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5)
- 2023(5400)
- 2022(4834)
- 2021(4497)
- 2020(4011)
- 2019(9458)
- 2018(9219)
- 2017(17943)
- 2016(10166)
- 2015(12092)
- 2014(12540)
- 2013(12301)
- 2012(11740)
- 2011(10598)
- 2010(10890)
- 2009(10066)
- 2008(10221)
- 2007(9577)
- 2006(8074)
- 2005(7139)
- 学科
- 济(42500)
- 经济(42461)
- 管理(25617)
- 业(24649)
- 方法(22752)
- 数学(20569)
- 数学方法(20308)
- 企(19142)
- 企业(19142)
- 农(11726)
- 财(10636)
- 中国(9885)
- 学(9717)
- 教学(9269)
- 理论(8619)
- 贸(8418)
- 贸易(8417)
- 地方(8290)
- 易(8164)
- 农业(7660)
- 业经(7613)
- 和(7192)
- 制(7110)
- 务(6553)
- 财务(6518)
- 财务管理(6497)
- 环境(6207)
- 企业财务(6101)
- 银(5834)
- 银行(5811)
- 机构
- 学院(153905)
- 大学(153830)
- 济(59988)
- 经济(58576)
- 管理(54939)
- 研究(50485)
- 理学(47347)
- 理学院(46753)
- 管理学(45641)
- 管理学院(45360)
- 中国(36945)
- 科学(33546)
- 京(32868)
- 农(28992)
- 财(27072)
- 所(26891)
- 业大(25322)
- 研究所(24624)
- 中心(24068)
- 江(23988)
- 农业(23059)
- 范(22095)
- 财经(21888)
- 师范(21818)
- 北京(20894)
- 经(19730)
- 州(18894)
- 经济学(18810)
- 技术(18210)
- 院(17818)
- 基金
- 项目(99468)
- 科学(75524)
- 研究(72090)
- 基金(68749)
- 家(60296)
- 国家(59788)
- 科学基金(49714)
- 社会(42165)
- 省(40441)
- 社会科(39838)
- 社会科学(39822)
- 基金项目(36818)
- 教育(35744)
- 划(33682)
- 自然(32868)
- 自然科(31871)
- 自然科学(31855)
- 自然科学基金(31287)
- 编号(30737)
- 资助(28980)
- 成果(25507)
- 重点(22892)
- 部(22148)
- 课题(21999)
- 发(21089)
- 创(19927)
- 大学(19635)
- 科研(19539)
- 创新(18667)
- 教育部(18660)
共检索到221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江玲
众所周知,学生与生俱来的为接受教育提供基础条件的身心特质在整体上是差小异微的。因此,在相同的环境中,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照理说不应有天壤之别。然而,走进当代学校,人们在班级授课制的轨道上却遇到了许多距离发展目标甚远,折射出教育的低效
[期刊] 求索
[作者]
伍志燕
"善"作为一个最为常见的评价术语,是元伦理学家一直致力探讨的问题。从"善"这一概念的历史演变来看,它经历了一个由事实性述词逐渐地向评价性的赞词转化的过程。而且,"善"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具体语境中其内涵、性质、用法及功能各不相同。对"善"的元伦理分析,是科学、正确地使用"善"这一术语,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之关键。
关键词:
元伦理学 善 内涵 性质 用法及功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亚平 钟振国
当前的教师教育侧重于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培养,相对忽视了专业伦理教育,导致教师的教学行为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伦理缺失现象。本文通过对部分中学教师的调查访谈揭示了教师教学行为伦理缺失的诸种表现,并提出了从"专断"转向"平等"、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分数"本位转向"多元发展"本位、从"控制"导向转向以"人性化"为依归的消解策略。
关键词:
教学行为 伦理缺失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凯
教学伦理是国外教学研究领域新近崛起的研究主题,先后历经了概念上的"清思"、领域上的"拓荒"、发展上的"多元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对我国教学研究的拓展与教学论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西方 教学伦理 研究动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顾文涛 韩玉启 汤正华
企业对伦理的需要是企业内生的基本需求,企业伦理规范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各种道德关系,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在企业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上,分析企业伦理的结构体系,构建企业伦理的结构模型,将企业伦理按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层次维度分为三个子系统。
关键词:
企业伦理 企业需求层次 结构模型 维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春萍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加剧引发的公众焦虑和生态意识觉醒,以及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强调,"生态"具有了符号、导向、履行职责、回应诉求,以至时尚的功能。然而,与实质性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匹配的"真"生态素养、生态教育、生态判断力、生态决策力等却都没有跟上。此时,出于政绩需要、包装过关
关键词:
利奥波德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金源
作为传统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农民一切行为准则的中心是为了生存。美国著名 社会学家詹姆斯·斯科特以其精湛的研究成果 ,揭示了农民的这种生存伦理 ,它具体体现 在农民的“生存理性”与“安全第一”的生存原则之中。关注与重视农民的生存伦理 ,对于 解决当今中国面临的农民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民 生存伦理 生存理性 安全第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肖尧春
本文从商业伦理道德角度分析了会计造假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加大造假惩处力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商业伦理道德评价机制等治理对策。
关键词:
伦理道德 假帐 诚信 信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淑文
环境伦理将人类之间的伦理关系延伸到了人与自然,认为人既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对自然界的作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本文从环境伦理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提出环境伦理原则的确立,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判断,环境伦理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观照。
关键词:
环境伦理 人与自然 伦理原则 伦理观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启军 苏勇
在食品安全的决策与实践中,利益主体未受伦理的约束而使食品产生危害社会等伦理负效应,出现食品安全的伦理风险。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风险分析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食品安全伦理风险评估具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和综合性,如何进行伦理决策是预防和化解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重要举措,食品安全伦理决策矩阵和决策方案筛选模式为人们提供了降低食品安全伦理风险的定性分析的输出机制。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伦理风险 伦理决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米川
<正>回溯人类发展史,技术与伦理历来是个“二律背反”式的亘古难题。而在“技术越来越把人从地球上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的人机世或人工智能世代,随着AIGC在“互动本体论”意义上在人类“主体间性”的嵌入,这种难题更是演变为一种生死攸关的社会风险问题。古今中外从来不乏对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深表忧思甚至痛斥。庄子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视“桔槔”之灌溉工具若敝履,宁愿“抱瓮而出灌”。柏拉图《斐德罗篇》中讲到法老萨姆斯对发明文字的塞乌斯说“文字恰恰促进了遗忘,因为人们依赖于外在的符号,疏于用心记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万海 李倩
当代教学伦理研究的一大显著成果可谓规范伦理的强势与细化,然而在教学实践的拷问下.既有的规范伦理思路却陷入贫弱的尴尬境地。导致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规范伦理"就低不就高"的理论假设高估了人的本性。相比之下,儒家力倡的德性伦理思路是将规范内含于价值,通过人伦价值体悟规范。当前教学伦理研究的路向客观上需要转换为,以德性伦理为价值确证的目的论前提,而将规范伦理下降至方法论层面。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当前的规范伦理困境,进而从根本上拯救教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卢乃桂 王丽佳
教学专业化的努力,以及有效教学实践范式之弊端的不断凸显,推动了教学伦理研究的发展。相关文献回顾表明,教学内在的道德本质与其作为专业所需满足的外在标准,为教学的伦理特性提供了辩护。作为哲学—规范探究的补充,实证研究深化了我们对教师伦理实践复杂性的理解。当前,有待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寻求有效教学与合伦理教学的平衡,及如何拓宽实证研究论域,并将相关发现更好地纳入哲学—规范探究的话语体系之中。
关键词:
教学伦理 教学实践 道德 哲学—规范探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任海宾 王本陆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阐明教学伦理冲突的本质和功能,在对教学伦理冲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归纳和抽象出教学伦理冲突的发生机制和解决策略模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建鲲
当前对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互补"的理解,使"教学的生成性"丧失了自身应有的地位。从教学本体的独特角度看,教学中的"生成"相对"预设"而言是具有绝对在先性的;从教学认识的视角转换看,"生成性教学"得益于"教学即生活"的基本观念和逻辑线索;从教学活动的伦理使命看,"生成性教学"对应着教学推动学生发展的伦理预设。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 伦理预设 学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