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2)
- 2023(12990)
- 2022(11341)
- 2021(10647)
- 2020(8920)
- 2019(20482)
- 2018(20495)
- 2017(38952)
- 2016(21632)
- 2015(24567)
- 2014(24853)
- 2013(24158)
- 2012(22200)
- 2011(19772)
- 2010(19718)
- 2009(18112)
- 2008(17572)
- 2007(15439)
- 2006(13292)
- 2005(11397)
- 学科
- 济(79530)
- 经济(79432)
- 管理(61116)
- 业(54879)
- 企(47407)
- 企业(47407)
- 方法(37670)
- 数学(31300)
- 数学方法(30866)
- 学(22552)
- 农(21181)
- 中国(20697)
- 财(20040)
- 业经(18585)
- 地方(16712)
- 理论(16509)
- 和(15294)
- 制(14881)
- 环境(13982)
- 农业(13898)
- 教育(13531)
- 务(13077)
- 财务(13005)
- 财务管理(12976)
- 技术(12856)
- 贸(12819)
- 贸易(12815)
- 易(12388)
- 企业财务(12280)
- 划(11886)
- 机构
- 大学(302268)
- 学院(301285)
- 管理(118846)
- 济(108026)
- 经济(105323)
- 理学(102710)
- 理学院(101499)
- 研究(101285)
- 管理学(99625)
- 管理学院(99096)
- 中国(72961)
- 科学(67692)
- 京(65964)
- 农(53011)
- 所(51735)
- 业大(49886)
- 财(49481)
- 研究所(47714)
- 中心(45326)
- 江(44339)
- 范(42075)
- 师范(41651)
- 北京(41650)
- 农业(41364)
- 财经(39817)
- 院(38170)
- 经(36071)
- 州(36005)
- 技术(34364)
- 师范大学(33561)
- 基金
- 项目(213422)
- 科学(165309)
- 研究(154742)
- 基金(150957)
- 家(133363)
- 国家(132201)
- 科学基金(111667)
- 社会(93470)
- 社会科(88234)
- 社会科学(88208)
- 省(85228)
- 基金项目(80663)
- 自然(74417)
- 自然科(72451)
- 自然科学(72427)
- 划(71934)
- 自然科学基金(71075)
- 教育(71060)
- 编号(64516)
- 资助(61992)
- 成果(52607)
- 重点(48009)
- 部(45476)
- 课题(44986)
- 发(44818)
- 创(43761)
- 科研(40930)
- 创新(40681)
- 计划(39843)
- 项目编号(39592)
- 期刊
- 济(118616)
- 经济(118616)
- 研究(84510)
- 中国(58498)
- 学报(54335)
- 科学(48182)
- 农(46909)
- 管理(41760)
- 大学(40172)
- 教育(39312)
- 学学(37720)
- 财(37439)
- 农业(32443)
- 技术(26163)
- 业经(21144)
- 融(20625)
- 金融(20625)
- 财经(18341)
- 图书(18331)
- 经济研究(17812)
- 业(17123)
- 科技(16399)
- 林业(15636)
- 问题(15571)
- 经(15537)
- 版(15379)
- 资源(14719)
- 业大(14222)
- 理论(14216)
- 技术经济(13628)
共检索到43344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阳 蔡小英 修新田 陈秋华
通过分析自然保护地的森林文化特征和森林文化体系,从物质(经济)、精神、制度(习俗)3个层面选取22个指标,构建自然保护地森林文化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3种不同自然保护地的典型形态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自然保护地森林文化价值评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自然保护地森林文化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可以有效地评价自然保护地的森林文化价值,继而明确自然保护地森林文化保护与开发的重点。最后,从提升森林文化资源质量、打造森林文化共同体、加强森林文化资源挖掘等方面提出提升自然保护地森林文化价值的策略。
关键词:
森林文化 评价 指标体系 自然保护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桓 韩海荣 康峰峰 刘利 伊力塔
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健康评价有别于普通的森林健康评价,在评价中要考虑森林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从森林对生态系统、森林社会价值、森林对珍稀保护物种影响等方面构建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得出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综合指数,从而判别自然保护区森林的健康程度,并对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进行健康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5块样地中,有8块样地处于健康以上状态,比例达到了53.3%,亚健康状态样地占到了46.7%,表明百花山保护区森林健康状况良好,与实际调查情况一致,表明指标体系有较好的适用性。图1表3参21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杜金鸿 张玉波 刘方正 陈冰 李俊生 王伟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而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对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开展动态评价,对我国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集成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质量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我国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的特征,构建了包含16个指标(14个一般性指标和2个限制性指标)的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指数)分为7个等级,以期为科学客观地评价草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苏航 刘小妹
在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如何进一步细化与完善各类自然保护地的评估、分类与相关管理要求?本文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以下简称IUCN)保护地体系从分类方式、管理目标、管控要求、管理模式、覆盖范围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优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杰 高祥 徐光 吴润 郑小贤
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评价体系框架,并结合实例分析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由"调查指标-阈值指标-评价指标-控制指标-目标指标"5个层次构成的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以吉林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杨桦次生林为例,建立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层次清晰、指标合理、逻辑清晰,便于实施和控制。该体系为探索森林健康研究的评价手段,丰富其理论研究体系提供了方法参考。
关键词:
森林健康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杨-桦次生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永欢 黄宝荣 林慧 赵晓宇 吴初国
自然保护地是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空间载体,对延续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我国自然保护地管理主体分散、保护存在空缺、管护经费投入不足以及保护与发展的突出矛盾等问题,立足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从完善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三权"分置、积极推广地役权、鼓励公益组织投入保护地管理和探索建立扩展区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自然保护地 问题 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康文星 吴耀兴 何介南 郭清和 王卫文
An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urban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 was propo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was composed of three main types, fifteen items, thirty two indices, and sixty four index contents. The specific evaluation method was provided for each function item service value i...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桂子凡 张贵
为了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对广州市森林健康风险进行全面认识、客观分析、科学决策,分析了国内外森林健康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根据森林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及其指标的定性、定量筛选结果,从森林结构性、功能性、环境性风险三方面选取22个指标构建出了广州市森林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年和区域为风险评价尺度,运用标准比值法、AHP法及风险综合评价指数公式,得到了广州市及其主要八个区(市)的森林健康风险评价等级,均处于轻度。这将对促进广州市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森林健康 风险评价 指标体系 广州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飞平 廖为明
借鉴国内外森林视觉景观评价和城市声景观评价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影响森林声景观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2级3类的森林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森林声景观美学评价体系的11个指标的得分值和其权重之乘积,将其累加值定义为声景观美学指数。根据声景观美学指数的大小来衡量森林声景观优美程度。
关键词:
森林声景观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曦 梁松斌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生态文明的核心载体[1],也是国土空间中一类大尺度的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紧密联系,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就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中的四个子体系与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相关思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赟 龚宇翔 黄巧龙 杨立凡 陈如婷 陈钦
基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和龙岩市的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数据,分别采用选择实验法和条件Logit模型分析影响森林自然保护区游憩价值的因素,并对森林自然保护区游憩经济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覆盖率、溪水清澈度、人流量、知名度以及旅行花费对森林自然保护区游憩价值具有显著影响。虽然在目前状态下福建省森林自然保护区游客人均游憩价值处于较好的状态,但并未达到最佳水平,需要通过提高森林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率、溪水清澈度以及知名度,减少其人流量、旅行花费等方式提升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游憩价值。因此,应该保护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环境,合理控制森林自然保护区的人流量,增大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宣传力度,进而提高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游憩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晓光 陈文君
加强对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健康的关注,既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我国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总体状况出发,在借鉴相关领域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从四个层面、八个维度构建了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而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对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健康标准及其程度进行了探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晴 温继文 王武魁 瞿华 王明天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对森林经营过程和成效进行测评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东北地区国有林区在我国具有战略地位。文章根据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的两条主线,结合基于流程的绩效评价理论建立了"面向经营成效、基于经营流程、指导经营实践"的三层次森林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层次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实现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效的结合,在森林可持续经营背景下精细化东北林区森林管理经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菊玲 陈世清 徐正春
明确界定以经营单位级城市森林为研究对象,对城市森林研究进展和国内外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归纳,结合广州城市森林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通过Delphi法和目标法构建了一套3个层次30个指标的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利用研建的指标体系对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大岭山林场和大夫山森林公园可持续经营状况进行评价,得出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860 2、0.876 2和0.874 7,均属于可持续经营状态。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广州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春前 何艺玲 韦新良
根据森林生态旅游效益的基本构成和特点,应用系统学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森林生态旅游效益评价的标准与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4个方面的36个指标所构成,并对每个指标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方法。将所有指标分为三类,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效益值计算方法,为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森林生态旅游 效益 评价 指标体系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