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9)
- 2023(10755)
- 2022(9156)
- 2021(8216)
- 2020(7108)
- 2019(16195)
- 2018(15639)
- 2017(29555)
- 2016(16379)
- 2015(18275)
- 2014(18366)
- 2013(18188)
- 2012(16874)
- 2011(15472)
- 2010(15400)
- 2009(14427)
- 2008(14211)
- 2007(12824)
- 2006(11047)
- 2005(9662)
- 学科
- 济(68474)
- 经济(68395)
- 管理(47286)
- 业(44458)
- 企(34725)
- 企业(34725)
- 方法(33634)
- 数学(30202)
- 数学方法(29961)
- 农(19487)
- 财(17524)
- 学(16191)
- 中国(16113)
- 贸(15329)
- 贸易(15326)
- 易(14859)
- 业经(14218)
- 地方(14181)
- 农业(13260)
- 环境(11694)
- 制(11398)
- 务(10882)
- 财务(10865)
- 财务管理(10837)
- 企业财务(10270)
- 和(10066)
- 技术(9983)
- 银(9598)
- 银行(9536)
- 融(9410)
- 机构
- 大学(245358)
- 学院(244465)
- 济(99018)
- 经济(97034)
- 管理(91258)
- 研究(84557)
- 理学(79902)
- 理学院(78921)
- 管理学(77502)
- 管理学院(77059)
- 中国(61341)
- 科学(56626)
- 农(53777)
- 京(50790)
- 所(44995)
- 业大(44527)
- 农业(43175)
- 财(42895)
- 研究所(41668)
- 中心(38689)
- 江(35678)
- 财经(35298)
- 经(32061)
- 北京(31269)
- 范(30897)
- 经济学(30581)
- 师范(30425)
- 院(30028)
- 农业大学(28960)
- 州(28342)
- 基金
- 项目(170988)
- 科学(132569)
- 基金(124420)
- 研究(114958)
- 家(112705)
- 国家(111784)
- 科学基金(93402)
- 社会(73579)
- 社会科(69732)
- 社会科学(69704)
- 省(67145)
- 基金项目(66887)
- 自然(63562)
- 自然科(61943)
- 自然科学(61914)
- 自然科学基金(60834)
- 划(57673)
- 教育(52217)
- 资助(50051)
- 编号(44752)
- 重点(39126)
- 部(37168)
- 发(36639)
- 创(35316)
- 计划(34709)
- 成果(34574)
- 科研(34022)
- 创新(33164)
- 大学(30944)
- 国家社会(30858)
- 期刊
- 济(102532)
- 经济(102532)
- 研究(63260)
- 学报(49703)
- 农(47008)
- 中国(42580)
- 科学(41929)
- 大学(35420)
- 学学(34038)
- 财(32854)
- 农业(31455)
- 管理(28987)
- 教育(18581)
- 融(18441)
- 金融(18441)
- 技术(17640)
- 业经(17585)
- 业(17481)
- 经济研究(17374)
- 财经(17136)
- 经(14684)
- 问题(14293)
- 版(14022)
- 业大(13295)
- 商业(12564)
- 资源(12120)
- 科技(12061)
- 技术经济(11953)
- 贸(11661)
- 农业大学(11191)
共检索到341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锋 王昌海 侯一蕾 吴静 温亚利
薪柴作为一种传统能源,依然是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主要生活能源。落后的薪柴采集和消费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还严重影响着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生态环境,因此促进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薪柴消费向高效清洁的商品能源消费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陕西省洋县和宁陕县朱鹮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薪柴消费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自然保护区周边家庭薪柴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0.01的显著水平上,家庭人口数、家庭年龄、养殖业收入对农户薪柴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出务工收入对农户薪柴消费具有显著反向影响;在0.05的显著水平上,个体经营收入对农户薪柴消费具有显著反向影响。因此,通过提高农民的教育...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莎 刘庆博 温亚利
基于秦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微观层面的调查数据,采用ologit模型和ols模型,从薪柴带给农户的效用角度,定量分析影响薪柴消费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条件对薪柴消费有负向影响,女性家庭成员个数、户主年龄有正向影响,农户生计和劳动力配置非农化程度有负向影响,农户居住的地理位置以及能源消费习惯也是影响薪柴消费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效用 薪柴 影响因素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伟光 刘强 刘姿含 田立斌 李强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周边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态度是决定自然保护区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浙江与陕西2省8个自然保护区周边24个社区,192个农户生计状况的实地调查数据,在对保护区管理和农户生计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Ologit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保护区管理、农户生计状况对农户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对周边社区提供就业帮助和建立针对社区的补偿机制,有助于提高周边农户支持意愿,但目前的社区共管和旅游开发等对周边社区农户支持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在当前周边社区农户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薪柴为主的情况下,农户能源消费水平越高对自然保护区发展支持程度越低;农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星群 文军
文章对广西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居民普遍认识到建立自然保护区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保护区开展社区共管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保护区从业人员和社区居民对"社区对保护区的响应"和"保护区对社区的影响"方面的多个指标存在差异显著的看法;保护区边界不合理,资源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社区居民责、权、利不一致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到自然保护区和社区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
林业系统 自然保护区 和谐关系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奔 刘凌宇 秦青 温亚利
根据在四川省1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进行抽样调查的927份有效农户问卷的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影响保护区周边农户收入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健康、教育、劳动力人数、社会关系、人均耕地面积、生态旅游、保护区培训与发展项目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地理位置、市场距离、家庭负担比则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负向显著影响。其中社会关系、人均耕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外出打工人数、家庭地理位置、保护区培训、发展项目等因素对中低收入农户影响明显,而教育、生态旅游等因素对中高收入阶层农户影响较大。基于研究
关键词:
收入 保护区 影响因素 分位数回归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奔 刘凌宇 秦青 温亚利
根据在四川省1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进行抽样调查的927份有效农户问卷的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影响保护区周边农户收入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健康、教育、劳动力人数、社会关系、人均耕地面积、生态旅游、保护区培训与发展项目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地理位置、市场距离、家庭负担比则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负向显著影响。其中社会关系、人均耕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外出打工人数、家庭地理位置、保护区培训、发展项目等因素对中低收入农户影响明显,而教育、生态旅游等因素对中高收入阶层农户影响较大。基于研究提出加大保护区周边社区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视社区共管工作及开展环境宣教活动等建议。
关键词:
收入 保护区 影响因素 分位数回归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常菁菁 李强 蒋月亮
以浙江和陕西两省的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农户进行抽样调查,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可知,薪材仍然是农户使用的最主要的能源,故以薪材为例分析其影响因素。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省份、区位对农户家庭用能没有显著的影响,但不同省份的用能量却是差异很大,北方由于冬季较冷,能源消费总量要远大于南方。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收入水平与薪材使用量呈反比关系,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会减少0.312个单位的薪材使用量;如果考虑区位和省份的影响,农户对薪材使用量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可能增大,但农户的家庭规模、收入水平、耕地面积以及林地面积等对薪材使用量却是没有影响,省柴灶的使用会大大节约薪材使用量。因...
关键词:
薪柴 保护区 影响因素 区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张鸣鸣 陈明红
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 ,生物多样性保护不能仅仅依靠保护区的力量 ,它也需要周边社区和农户的主动参与。当前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兽害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直接影响了当地农户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积极性 ,应当通过立法明确兽害补偿中的权责 ,并通过税收减免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对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进行兽害补偿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周边社区 兽害 补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静 欧阳志云 苗鸿 徐卫华
建立保护区是应对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措施,然而保护区内部及其周边社区则受到保护区管理工作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以海南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主要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与该保护区相邻的9个自然村内的172位当地农民。结果表明,54.8%的被调查者认为保护区对其家庭和生活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主要包括增加就业机会、发展旅游业提高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而负面影响主要包括限制资源的利用、忽视其生存利益和野生动物的严重破坏。因此,建议保护区的社区管理工作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将旅游收益按照贡献量合理分配给当地社区,为当地社区开发新的替代性经济来源,加强对周边社区在管理政策、具体措...
关键词:
铜鼓岭 保护区 社区 管理 问卷调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星群
文章针对社区居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广西自然保护区中的大明山、龙虎山、银殿山周边社区中的32个村屯进行PRA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民生问题集中在交通不畅、饮水困难、致富门路少等方面,关注重点集中在低层次生计底线,对居民的基本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也有一定的需求,而对于社会福利关注较少。鉴于PRA调查的局限性,文章提出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民生问题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民生 自然保护区 周边社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任倩倩 赖庆奎
基于2006~2014年金平分水岭保护区周边村寨农户收入的分组数据,运用POVCAL软件计算出各年的FOster-Greer-thOrbeCke家庭贫困指数,全面分析贫困状况的变化趋势,然后通过对FGt指数进行分解来分析贫困变动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FGt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影响贫困变动的原因中经济增长对减贫效果显著,但是恶化的收入分配情况使得减贫效应趋于缓慢,尤其对贫困深度和强度的消极影响较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佳 赵清 杨兴中
从博弈的角度出发,系统地阐述了保护区管理与周边社区的冲突关系,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理性的选择,利用纳什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双方的冲突,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农民利益 博弈 纳什均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平 温亚利
本文结合我国扶贫整体工作的开展情况,选定我国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保护区周边社区贫困的特征、成因,阐述了这些地区扶贫工作的开展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并给出了解决这些地区贫困问题的主要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晓园 王永成 罗辉 余鑫 宋子亮
构建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对引导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意识及保护区关系6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框架;采用层次分析法、要素聚集度和系统耦合度,构造了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绩效评价模型;并对云南轿子山国家级保护区周边6个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所涉及的各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水平得分介于0.450.68之间,系统协调度得分介于0.690.93之间,各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绩效评价得分在0.550.7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晓园 王永成 罗辉 余鑫 宋子亮
构建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对引导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意识及保护区关系6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框架;采用层次分析法、要素聚集度和系统耦合度,构造了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绩效评价模型;并对云南轿子山国家级保护区周边6个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所涉及的各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水平得分介于0.45~0.68之间,系统协调度得分介于0.69~0.93之间,各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绩效评价得分在0.55~0.79之间,评价等级均不高;这说明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不足,尤其是在经济和社会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秦岭大熊猫保护区周边社区自然资源依赖度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游客需求的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山野菜采集行为分析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研究——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农户森林资源经营意愿研究——基于陕西4县288户农户的实证分析
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家庭生活能源消费需求——基于浙江和陕西的实证分析
中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共同管理:中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和谐发展模式探讨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自然保护区周边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保护区周边社区对保护区的认知研究——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