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3)
2023(7545)
2022(6324)
2021(5634)
2020(4363)
2019(9825)
2018(9521)
2017(17575)
2016(9472)
2015(10453)
2014(10462)
2013(10398)
2012(10033)
2011(9514)
2010(9839)
2009(9057)
2008(8822)
2007(7924)
2006(7579)
2005(7061)
作者
(29818)
(24890)
(24879)
(23311)
(15801)
(12083)
(11136)
(9569)
(9494)
(8942)
(8600)
(8474)
(8387)
(7997)
(7776)
(7650)
(7453)
(7209)
(7101)
(7079)
(6312)
(6240)
(5976)
(5694)
(5676)
(5666)
(5545)
(5525)
(5106)
(5025)
学科
(47472)
经济(47433)
管理(23323)
(21045)
地方(20166)
中国(16177)
(15250)
(13686)
企业(13686)
环境(13051)
业经(12233)
农业(11112)
方法(10988)
地方经济(10816)
(10673)
(10604)
(8711)
金融(8710)
资源(8272)
(8248)
贸易(8236)
(8080)
银行(8069)
(8016)
数学(7954)
生态(7908)
数学方法(7883)
(7860)
(7677)
发展(7564)
机构
学院(141441)
大学(135777)
研究(57388)
(55488)
经济(54145)
管理(48366)
中国(43415)
理学(39658)
理学院(39038)
管理学(38372)
管理学院(38104)
科学(37180)
(31549)
(30093)
研究所(27209)
(26914)
中心(25335)
(24724)
(23387)
(23356)
师范(23131)
(21371)
北京(21139)
业大(20763)
农业(20399)
(19627)
(19215)
财经(18675)
师范大学(18654)
科学院(18583)
基金
项目(90700)
科学(70794)
研究(67144)
基金(62661)
(55721)
国家(55221)
科学基金(45906)
社会(42239)
社会科(40030)
社会科学(40021)
(37643)
基金项目(33663)
(31268)
自然(28545)
教育(28137)
(27619)
自然科(27468)
自然科学(27457)
自然科学基金(26905)
编号(26817)
资助(25139)
发展(22179)
(21788)
重点(21324)
成果(21171)
课题(20194)
(18397)
(18063)
国家社会(17288)
创新(17259)
期刊
(75765)
经济(75765)
研究(43776)
中国(34395)
(26019)
科学(22276)
学报(21824)
农业(18195)
管理(18000)
教育(16526)
(16050)
大学(15884)
(15326)
金融(15326)
学学(15020)
业经(14913)
技术(11072)
经济研究(10948)
资源(10890)
问题(9898)
(9885)
财经(8274)
(7899)
(7794)
科技(7429)
(7238)
商业(7129)
(6986)
世界(6740)
现代(6712)
共检索到232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庞振刚  
从对自然保护区界定和生态本质分析入手 ,讨论了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和正负影响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清  崔国发  胡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青晓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资源的载体,因具有资源品位高、旅游产品原生性、客源充足等优势和便利条件,成为生态旅游的最佳选择。然而,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非伦理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政府、企业、公众3个行为主体层面构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体系,旨在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哲学支撑和实践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解永秋  
我国自然保护区集中了国家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为精华的部分,是保护自然环境的重点部位和开发生态旅游的理想区域。环境哲学(或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点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省,对于研究生态旅游的产业开发与实施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这种研究的紧迫性在于我国生态旅游的无序开发已经给自然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据此本文对我国旅游区环境破坏后的生态系统的重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兰芳  邓运员  彭蝶飞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已引起了旅游界的广泛重视,它必将成为21世纪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形式。自然保护区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生态本底条件,理应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为此运用SWOT方法,分析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提出了南岳衡山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构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载田,唐云松  
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迹及其环境进行管理和保护的特殊区域生态系统综合体,具有多种功能。湖南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完整,且量多、面广、高品位,特别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为确保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功能,又能拓展其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是其必然选择。而且一定要旅游规划先行,推广生态旅游产品,进行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静  欧阳志云  苗鸿  徐卫华  
建立保护区是应对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措施,然而保护区内部及其周边社区则受到保护区管理工作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以海南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主要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与该保护区相邻的9个自然村内的172位当地农民。结果表明,54.8%的被调查者认为保护区对其家庭和生活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主要包括增加就业机会、发展旅游业提高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而负面影响主要包括限制资源的利用、忽视其生存利益和野生动物的严重破坏。因此,建议保护区的社区管理工作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将旅游收益按照贡献量合理分配给当地社区,为当地社区开发新的替代性经济来源,加强对周边社区在管理政策、具体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薛美蓉  王芳  郭开怡  乔慧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新型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本文阐释了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概念,并从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社区共管中存在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提出了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性、合理利用资源、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社区共管激励机制、完善野生动物破坏补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共管效果评估机制体系等解决或缓解社区共管中各种冲突与矛盾的途径与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璇  朱海森  
本文以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个案,以作者的现场实际调研为依据,探讨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可能的开发方向,并提出了自然环境非人工化、解说系统科学化、户外产品多元化和网络营销强势化策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兰思仁  陈伟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观光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的高层次的旅游,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森林生态旅游将越来越感兴趣。笔者通过对福建省的自然保护区具有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分析。指出了福建省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提出福建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优势,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基本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聂铭  王旭  邱守明  杜靖川  
基于云南省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数据,从3个维度构建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对贫困农户生产经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样本贫困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出区域差异性;社区社会保障缺乏和政府帮扶政策措施滞后是造成农户生产经营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控制"农户家庭基本特征"类别下的4个变量中,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效果的主客观认知是影响贫困农户生产经营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贫困农户参与保护区生态旅游相关工作正向显著影响农户生产经营能力,并对保护区生态旅游扶贫效果起到中介效应。因此,提出政府相关部门应合理规划,构建全域化生态旅游发展体系;增强基层治理水平,提供就业创业培训路径;转变观念,提升自我脱贫可持续能力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健  李丰生  闫新禹  
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表明,广西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粗放式开发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失衡,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环境容量短板等问题。为此,对于广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应建立兼顾约束与激励的具体机制,在立法约束机制、多元补偿机制、创新激励机制、评估监管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夯实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红  袁兴中  李瑞波  
论述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对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进行了初步研究,划分为四个生态旅游区,即山体森林生态旅游区、滨海生态旅游区、内陆湖泊生态旅游区和自然遗迹生态旅游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