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6)
- 2023(8972)
- 2022(7074)
- 2021(6341)
- 2020(5153)
- 2019(11365)
- 2018(11084)
- 2017(21097)
- 2016(10762)
- 2015(12099)
- 2014(11666)
- 2013(11530)
- 2012(10774)
- 2011(9902)
- 2010(10457)
- 2009(9963)
- 2008(9773)
- 2007(8835)
- 2006(8143)
- 2005(7424)
- 学科
- 济(66150)
- 经济(66100)
- 管理(37498)
- 业(32488)
- 企(28715)
- 企业(28715)
- 方法(18003)
- 地方(17331)
- 中国(15242)
- 数学(14897)
- 数学方法(14756)
- 业经(13627)
- 技术(13101)
- 地方经济(12594)
- 学(11954)
- 农(11289)
- 财(10758)
- 制(10239)
- 技术管理(9615)
- 理论(9602)
- 银(9057)
- 融(9056)
- 金融(9055)
- 银行(9051)
- 环境(8876)
- 行(8731)
- 和(8504)
- 体(7939)
- 农业(7822)
- 贸(7701)
- 机构
- 学院(162551)
- 大学(160515)
- 济(77259)
- 经济(75818)
- 管理(60285)
- 研究(56152)
- 理学(50807)
- 理学院(50255)
- 管理学(49537)
- 管理学院(49221)
- 中国(43120)
- 财(34025)
- 京(33025)
- 科学(30725)
- 所(27138)
- 财经(26639)
- 经济学(25479)
- 江(25449)
- 中心(24899)
- 研究所(24164)
- 经(24001)
- 经济学院(22487)
- 范(21885)
- 师范(21725)
- 北京(21191)
- 院(20229)
- 州(20163)
- 财经大学(19464)
- 农(19117)
- 业大(18764)
- 基金
- 项目(100695)
- 科学(80192)
- 研究(77539)
- 基金(72110)
- 家(61764)
- 国家(61252)
- 科学基金(53208)
- 社会(52074)
- 社会科(49412)
- 社会科学(49395)
- 省(40087)
- 基金项目(37101)
- 教育(35174)
- 划(32233)
- 自然(31083)
- 编号(30546)
- 自然科(30181)
- 自然科学(30169)
- 自然科学基金(29614)
- 资助(28493)
- 成果(25042)
- 创(23729)
- 发(23540)
- 重点(22859)
- 创新(22349)
- 国家社会(22341)
- 课题(22042)
- 部(21608)
- 发展(19768)
- 展(19499)
共检索到258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禹骅 赵禹鹏
以一定劳动下的最优财富产出是纯粹劳动价值论的经济思维范式,这种范式可能是经济宏观与微观不协调的根源。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自然资本的稀缺性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考虑自然资本的弱再生性、人力资本的增长性、物质资本的强再生性,将经济思维的范式从劳动价值论转向自然价值观,可能更有益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
自然价值观 经济思维 范式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广义
人类社会要发展,必然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但如果对自然资源只开发不保护,或者用一种功利主义价值观进行开发利用,将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经济、社会问题。民族地区一般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所以对于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更要慎重。生态伦理观强调资源的多重价值,反对把资源仅仅还原为经济学上的资源,这种价值观能够较好地指导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可较好地解决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与政治稳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祖光 张俊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方本新
创新文化变迁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不断演进的过程。当代新价值观的兴起,是创新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人们对价值认识不断深化的逻辑必然。随着当今时代商业环境的日趋复杂化,新价值观为我们观察、理解并指导创新文化的演进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认知图式和思想框架。
关键词:
创新文化 文化范式 新价值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碚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全球化格局,在学术范式上,以新范式思维认识和应对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新情况,不仅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学术价值,甚至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微观—宏观范式中,引入包含经济理性、价值文化和制度形态三个维度的域观范式,可以从多维度观察和认识现实,这也是经济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要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增加理论上的指导力和理论对实践的阐释力,应遵循微观—宏观—域观范式思维来进行研究,通过实践提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发展中国经济学,探索进行经济学范式的重大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梁鹤年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国土空间规划聚焦于天道与人性相通之处达成天人合一。作为判断规划好与不好的标准,"以人为本"理念应有具体体现方法和实现方式。因此,本文系统论述了"以人为本"国土空间规划的思维范式、价值取向以及规划方法,以期为规划工作者提供一套实际和可用的工具。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熙
在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伴随价值观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关学校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经验研究日益丰富。这些研究出于不同的研究范式,采用不同的方法论。科学取向的评价研究通过测量行为等外显变量,推测价值观这个潜在变量,并以统计计算说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诠释取向与行动取向的评价研究凸显价值观教育的主观性与主体性,前者以学生、教师及家长的视角看待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及效果,后者鼓励当事人参与评价过程,进行主动思考与反思。定量研究、质性研究和行动研究均可在价值观教育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大规模的价值观教育评价中,这三种研究方
关键词:
价值观教育 科学取向 诠释取向 行动取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雄胜
21世纪带给企业全新的管理思维与理念,其核心有两条基本原理:其一,内部市场。计划与控制不再是微观组织处理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过去在宏观领域计划机制转化对市场模式这种趋势开始漫延并影响微观领域,让创业精神在底层广泛传播是新时代衡量微观活力强弱的主要标准,也成为微观组织所应解决的首要问题,将市场原则引入企业从而形成内部市场是激发企业创业精神的不二法门。其二,公司共同体。企业真正的竞争力及成功经营并不来自于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建伟
文章对法律经济学的主流范式在当代的思想流变及其理论困境作了阐述,指出了法律经济学理论未来发展的趋向是,从主流范式的注重对法律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分析走向比较制度分析,而且在研究对象方面应将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立为治理制度和合作秩序,只有如此,法律经济学才能从主流范式的封闭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中走出来;最后,文章指出了法律经济学的比较制度分析范式的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命题。
关键词:
主流范式 法律经济学 比较制度分析范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念
对于经济学理论研究而言,次贷危机"爆发"和次贷危机"演化"是两个联系紧密却又截然不同的命题,从"革命性"的角度看,后者甚至比前者更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在危机"爆发"之后,微观主体进行了一系列规避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云坚 梁晗 朱春玲
共享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宣告了共享时代的来临。文章重点探讨了共享经济的实质和价值创造过程,提出了共享经济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价值创造新范式。共享经济的实质是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使得通过共享闲置资源的使用权以获取剩余价值成为可能,从而创造连接红利的过程。
关键词:
共享经济 价值创造 交易成本 连接红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云坚 梁晗 朱春玲
共享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宣告了共享时代的来临。文章重点探讨了共享经济的实质和价值创造过程,提出了共享经济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价值创造新范式。共享经济的实质是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使得通过共享闲置资源的使用权以获取剩余价值成为可能,从而创造连接红利的过程。
关键词:
共享经济 价值创造 交易成本 连接红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温莲香
西方学者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归结为"生产中心主义,忽视环境保护",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歪曲。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很早就关注资本主义工业化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从属性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和谐统一;从主客体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和谐统一;从本体论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有机体和无机体的和谐统一;从历史观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和谐统一;从价值取向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和谐统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人与自然的关系 和谐统一
[期刊] 求索
[作者]
熊金武
量化历史主要以经济计量方法进行历史维度的跨学科研究,是现代社会科学范式革命在历史学(尤其是经济史学)的体现。量化历史范式有利于推动经济史学融入主流经济学,使之成为经济理论创新的"源"。在学科范式上,量化历史研究围绕长历史和跨学科学术问题,基于扎实的史料和构建历史数据库,采用工具变量、双重差分、断点回归等统计和计量方法,检验既有理论并突破常识收获新知。这符合"史无定法"和"破四就""立四新"的经济史方法论创新原则,构成了经济史学研究的范式创新,是对传统经济史学研究方法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量化历史 范式创新 经济史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川川 刘刚
数字经济是基于网络空间发展的以数据和算法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新经济形态。无论是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数据和算法要素的引入带来了创新范式变革。本文通过对创新范式变革理论的回顾,在分析数字经济创新范式变革背景的基础上,对数字经济创新范式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进行了总结。基于网络空间的发展,数字经济创新范式内涵包括全时空性、强互动性、高开放性、跨边界性四方面内容。与工业经济创新范式不同,数字经济创新范式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网络化和生态化特征。数字技术深度渗透和广泛赋能不断重构创新活动的秩序和运行规则,使创新范式朝着民主性、包容性、共生性方向演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