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15)
2023(16545)
2022(14447)
2021(13400)
2020(11424)
2019(26635)
2018(26324)
2017(51481)
2016(27829)
2015(31544)
2014(31712)
2013(31233)
2012(28700)
2011(25876)
2010(25585)
2009(23712)
2008(23467)
2007(20720)
2006(17625)
2005(15380)
作者
(80935)
(67753)
(67316)
(64194)
(42990)
(32615)
(30657)
(26623)
(25576)
(23946)
(23033)
(22496)
(21283)
(21181)
(21064)
(20760)
(20677)
(20063)
(19377)
(19293)
(16782)
(16574)
(16417)
(15369)
(15155)
(15038)
(14960)
(14942)
(13692)
(13427)
学科
(115732)
经济(115604)
管理(81864)
(78670)
(66135)
企业(66135)
方法(59459)
数学(51987)
数学方法(51353)
(30610)
(29787)
中国(27722)
(25591)
业经(24753)
地方(21436)
(20670)
贸易(20666)
(20515)
财务(20435)
财务管理(20392)
理论(20096)
农业(20058)
(20006)
企业财务(19367)
(19125)
(18310)
环境(17379)
技术(17252)
(16328)
金融(16324)
机构
大学(406166)
学院(403483)
管理(161934)
(161317)
经济(157872)
理学(141630)
理学院(140119)
管理学(137566)
管理学院(136852)
研究(128705)
中国(94635)
(84802)
科学(81386)
(73275)
(64964)
(64225)
业大(61665)
财经(60302)
中心(59319)
研究所(58974)
(56848)
(54847)
北京(53124)
(52261)
师范(51745)
农业(51306)
经济学(49596)
(46625)
(46222)
财经大学(45111)
基金
项目(280037)
科学(219810)
基金(203833)
研究(201839)
(177492)
国家(176067)
科学基金(151766)
社会(126746)
社会科(120133)
社会科学(120101)
(109194)
基金项目(108179)
自然(100388)
自然科(97963)
自然科学(97935)
自然科学基金(96180)
教育(93559)
(91898)
资助(85245)
编号(82339)
成果(65738)
重点(62410)
(62030)
(58509)
(57636)
课题(55873)
科研(54140)
创新(53770)
教育部(53271)
大学(52650)
期刊
(166250)
经济(166250)
研究(112199)
中国(66623)
学报(65354)
科学(58971)
(57290)
(56477)
管理(55429)
大学(49300)
学学(46606)
教育(40848)
农业(39555)
技术(35408)
(30847)
金融(30847)
财经(29300)
业经(27441)
经济研究(27070)
(24954)
问题(22063)
(20138)
技术经济(20129)
图书(19894)
统计(19569)
理论(19430)
(19171)
科技(18571)
商业(18201)
实践(17788)
共检索到561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辉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资本构成、资本积累和资本循环理论,设计模型对自然失业率直接测量,从分析可知,自然失业率取决于人均资本量、资本构成、平均工资等变量。对我国1991~2009年自然失业率的实证分析显示,我国自然失业率稳定上升。提出应通过深化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等措施降低自然失业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石柱鲜  孙皓  宋平平  
本文利用HPMV滤波对我国的自然失业率进行估计,并且应用自然失业率对我国通货膨胀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自然失业率的波动性明显逐渐变小,实际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我国通货膨胀的适度区间约为2.9247—5.7369%;我国通货膨胀对负向实际失业率缺口的反应强于其对正向实际失业率缺口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石柱鲜  孙皓  宋平平  
基于自然失业率的角度,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适度区间与非对称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的适度区间约为2.2179%~6.6389%。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处于适度区间之内,但上升趋势比较明显;我国通货膨胀对实际失业率缺口的反应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对负向实际失业率缺口的反应要强于其对正向实际失业率缺口的反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栋  李萍  孙亚超  
本文从适度失业的理论分析着手,回顾和论述了适度失业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1992—2010年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在控制了城镇失业率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间接效应的条件下,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对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最优门限值水平进行估计,得到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最优调控目标区间为[2%,4.2%]。在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最优区间内,失业率的下降对经济产出的拉动效果明显。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尚学  申琳  
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最突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货币政策应当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体系中重要的中介指标,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地影响就业目标,可以通过分析货币供应量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得到量化说明。本文以此为立足点,通过构建基于全部OECD国家的年度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部分OECD发达国家季度面板数据的LSDV模型讨论失业率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两者在统计上存在显著的"U"型非线性关系,在未达到最优货币供给上限时货币供给能够降低失业,但超过界限后则会加重失业。分析结果说明,以货币政策解决失业问题是可行的,关键在于对货币供应操作的正确把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琳  
本文对我国经济增长情况和失业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对二者并不呈现传统经济理论奥肯定律中所描述的经济规律做出了合理解释,探讨了我国具体国情所体现的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付海峰  
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详细探讨了利率与失业率的相互关系 ,然后选取了中、美、日、英、法、加六国作为样本 ,从经验角度研究了以上国家从 1 980年到 1 999年间利率与失业率的相关关系。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结果表明 ,利率与失业率的关系可能为正相关、不相关和负相关 ,具体情况因各国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而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海远  
通过分析自然失业率的三种数理模型,采用比较静态分析与计量统计检验的方法,发现纳入工资刚性的凯恩斯主义NAIRU模型更符合我国实际。利用这个模型,在放宽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和阶段性变化假设的基础上,测量了1978-2007年我国各年的自然失业率。1978年以来,我国自然失业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到2003年为一个极大点;2003-2007年自然失业率开始下降,分别为9.25%、9.09%、13.1%、10.9%、7.15%。另外,我国平均的名义工资刚性度和实际工资刚性度分别为0.873、0.221。在我国,技术进步对自然失业率是具有长期效应而不是短期效应。技术进步倾向于减少自然失业率,而这与Piss...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丁守海   冀承   徐政  
本文基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月度数据,构建包含以三角模型表达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和自然失业率变动过程的状态空间模型,采用Kalman滤波方法估算自然失业率。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自然失业率呈现向上攀升的趋势,从2018年1月的4.22%持续升至2024年2月的4.77%,且在2023年经济回升向好以来,自然失业率并没有回复到新冠疫情冲击前的水平,出现了失业回滞的现象;不同年龄段、不同户籍劳动者群体的自然失业率均呈不断向上攀升,但16~24岁青年劳动者、本地户籍群体的自然失业率上升幅度明显更大。面对现阶段中国出现的自然失业率向上攀升和失业回滞的现象,政府部门要加强总量就业刺激政策的力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消除妨碍充分就业的结构性和摩擦性因素,放宽青年群体劳动力规制的力度,增强劳动力市场自我修复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俊兰  
在全球青年失业问题空前加剧的背景下,通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20个国家的青年失业率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的教育结构对青年失业率产生深刻影响,工学结合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降低青年失业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懿  Sajal Lahiri  
文章旨在研究行业内国际竞争力以及地区间失业率水平如何影响中国本土企业结构调整。通过采用世界银行工业调查数据库中12 400份分布在中国100多个大中小型城市中的企业调查数据,研究发现,行业内国际竞争力的增加会对该行业中本土企业最优国有控股比率水平产生负向影响。当该本土企业相对于同行业内的外资企业在生产效率方面异常低效时,该负向效应将会逆转为正向。同时指出,地区间失业率水平将对该地区本土企业最优国有控股比率水平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丁  张顺  
中国省域失业率是否因为地缘互动而产生空间效应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通过建立包括空间效应变量、省域劳动力市场特征变量、经济环境变量及制度变量的失业率单等式模型,使用GLS方法对涵盖中国各省1995至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失业率空间效应明显存在,其强度与显著性随地域间距离增加而逐渐衰减。这提示政府在省级失业率控制工作中应将周边省份失业率情况作为决策依据纳入考虑,以预防突发的外部失业冲击。同时,区域合作或可成为失业率抑制的有效手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圣乾  
本文通过2001—2010年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失业率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总体上产业结构和失业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失业率和工业部门的结构调整有直接联系,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失业率和服务部门的产业变动呈相反方向变动。产业多元化也导致失业率的频繁变动,加大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符涛  董志强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了一条不同于经典理论的工资曲线:控制其他变量影响,地区高失业率将导致该地区工资水平下降。各国对工资失业弹性的经验估计结果非常接近,为-0.1左右。本文运用我国各省区1996-2002年多时期横截面数据估计发现,在控制有关变量后,我国的地区工资和地区失业率也存在负向关系,且工资失业弹性与国际上大多经验研究接近,为-0.11。这可能说明非自愿失业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均衡结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海清  蔡桂芳  
失业和就业是现阶段城镇经济社会生活中最为热门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国际性问题。随着江西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职工下岗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一、城镇职工下岗的现状据统计,1996年江西省下岗职工为31.6万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