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33)
2023(12901)
2022(10300)
2021(9114)
2020(7981)
2019(18014)
2018(17916)
2017(35365)
2016(19318)
2015(21976)
2014(22174)
2013(22122)
2012(20270)
2011(18049)
2010(18319)
2009(17326)
2008(17792)
2007(16445)
2006(14325)
2005(13235)
作者
(56794)
(47594)
(47589)
(45352)
(30340)
(22537)
(21699)
(18574)
(17850)
(17109)
(16060)
(15797)
(15363)
(15034)
(14837)
(14715)
(14389)
(14195)
(13907)
(13631)
(11951)
(11798)
(11778)
(10821)
(10788)
(10758)
(10705)
(10668)
(9580)
(9511)
学科
(94591)
经济(94490)
(87055)
(79227)
企业(79227)
管理(70753)
方法(40550)
业经(32317)
数学(31487)
数学方法(31270)
(28893)
(28722)
中国(22267)
(21371)
财务(21345)
财务管理(21317)
农业(20733)
企业财务(20179)
技术(19563)
(18138)
地方(17818)
(16843)
理论(15559)
(15481)
(15445)
(15238)
贸易(15232)
(14739)
(14245)
产业(14123)
机构
学院(291266)
大学(284397)
(127468)
经济(125134)
管理(116820)
理学(99795)
理学院(98848)
管理学(97493)
管理学院(96963)
研究(92797)
中国(72989)
(59472)
(58574)
科学(55076)
(50925)
(47159)
财经(46469)
(45951)
中心(42902)
研究所(42375)
业大(42131)
(41902)
农业(40146)
经济学(38920)
北京(37253)
(35882)
经济学院(35448)
财经大学(33909)
(33800)
师范(33482)
基金
项目(185342)
科学(147299)
研究(137499)
基金(134445)
(115438)
国家(114382)
科学基金(99562)
社会(89090)
社会科(84592)
社会科学(84568)
(74822)
基金项目(71433)
自然(62899)
教育(61646)
自然科(61274)
自然科学(61255)
(60687)
自然科学基金(60241)
编号(55726)
资助(54029)
成果(43988)
(42027)
(41615)
重点(41569)
(40966)
(40890)
创新(38074)
课题(37833)
国家社会(36733)
(35235)
期刊
(146751)
经济(146751)
研究(83206)
中国(53607)
(50181)
(47819)
管理(47211)
学报(40302)
科学(39726)
农业(32371)
大学(30911)
学学(29537)
技术(27710)
业经(26954)
(26453)
金融(26453)
财经(24098)
教育(23376)
经济研究(22988)
(20971)
(20165)
问题(20112)
技术经济(18182)
商业(15471)
(15082)
现代(14962)
财会(14781)
世界(14370)
统计(13901)
(13461)
共检索到433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秋明  
文章通过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民营化前后的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得出结论:自然垄断产业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出售生产能力)的最优比例取决于政府追求的社会总福利函数中政府收入与消费者剩余的权重和国企与民企的成本差异。如果抓住了民营化时机,随着政府赋予收入权重的减小,同时国企在外部市场竞争压力下与民企成本差异的缩小,则国企出售的生产能力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应持续扩大。但是,如果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的改革错过前两个阶段,直接进入最后阶段,而成本差异又达不到临界值,理性的政府可能就错过了民营化改革的时机,将保持国有企业的垄断状况。这正是为什么我国的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产业民营化较早,则进展顺利,而某些自然垄断性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本文是来自于中国近年来实行民营化改制实践的一个理论结晶。该研究在中国特定的渐进改革基础上 ,讨论了民营化发生的原因和阻力 ,以及国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在改制过程中的利益权衡行为 ,并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和目标行为建立了民营化的均衡模型。模型的核心是企业家的最优目标函数 ,这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成功改制的关键。模型的约束条件反映了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利益保障 ,不会由于改制而受到损害。因此 ,均衡条件的满足表明了最优化改制的实现。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 ,能够满足民营化最优均衡的退出条件 ,就是国有企业退出的最佳时机选择。企业净资本价值、企业家对股权的收购值与职工补偿值之间的合理比例的区间 ,是形成民营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兴华  
在现实经济中 ,处于转型经济中的政府通常保留一定的被私有化企业的股份。在生产差别产品的双寡头模型里 ,我们考察了部分国有对企业投资和产出行为的影响机制。从而得出结论 :政府所保留股份的最适宜份额取决于产品市场的竞争。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哪种情况下把两个公司出售给唯一买主是更可取的。本文的理论模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在我国市场经济和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重组 ,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退出以及明晰现代产权制度等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春虎  吴能全  
文章分析了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弊端及其原因,结合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组织管理状况,提出了对自然垄断产业改革应进行市场化改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志  
垄断企业民营化过程中 ,最关键的两个问题是进入和定价问题。对那些不属于自然垄断的产业领域 ,引入竞争是必须和必然的。拍卖机制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第二价格拍卖具有非常好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而在解决了进入问题时 ,还必须在过渡时期解决可能出现的“过渡困境”问题 ,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规制能力的提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茅铭晨  
自然垄断产业的国有化虽然曾经对缓和自然垄断的一些矛盾产生过积极作用 ,却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垄断的弊病 ,并引发了其他一些严重问题。因此 ,民营化改革已成为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其具体做法 :一是在一些可以开放的自然垄断产业允许民营企业自由进入 ;二是对一些民企不宜进入的垄断产业 ,或是吸收民企资金 ,或是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 ;三是在非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向民企开放 ;四是对某些因技术进步而失去了自然垄断性质的产业完全放开。为了推动和保障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 ,必须从宪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以及某一自然垄断行业的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的部委行政规章等法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俊豪  
民营化改革是深化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讨论了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民营化对自然垄断产业真正实现政企分离的推动作用 ;提出并论证了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的目标是有效地促进竞争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分布应取决于自然垄断产业业务领域的性质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等观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严若森  
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实质在于国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由政府掌握向企业经营者让渡。本文重点从五个层面分析了国有企业民营化在不同的企业治理环境及其变迁中所具有的不同的内生约束,指出转轨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应是一个渐进式的动态序列过程。并进一步指出,任何经济体制与结构中的企业治理问题归根结底都在于在既定的企业治理环境及其变迁中获取最优的企业治理绩效。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远勤  张祥建  
本文对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前后的绩效进行对比分析,样本为在1999—2005年实施私有化发行的公司。本文从盈利能力、产出水平和运营效率三个方面衡量上市公司的绩效表现。研究结果表明:(1)国有企业私有化发行后的盈利能力(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利润率)整体上是下降的。(2)国有企业私有化发行后的产出水平(实际销售额)得到很大提升。(3)国有企业私有化发行后的运营效率(劳动生产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利益相关者理解国企私有化发行在中国的效果,并为评估中国国企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秦志华  
企业制度运行以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有理念为心理依托 ;这种共有理念体现在人们博弈均衡之中 ,是人们行为选择的默认前提 ,其形成和发展具有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企业制度变革的任务 ,是通过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和信任 ,在适应和调整共有理念的基础上 ,塑造合理的企业控制权主体。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坤章  
论国有企业民营化于坤章一、国有民营是世界性大趋势(一)民营化潮流的形成国有企业民营化可以追溯到50年代末,当时的联邦德国经济部长艾哈德就指出,必须采用民营化的手段将国家与其企业分离,使前者返回其应有的期能范围,将后者推向市场,,并置于众多股东的监督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俊龙  汤吉军  
国有企业垄断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与所有制性质没有必然关系,需要从理性的经济学视角来审视。基于中国国情,从由国有企业构成的双寡头垄断市场出发,分析并比较由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及混合所有制企业组合而成的各种双寡头垄断市场的价格、产量及社会福利。可以发现,私有化对社会福利的提升作用是有条件的,完全的私有化未必能提升社会福利;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混合所有制是解决国有企业垄断问题可行、务实的途径,其股权结构十分重要。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单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