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52)
- 2023(3444)
- 2022(2730)
- 2021(2688)
- 2020(2184)
- 2019(4672)
- 2018(4692)
- 2017(9364)
- 2016(5148)
- 2015(5495)
- 2014(5400)
- 2013(5589)
- 2012(5137)
- 2011(4828)
- 2010(4983)
- 2009(4734)
- 2008(4736)
- 2007(4326)
- 2006(4056)
- 2005(3468)
- 学科
- 农(43374)
- 农业(28826)
- 济(24664)
- 经济(24634)
- 业(22826)
- 业经(10795)
- 人口(9686)
- 农业经济(9631)
- 村(8818)
- 农村(8812)
- 中国(7792)
- 发(7298)
- 管理(6924)
- 土地(6688)
- 劳(6513)
- 劳动(6513)
- 发展(6397)
- 展(6395)
- 农业劳动(6298)
- 制(6068)
- 地方(6010)
- 收入(5990)
- 及其(5950)
- 动力(5774)
- 劳动力(5752)
- 农业人口(5699)
- 分配(5589)
- 问题(5500)
- 策(5384)
- 建设(5354)
- 机构
- 学院(76040)
- 大学(70192)
- 农(38242)
- 济(35734)
- 经济(35148)
- 管理(29526)
- 农业(28654)
- 研究(27736)
- 理学(25922)
- 理学院(25700)
- 管理学(25330)
- 管理学院(25216)
- 中国(22776)
- 业大(20203)
- 农业大学(17280)
- 科学(16443)
- 所(14756)
- 京(14186)
- 中心(14035)
- 业(13326)
- 研究所(13236)
- 经济管理(12440)
- 财(12239)
- 江(12054)
- 发(11253)
- 省(11203)
- 科学院(10456)
- 发展(10430)
- 展(10414)
- 财经(9641)
- 基金
- 项目(51242)
- 科学(40377)
- 研究(40125)
- 基金(37007)
- 家(32056)
- 国家(31638)
- 科学基金(26838)
- 社会(26684)
- 社会科(24701)
- 社会科学(24695)
- 农(24429)
- 省(21417)
- 基金项目(20140)
- 编号(18242)
- 划(16222)
- 自然(15771)
- 教育(15633)
- 自然科(15130)
- 自然科学(15124)
- 自然科学基金(14867)
- 成果(13638)
- 资助(13630)
- 发(12829)
- 业(11986)
- 部(11608)
- 国家社会(11226)
- 村(11002)
- 制(10970)
- 农业(10947)
- 课题(10900)
共检索到116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冠佳 温思美
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检验清代农民起义的诱因。首先介绍清代气候、人口与民族、农业技术的历史背景。然后建立人口、产量、饥荒与起义的理论模型,讨论发生自然灾害和赈灾情况下的动态均衡,并进行案例分析。最后通过计量分析,分析了自然灾害、人口数量和增殖率、饥荒、赈灾在农民起义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导致农民起义的直接因素是饥荒。对饥荒的赈灾能显著地降低农民起义的发生概率;自然灾害的系数不显著,其滞后项系数显著但不稳健;人口数量对农民战争的作用显著为正,但人口增殖率对农民战争的作用显著为负;米价指数对农民战争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后建
文章使用2012年西部民族地区7个省份、757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评估了自然灾害冲击对农民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自然灾害冲击显著提高了农民创业行为的发生概率,平均而言,自然灾害冲击将促使农民创业概率提高1.53%。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关系嵌入性程度的增加,教育水平的提高、村庄交通的改善和农民幸福感的提升,自然灾害冲击对农民创业行为的积极影响会逐渐强化。上述结论意味着自然灾害的冲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不完全是消极的。文章丰富和拓展了自然灾害冲击与农民创业的相关研究,对于推动农民创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创业行为 关系嵌入性 幸福感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瑞璟 仇志云
宋代农民起义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小规模的抗租抗粮运动或抢米运动,规模稍大的农村中小工商业者起义,以及由富民阶层领导的起义。其中,宋代局部地区所发生的抗租、抗粮及抢米等斗争虽然频繁,但在契约租佃制的约束下,其规模和影响均不是太大;而广大中小工商业者的起义,则是宋代社会经济关系新变化的反映,体现出在商品经济领域内反抗的典型特征;至于宋代乡村富民阶层与官府之间的关系,本就非常复杂,二者既有对抗的一面,亦有妥协的一面,而富民阶层自身所拥有的财富和地位,又使其更多地承担着调节缓和乡村各种矛盾的义务,进而使其成为乡村中的中间层、稳定层,所有这一切,都使得富民阶层与官府之间的冲突,不至于被扩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军 李志芳 石涛
本文通过对清代山西自然灾害与粮价波动的相关度的分析指出,二者呈显著相关。这一结论的出现与当时人口的增加、美洲白银大量输入引起的货币贬值以及人为阻碍市场流通等因素有关。但是,由于清代运行良好的制度保障以及晋商的作用等抑制因素的存在,这种相关是微弱的,偏向低度相关。本文的借鉴意义在于完善的制度保障、稳定的货币利率、畅通的市场体系等对于国家粮食安全以及经济运行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粮食价格 清代 山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响 王尚义 田毅 丁柏峰
通过整理和分析清代汾河上游灾害的频次、类型和等级,运用小波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其时空特点及原因展开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在清代共发生自然灾害111次,灾害类型包括水灾、旱灾、冰雹、地震、蝗灾和霜冻,灾害等级分为重度、中度、轻度。中度水灾频次最多。水灾、旱灾、霜冻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自然灾害的年际变化呈现出高—低—高3个时段,整体呈递减趋势,10 a频次在公元1690—1699年最高,主周期变化为37~38 a。灾害种类的空间分布较为一致,阳曲最多。其原因与明清小冰期、ENSO事件和区域内的小气候、落后的农业条件、人口增多导致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有关。
关键词:
汾河上游 自然灾害 时空分布 清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林 郭宇畅 郭赞
本文针对我国灾害管理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了从政府救灾的单一管理体制,到农业保险参与灾害管理并形成科学化全面化的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根据农业保险在灾害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参与的多层次、多主体的现代农业自然灾害管理思路与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谢美娥
本文考察自然灾害(含气候变迁)和粮食生产收成两种因素,对1738—1850年台湾粮价变动的影响。笔者利用《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中两个台湾站点的旱涝等级数据,以及清代档案中的收成分数,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发现:在气候变迁与自然灾害的关联方面,近人研究认为冷期重大自然灾害偏高而暖期较少,清代台湾的情形亦然。1750年代前及1830年代起都是冷期,严重的自然灾害频率则增加;1750年代后台湾气候由冷渐暖,自然灾害频率趋减。气候趋暖而且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年分相对较少的时期,正是台米出口的兴盛期。其次,在自然灾害与粮价变动的关联方面,本研究证实,自然灾害因素仅在部分的短期年段对米价起作用,长时段的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业键 黄莹珏
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最明显的在于农业生产与粮食供应。气候的冷暖变化和雨量多寡,影响农作物生长期的长短及产量,和自然植被区域的界线。本文考察清代气候的冷暖变迁、自然灾害、粮食生产与粮价变动的关系,我们发现,第一,华东、华北地区,气候的冷暖周期与旱涝的多寡有关。冷期自然灾害较多,正常年相对地较少;暖期自然灾害较少,正常年相对地较多。第二,清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粮价高峰大都出现在自然灾害多的年份。第三,1641—1720年,1741—1830年粮价与当时旱灾的变动大体一致,1831—1880年的粮价与当时涝灾的变动一致。第四,长期气候变迁与粮价并无明显关系。冷期粮价未见上升,暖期未见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荣茂 冯荣伟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如何保护农民的农业财产,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促使农民高效地进行农业生产,是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江苏省10个地区农民参加农业保险意愿情况的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农民投保农业保险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实施和推广农业保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投保意愿 农民收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耀辉
本文对李自成大顺农民政权税收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由饱受压迫和剥削的贫苦造反者建立的李自成大顺农民政权,对苛捐杂税深恶痛绝,实行了完全免税的税收政策,有助于号召人民群众,凝聚人心,队伍迅速壮大,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最终推翻了大明王朝。然而他们把税收视为统治阶级的万恶之首,"均田免粮",完全不去建立税收制度,却比明末政权败得更快和更惨。李自成大顺农民政权严格地说不能算是个完整的政权,缺失了税收制度等生存必备的国家基石,也就难以建立稳固的政权。税收影响李自成大顺农民政权的兴衰成败给我们以下启示:一是轻税甚至免税政策有助于号召人民群众,凝聚人心,夺取政权。二是无税之国犹如无源之水,只有税收这个取得财政收...
关键词:
农民起义 李自成 兴亡 税收 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国敏
自然灾害总是与贫困相伴随,且呈正相关关系。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破坏作用日益加重,从而导致一部分农村人口处在贫困线上,或使一部分已经脱贫的人们重新返贫,使得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更加艰巨。本文从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现状及特征分析入手,阐述了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提出了减灾与扶贫相结合;国家财政投入和农业保险相结合;“教育扶贫”和“移民扶贫”相结合;脱贫与巩固温饱相结合的现阶段农村扶贫新思路。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农村贫困 扶贫政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常立新
根据包头市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概括出本地区自然灾害的三大特点(自然灾害多,发生机率高,造成的损失大)。并从危害程度、时空分布、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六种主要灾害进行剖析,提出了减灾措施。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时空分布 防御措施 包头地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霞
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造成的巨大损失,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风险转移技术可以分为控制型和融资型两类。保险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融资型风险转移技术,可以适用于自然灾害风险转移。自然灾害风险可以保险方式转移的前提是其必须满足技术、经济与社会三大条件,即符合保险精算原则、供求双方愿意交易和法律政策允许。具体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方式包括保险转移方式、再保险转移方式和ART方式。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风险转移 保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陆满平
自然灾害对社会政治经济具有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本文试从理论上阐述自然灾害与价格变动的相关性,并就物价工作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对价格变动的影响,提出粗浅看法。一、自然灾害与价格变动的相关性价值和价格的决定都离不开自然条件,如自然条件的差别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晟哲
文章应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GIS技术,测算并绘制出自然灾害受灾面积省域分布Moran's I散点图,藉此呈现自然灾害高—高、低—低、高—低、低—高集聚4种空间象限关系,并通过LISA集聚图划分了集聚分布区域,发现空间分布并非随机而是具有规律可循的,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特征,并呈现出省域旱灾、风雹等损失类型的带状、团状、点状或离散等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研究发现,自然灾害频发、生态脆弱区域往往与贫困地区存在空间叠加关系,致贫返贫效应长期恶性循环且难以消除。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空间特征 扶贫搬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