和农民幸福感的提升,自然灾害冲击对农民创业行为的积极影响会逐渐强化。上述结论意味着自然灾害的冲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不完全是消极的。文章丰富和拓展了自然灾害冲击与农民创业的相关研究,对于推动农民创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创业行为 关系嵌入性 幸福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龙耀 徐曼曼 刘俊杰
理论上讲,信贷是农户受到灾害冲击之后的主要事后管理策略之一。然而,在中国农村信贷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信贷策略的可及性和有效性有待检验。本文使用2014年和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自然灾害冲击下的农户正规信贷策略。结果显示,短期而言,受到自然灾害冲击农户的正规信贷可得性和信贷规模均较高,但是自然灾害短期冲击的影响不存在滞后效应;长期来看,相比于较少受到自然灾害冲击地区的农户,灾害频发区的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与信贷规模均无显著差异,正规信贷不能成为灾害频发区农户的有效风险管理策略。此外,家庭预防性储蓄作为重要的事前风险管理策略降低了农户对正规信贷的依赖,非正规信贷和商业性保险能与正规信贷形成有效的互补关系,而来自于私人和政府的转移支付体系在应对自然灾害冲击时的作用有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宽斌 熊雪 聂凤英
[目的]研究影响贫困地区农户应对自然灾害风险,减少经济损失的因素,并分析农户采取应对损失的措施。[方法]利用2015年云南、贵州和陕西3省6县经历过自然灾害的819农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模型研究影响贫困地区农户有效规避自然灾害风险的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农户在遭受自然灾害后采取的响应策略。[结果]研究表明农户户主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与外界市场接触越紧密,则农户规避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越强;农户收入中农业收入比重高、家庭贫穷、家庭收入来源过于集中均不利于农户规避自然灾害风险。通过分析农户应对自然灾害损失的策略发现,农户在自然灾害冲击下,较多采用被动的应对策略,不善于拓展新的收入来源。采用降低生活质量、减少生活必要支出、寻找新的收入来源、金融手段和出售生产生活资料这5种应对策略的农户分别占整体受灾农户的16.36%、6.47%、14.65%、5.37%、4.03%和11.35%。[结论]为了增强贫困地区农户规避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首先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其次,增加贫困地区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渠道,可以在偏远地区多修公路等;最后,应当积极引导农户拓展农业生产以外的收入来源,将收入来源多样化,降低农户农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有效增强贫困地区农户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哲 李晓静 刘斐 夏显力
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年调研数据,构建了自然灾害冲击对农村家庭非农就业选择影响的理论框架,采用Probit模型验证了自然灾害冲击对农户家庭成员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灾害冲击对农户家庭成员非农就业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正向影响会随着自然灾害强度的增加而不断提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嵌入,会弱化自然灾害对农户家庭成员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信贷约束却会强化这一影响。这意味着现阶段面对自然灾害冲击,农户家庭成员应积极尝试非农就业,不仅能够促进资本存量重构,还可以缓解家庭生计压力,增加农户家庭收入,避免农户家庭因灾致贫。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林 郭宇畅 郭赞
本文针对我国灾害管理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了从政府救灾的单一管理体制,到农业保险参与灾害管理并形成科学化全面化的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根据农业保险在灾害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参与的多层次、多主体的现代农业自然灾害管理思路与运行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国敏
自然灾害总是与贫困相伴随,且呈正相关关系。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破坏作用日益加重,从而导致一部分农村人口处在贫困线上,或使一部分已经脱贫的人们重新返贫,使得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更加艰巨。本文从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现状及特征分析入手,阐述了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提出了减灾与扶贫相结合;国家财政投入和农业保险相结合;“教育扶贫”和“移民扶贫”相结合;脱贫与巩固温饱相结合的现阶段农村扶贫新思路。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农村贫困 扶贫政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常立新
根据包头市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概括出本地区自然灾害的三大特点(自然灾害多,发生机率高,造成的损失大)。并从危害程度、时空分布、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六种主要灾害进行剖析,提出了减灾措施。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时空分布 防御措施 包头地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霞
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造成的巨大损失,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风险转移技术可以分为控制型和融资型两类。保险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融资型风险转移技术,可以适用于自然灾害风险转移。自然灾害风险可以保险方式转移的前提是其必须满足技术、经济与社会三大条件,即符合保险精算原则、供求双方愿意交易和法律政策允许。具体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方式包括保险转移方式、再保险转移方式和ART方式。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风险转移 保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