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4)
- 2023(6281)
- 2022(5325)
- 2021(4926)
- 2020(4031)
- 2019(8963)
- 2018(9018)
- 2017(16495)
- 2016(9327)
- 2015(10492)
- 2014(10950)
- 2013(10431)
- 2012(9595)
- 2011(8700)
- 2010(9035)
- 2009(8578)
- 2008(8678)
- 2007(8143)
- 2006(7262)
- 2005(6906)
- 学科
- 管理(35534)
- 济(30920)
- 经济(30840)
- 业(28679)
- 企(25591)
- 企业(25591)
- 财(13875)
- 制(13523)
- 方法(10148)
- 中国(9533)
- 农(9290)
- 业经(9266)
- 体(9168)
- 务(8796)
- 财务(8769)
- 财务管理(8733)
- 企业财务(8267)
- 数学(7809)
- 体制(7799)
- 数学方法(7685)
- 银(7376)
- 银行(7368)
- 行(6978)
- 环境(6955)
- 理论(6891)
- 划(6574)
- 融(6523)
- 学(6521)
- 金融(6520)
- 税(6174)
- 机构
- 学院(133373)
- 大学(132213)
- 济(51526)
- 经济(50149)
- 管理(48233)
- 研究(41882)
- 理学(39673)
- 理学院(39240)
- 管理学(38650)
- 管理学院(38387)
- 中国(34219)
- 财(30397)
- 京(28147)
- 科学(23524)
- 江(23083)
- 财经(22407)
- 所(20741)
- 经(19992)
- 中心(19815)
- 州(18128)
- 农(17999)
- 北京(17854)
- 研究所(17794)
- 范(17080)
- 师范(16923)
- 业大(16532)
- 财经大学(16316)
- 经济学(16084)
- 院(15431)
- 省(14982)
- 基金
- 项目(79560)
- 研究(62897)
- 科学(62210)
- 基金(56266)
- 家(47452)
- 国家(47003)
- 科学基金(40701)
- 社会(39339)
- 社会科(37111)
- 社会科学(37105)
- 省(31633)
- 教育(29733)
- 基金项目(29085)
- 编号(27088)
- 划(25607)
- 自然(24579)
- 成果(23867)
- 自然科(23775)
- 自然科学(23767)
- 自然科学基金(23353)
- 资助(22652)
- 制(21671)
- 课题(19280)
- 重点(17851)
- 部(17833)
- 性(17414)
- 创(16741)
- 项目编号(16670)
- 发(16398)
- 国家社会(16084)
共检索到218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佳雨 谭荣 吴格非
研究目的: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的背景下,探索自然保护地事权清单背后的理论逻辑和判定方法,为协调自然保护地管理过程中的发展与保护、中央和地方两类重要关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从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公平兼顾原则和政府纵向间约束机制三类理论出发,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方法,明确了自然保护地委托代理机制和权责。研究结果:(1)自然保护地委托代理机制面临治理对象复杂、治理范围难界定、利益主体多元的三重特殊性。(2)兼顾效率、公平和稳定原则,按照“职责判断—效率评估—公平界定—风险衡量”4阶段的事权判定流程,可实现了事权的清晰划分。(3)形成涵盖中央事权58项,共同事权75项,地方事权39项的自然保护地委托代理的事权清单。研究结论:充分考虑自然保护地的本质特征、功能价值与治理难点,明确各类公共物品供给职责,规避民众统治风险和地方代理风险,实现效率最优决策和治理公平,是自然保护地委托代理机制成功的关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绍儒
探索企业委托代理关系规范企业代理人行为郑绍儒一、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发展及主要形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是生产管理权的委托与代理,即将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权委托给企业的厂长或经理。国家下达生产计划由企业组织生产,其产品销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玉珑 阳忠明 李俊 丁亮
针对传统排污收费中没有对排污总量实施控制和对排污企业缺乏足够的治污激励,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性规制理论,设计了一套排污定价机制。该机制从控制行业排污总量出发,通过对高污染企业实施惩罚,对低污染企业实施奖励,从而激励企业努力控制排污总量。该机制的实施,有助于高污染企业向低污染企业转移,但行业总产量仍能基本保持不变。
关键词:
委托—代理 激励性规制 排污定价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小龙 张永红 杨鸿泽
本文围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权利主体构成体系和权能行使方式,探讨了委托代理机制行使的相关问题,提出资源清单编制思路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帷帷
自然保护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区域,不仅其自身可为人类发展提供各种必须的生态环境资源,而且其自身运行与发展也影响着周围更为广泛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基于自然保护的独有特征,对目前自然保护地管理的现状展开归纳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制定环境计划、完善管理手段、引入国际法"共同关切事项"理念来应对目前自然保护地管理面临的种种困境。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环境计划 共同关切事项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荣
研究目的:从公共管理视角解析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解释试点缘由、任务逻辑、面临挑战和对策等。研究方法:将制度分析方法运用到委托代理机制的解释和评价中。研究结果:(1)建立委托代理机制属于公有制的具体行权模式,是回应公有制产权为什么有效、如何做好整体性治理、区分“运动员”和“裁判员”、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4类重要议题的举措;(2)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是由资产核算、资源清单、行权制度、考核评价4项核心要素,以及法治、空间规划、体制机制和行政监管4项外部要素共同构成的一项系统性试点任务;(3)为应对技术、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试点采取了稳妥推进原则,为试点实践明确了原则和参考。研究结论:为提升试点绩效,后续需要重点关注建立资产清查核算的国家统一标准、所有者权益工作共识、整体性治理转型、多样性行权模式、行权主体责任考评和监管机制5个方面的工作,这些都是建立健全委托代理机制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艳 李录堂
当前在我国作为单个农户进入市场的替代,"公司+农户"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户在市场上的弱势地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模式开始暴露出它的弊端。本文试图从博弈论中的合约理论出发,探讨"公司+农户"模式存在诸如农民与公司市场地位不平等、农产品交易成本过高以及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并提出建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多方力量支持合作社的发展以及发挥第三方监督的力量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春华 杨劲涛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涉及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周边社区、当地政府、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公众等众多相关利益者,不同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及其对保护区的态度,直接影响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本文通过对尚勇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研究认为,只有理顺自然保护区相关利益者的关系,以人为本,考虑周边社区村寨、居民的利益,才能更好地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相关利益者 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万有华 孟卫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洁
近20年来,委托代理理论不断发展深化,已成为企业治理机制选择的重要理论指导。然而,家族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却并未得到理论界的重视。实际上,在家族企业中委托代理问题十分复杂。本文讨论了家族企业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类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并从中找出涉及激励的影响因素,进而设计最优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绩效。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委托代理关系 治理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江孝感 王伟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事权关系是财政分权理论的基础。本文通过委托—代理模型来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关系的问题 ,并将模型进行了改进 ,加入了地方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概率约束参数 ,得出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着力降低参与经济活动的努力成本系数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信息决策模型构想 ,使中央和地方间的事权关系更趋合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猛 刘伯恩
为服务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配套制度建设,归纳行政委托代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的运行框架、驱动模式及主要特征,并对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机制中的监管风险、影响因素及规避路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被分割处置的权利体系、弹性的资产管理模式以及双重属性的委托关系,是政府梯度驱动下委托代理机制运行实践的主要特征;“监管轻视”“违规再委托”“权利残缺”等监管风险表象的起源,主要归因于对代理权来源认知混淆、多层委托、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分离以及多源压力体制等现实因素;可通过探索短链条委托机制等措施,实现委托代理监管风险的管控和规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何钊 胡守庚 瞿诗进 金婧
研究目的:立足委托代理机制新语境,探索构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权利体系,明确所有权行权方式,为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提供实践参考。研究方法:从自然资源资产属性特征出发,建立“功能—结构”因果关系框架,分析所有权权利体系构建的基本逻辑和关键路径。研究结果:(1“)家底清晰,权属明确”“市场完善,配置高效”“综合治理,绿色发展”“权益保障,全民共享”是所有权的基础、核心、关键和主导功能定位;(2)统一调查监测与确权登记、统一资产规划与处置配置、统一保护与资产合理利用、统一资产管护与收益分配、统一损害发现与核实追偿、统一监督考评与资产报告为所有权的六大权益结构;(3)构建了包括管理权、使用权、保护权和监督权的所有权权利体系;(4)通过纵向“直接行使/委托代理行使”和横向“统一行使、分类管理、统一指导”明确央地政府间、地方同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间的行权关系与权责边界。研究结论:构建内容明确、权责对等、保护到位、监督有效的所有权权利体系是完善产权制度体系的关键一环,着力应对新时期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需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罗珊 苏时鹏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实施委托代理机制,其行权模式是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的探索性命题。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和租值耗散理论,以产权有序转移、降低租值耗散为目标,解构产权从“权利”转变为“权力”的权能突变逻辑。研究表明:在马克思产权理论指导下,通过所有权委托代理与权利分置等方式实现公有制产权的部分转移,促进规模化经营,但权能突变和产权转移造成以剩余控制权扩张和监管结构性缺位为代表的行权困境。研究认为应当强化政府权责张力以遏制控制权扩张,促进部分产权从全民所有到个体经营的有序复归;同时加强数字化监管的独立性,实施“全民所有—法定委托—分级代理—部分产权转移—全面监督”的行权模式,避免非合理性租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宇萱 曾立 邓建斌
基于委托代理视角,将军民融合看成一种由军地各主体共同参与的团队活动。由一条自下而上的授权链和一条自上而下的授权链构成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军民融合工作制度的鲜明特点,但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存在链条长、层级多、代理成本高,以及委托代理关系不甚明确且指向模糊、委托代理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等问题。构建有效的军民融合机制,旨在解决军民融合委托代理问题,需要贯彻以理顺管理体制为前提、以减少委托代理层级为路径、以明确决策责任划分为关键、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为根本的思路,尽量减少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和目标不一致程度,最终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委托代理关系 体制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