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3)
- 2023(12230)
- 2022(10535)
- 2021(9936)
- 2020(8341)
- 2019(19412)
- 2018(19029)
- 2017(36151)
- 2016(19901)
- 2015(22557)
- 2014(22569)
- 2013(22456)
- 2012(21372)
- 2011(19310)
- 2010(19414)
- 2009(18242)
- 2008(18173)
- 2007(16804)
- 2006(14797)
- 2005(13187)
- 学科
- 济(87023)
- 经济(86838)
- 业(55102)
- 农(51213)
- 管理(46075)
- 农业(33994)
- 方法(33757)
- 企(33715)
- 企业(33715)
- 数学(28371)
- 数学方法(28115)
- 业经(23718)
- 地方(23539)
- 中国(22782)
- 财(19014)
- 学(18155)
- 制(16329)
- 贸(15642)
- 贸易(15635)
- 易(15107)
- 发(14093)
- 和(13805)
- 环境(12983)
- 农业经济(12658)
- 理论(12484)
- 银(11530)
- 银行(11501)
- 融(11362)
- 金融(11358)
- 策(11160)
- 机构
- 学院(286241)
- 大学(282299)
- 济(115604)
- 经济(112988)
- 管理(105153)
- 研究(102103)
- 理学(90109)
- 理学院(88937)
- 管理学(87361)
- 管理学院(86824)
- 中国(77265)
- 农(70344)
- 科学(64997)
- 京(60796)
- 农业(54005)
- 所(53271)
- 财(51257)
- 业大(49767)
- 江(49113)
- 中心(48835)
- 研究所(48406)
- 范(40869)
- 师范(40508)
- 财经(40179)
- 北京(37504)
- 经(36283)
- 州(36203)
- 院(35753)
- 省(35331)
- 经济学(34152)
- 基金
- 项目(190813)
- 科学(147968)
- 研究(141120)
- 基金(135086)
- 家(118831)
- 国家(117420)
- 科学基金(98295)
- 社会(89181)
- 社会科(83028)
- 社会科学(82997)
- 省(77359)
- 基金项目(72462)
- 划(63651)
- 教育(62775)
- 自然(62120)
- 自然科(60347)
- 自然科学(60326)
- 编号(59539)
- 自然科学基金(59236)
- 资助(53550)
- 成果(48436)
- 发(43498)
- 重点(43182)
- 部(41940)
- 课题(40841)
- 创(38808)
- 农(38553)
- 科研(36641)
- 创新(36214)
- 国家社会(35952)
- 期刊
- 济(139123)
- 经济(139123)
- 研究(81877)
- 农(72613)
- 中国(61260)
- 学报(49447)
- 农业(49299)
- 科学(45099)
- 财(39123)
- 大学(37042)
- 学学(34896)
- 管理(32031)
- 教育(30002)
- 业经(28983)
- 融(27114)
- 金融(27114)
- 业(24395)
- 技术(22526)
- 问题(20029)
- 财经(19045)
- 经济研究(18950)
- 版(17655)
- 资源(16731)
- 经(16372)
- 农业经济(15365)
- 农村(15360)
- 村(15360)
- 世界(15345)
- 图书(14452)
- 经济问题(13654)
共检索到436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国建 陈传明 郭连超 侯雨峰
以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法,分析当地农村居民社会观念状况,并结合群体差异性特征,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和Kendall等级相关检验探讨不同人口属性群体间社会观念状况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社会观念状况整体较强,但参与意识相对薄弱;农村居民社会观念指数存在群体差异性,性别对维权意识有显著影响;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状况对其环保意识的高低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国建 陈传明 郭连超 侯雨峰
文章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农户访谈和问卷调查,以福建省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生态补偿对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资本及其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补偿后,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资本总指数显著提高,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而自然资本指数出现下降;生态补偿前后,农户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均表现出显著差异,社会资本没有明显差异;生态补偿实施改变了农户各种生计资本之间的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益民 吴章文
对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90%,有7种森林植被类型,16种林分,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境内共有种子植物1825种、蕨类植物215种、菌类72种、陆生脊椎动物212种,物种资源丰富多样;野生动植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5种,省三级保护动物152种;保护区内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为国家一级,空气负离子浓度平均1.8万个.cm-3,空气中细菌少,气候温和湿润,降水充沛,小气候类型多样,环境质量好。优越的森林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表明,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状况良好,需倍加呵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
社区参与日益成为解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构建居民社区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以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Amos17.0软件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居民对保护区的感知通过影响参与态度进而影响参与行为;参与机会对参与态度和参与行为都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进而提出提高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社区参与 参与行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国平 郭勇 刘大为
自然保护区管理效率评估是衡量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绩效的重要手段,然而国内关于自然保护区管理效率评估方法尚未形成科学的指标评估体系。研究针对国内自然保护区管理效率评估方法忽视利益相关者利益失衡的问题,借鉴WCPA评估框架,对自然保护区管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在对陕西省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效率评估过程中,发现保护区存在产权权属不明、管理资金缺乏、生态旅游不"生态"、社区缺乏沟通等问题,并指出: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效率的关键在于明晰区内资源产权;扩大筹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生态监测重视程度,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雄伟 盛方富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构建其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和研究分析其生态安全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状态—压力—响应—免疫(SPRI)"理论框架模型,设置生态环境状况、生态安全压力、生态系统响应、生态风险免疫等分项指标,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2017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的基本情况及演变态势,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雄伟 盛方富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构建其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和研究分析其生态安全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状态—压力—响应—免疫(SPRI)"理论框架模型,设置生态环境状况、生态安全压力、生态系统响应、生态风险免疫等分项指标,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2017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的基本情况及演变态势,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提供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夏宁 夏锋
自然保护区与林缘社区农户之间唇齿相依,相互影响。林缘社区农户的技术选择行为涉及到各方面工作的协调,而这也成为自然保护区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对农户的技术选择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任倩倩 赖庆奎
基于2006~2014年金平分水岭保护区周边村寨农户收入的分组数据,运用POVCAL软件计算出各年的FOster-Greer-thOrbeCke家庭贫困指数,全面分析贫困状况的变化趋势,然后通过对FGt指数进行分解来分析贫困变动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FGt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影响贫困变动的原因中经济增长对减贫效果显著,但是恶化的收入分配情况使得减贫效应趋于缓慢,尤其对贫困深度和强度的消极影响较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乔勇 谭世明 何友均
基于2017年对湖北星斗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的数据,运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农户生计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项生计资本对农户生计能力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异的。不能笼统地认为保护区建设弱化了农户的生计能力,只是农户的采摘活动、能源消费和动物破坏等因保护区的政策管控而对农户的收入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政府应促进农户的人力资本、农户关系、林权质押、山水价值和农户消费五大生计资本协调发展,促进农户发挥土地价值,同时要创新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计资本 生计能力 农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立为 黄建华 周善义
报道了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蝽类144种,隶属18科113属,其中17种为广西新记录。属种组成分析表明,猎蝽科、缘蝽科、蝽科、盲蝽科和长蝽科是猫儿山蝽类的优势类群,构成保护区蝽类区系的主体,但属种数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显示猫儿山仍有大量蝽类物种有待发现。区系分析表明,在世界动物地理区中,猫儿山蝽类区系以东洋界种类和东洋界+古北界种类为主体,具有典型的东洋界性质,并与古北界有密切联系;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猫儿山蝽类区系与华南区关系最为紧密。
关键词:
蝽类 区系 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锋 王昌海 赵正 任艳梅 温亚利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发展需求与生态保护需求之间的冲突。本文基于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视角,对自然保护区利弊的农户认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的角度来看,目前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野生动物致害较为严重,但生态旅游增加了农户收入。此外,农户比较认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防护、保护物种资源和生态旅游的功能,但是认为自然保护区政策中补偿金额较小。自然保护区补偿低、林地限制利用和林地面积小构成了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区内林业经营的主要障碍。通过因子分析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保护区对粮食种植、林业经营、劳动力转移、生态旅游收入、野生动物致害的影响,保护区的物种资源保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琛琛 乌恩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养生旅游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新热点。自然保护区凭借其优质的生态环境基底,为开发养生旅游产品提供了优势条件,而处理好养生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则成为自然保护区开展养生旅游的难点。本文以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养生森林资源,推出养生文化产品、健康医疗产品、户外健身游憩产品三大养生产品体系,并提出区内养生,区外居住的模式,为养生旅游在自然保护区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养生旅游 自然保护区 旅游产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传明 侯雨峰 吴丽媛
[目的]为了解决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环境保护与区内居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如何处理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保护和区内居民生计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方法]利用"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对区内居民生计影响"专题调研的272份问卷,实证研究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对区内居民生计的影响。[结果]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对区内居民生计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其中有利影响体现在通过发展旅游增加区内居民收入、为区内居民寻找替代产业和能源、对区内居民生计提供政策扶持等方面;不利影响表现为限制资源利用、野生动物肇事、旅游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文斌 郭建荣 吴丽荣 王希群
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是山西省建立的首批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章以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结合保护区的现状和国家自然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提出如何适应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相关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