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4)
- 2023(9142)
- 2022(8232)
- 2021(7841)
- 2020(6554)
- 2019(15272)
- 2018(15313)
- 2017(29917)
- 2016(16251)
- 2015(18267)
- 2014(18365)
- 2013(18231)
- 2012(16558)
- 2011(14876)
- 2010(14512)
- 2009(13141)
- 2008(12588)
- 2007(10367)
- 2006(8949)
- 2005(7535)
- 学科
- 济(64377)
- 经济(64309)
- 管理(46210)
- 业(43061)
- 企(36180)
- 企业(36180)
- 方法(31515)
- 数学(27401)
- 数学方法(27095)
- 学(16699)
- 农(16356)
- 中国(15041)
- 财(14840)
- 业经(13673)
- 地方(12869)
- 和(10973)
- 农业(10954)
- 环境(10807)
- 理论(10705)
- 贸(10459)
- 贸易(10455)
- 易(10136)
- 技术(10091)
- 务(9615)
- 制(9611)
- 财务(9557)
- 财务管理(9543)
- 划(9078)
- 企业财务(9053)
- 土地(8825)
- 机构
- 大学(227517)
- 学院(225120)
- 管理(95312)
- 济(85087)
- 理学(83573)
- 经济(83156)
- 理学院(82662)
- 管理学(81241)
- 管理学院(80857)
- 研究(72364)
- 中国(52292)
- 京(48936)
- 科学(47497)
- 财(37016)
- 业大(36074)
- 农(35835)
- 所(35685)
- 研究所(32995)
- 中心(32931)
- 财经(30781)
- 江(30779)
- 北京(30694)
- 范(29894)
- 师范(29651)
- 农业(28129)
- 经(28101)
- 院(26999)
- 州(25459)
- 经济学(24398)
- 师范大学(24156)
- 基金
- 项目(163773)
- 科学(128451)
- 基金(118960)
- 研究(118808)
- 家(103644)
- 国家(102815)
- 科学基金(88663)
- 社会(73360)
- 社会科(69444)
- 社会科学(69424)
- 基金项目(64531)
- 省(63653)
- 自然(59570)
- 自然科(57965)
- 自然科学(57951)
- 自然科学基金(56868)
- 划(53819)
- 教育(53723)
- 编号(48959)
- 资助(48810)
- 成果(38494)
- 重点(35865)
- 部(35746)
- 发(33973)
- 创(33840)
- 课题(32799)
- 科研(31514)
- 创新(31503)
- 教育部(30422)
- 大学(30414)
共检索到311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华 孔冬艳 陈会广
对土地整治和自然灾害的内涵进行界定,借助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的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以及相关资料,并在相关理论和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从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地震灾害等对土地影响较大的灾害,土地整治中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存在问题较多的农村土地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结果发现:地质灾害与土地整治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农村土地整治方面的研究较多,另外以丘陵区为例进行土地整治项目也较多。在整治区域上,以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西部地区为主。RS和GIS技术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为土地整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未来相关研究应更加全面的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在土地整治前后充分考虑可能遭受的灾害和遭受灾害后如何实现最大效益,从而保障被整治土地最大化的为人民服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霞
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造成的巨大损失,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风险转移技术可以分为控制型和融资型两类。保险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融资型风险转移技术,可以适用于自然灾害风险转移。自然灾害风险可以保险方式转移的前提是其必须满足技术、经济与社会三大条件,即符合保险精算原则、供求双方愿意交易和法律政策允许。具体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方式包括保险转移方式、再保险转移方式和ART方式。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风险转移 保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尹衍雨 王静爱 雷永登 易湘生
自然灾害损失虽然不可避免,但可通过调整人类活动规避或减轻风险,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灾害共存的协调适应。本文基于适应自然灾害研究发展的历程,综述了现有适应性研究中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前者主要集中在对多尺度的适应主体综合分析、底层家庭或群体适应以及顶层的政策适应等方面;而后者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适应、民众或区域适应对策优选及适应能力评估等方面。基于数理模型或者实地观测实验的定量评估以及多指标、多标准的综合评估方法是适应自然灾害定量研究的主流。研究表明:①适应自然灾害研究有向综合性和精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一些系统综合分析方法以及本地乡土的适应自然灾害逐渐引起重视。②目前适应自然灾害研究方法上存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研究途径,而探索这两种途径有效结合的多尺度综合研究方法是适应自然灾害研究的关键。
关键词:
适应自然灾害 研究方法 定性 定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晟哲
文章应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GIS技术,测算并绘制出自然灾害受灾面积省域分布Moran's I散点图,藉此呈现自然灾害高—高、低—低、高—低、低—高集聚4种空间象限关系,并通过LISA集聚图划分了集聚分布区域,发现空间分布并非随机而是具有规律可循的,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特征,并呈现出省域旱灾、风雹等损失类型的带状、团状、点状或离散等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研究发现,自然灾害频发、生态脆弱区域往往与贫困地区存在空间叠加关系,致贫返贫效应长期恶性循环且难以消除。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空间特征 扶贫搬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商彦蕊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影响和损失,政府、科学家和人民群众进行了大量的减灾研究和实践,在致灾因子、灾害监测预报、灾害评估、自然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防灾减灾综合化等研究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减灾思路逐渐从以致灾因子研究和工程预防措施为主调整为全面降低灾害系统脆弱性方面。
关键词:
自然灾害 致灾因子 减灾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宗龙
文章基于熵权理论构建一种新的农业自然灾害灾情指数,以该指数为标的开发自然灾害灾情指数期权合约。以保险精算定价理论为基础,基于跳扩散过程对期权定价。研究表明:不同地区评价因子的权重不同,基于熵权理论的灾情指数编制法能有效避免人为设置权重的主观任意性,该指数能有效捕捉并刻画灾情程度。含跳扩散过程的二元期权价格普遍高于B-S模型下的价格,且到期时间越长,价差越大。
关键词:
熵权理论 灾情指数 跳扩散过程 期权定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常立新
根据包头市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概括出本地区自然灾害的三大特点(自然灾害多,发生机率高,造成的损失大)。并从危害程度、时空分布、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六种主要灾害进行剖析,提出了减灾措施。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时空分布 防御措施 包头地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陆满平
自然灾害对社会政治经济具有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本文试从理论上阐述自然灾害与价格变动的相关性,并就物价工作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对价格变动的影响,提出粗浅看法。一、自然灾害与价格变动的相关性价值和价格的决定都离不开自然条件,如自然条件的差别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石兴
保险是提高灾后恢复力的一个重要金融工具,但数据分析说明保险在灾后恢复中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我国自然灾害保险赔偿只占自然灾害总损失3%左右,这一现象背后的关键原因之一是自然灾害可保性研究的严重滞后。文章认为自然灾害风险特征与可保性风险特征存在相对统一的地方。我国在自然灾害保险产品设计方面应考虑如下因素:自然灾害分类因素、自然灾害单一事件的定义、自然灾害区划范围内的保险强制性、自然灾害的连锁性与多样性因素、单一保单免赔额规定和自然灾害单一事件巨灾损失基准点定义、费率因素、监管因素、国际性和标准性因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程时雄 何宇航
社会复杂度的显著增加导致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变得日趋复杂,早期的自然灾害经济学研究已不能满足当下的灾害治理需求。近年来,随着数据可得性的提高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自然灾害经济学研究也进入新阶段,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区域层面上的直接经济损失,而是重点考察宏观或微观层面的间接经济影响。本文基于现有最新文献,首先总结了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领域的新进展,包括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然后分别从长期经济增长、劳动力市场、消费者行为以及婚育意愿四个方面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间接经济影响进行梳理归纳;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期为未来我国的自然灾害经济学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
灾害治理 自然灾害 损失评估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王飞 冷晴 魏玖长
国际人道主义组织(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organization,IHO)是灾难救援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近年来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多元化、国际化的特征日趋明显,但同时也暴露出了组织间应急协作机制缺失、救援效率低下等问题.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集中于对某一人道主义组织的救援效率评价,对人道主义组织参与下自然灾害救援效率评价研究则较少.选取了2001~2016年期间以IHO为参与救援主体的86起自然灾害事件为样本,基于事件系统理论提出IHO参与救援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DEA模型(super-SBM)对其救援效率进行评价,并以受灾国灾害救援的外部环境为视角,从受灾国政治、文化、地理位置三个维度对IHO参与下灾难救援效率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从物资储备体系、人道主义援助机制选择和人道主义信息网络平台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国敏
自然灾害总是与贫困相伴随,且呈正相关关系。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破坏作用日益加重,从而导致一部分农村人口处在贫困线上,或使一部分已经脱贫的人们重新返贫,使得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更加艰巨。本文从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现状及特征分析入手,阐述了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提出了减灾与扶贫相结合;国家财政投入和农业保险相结合;“教育扶贫”和“移民扶贫”相结合;脱贫与巩固温饱相结合的现阶段农村扶贫新思路。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农村贫困 扶贫政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常青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当前应对自然灾害所采取的金融措施大多具有明显的临时性和应急性,尚未建立起长期的、有效的、可持续的金融应对自然灾害的机制。本文在剖析目前金融体系应对自然灾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法律法规、财政预算、银行灾难备份、保险市场、金融产品创新、信托制度以及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了建立金融应对自然灾害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 自然灾害 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黎
随着近几年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特别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加强自然灾害应对是对边疆民族地区政府能力的考验,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和维护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关键。本文结合云南省地方特点,积极探索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在应对自然灾害中的经验和不足,提出加强自然灾害应对的措施,对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在自然灾害中加强政府管理有着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自然灾害 应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宗晋 高庆华
在回顾中国自然灾害研究进程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包括在自然灾情调查与综合研究、减灾能力调查与评估、自然灾害区域危险性危害性风险性分析、人口—资源—环境—灾害互馈系统问题综合研究、自然灾害综合预报探索等方面的进展,以及研究并提出推动减灾系统工程,建立了自然灾情评估统计标准体系,进行了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开展了国际灾害与减灾科学交流。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包括:提出了"自然灾害双重属性"的新观念,奠定了灾害社会属性和灾害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界定了自然灾变与自然灾害的科学涵义;将系统科学引入灾害科学研究;建立了自然灾害研究的工作系列和模式;深入发展了"灾度"概念...
关键词:
中国自然灾害 研究进展 主要成果 60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