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8)
- 2023(12319)
- 2022(10973)
- 2021(10326)
- 2020(8591)
- 2019(19492)
- 2018(19429)
- 2017(36970)
- 2016(20396)
- 2015(22831)
- 2014(22331)
- 2013(21956)
- 2012(19805)
- 2011(17807)
- 2010(17598)
- 2009(16365)
- 2008(15444)
- 2007(13240)
- 2006(11525)
- 2005(9799)
- 学科
- 济(73001)
- 经济(72921)
- 管理(60100)
- 业(52415)
- 企(44111)
- 企业(44111)
- 方法(34415)
- 数学(29411)
- 数学方法(29049)
- 农(20323)
- 中国(18837)
- 学(18633)
- 财(17878)
- 环境(17001)
- 业经(16919)
- 地方(15499)
- 和(14485)
- 理论(13891)
- 农业(13560)
- 贸(13375)
- 贸易(13368)
- 划(13077)
- 易(12976)
- 制(12136)
- 技术(12051)
- 务(11944)
- 财务(11875)
- 财务管理(11858)
- 企业财务(11194)
- 教育(11134)
- 机构
- 学院(281717)
- 大学(281256)
- 管理(111273)
- 济(101927)
- 经济(99469)
- 理学(97088)
- 理学院(96023)
- 管理学(94173)
- 管理学院(93700)
- 研究(93344)
- 中国(66273)
- 科学(63017)
- 京(60352)
- 农(50339)
- 所(48046)
- 业大(46872)
- 财(45200)
- 研究所(44479)
- 中心(41863)
- 江(40498)
- 农业(40018)
- 范(37858)
- 北京(37559)
- 师范(37478)
- 财经(37172)
- 院(33936)
- 经(33740)
- 州(33398)
- 技术(31860)
- 师范大学(30099)
- 基金
- 项目(202610)
- 科学(156666)
- 研究(145192)
- 基金(144226)
- 家(127700)
- 国家(126646)
- 科学基金(107281)
- 社会(88305)
- 社会科(83521)
- 社会科学(83497)
- 省(80867)
- 基金项目(77364)
- 自然(72010)
- 自然科(70115)
- 自然科学(70096)
- 自然科学基金(68806)
- 划(68133)
- 教育(66214)
- 编号(60319)
- 资助(59070)
- 成果(47809)
- 重点(45586)
- 发(43356)
- 部(43188)
- 创(42132)
- 课题(40988)
- 创新(39248)
- 科研(39153)
- 计划(38165)
- 项目编号(37188)
- 期刊
- 济(109038)
- 经济(109038)
- 研究(76279)
- 学报(51717)
- 中国(50860)
- 农(45977)
- 科学(44613)
- 管理(38946)
- 大学(37287)
- 学学(34950)
- 农业(33119)
- 财(32763)
- 教育(32372)
- 技术(23657)
- 业经(19562)
- 图书(18970)
- 融(18773)
- 金融(18773)
- 经济研究(17013)
- 业(16930)
- 财经(16674)
- 资源(15044)
- 科技(14866)
- 经(14100)
- 业大(14084)
- 版(14078)
- 问题(13847)
- 理论(13529)
- 书馆(12828)
- 图书馆(12828)
共检索到395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吉庆 邢靓 施灿璨 何诗行 刘环宇 郑先哲 周福君
探讨自然冷资源储藏环境下稻谷品质变化规律,为利用自然冷资源储藏稻谷提供理论依据。以温度和稻谷初始含水率为主要参数,为了准确的检测利用自然冷资源储藏的稻谷品质,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稻谷进行了质构特性和蒸煮品质的变化规律研究。在不同温度(0.8,5,10,15,20℃)和不同初始水分含量(15%,16.5%,18%)储藏条件下,用质构仪对米饭的硬度、黏度、咀嚼性、弹性进行测定;并用蒸煮法对稻米吸水率、膨胀率、米汤pH、米汤干物质进行测定,从而分析稻谷质构与蒸煮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储藏过程中,稻谷的硬度、咀嚼性、吸水率、膨胀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稻谷的弹性、黏度、pH值、米汤干物质随时间的延长而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施灿璨 周福君 夏吉庆 贾富国 何诗行 刘环宇
为解决稻谷在常温储藏过程中易发霉变质等仓储问题,获得最佳的稻谷低温储藏条件,在自然冷资源稻谷低温储藏仓的仓储条件下研究含水率和储藏温度对稻谷储藏品质的影响。以稻谷为试验材料,选择储藏温度和稻谷含水率为试验因素,采用2因素3水平全因子试验法进行自然冷资源稻谷低温储藏试验,其中储藏温度分别取5℃、10℃和15℃,稻谷含水率分别取15.0%、16.5%和18.0%,储藏周期为150d,每隔30d检测稻谷的脂肪酸值、发芽率和霉菌总数,利用综合评价方法获得最佳的储藏温度和稻谷储藏含水率,应用SPSS软件对各试验指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安荣
本文是在1991年5月对四川省忠县粮食系统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写作的。文中所用数据全系调查所得,本文旨在以此为根据在理论上构建国库稻谷储藏损失统计的框架和提出具体操作方法,为建立健全我国粮食储藏损失统计的指标体系起一些积极的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宇 邓望喜
选用抗玉米象的4个水稻品种即花粳2号、665、浙852、鄂宜105;和2个感虫品种即秀水48、Ⅱ优46,研究其稻谷、糙米、精米对玉米象的抗虫性差异。结果表明:抗虫品种不同米型的抗虫性顺序是糙米最感玉米象,精米次之,稻谷最抗玉米象。感虫品种是糙米最感玉米象,稻谷次之,精米最抗玉米象。但其中感虫品种的稻谷和精米的抗虫性经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稻谷 精米 糙米 玉米象 抗虫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娟 梁延超 隋景航 余斌 王润润 张小微 程李香 王玉萍 张峰
【目的】蒸煮是马铃薯食用最主要的加工方式,马铃薯商业化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蒸煮加工的品质性状进行定量化分析和分类。根据商业化加工的需求在品种选育中进行蒸煮品质性状的早期选择和筛选,确定蒸煮加工型品种的品质性状特征和相关参数,同时从现有品种和品系中根据商业化加工参数筛选适合不同用途需求的蒸煮品种,是提高蒸煮加工型品种选育效率和方法的有效手段,为制定蒸煮加工型品种选育目标提供基础。【方法】在对马铃薯品种和品系的块茎产量、块茎大小、薯型、薯肉颜色、芽眼深度、抗病性和商品率的初步选择基础上,筛选14个品种和品系进行蒸煮试验,在普通蒸锅中放入块茎蒸煮25 min,蒸熟后,在室温环境冷却20 min,7 d后...
关键词:
马铃薯 蒸煮 风味 色泽 质地 软化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帅 张祎佳 周丹丹 马飞洋 王大鹏 赵思琪 丁超 刘强
【目的】探讨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DBD-CP)处理对储藏稻谷高温胁迫下酚类代谢规律的影响。【方法】模拟夏季高温35℃条件下,以新鲜偏高水分稻谷(粳稻,16.0%水分含量,湿基水分)为原料,分析DBD-CP处理对储藏稻谷L~*、a~*、b~*、黄度指数(YI)、活性氧以及丙二醛(MDA)等品质指标的影响,探讨储藏过程中总酚和总黄酮成分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抗氧化活性ABTS~+、DPPH自由基抑制率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等多重验证,联合苯丙烷代谢关键限速酶的活性变化,共同揭示DBD-CP处理下的储藏稻谷酚类代谢规律。【结果】经DBD-CP处理后,稻谷储藏过程中颜色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对应储藏60 d后的处理组黄变指数显著降低了12.6%,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以及MDA含量在储藏20 d时分别相对降低14.8%、41.6%和21.6%,对应的新鲜偏高水分稻谷劣变速率显著受到抑制;此外,在高温胁迫储藏期间,处理组样本总酚及总黄酮含量同步增加(P<0.05),最大上升幅度分别为对照组的1.23和1.34倍,对应样本的抗氧化特性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P<0.05);结合苯丙烷代谢关键限速酶的活性分析,对应处理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和查尔酮合酶(CHS)活性显著增强,上升幅度在1.71—2.28倍;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证实,高温胁迫下偏高水分稻谷酚类物质含量与PAL、C4H和CHS酶活性密切关联(P<0.05),与籽粒内部活性氧以及丙二醛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可以通过激活苯丙烷代谢促进偏高水分稻谷籽粒内部酚类合成速率,加强组织抗氧化特性并缓解膜质过氧化和自由基的积累,进而延缓稻谷在高温胁迫储藏环境下的品质劣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梅 张文忠 宋冬明 王嘉宇 谢文孝
探讨短时间尺度储藏温度和时间与糙米品质的关系,为稻米安全储藏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两个典型籼稻品种IR110,IR124以及两个典型粳稻品种沈农265和辽粳294,将其糙米于-15,5,25,41℃条件下自然储藏180d,研究短时间尺度储藏温度和时间对糙米品质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籼稻还是粳稻,脂肪酸在不同温度下均随时间呈倒抛物线变化,但不同温度下波谷出现的早晚和幅度不同,温度越高波谷出现时间越早,波幅越大。表明高温条件下稻米内脂肪酸生化反应剧烈,高温不利于稻米安全储藏。从蛋白质含量上看,各温度条件下变化均不明显,表明稻米在储藏过程中,其品质变化与蛋白质含量关系不大。直链淀粉含量的增长率4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强 傅志一 华云龙 曹崇文
以粘弹性材料的积分松弛型本构关系为基础,建立了粘弹性体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编制了热一湿应力计算的轴对称有限元程序。应用该程序研究了长粒稻谷在干燥和储藏过程中内部应力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谷粒在储藏阶段出现裂纹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
稻谷 干燥 有限元法 应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庆利 郭黎洋 屠康 杨佳丽 王海 陈育彦
为探讨亚硝酸盐对腌腊肉制品质构的作用,研究了不同亚硝酸盐添加量(0、50、100和150 mg.kg-1)对低温蒸煮猪肉香肠在0~4℃、0~21 d冷藏时间内质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冷藏过程中,香肠水分、脂肪、蛋白质、胶原蛋白和亚硝酸盐都有降低趋势。质构剖面分析(TPA)显示,随着冷藏时间的增加,香肠硬度和胶黏性增加,弹性、黏聚性和回复性减小,咀嚼性先增加后减小。相关分析表明,香肠亚硝酸盐残留含量与其硬度和胶黏性显著负相关(P<0.01),与黏聚性(P<0.01)、弹性和回复性(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茜 邵源梅 黄平 李华慧 辜琼瑶 郭咏梅 李少明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型低AC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方法】对21份不同海拔种植的低AC稻米的蒸煮理化指标和RVA谱特征值进行测定,分析籼、粳稻低AC米的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以及各食味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生态型低AC籼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差异,分析不同海拔种植条件下各食味品质指标间的相关特点。【结果】籼、粳低AC稻米的食味品质指标中,仅PAT和ASV的差异性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蒸煮理化指标间相关均不显著,而RVA谱特征值间相关较大,并与部分蒸煮理化指标相关显著。不同生态型低AC籼米的AC、FC和SBV存在显著性差异,受环境影响较大;随着种植海拔的降低,温度升高,AC和SBV降低,米饭变软变粘;不同生态型低AC籼米PKV、BDV和CSV相关性均表现一致,仅在遮放籼稻的AC与RVA谱部分特征值间有极显著相关性。【结论】低AC籼米GT显著大于粳米,其食味品质略优于粳米。低AC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主要由支链淀粉差异引起,RVA谱特征值中决定食味品质的关键指标是PKV,PKV越高,米饭更软更粘;GT较低,达到PKV所需的时间较短。不同生态型低AC稻米品种,种植海拔越低,AC越低,食味品质理化指标以及RVA谱特征值间的关系越密切。
关键词:
生态型 直链淀粉 籼稻 粳稻 理化指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翁雪莲 姜丽秋 唐树鹏 张伟杨 朱宽宇 王志琴 杨建昌 徐云姬
蒸煮食味品质是消费者选择稻米的重要评价标准。淀粉、蛋白质和脂质作为稻米的三大主要物质成分,与其蒸煮食味品质关系密切。为进一步探索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形成机制及水稻优质栽培技术,本文综述了稻米三大主要物质的组成与分布、合成代谢特点及其与蒸煮食味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干湿交替灌溉技术对稻米三大主要物质及其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存在三大主要物质互作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关系不清楚以及干湿交替灌溉对蒸煮食味品质的调控机制不明确等问题。建议今后基于淀粉、蛋白质和脂质累积与合成代谢的关系深入研究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形成机制以及轻-干湿交替灌溉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调优机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洁 王文钰 陶冬冰 战廷尧 冀东平 郝吉明 王丹阳
为提高稻谷干燥品质、降低干燥能耗,在前期稻谷干燥优化工艺参数基础上,探究了薄层热风变温干燥工艺对稻谷干燥特性及干燥品质的影响。分析干燥温度(30~70℃)、变温时刻(20~150min)、变温温度(30~70℃)、变温时长(20~60min)、变温次数(1, 2, 3次)等试验因子对稻谷干燥速率及外观品质(爆腰增率、整精米率)的影响规律;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以干燥温度、变温时刻、变温温度、变温时长为试验因子,以爆腰增率、整精米率为响应指标,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响应面图,分析稻谷变温干燥特性并阐释结果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干燥温度为40~60℃、变温时刻20~140min、变温温度40~70℃、变温时长10~50min条件下采用循环变温的干燥方式,可获得较好的干燥品质;变温干燥的最优参数组合为初始干燥温度54℃、变温时刻50min、变温温度47.5℃、变温时长20min,干燥后稻谷的爆腰增率12.5%、整精米率79.9%,试验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3.61%,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准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稻谷收获后干燥技术改进及深入探究其干燥品质变化机理提供数值与理论参考。
关键词:
稻谷 变温干燥 干燥特性 爆腰增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凡 邓化冰 熊跃东 李馨 周放姣 卢汉 唐文帮
以16个水稻两用核不育系(4WSH0058、4WSH0247、4WSH0266、4WSH0268、4WSH0284、4WSH0886、4WSH0887、4WSH1108、4WSH1142、4WSH1324、4WSH1334、4WSH1339、4WSH1355、4WSH1357、4WSH1369、4WSH1555)和5个恢复系(R1998、R091、R184、华占、R412)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的80个组合为材料,研究稻米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结果表明: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等粒形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垩白粒率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主要受恢复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垩白度和胶稠度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及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其中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较大。不育系4WSH0247、4WSH0886、4WSH0887、4WSH1324、4WSH1339、4WSH1355和恢复系R184和R412在垩白性状和蒸煮品质上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和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容易配出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俱佳的杂交组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大为 蒋和平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建立了粮食储备制度,并成为国家调控粮价的重要政策,对稳定国内粮食价格,保障居民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稻谷为例,运用1991-2014年我国稻谷价格与储备的相关数据,运用VAR模型对稻谷价格与储备变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稻谷价格变动与储备变动之间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二者存在相互的冲击效应,但随着作用期数的增加冲击效应逐渐减弱。对此,本文就稳定稻谷价格和完善稻谷储备政策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习军 熊善柏 赵思明
【目的】研究微波对稻谷加工品质、食用品质和储藏品质的影响,为利用微波改善稻谷品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2450MHz微波处理稻谷,测试不同微波剂量和时间处理后稻谷的品质变化。【结果】稻谷经微波处理,温度呈线性上升,随微波剂量下降,升温速度减小。不同的微波处理对稻谷品质的影响有差异,适宜的微波条件对碎米率、爆腰率影响较小,且有利于提高稻谷的出糙率及整精米率,降低稻谷含水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改善蛋白质和淀粉的水溶性。【结论】微波条件对稻谷的品质有影响,适宜的微波条件能提高稻谷的加工性能和储藏性能,改善大米的食用品质。
关键词:
稻谷 热处理 微波 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