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5)
2023(12201)
2022(10772)
2021(10176)
2020(8409)
2019(19460)
2018(19268)
2017(37084)
2016(20220)
2015(22663)
2014(22546)
2013(22231)
2012(20353)
2011(18296)
2010(18078)
2009(16271)
2008(15485)
2007(13256)
2006(11538)
2005(9666)
作者
(57986)
(48175)
(47548)
(45487)
(30537)
(23213)
(21589)
(18942)
(18219)
(17009)
(16717)
(16119)
(15334)
(15095)
(14768)
(14502)
(14485)
(14156)
(13950)
(13581)
(11997)
(11552)
(11390)
(10882)
(10762)
(10567)
(10552)
(10535)
(9635)
(9628)
学科
(78219)
经济(78138)
管理(56553)
(50688)
(41418)
企业(41418)
方法(36315)
数学(30815)
数学方法(30463)
(21874)
地方(19599)
(19491)
中国(18692)
业经(17855)
(17523)
环境(16746)
农业(15131)
理论(13697)
(13659)
贸易(13649)
(13588)
(13191)
技术(12506)
(12061)
(11507)
(11132)
财务(11074)
财务管理(11058)
企业财务(10393)
资源(10024)
机构
大学(280228)
学院(280149)
管理(113283)
(104011)
经济(101540)
理学(98838)
理学院(97671)
管理学(95983)
管理学院(95479)
研究(92405)
中国(66631)
科学(61473)
(60417)
(45722)
(45699)
(45384)
业大(44728)
研究所(42348)
中心(42057)
(39567)
(39442)
师范(39105)
北京(38374)
财经(37773)
农业(35094)
(35068)
(34310)
(32874)
师范大学(31847)
经济学(29898)
基金
项目(202755)
科学(158468)
研究(146844)
基金(145998)
(128121)
国家(127082)
科学基金(108805)
社会(90754)
社会科(85884)
社会科学(85863)
基金项目(79672)
(79622)
自然(72600)
自然科(70638)
自然科学(70621)
自然科学基金(69312)
(67109)
教育(65830)
编号(60171)
资助(59350)
成果(46914)
重点(45152)
(43489)
(43211)
(41563)
课题(40726)
科研(38879)
创新(38682)
大学(37111)
国家社会(36680)
期刊
(111760)
经济(111760)
研究(77044)
中国(47562)
学报(46559)
科学(43552)
(40025)
管理(37706)
大学(34662)
学学(32630)
(32288)
教育(29739)
农业(28250)
技术(22525)
业经(20362)
(18598)
金融(18598)
财经(16594)
图书(16439)
经济研究(16427)
资源(16055)
问题(15310)
科技(15088)
林业(14590)
(14577)
(14063)
理论(13404)
(13048)
实践(12596)
(12596)
共检索到391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科  
旅游生态负效应是指人类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生态因子及其系统结构和功能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存在复杂的影响关系,不合理的旅游开发、游客行为以及经营管理活动极易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诸多直接和潜在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旅游活动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应该实施环境保护规划,转变旅游发展模式,强化社区参与,建立生态认证制度和环境价值补偿机制以实现长白山旅游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薛达元  包浩生  李文华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TCM)及条件价值法(CVM)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估。旅游价值估算为游客的旅行费用支出、消费者剩余、时间价值和其他花费之和。计算消费者剩余使用了国外流行的TCM技术,通过全国地理小区划分和3131位游客的现场抽样调查,计算出游客出发小区的旅游率,建立了旅游率与人口、收入、旅行费用及旅行时间等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和“供给—需求曲线”,求出全体游客的消费者剩余。计算结果表明,1996年长白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为43205万元,其中国内旅游价值13783万元,国外旅游价值29422万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东  汤蕾  刘兴双  
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景观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因此,构建合理的旅游活动生态干扰评价体系,探索保护区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规律,对指导自然保护区进行有效开发与科学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景观指数与生物多样性指数两个方面构建了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的多指标定量化生态干扰评价体系,对于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的开展具有较好的环境预警作用,能为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及时做出科学决策,同时也为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是否符合生态系统保护的要求提供了定量化评价标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雨  赵秀海  王新怡  侯继华  
应用Ripley’sk(t)函数对长白山红松阔叶林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栎、色木槭在所有研究尺度上分别呈完全随机分布和聚集分布;红松、水曲柳分别在0~13m及4~12m尺度范围上出现聚集分布;紫椴则在0~41m尺度范围上呈现聚集格局.紫椴、色木槭随着种群发育,聚集尺度范围及聚集规模逐渐减小.紫椴不同生长阶段间在小尺度上呈现空间正相关(最大尺度不超过3m);色木槭幼树与中树在11~12m尺度范围呈现空间正相关,而幼树与大树在4~6m尺度范围出现空间负相关.红松与紫椴(3~8m、38~50m)、色木槭(3~18m、46~50m)在小尺度以及较大尺度上呈空间正相关,与蒙古栎在大尺度(4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昆  白帆  黄利亚  
利用生活型谱、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和多样性Simposon指数,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海拔800~1000m的阔叶红松林1963年和2006年的主林层与林下草本植物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该区保护措施的效果,为科学管理规划保护区提供科学依据。1963—2006年,禁止砍伐等保护措施的实施,基本保存了乔木层的相对稳定,主林层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不显著。但保护区对人类林下活动控制管理不力:红松籽掠夺式的采收活动影响了红松的种源更新;采集野菜、中草药和打松籽等人类生产活动对林下植被干扰破坏较大。草本层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下降,地面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的物种数和相对物种数比例都降低。提议加...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宁  李锦烨  许建伟  林盛坚  黄怀青  张龙游  陈清惠  
为了探索一种操作性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定量评价方法,以便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从野生植物、野生动物、植被资源、环境状况和可开发度等5个方面,结合前人研究进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引入黄金分割理论,结合专家意见、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标准规范划分了各评价指标的优劣等级及其得分,根据各指标的得分加权得出总评价值。以九阜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试用,结果表明:九阜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状况的评价值为75.56,评价级别为良。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保护和管理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士远  张学霞  朱彤  杨维  赵静瑶  
人类的生存质量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利用遥感技术可快速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改善以及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1995、2007年Landsat5 TM影像和2015年Landsat8 OLI影像,反演得到能反映生态环境的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等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依据新型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1995-2015年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绿度、湿度指标对区域生态环境起正向作用,热度、干度指标对区域生态环境起负向作用,且湿度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2该区域1995、2007、2015年生态指数优良等级所占比例依次为49.520%、66.508%、76.189%,同时RSEI等级变差、不变、变好的比例分别为3.945%、55.598%、40.457%。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不断改善,说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及一系列生态保育措施起到了一定作用;而天池周边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可能与旅游活动的快速发展有关;3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所选的各指标均为指示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而裸露、干化地表的治理则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健  李丰生  闫新禹  
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表明,广西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粗放式开发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失衡,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环境容量短板等问题。为此,对于广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应建立兼顾约束与激励的具体机制,在立法约束机制、多元补偿机制、创新激励机制、评估监管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夯实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敏  
本文通过实例研究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理论方法。认为通过对重要景观的识别、控制、屏蔽和恢复设计 ,可以在增加生物栖息地稳定性以及保护物种扩张所需求的空间的前提下 ,实现旅游活动空间的合理布局 ,达到自然景观的生态功能和利用方向从整体到细部的协调统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星群  
在识别出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大明山管理局、生态旅游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居民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主体利益需求的期望,对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明山管理局对自身及其他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期望最高,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关注自身利益;各利益相关者自利倾向明显,缺乏利他意识,导致不同利益者之间存在各种冲突;生态旅游经营者和社区居民是引发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冲突的主要力量;多数冲突是由对有关利益的理解偏差引起。然后从明确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价值观、培育生态旅游经营者的责任感等方面提出大明山生态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晓  
旅游产品设计是旅游规划的核心内容。文章通过对少数民族乡村社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例,提出社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构想,结合我国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初步设计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社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宇宇  唐世浩  朱启疆  李江涛  孙睿  刘素红  
叶面积指数(LAI)是一个重要的生物结构参数,但是大范围叶面积指数的获取比较困难。当前遥感技术为大范围叶面积指数的测量提供了条件,但遥感得到的叶面积指数需要进一步的地面验证。因此实地叶面积指数的获取具有重要意义。叶面积指数实地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方法和间接光学测量方法,由于直接测量方法具有局限性,而光学测量方法中集聚效应又很重要,该研究采用了考虑集聚效应的光学测量方法,通过观测和计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的叶面积指数分别是:红松阔叶林7 7,云冷杉林6 6,阔叶林3 9,岳桦林3 4。在测量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的叶面积指数的分布情况。通过对实际叶面积指数和有效叶面积指数的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留科  曹新向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广大,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中应遵循保护与开发并重、三大效益组合最佳、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开发、协调发展等原则。要研究和制定出全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建立生态旅游示范区,进行合理分区,合理规划生态旅游景区,协调生态旅游自然环境保护与社区发展的旅游行为。在产品开发中,要努力开发和推广绿色旅游产品。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大旅游管理力度等,以实现对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的有效利用和保护以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毅  
本文以自然保护区管理者的切身感受 ,从生态旅游管理和自然资源保护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现阶段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从五个方面讨论了自然保护区实现生态旅游有效管理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