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08)
- 2023(10016)
- 2022(8318)
- 2021(7882)
- 2020(6544)
- 2019(14892)
- 2018(14538)
- 2017(28127)
- 2016(15184)
- 2015(16580)
- 2014(16624)
- 2013(16534)
- 2012(15487)
- 2011(14265)
- 2010(14075)
- 2009(13232)
- 2008(13227)
- 2007(11618)
- 2006(10215)
- 2005(9596)
- 学科
- 济(67425)
- 经济(67325)
- 管理(47540)
- 业(40645)
- 企(33050)
- 企业(33050)
- 方法(26364)
- 数学(23600)
- 数学方法(23423)
- 中国(19976)
- 财(19168)
- 制(17790)
- 农(15874)
- 学(14042)
- 贸(13082)
- 贸易(13075)
- 易(12898)
- 业经(12491)
- 体(12319)
- 银(12170)
- 银行(12156)
- 行(11733)
- 融(11443)
- 金融(11441)
- 务(11142)
- 财务(11118)
- 财务管理(11091)
- 企业财务(10645)
- 体制(10515)
- 环境(10312)
- 机构
- 大学(221772)
- 学院(216730)
- 济(100251)
- 经济(98539)
- 研究(81981)
- 管理(80164)
- 理学(68473)
- 理学院(67644)
- 管理学(66712)
- 管理学院(66296)
- 中国(64852)
- 财(48778)
- 京(47925)
- 科学(46630)
- 所(41415)
- 财经(38567)
- 研究所(37542)
- 农(36495)
- 中心(36262)
- 经(35433)
- 经济学(33632)
- 江(31297)
- 业大(30577)
- 北京(30537)
- 经济学院(30229)
- 院(29606)
- 财经大学(29150)
- 农业(28731)
- 范(26480)
- 师范(26212)
- 基金
- 项目(144657)
- 科学(115787)
- 基金(110520)
- 研究(103830)
- 家(97972)
- 国家(97294)
- 科学基金(82643)
- 社会(70628)
- 社会科(67234)
- 社会科学(67218)
- 基金项目(57174)
- 自然(52370)
- 省(51157)
- 自然科(51040)
- 自然科学(51022)
- 自然科学基金(50155)
- 教育(46723)
- 资助(45502)
- 划(45121)
- 编号(38133)
- 部(34870)
- 重点(32974)
- 制(32191)
- 成果(32007)
- 国家社会(31679)
- 发(30224)
- 教育部(30021)
- 创(29855)
- 中国(29704)
- 性(28966)
共检索到333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修岩 杜聪 李松林
住房供给弹性是决定房价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城市的住房供给是否缺乏弹性?影响住房供给弹性大小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为探究上述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自然地理约束、耕地保护约束和容积率规制的单中心城市模型,重点考察了三者对住房供给弹性的影响机理,进而运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与微观土地交易数据,全面测度了中国城市土地开发中的自然地理约束和容积率规制强度,并基于2005—2013年中国城市层面的统计数据,采用外生冲击引起的需求变动这一识别策略来估计住房供给弹性。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的住房供给整体表现为缺乏弹性,而自然地理约束及容积率规制是导致住房供给缺乏弹性的重要原因;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其住房供给弹性越小,且受自然地理约束的制约程度越高。这为中国当前房价整体涨幅明显,尤其是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的典型事实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视角。因此,政府应当坚持"因城施政"的思路,适当降低土地开发中的容积率规制强度,逐步增加供给弹性偏低的大城市土地供应,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海 丰雷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供应管制通过住房供给弹性渠道对房价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方法:理论分析,计量检验。研究结果:(1)土地供应管制影响房价波动的渠道是:土地供应管制的宽松和收紧通过供地规模、用地成本以及市场预期影响住房供给弹性,再经由供求关系和投机效应的传导影响房价波动。(2)土地供应管制可以解释45%的城市间住房供给弹性差异;地方政府不同松紧程度的策略性供地行为导致住房供给弹性与城市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中央偏向中西部的土地配额管制政策导致东部城市住房供给弹性低于中西部城市。(3)住房供给弹性决定了房价周期波动,并具有非对称性效应:在市场景气繁荣阶段,供给弹性越小,房价涨幅就越大;在市场不景气阶段,房价跌幅与供给弹性的关系存在方向上的不确定性。研究结论:土地和住房领域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点是改革供地制度和调整供地政策,使土地供应与住房需求在时空维度上相匹配,将有利于熨平房价波动,降低市场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学良
尽管已经有许多研究试图从需求层面,如货币、利率、人口等角度来解释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波动现象,但目前从供给层面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问题的文献则相对不足。尤其是中国的诸多城市大都享有相似的人口结构轨迹、经济周期、货币和利率等因素,但最终不同城市的房价表现却有着巨大的差异。本文试图利用住房供给弹性来分析这一问题。首先,我们估计了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分别的和加总的住房供给价格弹性,发现中国的总住房供给价格弹性为2.65,明显小于用美国大都会数据估计得到的约7.3,中国城市的住房供给能力明显小于美国市场;其次,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对中国城市的住房供给弹性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为每单位土地经济密集...
关键词:
房价 住房供给弹性 政府管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 周雯雯
在经济新常态下可以通过供给弹性这个指标来对住房市场进行调控。文章使用简化的结构式模型对35个大中城市的住房供给弹性进行测算,并使用面板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弹性影响因素的城市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城市的弹性水平有较大差别;对于缺乏弹性的城市,供给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口密度和人均GDP水平,对于一般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建设成本和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富有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均GDP和基础设施投资。
关键词:
住房供给弹性 影响因素 城市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 周雯雯
在经济新常态下可以通过供给弹性这个指标来对住房市场进行调控。文章使用简化的结构式模型对35个大中城市的住房供给弹性进行测算,并使用面板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弹性影响因素的城市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城市的弹性水平有较大差别;对于缺乏弹性的城市,供给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口密度和人均GDP水平,对于一般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建设成本和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富有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均GDP和基础设施投资。
关键词:
住房供给弹性 影响因素 城市差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З.М.莫扎也夫 张荣祖
在对具有复杂的地形和具有各种不同类型土壤、植被和气候特征的大地区內进行自然地理区划时,通常会發生很多困难,因此应該根据什么标准来划分区域,用什么标誌作为划分区的基础呢?根据不大的第三或者第四级的分类單位对一級区的自然条件进行詳細的类型分析就可以得到这些問題的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冀申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及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带动了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我们有必要研究住房供给价格弹性及区域差异,为制定差异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依据。本文对1998~2010年各省份房价及相关数据,建立了固定影响变系数和变截距模型,对中国及各省份的住房供给价格弹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住房供给价格弹性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这主要由土地供给、房地产行业竞争环境以及潜在住房需求等因素决定。最后,我们对各区域的房地产调控重点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住房供给 价格弹性 区域差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友安 郑伟元
研究目的: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刚性与弹性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规划的刚性内容,提出增强规划弹性的方法和途径。研究结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刚性与弹性是矛盾的统一体,必须在保持一定刚性的前提下,具有适度弹性。
关键词:
土地规划 刚性 弹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柳文 秦建新 刘永强 李婷婷
利用2000、2005和2010年三期Landsat TM影像解译后的土地利用数据,基于Modis影像计算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从土地利用显性形态变化的视角分析了2000—2010年间湖南省四大区域、14个市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弹性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湖南省生态弹性度呈下降趋势,弹性值介于[0,0.22]之间,2000、2005和2010年全省生态弹性分别为0.16、0.13和0.02,降幅达到86%。2区域生态弹性度差异性明显,大湘西区、环洞庭湖区生态弹性度增加,长株潭城市群区、湘中南区生态弹性度下降。最后,为提高区域生态弹性度,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思齐 吴群
政府垄断供地制度确立后,我国许多城市的住宅用地供给量出现了显著下降,而住宅用地供给量的下降会导致住房供给弹性的降低。本文通过构建和估计新建住房供给的结构式模型测度了我国20个主要城市供地制度变革前后的住房供给弹性。研究结果表明,20个城市的平均住房供给弹性由2001-2005年间的3.25下降到2006-2011年间的0.51。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现行住宅用地供给制度、增加住房供给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供地制度变革 住宅用地供给 住房供给弹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江涛 张波 段磊
土地用途和供给数量规制是地方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主要政策工具。规制的强化意味着供给减少,从而影响房地产价格。然而,在中国一些大城市存在的现象是土地规制强化与供给过剩并存,在市场形成房价上涨预期、地方政府土地收益有所增加的同时孕育了潜在的市场风险。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规制强化与过剩供给将同时产生作用,土地价格有可能偏离正常水平。我国土地利用规制调控应注重:(1)辨识中国土地利用规制失灵的原因;(2)强化需求端管理,注重需求引导和分层次需求管理;(3)适度加大规制刚性,注重需求与供给在中长期尺度上的均衡;(4)谨慎开发金融工具。
关键词:
土地市场 规制强化 供给过剩 房地产价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景云 方修琦 吴绍洪
气候学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气候变化和当代气候增暖的影响与适应研究是中国自然地理学在气候变化领域的2个主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这2个研究方向的主要进展,包括:分别简述研究的意义、发展历程与主要科学问题;梳理总结中国过去气候变化重建与时空特征分析,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增暖背景下中国气候区划变动特征,全球增暖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等方面影响的区域差异,气候变化的综合风险区划等方面的前沿进展,特别是在各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科学认识;以期为未来的深入研究,特别是编制相关领域和学科发展战略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А.Г.伊薩欫科 韓慕康 刘華訓
一.问题的现况目前关于自然地理学的对象问题,可以认为有三种理论是比较为大家所接受的。(1)认为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学科,前者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后者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因此不可能有所谓"统一地理学"。其实,这并不是一种新的观点,只是现在它才被明确地肯定下来。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科学会议对这问题已经取得一致的意见。在格里哥里也夫最近的著作中以及近两年来其他学者所发表的言论中,我们都发现有同样的见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Д.Л.阿尔曼德 楊郁華
一、一般原理各种自然地理研究的任务都在于认识地理环境的某些部分在空间上的形态变化和在时间上的发展。前者,即在空间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最概括和最显著地表现在区划形式上。自然地理区划,是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区域(尽管它们内部之间,还有种种不同)联结起来,并在它们和其他不具有这些特征的区域间划定分界线。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雪铭 李建宏
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受整个地理学界"文化转向"的影响,同时也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以及各种议题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种研究使自然地理学更趋于文化性。本文以"文化转向"作为自然地理学创新的1个视角,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核心内容等方面阐述了文化自然地理学产生的背景;并列举了自然地理学响应"文化转向"的3条研究线索;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从自然地理学角度开展"人居环境"和"环境意象"2个议题的研究;最后,强调自然地理学在进一步进行"文化转向"和创新的同时,应该保持住自身的性质、目标和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