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6)
- 2023(12142)
- 2022(10339)
- 2021(9522)
- 2020(8079)
- 2019(18429)
- 2018(17972)
- 2017(34732)
- 2016(19133)
- 2015(21253)
- 2014(21190)
- 2013(21234)
- 2012(19699)
- 2011(17929)
- 2010(18053)
- 2009(16966)
- 2008(16957)
- 2007(15666)
- 2006(13766)
- 2005(11937)
- 学科
- 济(81572)
- 经济(81487)
- 业(55683)
- 农(47833)
- 管理(47531)
- 方法(34795)
- 企(33602)
- 企业(33602)
- 农业(31744)
- 数学(30436)
- 数学方法(30194)
- 业经(21130)
- 财(20533)
- 中国(18960)
- 地方(18191)
- 学(18175)
- 贸(16702)
- 贸易(16698)
- 易(16252)
- 制(15430)
- 环境(12874)
- 收入(12266)
- 发(12083)
- 银(11582)
- 银行(11528)
- 技术(11327)
- 农业经济(11024)
- 行(10961)
- 融(10707)
- 金融(10705)
- 机构
- 学院(284254)
- 大学(279153)
- 济(114784)
- 经济(112443)
- 管理(106200)
- 研究(98784)
- 理学(92226)
- 理学院(91136)
- 管理学(89556)
- 管理学院(89039)
- 农(76804)
- 中国(74446)
- 科学(66163)
- 农业(59724)
- 京(58617)
- 业大(55236)
- 所(52553)
- 财(48952)
- 研究所(48307)
- 中心(46423)
- 江(43094)
- 财经(39497)
- 农业大学(37661)
- 范(37133)
- 师范(36646)
- 北京(36561)
- 经(35932)
- 院(34823)
- 省(34407)
- 经济学(34281)
- 基金
- 项目(195369)
- 科学(151058)
- 基金(140875)
- 研究(135430)
- 家(126928)
- 国家(125801)
- 科学基金(104702)
- 社会(86099)
- 社会科(81170)
- 社会科学(81139)
- 省(78384)
- 基金项目(76388)
- 自然(69593)
- 自然科(67731)
- 自然科学(67702)
- 自然科学基金(66498)
- 划(65340)
- 教育(58874)
- 资助(56414)
- 编号(54390)
- 重点(44058)
- 发(43945)
- 成果(41880)
- 部(41817)
- 农(40833)
- 创(39868)
- 科研(38508)
- 计划(38348)
- 创新(37368)
- 课题(36521)
- 期刊
- 济(129253)
- 经济(129253)
- 农(76965)
- 研究(72925)
- 学报(55629)
- 农业(51595)
- 中国(50457)
- 科学(48886)
- 大学(40728)
- 学学(39438)
- 财(35376)
- 管理(29982)
- 业经(28870)
- 融(25754)
- 金融(25754)
- 业(25429)
- 技术(19942)
- 问题(19588)
- 教育(19070)
- 经济研究(18496)
- 财经(18387)
- 版(17498)
- 业大(16049)
- 经(15754)
- 资源(15085)
- 农村(14645)
- 村(14645)
- 农业经济(14507)
- 科技(14187)
- 世界(13987)
共检索到407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锋 宁攸凉 赵荣
我国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人口众多,与贫困地区在空间上高度重合,森林旅游不仅能够鼓励居民参与保护区管理,也为社区提供了一种更具可持续性的生计方式,因此,森林旅游常被用作缓解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居民生计之间矛盾与冲突的手段。文章以云南省高黎贡山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为研究区域,以农户收入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方法,研究森林旅游对社区农户收入变化的影响。研究显示:(1)参与森林旅游经营农户的人均收入高于非参与森林旅游经营农户的人均收入;(2)而经营农户的非旅游收入与非经营农户人均收入没有显著性差异;(3)经营农户的旅游收入高于非旅游收入,森林旅游带来的收入已经成为其家庭的主要收入。最后,为更好地发展森林旅游,促进社区农户生计与保护区管理协调发展,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莉菲 温亚利 张媛 郝春旭
本研究以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佛坪县、太白县、洋县和周至县的288户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并评价森林资源功能指标体系,进而判断农户对森林资源的经营偏好。研究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农户对森林的生态保护功能意识较强,对森林资源多种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意愿较弱。最后提出,通过社区共管等农户参与模式继续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推广节能燃料的使用,减少农户对薪柴的依赖性;周边社区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营,不断开发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和效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毕兴 张林 粟海军 张明明
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模型和发展水平评价模型,以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梵净山保护区农户可持续生计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产业还有较大的优化和发展空间;1986—2016年,生态旅游发展对缓解梵净山保护区农户传统生计和生态保护矛盾发挥了积极影响;梵净山保护区与地区政府的政策措施对提升农户生计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为发展保护区生态旅游提出应充分考虑地区农户生计资本发展的差异等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远水 陈钢华
通过实地调研,并收集大量最新的资料,从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原则、产品类型、空间分布、市场现状、开发模式等方面对我国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作了全面的比较,分析了两者在这几个方面存在的差异和共同点,希望为相关部门在旅游开发中提供借鉴。
关键词:
森林公园 自然保护区 旅游开发 比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亢新刚 陈光清 刘建国
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即以经营成本为基础或以游客的费用为基础 .该文通过对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游客的问卷调查 ,求算出游客的支付意愿和时间价值 ,二者之和就是旅游区的森林旅游资源价值 ,并对评估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游憩价值 支付意愿 追加费用 时间价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夏宁 夏锋
自然保护区与林缘社区农户之间唇齿相依,相互影响。林缘社区农户的技术选择行为涉及到各方面工作的协调,而这也成为自然保护区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对农户的技术选择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宁 李锦烨 许建伟 林盛坚 黄怀青 张龙游 陈清惠
为了探索一种操作性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定量评价方法,以便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从野生植物、野生动物、植被资源、环境状况和可开发度等5个方面,结合前人研究进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引入黄金分割理论,结合专家意见、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标准规范划分了各评价指标的优劣等级及其得分,根据各指标的得分加权得出总评价值。以九阜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试用,结果表明:九阜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状况的评价值为75.56,评价级别为良。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保护和管理对策。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评价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奔 刘凌宇 秦青 温亚利
根据在四川省1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进行抽样调查的927份有效农户问卷的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影响保护区周边农户收入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健康、教育、劳动力人数、社会关系、人均耕地面积、生态旅游、保护区培训与发展项目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地理位置、市场距离、家庭负担比则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负向显著影响。其中社会关系、人均耕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外出打工人数、家庭地理位置、保护区培训、发展项目等因素对中低收入农户影响明显,而教育、生态旅游等因素对中高收入阶层农户影响较大。基于研究
关键词:
收入 保护区 影响因素 分位数回归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奔 刘凌宇 秦青 温亚利
根据在四川省1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进行抽样调查的927份有效农户问卷的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影响保护区周边农户收入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健康、教育、劳动力人数、社会关系、人均耕地面积、生态旅游、保护区培训与发展项目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地理位置、市场距离、家庭负担比则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负向显著影响。其中社会关系、人均耕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外出打工人数、家庭地理位置、保护区培训、发展项目等因素对中低收入农户影响明显,而教育、生态旅游等因素对中高收入阶层农户影响较大。基于研究提出加大保护区周边社区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视社区共管工作及开展环境宣教活动等建议。
关键词:
收入 保护区 影响因素 分位数回归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聂铭 王旭 邱守明 杜靖川
基于云南省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数据,从3个维度构建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对贫困农户生产经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样本贫困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出区域差异性;社区社会保障缺乏和政府帮扶政策措施滞后是造成农户生产经营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控制"农户家庭基本特征"类别下的4个变量中,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效果的主客观认知是影响贫困农户生产经营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贫困农户参与保护区生态旅游相关工作正向显著影响农户生产经营能力,并对保护区生态旅游扶贫效果起到中介效应。因此,提出政府相关部门应合理规划,构建全域化生态旅游发展体系;增强基层治理水平,提供就业创业培训路径;转变观念,提升自我脱贫可持续能力等建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农户生产经营能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兰思仁 陈伟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观光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的高层次的旅游,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森林生态旅游将越来越感兴趣。笔者通过对福建省的自然保护区具有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分析。指出了福建省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提出福建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优势,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基本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赟 龚宇翔 黄巧龙 杨立凡 陈如婷 陈钦
基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和龙岩市的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数据,分别采用选择实验法和条件Logit模型分析影响森林自然保护区游憩价值的因素,并对森林自然保护区游憩经济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覆盖率、溪水清澈度、人流量、知名度以及旅行花费对森林自然保护区游憩价值具有显著影响。虽然在目前状态下福建省森林自然保护区游客人均游憩价值处于较好的状态,但并未达到最佳水平,需要通过提高森林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率、溪水清澈度以及知名度,减少其人流量、旅行花费等方式提升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游憩价值。因此,应该保护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环境,合理控制森林自然保护区的人流量,增大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宣传力度,进而提高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游憩价值。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若梅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农户调查结果分析孙若梅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偏北段的东南坡,总面积56527公顷。其中核心区34711公顷,科教区911公顷,试验区20845公顷。武夷...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伟光 刘强 刘姿含 田立斌 李强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周边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态度是决定自然保护区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浙江与陕西2省8个自然保护区周边24个社区,192个农户生计状况的实地调查数据,在对保护区管理和农户生计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Ologit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保护区管理、农户生计状况对农户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对周边社区提供就业帮助和建立针对社区的补偿机制,有助于提高周边农户支持意愿,但目前的社区共管和旅游开发等对周边社区农户支持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在当前周边社区农户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薪柴为主的情况下,农户能源消费水平越高对自然保护区发展支持程度越低;农户...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乔勇 谭世明 何友均
基于2017年对湖北星斗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的数据,运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农户生计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项生计资本对农户生计能力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异的。不能笼统地认为保护区建设弱化了农户的生计能力,只是农户的采摘活动、能源消费和动物破坏等因保护区的政策管控而对农户的收入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政府应促进农户的人力资本、农户关系、林权质押、山水价值和农户消费五大生计资本协调发展,促进农户发挥土地价值,同时要创新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计资本 生计能力 农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