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3)
- 2023(5391)
- 2022(4496)
- 2021(4207)
- 2020(3519)
- 2019(7969)
- 2018(8259)
- 2017(15242)
- 2016(8538)
- 2015(9216)
- 2014(9299)
- 2013(8887)
- 2012(8073)
- 2011(7288)
- 2010(7573)
- 2009(7268)
- 2008(7503)
- 2007(6573)
- 2006(6046)
- 2005(5786)
- 学科
- 管理(30375)
- 济(29504)
- 经济(29430)
- 业(24642)
- 企(22655)
- 企业(22655)
- 制(15449)
- 财(12588)
- 体(10643)
- 方法(9729)
- 体制(9472)
- 中国(9407)
- 银(8985)
- 银行(8980)
- 业经(8834)
- 行(8583)
- 数学(8068)
- 数学方法(7975)
- 融(7770)
- 金融(7768)
- 农(7494)
- 务(7085)
- 财务(7069)
- 财务管理(7047)
- 企业财务(6680)
- 度(6520)
- 制度(6519)
- 税(6275)
- 税收(5976)
- 收(5932)
- 机构
- 大学(115808)
- 学院(114392)
- 济(50076)
- 经济(49017)
- 管理(42603)
- 研究(39918)
- 理学(35504)
- 理学院(35126)
- 管理学(34728)
- 管理学院(34477)
- 中国(32561)
- 财(29313)
- 京(24616)
- 财经(21375)
- 科学(20751)
- 所(19474)
- 经(19298)
- 江(18922)
- 中心(17882)
- 研究所(16875)
- 经济学(16132)
- 财经大学(15842)
- 北京(15807)
- 农(15140)
- 院(14662)
- 范(14367)
- 经济学院(14344)
- 师范(14245)
- 州(14158)
- 业大(13471)
- 基金
- 项目(70795)
- 科学(56631)
- 研究(55441)
- 基金(51890)
- 家(44128)
- 国家(43752)
- 科学基金(38119)
- 社会(36507)
- 社会科(34625)
- 社会科学(34620)
- 省(26949)
- 基金项目(26769)
- 教育(26330)
- 自然(22778)
- 划(22485)
- 编号(22108)
- 自然科(22052)
- 自然科学(22044)
- 自然科学基金(21676)
- 制(20671)
- 资助(20642)
- 成果(19661)
- 部(16870)
- 课题(16298)
- 重点(16135)
- 国家社会(15569)
- 性(15507)
- 创(15194)
- 教育部(15161)
- 发(14749)
共检索到190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树元 姜青舫
以可竞争市场理论为核心的自然垄断现代观点,对政府授予自然垄断以垄断特权的规制政策的基础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垄断性行业的各类业务按强、弱自然垄断性进行区分,按照分类规制的原则,结合我国有代表性的垄断行业自身的特点,可以显示出对垄断性行业进行分类规制的必要性、可行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修泽
"十二五"时期,我国体制改革将推进到垄断性行业。从过去十几年垄断行业改革的实践看,一则需坚决克服既得利益集团之束缚,二则需要理论创新之先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常修泽
综观前一段垄断性行业的改革,主要是在政企分开、业务"分拆"和引入行业外的资本三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但"攻坚"之战打得十分艰苦,在一些方面改革处于"胶着"状态。深化垄断性行业的改革,需要有"深化改革"的理论来予以支撑。本文论述了"四双破垄论",即:(1)技术、市场"双驱变异"论;(2)网络内外"双重竞争"论;(3)纯粹公共产品与非纯粹公共产品并存及"双向转化"论;(4)政府利他性与利己性"双重利益博弈"论。为"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文中提出"四化"的思路和对策,即运营环境商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竞争公平化、政府监管科学化。其中,运营环境商业化是前提条件,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关键环节,市场竞争...
关键词:
垄断性行业 深化改革 政企分开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隋立波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企和垄断性行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对国民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银行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步入新一轮"改革元年"。为此,本文试图梳理国企和垄断性行业改革的基本状况,判断未来改革发展方向,为商业银行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隋立波
一、国企和垄断性行业改革带来的市场机遇。首先,改革必将会催生各类新的业务需求。在此轮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无论是新设增量还是改革存量,都将引发国企大规模并购重组行为,由此必然产生大量融资需求。比如国企境外投资、跨境并购等频率增加,对商业银行跨境授信、投融资、结算与保证等国际业务的需求也会随之不断增加。其次,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将会优化信贷结构,改善信贷质量。一批长期亏损、
关键词:
垄断性 混合所有制改革 主要风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常欣
垄断性行业的改革是中国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能否取得战略性突破的“关键之战”。在经济加快发展、市场化深度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 ,推进中国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必须要有新思维。本文提出 ,中国新阶段推进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应实行“三线推进”战略 :一是以“引入竞争机制、构筑规模型竞争格局”为核心的市场结构改革 ;二是以“引入非公有资本 ,实现公私资本相机参与”为特征的产权制度改革 ;三是以“放松管制与重建规制并重”为内容的政府监管改革。只有实行上述“三线推进”战略 ,方能使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考察团 石康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振球
本文分别选取中国国家铁路运输业、自来水生产与供应业、电力蒸汽热水业1996—2005年、1996—2002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对数形式的时变技术效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以上三个自然垄断性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进行了分解与实证研究,并与37个两位数行业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对比。主要结论是:完全垄断经营的自然垄断性行业,经济效率较为低下;随着自然垄断性行业规模报酬的增加,规模经济改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较大;在传统被认为是自然垄断性的行业引入有限竞争,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前沿技术进步,但会降低规模经济性改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学庆
目前我国存在行政垄断、市场垄断、自然垄断3种垄断和行政垄断、自然垄断2种垄断性行业。政府管制适用于全部自然垄断和部分有合理性的行政垄断行业。我国从未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府管制制度,对垄断性行业的政府管制,处于无力、无效状态。目前政府管制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管制制度。建立适宜政府管制制度应以增进社会福利为目的,以促进发展效率和市场公平为目标,以引入竞争和规范管理为重点。从完善管制立法、建立规范的管制机构、构建新管制机构体系、出台新管制办法及改造管制对象5个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
垄断性行业 政府管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小梅
与一般产品和服务市场不同,垄断性行业存在明显市场失灵的特征。中国政府近期不断推出支持民间投资进入垄断性行业的政策。然而,在相应的管制体制以及管制政策体系缺失的情况下,盲目向垄断性行业引入民间投资,很可能会破坏垄断性行业正常的运行秩序。因此,尽快在垄断性行业中建立高效的管制体制并构建完善的管制政策体系,是垄断性行业引入民间资本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民间投资 垄断性行业 市场失灵 管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沈丽 于华阳
虽然中国在电力、电信、铁路运输等自然垄断性行业进行了许多引入竞争的规制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上述行业收入与其他竞争性行业收入差距还在不断扩大。而自然垄断性行业高收入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收入不合理的问题,可能还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以及保值增值的问题,因此近年来对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收入问题的讨论已经成为热点。本文在对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问题的现状进行统计描述之后,提出"每元工资增加值"的概念来判定中国电力等自然垄断性行业职工收入是否具有合理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自华
根据自然垄断理论,电信业虽然属于较为典型的自然垄断产业,但是这种自然垄断属性并不是永久性的.着技随术的进步和电信市场容量的迅速扩大,电信业的自然垄断属性正在消失,打破行政垄断、引入竞争则成为这种变化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自然垄断 成本劣加性 电信产业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