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4)
- 2023(11954)
- 2022(10301)
- 2021(9523)
- 2020(7919)
- 2019(18519)
- 2018(18194)
- 2017(34900)
- 2016(19081)
- 2015(21700)
- 2014(22047)
- 2013(22006)
- 2012(21145)
- 2011(19427)
- 2010(19640)
- 2009(18132)
- 2008(18175)
- 2007(16562)
- 2006(14660)
- 2005(13440)
- 学科
- 济(85819)
- 经济(85740)
- 管理(48956)
- 业(48041)
- 企(34378)
- 企业(34378)
- 方法(32260)
- 农(29345)
- 数学(27320)
- 地方(27076)
- 数学方法(27070)
- 中国(24449)
- 学(19053)
- 业经(19026)
- 农业(18736)
- 贸(18239)
- 贸易(18225)
- 易(17600)
- 财(17370)
- 环境(14560)
- 制(14509)
- 地方经济(14029)
- 银(13525)
- 银行(13493)
- 融(13318)
- 金融(13315)
- 和(13194)
- 行(13028)
- 发(12988)
- 理论(12126)
- 机构
- 学院(279665)
- 大学(275405)
- 济(111031)
- 经济(108363)
- 研究(102025)
- 管理(100539)
- 理学(84500)
- 理学院(83311)
- 管理学(81842)
- 管理学院(81286)
- 中国(77540)
- 科学(66038)
- 京(60749)
- 农(55919)
- 所(53931)
- 财(50360)
- 研究所(48828)
- 中心(47258)
- 江(45832)
- 业大(44477)
- 农业(43927)
- 范(40758)
- 师范(40309)
- 北京(38979)
- 财经(38917)
- 院(36977)
- 州(36618)
- 经(34900)
- 省(34720)
- 经济学(32930)
- 基金
- 项目(179481)
- 科学(138250)
- 研究(130539)
- 基金(125180)
- 家(110305)
- 国家(109323)
- 科学基金(91039)
- 社会(79637)
- 社会科(75235)
- 社会科学(75208)
- 省(73264)
- 基金项目(67215)
- 划(61109)
- 自然(58835)
- 教育(58444)
- 自然科(57134)
- 自然科学(57112)
- 自然科学基金(56048)
- 编号(54250)
- 资助(51375)
- 发(45209)
- 成果(43903)
- 重点(41197)
- 课题(38612)
- 部(38050)
- 创(36521)
- 发展(35756)
- 展(35174)
- 科研(34348)
- 创新(34224)
- 期刊
- 济(134177)
- 经济(134177)
- 研究(82053)
- 中国(60224)
- 农(52177)
- 学报(46536)
- 科学(42514)
- 财(38938)
- 农业(35825)
- 管理(34605)
- 大学(34061)
- 学学(31964)
- 教育(30814)
- 融(27034)
- 金融(27034)
- 业经(24584)
- 技术(24388)
- 经济研究(20150)
- 业(19683)
- 问题(18625)
- 财经(18472)
- 资源(16070)
- 经(15894)
- 图书(14777)
- 贸(14428)
- 版(14287)
- 技术经济(13823)
- 商业(13599)
- 科技(13037)
- 世界(12881)
共检索到436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肖光明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水平要求比一般旅游地应该更高。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在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层次化尤其是旅游产品的绿色开发和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方面比较成功 ,值得我国自然保护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借鉴 ;不足之处是有城镇化与盆景化的倾向 ,要坚决控制。鼎湖山未来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 ,明确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 ,重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罗艳菊 吴章文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度量人类各种活动的生态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程度之中。用该方法计算并分析鼎湖山自然保护区2001年旅游者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鼎湖山2001年全体旅游者的总生态足迹为11313.47hm2,人均生态足迹为0.017hm2;远程旅游者的生态足迹中以交通生态足迹所占比例最大;远、中、近程旅游者的生态足迹随旅行距离而增加,即旅行距离越远,生态足迹越大,对生态的影响也越大。表4参13
关键词:
旅游 旅游者 生态足迹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琛琛 乌恩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养生旅游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新热点。自然保护区凭借其优质的生态环境基底,为开发养生旅游产品提供了优势条件,而处理好养生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则成为自然保护区开展养生旅游的难点。本文以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养生森林资源,推出养生文化产品、健康医疗产品、户外健身游憩产品三大养生产品体系,并提出区内养生,区外居住的模式,为养生旅游在自然保护区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养生旅游 自然保护区 旅游产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宪礼 朴正吉 黄永炫 车润贞
Thisarticle,takingAntuCountyasanobjectofstudy ,choosesErdaoTown ,thenearesttotheChangbaishanBiological CycleNatureReserve ,asapointforcasestudy .Theanalysisfromtheqestionairesconductedbythelocalinhabitantsindi catesthatthetouristactivitiescarriedoutintheC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静
文章讨论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对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论述,提出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件下的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并对其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旅游资源 合理开发 九宫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双珍
哈尼族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文化。近年来,哈尼梯田旅游在哈尼族分布地区悄然兴起。为了探索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云南元阳观音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在分析自然保护区建设是哈尼梯田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哈尼梯田旅游发展促进自然保护区建设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根据重视哈尼梯田旅游发展而轻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现象,提出了如何实现哈尼梯田旅游发展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并重的思考。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哈尼梯田 旅游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孝青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健 李丰生 闫新禹
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表明,广西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粗放式开发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失衡,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环境容量短板等问题。为此,对于广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应建立兼顾约束与激励的具体机制,在立法约束机制、多元补偿机制、创新激励机制、评估监管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夯实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补偿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兰芳 邓运员 彭蝶飞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已引起了旅游界的广泛重视,它必将成为21世纪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形式。自然保护区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生态本底条件,理应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为此运用SWOT方法,分析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提出了南岳衡山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构思。
关键词:
SWOT分析 旅游发展 衡山自然保护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宁 李锦烨 许建伟 林盛坚 黄怀青 张龙游 陈清惠
为了探索一种操作性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定量评价方法,以便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从野生植物、野生动物、植被资源、环境状况和可开发度等5个方面,结合前人研究进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引入黄金分割理论,结合专家意见、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标准规范划分了各评价指标的优劣等级及其得分,根据各指标的得分加权得出总评价值。以九阜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试用,结果表明:九阜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状况的评价值为75.56,评价级别为良。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保护和管理对策。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评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敏
本文通过实例研究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理论方法。认为通过对重要景观的识别、控制、屏蔽和恢复设计 ,可以在增加生物栖息地稳定性以及保护物种扩张所需求的空间的前提下 ,实现旅游活动空间的合理布局 ,达到自然景观的生态功能和利用方向从整体到细部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
景观 景观要素 生态旅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晓
旅游产品设计是旅游规划的核心内容。文章通过对少数民族乡村社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例,提出社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构想,结合我国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初步设计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社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关键词:
社区生态旅游 社区空间 旅游产品 设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伟光 楼涛 郑旭理 盛恩浩 顾蕾
通过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天目乡政府、周边社区不同类型村民代表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12个小组访谈,及104个农户和59个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建设中,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当地政府、以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和以非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取向;指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主要冲突是:⑴野生竹笋抚育经营受限,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⑵补偿措施不到位,社区居民预期收益未能兑现;⑶保护区总体规划滞后,当地项目投资开发受限。最后,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管理的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章小平 颜磊 邓贵平
通过历史访谈、田野调查,结合遥感影像、环境监测和相关统计数据,从交互过程和交互效应两个维度,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探讨了旅游在保护区CHANS系统中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根据管理者、居民、游客的态度和行为,近30年来,九寨沟旅游的交互过程可分为起步、发展、提速、提升4个阶段,各阶段旅游交互作用的内容、程度有所差异;(2)旅游显著提高了当地的环保意识和保护成效,植被覆盖度持续提高并趋于稳定;(3)旅游给九寨沟带来约10dB环境噪声,但旅游人数与湖泊面积和环境噪声的变化无显著的相关关系;(4)旅游显著提高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