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59)
2023(2599)
2022(2256)
2021(2095)
2020(1967)
2019(3868)
2018(3829)
2017(7467)
2016(4125)
2015(4314)
2014(4358)
2013(4461)
2012(4190)
2011(3808)
2010(4023)
2009(3551)
2008(3412)
2007(2970)
2006(2743)
2005(2451)
作者
(13064)
(10918)
(10880)
(10466)
(7054)
(5382)
(4915)
(4312)
(4222)
(3901)
(3851)
(3771)
(3676)
(3617)
(3577)
(3556)
(3328)
(3310)
(3180)
(3120)
(2869)
(2782)
(2757)
(2503)
(2492)
(2456)
(2450)
(2281)
(2266)
(2262)
学科
(18110)
经济(18102)
管理(11736)
(11463)
(10042)
企业(10042)
方法(8802)
数学(7917)
数学方法(7831)
(5717)
(5615)
结构(5037)
(4963)
中国(4749)
产业(4103)
(4064)
地方(3727)
(3724)
财务(3714)
财务管理(3710)
(3651)
企业财务(3618)
业经(3426)
体制(3285)
(3252)
银行(3240)
(3089)
金融(3089)
(3071)
产业结构(2939)
机构
大学(61229)
学院(59939)
(25605)
经济(25130)
研究(22933)
管理(21765)
理学(18940)
理学院(18672)
管理学(18286)
管理学院(18163)
中国(17494)
科学(15239)
(13210)
(12335)
(11779)
(11659)
研究所(11435)
业大(10411)
中心(10187)
财经(9543)
(9433)
农业(9006)
(9003)
(8781)
经济学(8575)
北京(8398)
经济学院(7789)
(7468)
(7415)
师范(7315)
基金
项目(42878)
科学(33878)
基金(32331)
(29634)
国家(29444)
研究(27989)
科学基金(24676)
社会(18242)
社会科(17392)
社会科学(17383)
自然(17261)
基金项目(16882)
自然科(16653)
自然科学(16643)
自然科学基金(16357)
(16197)
(14046)
资助(13838)
教育(12631)
重点(10262)
(9596)
编号(9505)
(9124)
计划(8640)
(8593)
科研(8556)
创新(8197)
教育部(8035)
国家社会(7984)
科技(7789)
期刊
(26570)
经济(26570)
研究(17313)
学报(13279)
科学(11782)
中国(10450)
大学(9996)
学学(9676)
(9666)
(9324)
管理(8269)
农业(6174)
(6169)
金融(6169)
财经(5123)
林业(4710)
经济研究(4705)
(4504)
技术(4219)
教育(3903)
业经(3881)
问题(3733)
业大(3578)
(3424)
(3269)
科技(3218)
统计(3157)
(2919)
资源(2889)
技术经济(2874)
共检索到88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区余端  王楚彪  苏志尧  
以粤北车八岭2008年受冰灾破坏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2 hm2固定样地开展连续3 a(2008~2010年)的乔木群落调查,研究冰灾对亚热带森林更新演替的影响。结果发现:(1)样地优势乔木树种受灾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栲树>鸭公树>米槠>石栎>木荷>栓叶安息香>微毛山矾>华南桂>香楠>尾尖叶柃;2)冰灾后3 a冠层乔木群落总个体数先增加后减少,其变动主要来源于乔木幼树,但区系成分和多样性变化不大;3)乔木径级越小其个体数越多、年间变化越大,乔木从小径级到大径级的成长过程中死亡率的总体趋势在下降;4)样地中整个乔木群落是呈聚集分布的,乔木从小树到大树是从聚集分布到随机分布再到均匀分布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游水生  
本文从乔木层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角度探讨不同人为干扰强度 (天然米槠林CK、A级择伐更新、B级皆伐迹地天然更新、C级皆伐迹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D级杉木林 )对福建武平米槠林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 :CK、A级和B级乔木层都是以米槠为优势种 ,C级顶极种米槠处于第 2优势种 ,阳性树种裂斗锥处于第 1优势种 ,而D级受人工种植的影响乔木层优势种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以杉木为优势种 ;通过乔木层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分析 ,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加大种类组成、各科含种数、各科含属数和各属含种数上升到B级或C级后下降或直接下降 ,而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呈线性下降、优势度呈线性上升。特别是D级杉木林乔木层由于以人工种植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越   马宏博   程福山   张忠辉   罗也   刘婷   包广道   何怀江  
【目的】研究东北中东部地区天然次生林林分内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旨在为东北中东部地区天然次生林物种研究与经营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数据支持。【方法】按照地理网络布点在长白山、张广才岭和老爷岭地区设置样地进行群落调查,共调查0.1 hm2(半径为17.85 m的样圆)样地183块,并对调查样地内物种组成、区系特征、重要值、径级结构和多样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调查区内胸径(DBH)≥5 cm乔木数量共15 601株,隶属于15科31属60种,主要以蔷薇科和槭树科物种种类最多,以壳斗科和槭树科物种数量最多,以蒙古栎、紫椴、色木槭、春榆和桦树为主要构成树种,该地区物种组成丰富,物种科分属6个区系,以北温带与南温带间断分布为主;物种属共包含9个区系,以北温带分布为主;重要值排名前3的树种,除长白山地区蒙古栎和紫椴的径级结构呈现正态分布、树种个体集中在8~18 cm径级外,长白山地区春榆,张广才岭地区蒙古栎、色木槭和春榆以及老爷岭地区蒙古栎、黑桦和紫椴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形分布,树种个体主要集中在18cm径级以下,整体林分更新良好。3个地区物种丰富度相似,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外,老爷岭地区物种与长白山和张广才岭地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多样性指标在各地区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且3个地区物种相似性均属于中等相似。【结论】我国东北中东部山区森林乔木种类较为丰富,林分中小、中径级林木居多,更新状况良好,未来该区域森林仍能较为稳定发展。该研究成果可为我国东北中东部地区天然次生林的研究和经营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游诗雪  张超  库伟鹏  朱弘  赵明水  余树全  
【目的】开展群落动态变化长期研究,为森林保护、管理与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6年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1块1 hm~2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监测样地,对每木进行编号、挂牌,调查记录其种名、树高、胸径及位置坐标等信息。2012年进行复测,比较分析16年来乔木层胸径≥10 cm树种的群落动态变化。【结果】群落中常绿和落叶树种株数所占比例,从1996年54.97%和45.03%变为2012年的62.81%和37.19%;群落科、属、种组成从1996年24科34属40种变为2012年29科40属48种,16年来,树种退出3科5属6种,新增8科11属14种,其中,退出的偶见种(总株数1~3...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元泰  
从乔木层区系角度探讨不同人为干扰尺度 (天然栲树林ck、择伐更新A级、天然更新B级、人促更新C级和杉木林D级 )对福建武夷山栲树林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 :ck、A级和B级乔木层都是以栲树为优势种 ,C级顶极种栲树处于第二优势种 ,阳性树种裂斗锥处于第一优势种 ,D级受人工种植的影响乔木层优势种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以杉木为优势树种。通过乔木层区系分析 ,随着人为干扰尺度的加大 ,乔木层种类组成、各科含种数和含属数、属的分布类型及与毗邻地区的共有种上升到B级或C级后下降或呈“S”型下降。特别是D级杉木林乔木层由于以人工种植杉木为优势种控制着整个群落的性质和环境 ,导致分析的各方面指标与ck天然栲树林相...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增伟   蒋天雨   徐绣琴   朱晓如   施晨阳   赖文峰   文国卫   黄秋良   张国防  
对六盘山自然保护区27个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野外调查,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差比率(VR)、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点相关系数(PCC)等方法,对白桦群落乔木层进行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显示:乔木层有植物17科28属47种;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存在差异。其中,白桦的重要值最大(22.55%),Levins指数(0.50)小于蒙古栎(0.55)和甘肃山楂(0.67),Shannon-Wiener指数(2.79)小于甘肃山楂(3.05)。此外,在乔木层优势种组成的190个种对中,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5的仅16对,其中,白桦与山荆子、陕甘花楸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均在0.5以上。20个乔木层主要物种间总体联结性呈不显著正联结;χ~2检验显示群落中有4个种对间呈极显著联结,5个种对间呈显著联结;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PCC检验结果均表明:白桦与多数树种的联结性不显著,仅与山荆子呈显著正联结。表明宁夏六盘山白桦群落乔木层的物种较单一,乔木层主要物种的种间联结较弱,各种类间呈独立分布格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益  田大伦  闫文德  方晰  沈燕  梁小翠  
采用典型样方法,分别计算各样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对湖南沅陵3种天然次生林群落(檫木+锥栗群落、枫香+檫木群落、杉木+檫木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檫木+锥栗群落乔木层出现植物20种,隶属于11科19属,枫香+檫木群落出现13种,隶属于9科和11属,杉木+檫木群落出现植物18种,隶属12科18属。(2)檫木+锥栗群落多样性程度高于枫香+檫木群落和杉木+檫木群落。(3)杉木+檫木群落生态优势度高于枫香+檫木群落和檫木+锥栗群落。研究结果可为天然次生林防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清麟  陈永富  杨秀森  
The natural forest of Pinus latteri in the Bawangling Forestry Area of Hainan Province, which is absolutely dominated by Pinus latteri, is a rare and typical multistoried, mixed and uneven aged forest, and is a precious tropical coniferous vegetation type. The tree stratum of the Pinus latteri...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志波  黄清麟  庄崇洋  郑群瑞  王宏  
【目的】研究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群落的空间格局和关联性,以期更深入地了解群落构建机制和空间结构与群落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以典型群落为样板的近自然经营实践提供依据。【方法】在福建省万木林保护区内近原始林群落地段设5块50 m×50 m样地,采用最大受光面法划分乔木层,使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乔木层及其各亚层的空间格局和关联性。【结果】调查样地的乔木层都可以划分为受光层和非受光层2个亚层,即第Ⅰ,Ⅱ亚层;各样地乔木层的第Ⅰ,Ⅱ亚层在025 m尺度内都主要为随机格局,在不服从随机格局的个别尺度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意德  方洪  罗文  陈焕强  蒋忠亮  
三分区位于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区内有海南岛保存最好的青皮林。根据1·38hm2的样地资料,林分平均蓄积量高达469·773m3·hm-2;平均胸径28·6cm,最大胸径143·3cm;林木组成复杂,记载种类300多种。青皮为热带常绿季雨林的表征种和建群种,重要值为16·8,该种群的径级和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反J曲线的正常增长型种群。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属于典型热带常绿季雨林类型的青皮林群落分布在海拔300~650m处,伴生树种有白茶、细子龙、野生荔枝等。调查区内有8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其中坡垒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青皮是关键种,该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敦锦   洪子辰   曹祖宁   周建广   高亮   陈世品   林文俊  
【目的】探究武夷山国家公园脊线森林群落乔木层的种群特征,旨在保护脊线针阔混交林乔木层的生物多样性。【方法】通过对武夷山国家公园脊线森林群落固定样地的调查,从重要值(important value, IV)、物种多度、Shannon-Wiener指数(H)、种间相遇概率(probability of interspecific encounter, PIE)、Gleason丰富度指数(G)、Pielou均匀度指数(J)、生物量和坡向等方面分析了森林群落乔木层的种群特征。【结果】与2018年相比,2023年武夷山国家公园脊线样地乔木层的物种减少1个属[珍珠花属(Lyonia)],增加1个新属[厚皮香属(Ternstroemia)],种数保持不变(17科31属52种);生物量分配表现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总生物量呈上升趋势;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东南坡与西北坡乔木层的J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武夷山国家公园脊线群落内乔木层更新速率较快,胸径较小的乔木层植物死亡率高。样地内优势物种均为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马银花(R.ovatum)、疏齿木荷(Schima remotiserrata)和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群落结构稳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祥福  郭泉水  巴哈尔古丽  刘正宇  任明波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崖柏群落中15个优势乔木种群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崖柏种群的重要值和水平生态位宽度都显著高于其他种群,川陕鹅耳枥、高山栎和华千金榆等种群的水平生态位宽度值较大,虎皮楠、铁杉、中华槭和川鄂山茱萸种群的水平生态位宽度值较小;各种群的水平生态位宽度值与重要值呈显著正相关;崖柏种群对其他种群的水平生态位重叠值高于其他种群对崖柏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反映出崖柏种群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崖柏群落优势乔木种群间水平生态位重叠值较小,说明现存崖柏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高山栎、乌岗栎和青榨槭的垂直生态位宽度值大于崖柏,原因在于崖柏结实母树少,林下更新幼苗、幼树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泉水  包奋强  王祥福  池秀莲  马超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组成大岗山三尖杉所属群落的乔木树种进行调查。通过计算重要值确定三尖杉所属群落优势乔木树种,在此基础上,研究优势树种的总体联结性、两树种间的联结性和种间协变。结果表明:三尖杉所属群落内的15个优势乔木树种总体间存在显著正关联;两树种间具有显著正联结的种对是细枝柃-梾木、红楠-杉木,呈显著负联结的种对是石栎-杉木;三尖杉与其他优势乔木树种的联结性均未达到显著程度,细枝柃-鹿角杜鹃、细枝柃-梾木、细枝柃-三尖杉、梾木-紫楠、红楠-杉木、红楠-拟赤杨等6个种对表现出明显的正协变,鹿角杜鹃-柃木种对表现出明显的负协变;种对正协变的存在是由于这些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具有相似性所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建云  李荣  何景峰  张文辉  
对黄龙山辽东栎林设置未间伐(对照)、13.4%材积强度间伐后天然更新(弱度间伐)和30.0%材积强度间伐后人工补植油松(强度间伐)试验,研究不同强度近自然经营间伐措施对辽东栎林立地环境、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优势林木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自然经营后林地可利用养分增加,尤其是土壤全N含量;间伐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未间伐样地;优势乔木(辽东栎、油松和茶条槭)幼苗幼树数量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加;与对照相比,间伐样地幼苗幼树存活率高,高生长量增加;在黄土高原黄龙山林区,油松需要人工促进更新,而辽东栎和茶条槭均能够天然更新;近自然经营间伐措施能够促进辽东栎次生林立地环境改善,加快优势林木更新进程;间伐3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郑枭  王通  庞春梅  宋思婧  丁山  余树全  
【目的】明确1996—2017年气候变化对天目山落叶阔叶林乔木层[胸径(D_(BH))≥10 cm的植株]的群落组成与结构、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25个400 m~2样地进行调查,使用2期(1996年和2017年)调查数据和天目山1996—2017年气象数据,对落叶阔叶林乔木层动态进行分析。【结果】(1)乔木层树种生活型组成发生变化,常绿树种的株数占比从17.5%提高至35.5%,提高了102.9%,落叶树种的株数占比从82.5%下降至64.5%,下降了21.8%。群落外貌已悄然发生变化。(2)乔木层树种更替剧烈,整体退出4科6属8种,进入1科3属4种,退出和进入树种变幅达27.3%。稀有种和偶见种的退出和进入是引起乔木层物种数量变化的原因。(3)乔木层中不同树种的作用发生变化,重要值排前17位优势树种变幅为47.1%,其中,常绿树种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的重要值从第19位的1.88%增加到第3位的10.36%;常绿树种重要值占比从22.6%提高至36.3%。常绿树种在乔木层的作用正在不断增加。(4)乔木层α多样性稍有减少,各类指数降幅为-9.1%~-3.1%。常绿树种α多样性指数有所增加,变幅为-3.0%~51.8%。(5)植物区系趋于热带成分。科的热带成分占比从55.6%提高至58.3%;属的热带成分占比从25.0%提高至30.3%。(6)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群落稳定;小径级常绿树种的株数提高了165.3%,中径级常绿树种的株数提高了45.5%,大径级无明显变化。1996年乔木层增长型树种有11种,稳定型树种有1种,衰退型树种有4种。2017年乔木层增长型树种有7种,稳定型树种有5种,衰退型树种没发生变化。短毛椴Tilia chingiana、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香槐Cladrastis wilsonii和色木槭Acer pictum退出增长型,进入稳定型。台湾松Pinus taiwanensis、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shennongii、四照花Cornus kousa subsp.chinensis、交让木和天目槭Acer sinopurpurascens生长潜力增强。【结论】气候暖湿化背景下天目山落叶阔叶林乔木层动态变化非常显著,落叶阔叶林乔木层外貌已从落叶树种占据优势向常绿与落叶树种均衡状态演替,生物多样性稍有减少,植物区系趋向于热带成分。表7参3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