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8)
2023(5802)
2022(5136)
2021(4682)
2020(4310)
2019(10177)
2018(10080)
2017(20060)
2016(11296)
2015(12566)
2014(12891)
2013(12949)
2012(12304)
2011(11075)
2010(11193)
2009(10530)
2008(10669)
2007(9913)
2006(8386)
2005(7520)
作者
(34624)
(29208)
(29086)
(27933)
(18191)
(14191)
(13432)
(11668)
(10793)
(10271)
(9881)
(9692)
(9357)
(9260)
(9253)
(9200)
(9128)
(8706)
(8436)
(8376)
(7459)
(7212)
(7160)
(6782)
(6541)
(6509)
(6507)
(6431)
(5900)
(5897)
学科
(49402)
经济(49362)
(30278)
管理(29412)
方法(25455)
(24142)
企业(24142)
数学(23002)
数学方法(22827)
(13480)
(13215)
(11603)
中国(11589)
地方(9615)
(9562)
贸易(9560)
(9463)
(9282)
业经(9022)
农业(8577)
(8439)
财务(8426)
财务管理(8403)
企业财务(7971)
(7550)
(7218)
银行(7189)
(6972)
金融(6970)
(6804)
机构
大学(167759)
学院(166554)
(69723)
经济(68301)
管理(61547)
研究(57395)
理学(53248)
理学院(52610)
管理学(51617)
管理学院(51310)
中国(42719)
科学(37506)
(35271)
(34886)
(31112)
(30751)
业大(28561)
研究所(28219)
农业(27977)
中心(26703)
财经(25172)
(25170)
(22808)
经济学(22498)
北京(22175)
(21286)
师范(20998)
经济学院(20638)
(19951)
(19585)
基金
项目(110427)
科学(85314)
基金(79542)
研究(77024)
(70609)
国家(70073)
科学基金(58319)
社会(47868)
社会科(45366)
社会科学(45346)
(43673)
基金项目(42473)
自然(38745)
自然科(37633)
自然科学(37613)
(37132)
自然科学基金(36962)
教育(35550)
资助(33205)
编号(31244)
重点(25616)
成果(25412)
(24814)
(24438)
(22597)
科研(21959)
计划(21755)
课题(21417)
创新(21286)
教育部(20630)
期刊
(73043)
经济(73043)
研究(45183)
学报(31257)
(30951)
中国(29043)
科学(26577)
(25111)
大学(22379)
学学(21366)
农业(20426)
管理(19640)
(13946)
金融(13946)
技术(13843)
教育(13782)
财经(12762)
经济研究(12088)
业经(11970)
(11363)
(10980)
问题(10566)
(9104)
技术经济(9039)
统计(8431)
理论(8217)
(8104)
商业(8070)
业大(7646)
(7422)
共检索到236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文学  曹崇文  
自然晾晒玉米的胚乳中存在应力裂纹,应力裂纹的宽度、长度及深度比人工干燥玉米内部应力裂纹小,在灯光下无法从完整籽粒的外部观察到。应力裂纹的平均宽度小于15μm,属于局部裂纹。应力裂纹大多数横穿过细胞壁,沿淀粉颗粒边线扩展,但也出现了应力裂纹撕开淀粉颗粒的情况。应力裂纹不能扩展到皮壳,是籽粒内部裂纹。胚乳细胞也有轻微的破坏,细胞壁还存在一部分,粉质胚乳较角质胚乳破坏严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邵靖宜  李小凡  于维祯  刘鹏  赵斌  张吉旺  任佰朝  
【目的】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玉米生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夏玉米茎秆显微结构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在开花期设置高温(T)、干旱(D)、高温干旱复合胁迫(T+D),以自然温度和正常水分管理为对照(CK),处理持续6 d,研究高温、干旱以及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夏玉米茎秆显微结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光合特性、花粉活力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后夏玉米皮层厚度、硬皮组织厚度、维管束总数和小维管束数目显著降低,较CK分别下降8.8%、14.1%、9.4%、13.7%。此外,高温干旱后夏玉米花粉活力、光合特性和成熟期总干重显著降低,T、D、T+D各处理花粉活力和净光合速率较CK降低23.1%、8.3%、30.7%和23.7%、16.6%、37.5%,成熟期干物质总积累量较CK降低19.7%、5.1%、26.6%,进而导致产量显著下降,T、D和T+D各处理的产量较CK分别下降63.2%、13.2%和71.7%。【结论】高温、干旱、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导致夏玉米茎秆发育异常,光合性能下降,干物质积累量减少,产量显著降低,且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夏玉米产量和茎秆显微结构的影响大于高温或干旱单一胁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延姝  王茜  樊金娟  阮燕晔  崔震海  胡凯  张立军  
以玉米为材料,通过观察田间和温室生长的玉米幼苗叶片不同部位的显微结构,探讨不同环境和不同发育阶段玉米叶片花环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玉米幼苗不同叶位叶片的不同部位都拥有"花环结构"。但"花环结构",从第2叶位到第3叶位、从叶基到叶尖逐渐完善。而温室玉米幼苗叶片各部位花环结构的发育程度均高于田间玉米幼苗的各相应部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燕梅  林树根  王全溪  潘三东  
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了花鲈头肾的显微与超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花鲈头肾是一个重要的造血和免疫器官.头肾实质无肾单位,主要由淋巴组织和血窦构成,可分为淋巴细胞聚集区和粒细胞聚集区.电镜下观察显示,花鲈头肾主要由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组成,根据胞浆内特殊颗粒的形态结构和大小将粒细胞分为Ⅰ、Ⅱ、Ⅲ型粒细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卫东  王金勇  王小龙  
应用化学定性分析、X-射线能谱分析、X-射线物相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对来自江苏、河南等地波尔山羊种公羊的10个自然和7个饲喂棉饼人工诱发尿结石病例结石样品的显微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个自然病例中颗粒样和粉砂样尿结石的主要成分均为磷酸铵镁(鸟粪石);7个饲喂棉饼的人工诱发病例中有3个病例尿结石的主要成分为磷酸铵镁,2个病例尿结石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富含钾的磷酸铵镁同形异构体——磷酸钾镁,另外2个病例尿结石的主要成分是上述两种成分的混合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谢嘉华  袁建军  
采用大体解剖和光镜技术研究了海鳗(Muraenesoxcinereius)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海鳗消化道分化为明显的食道、胃和肠。食道皱襞多且粗大,黏膜为复层上皮,部分区域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中含两种类型的杯状细胞,以杯状细胞层次多为显著特征,此外还有嗜酸性细胞。肌层厚。浆膜中纤维发达,伸入肌层并与黏膜下层相连。胃"Y"形,分为贲门部、盲囊部和幽门部,盲囊部发达。胃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和盲囊部胃腺发达,至幽门部胃腺逐渐消失。肠短,由具微绒毛的单层柱状上皮构成,小肠前段绒毛分支多且相互吻合,毛细血管丰富,平滑肌多。直肠单层柱状上皮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共存。海鳗消化道组织结构特点反映了其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娟  陈玉琼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同一生态环境下的来源于江西定南、湖南茶陵、湖北恩施的三地藤茶的根、茎、叶、花粉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表明:三地藤茶根、茎横切面结构差别不很明显,在皮层中的部分薄壁细胞内都含草酸钙簇晶,湖北和江西藤茶茎的表皮细胞上有非腺毛。在叶的叶肉组织和中脉附近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较多的簇晶或针晶,江西藤茶叶下表面有稀少的非腺毛,叶片下表面角质层纹理都呈密集波状线条,但纹理特征存在差异,叶下表面气孔都呈椭圆形,保卫细胞接近气孔边缘的弧形条纹数,气孔的密度、长度和开度存在差异;三地材料叶上表面沿主脉生长有密集单细胞非腺毛,非腺毛的密度和形状明显不同,叶上表面纹饰简单,但各不相同,江西藤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秋生  聂其灼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中华鳖脾脏的显微结构、某些组织化学特性和亚微结构进行了研究。脾脏被膜较薄,小梁少而细,实质由白髓和红髓相间排列组成,前者包括精球周围淋巴鞘(PELS)和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未见淋巴小结。白髓的发达程度表现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但PELS的数量均远较APLS为多,且其淋巴细胞较密集,ANAE阳性细胞约占60%~70%,椭球周围还有一圈呈放射状排列的特殊网状细胞夹杂于淋巴细胞之间。PALS的结构比较疏松,ANAE阳性细胞不到30%,但嗜派若宁细胞(包括浆细胞)明显比PELS的多。红髓由脾索和脾窦构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树根  陈文烈  钟秀容  王寿昆  
采用电镜和光镜技术研究大黄鱼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大黄鱼舌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其中含有杯状细胞和味蕾,舌腹面固有膜有浆液性腺泡;食道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表层扁平细胞下有粘液细胞。胃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细胞游离端含有大量成熟粘液原颗粒,核周有不同成熟阶段的粘原颗粒,细胞器位于核周及下方,贲门和盲囊部胃小凹处有粘液腺,固有膜含大量胃腺,幽门部没有胃腺;胃腺细胞为矮锥形,细胞内含有微管泡系和酶原颗粒,是一种典型的泌酸胃酶细胞。前肠、中肠和后肠粘膜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其中有许多杯状细胞,肠上皮有密集的微绒毛,侧面有连接复合体,胞内各种细胞器均较丰富。大黄鱼消化道组织结构的特点与消化、吸收作用密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秋生  聂其灼  
中华鳖胸腺表面覆盖有薄层被膜,实质被小梁分成若干小叶,胸腺小叶由周缘的皮质和中央的髓质构成。皮质淋巴细胞密集,着色深;髓质淋巴细胞较稀疏,着色淡,上皮网状细胞轮廓清晰,网状纤维含量多。实质中还分布有类肌细胞、嗜派若宁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ANAE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质-髓质交界处和血管周围。胸腺小体数量多,可分为囊状和同心圆状两种,前者占多数.上皮性胸腺囊包括细胞内囊和细胞间囊。胸腺的淋巴组织在春末夏初比较发达,冬季则相对萎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晓飞  苗亮  李明云  陈莹莹  潘娜  张浩  刘连亮  陈炯  
香鱼背部有一较为特殊的脂肪腔,但迄今尚未对脂肪腔形态、结构和成分进行研究。本实验采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了形态解剖、显微结构观察及内容物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脂肪腔开始于头部上枕骨,止于脂鳍下方,呈长梭形,横切面倒三角形;脂肪腔质量[(1.95±0.86)g]占鱼体总质量[(39.31±5.12)g]的4.96%,长度[(9.17±0.82)cm]占鱼体全长[(17.23±0.72)cm]的53.22%;脂肪腔内有上下腺体、肌肉组织、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脂肪细胞以及分布其中的微血管;内容物的主要成分为粗脂肪(49.10%)、水(42.4%)、粗蛋白(6.8%)和灰分(1.13%);脂肪酸占内容物总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函  马有会  张岩  原永党  
利用解剖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大叶藻花序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大叶藻花小,单性,无花被,雌、雄花同生于一扁平的肉穗花序上。花的结构简单,雄花仅1枚雄蕊,雄蕊1花药,花药1室、无柄、纵裂;花粉为丝状花粉,无纹饰、萌发孔。雌花仅一心皮,有胚珠1颗,柱头两个;柱头细长,柱头表面及柱头到胚珠处细胞壁表面有大量的丝状突起。大叶藻的花序结构已与沉水生活相适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苗芳  张嵩午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小麦扬花结实期旗叶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并统计了不同生育期旗叶叶绿体基粒片层数和基粒垛数。结果表明,从扬花期至灌浆初期,叶片结构变化不明显;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有序,细胞间隙少;叶绿体基粒片层排列整齐,基质浓厚,易形成突起;线粒体嵴发达,充满浓厚基质。从灌浆中期至灌浆末期,叶片结构衰老迅速,叶肉细胞和叶绿体开始解体,体积变小,数量减少;叶绿体基粒片层解体,基质淡薄,嗜锇颗粒增多,线粒体嵴和基质减少。还发现从扬花期至灌浆中期,高基粒片层数增加,灌浆中期之后,高基粒片层数减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玲  严安生  
将土池饲养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成鱼在室内养鱼系统中充分恢复,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外周血细胞的组成及结构进行观察。在血涂片上可鉴别出红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嗜中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电镜观察可确认这些细胞类型。血涂片上还观察到幼红细胞及正在分裂的红细胞。血栓细胞是数量仅次于红细胞的血细胞,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占78%。淋巴细胞是核质比最高的血细胞,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占17.5%。一种与斑点叉尾鮰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相似的淋巴细胞被观察到。嗜中粒细胞是所观察到的唯一一种有粒细胞,是最大的白细胞,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占3.7%。在嗜中粒细胞中只观察到一种有丝状内涵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高霄龙  张墨  李贤  宋昌斌  刘鹰  
采用组织学和电镜的方法,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的眼部组织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以期为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解析鲍对光照的生理响应机制提供组织学与细胞学基础。结果发现,眼部组织由外至内依次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外核层、光感受器内节、内核层、黑色素颗粒沉积层、视觉纤维层。组织表面布满乳头状突起,每一乳状突起的顶端均具有一簇或两簇纤毛环。疏松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等是组织内的主要成分,结缔组织间分布的胶原纤维等对保持细胞的弹性和韧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了鲍的眼部组织在感受和辨识外界光环境因子中的重要作用,也为鲍养殖生产中的光环境因子优化和调控、深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