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7)
2023(7997)
2022(6507)
2021(6159)
2020(5285)
2019(12118)
2018(12166)
2017(23761)
2016(12753)
2015(14616)
2014(14617)
2013(14152)
2012(12547)
2011(11382)
2010(11717)
2009(11131)
2008(11032)
2007(9762)
2006(8689)
2005(7970)
作者
(35770)
(29891)
(29826)
(28577)
(19067)
(14143)
(13438)
(11554)
(11329)
(10714)
(10228)
(10168)
(9720)
(9616)
(9377)
(9225)
(8946)
(8718)
(8598)
(8538)
(7502)
(7324)
(7235)
(6849)
(6783)
(6680)
(6669)
(6559)
(6011)
(5774)
学科
(51315)
经济(51229)
管理(43683)
(38672)
(34057)
企业(34057)
方法(24848)
数学(22157)
数学方法(21620)
(15331)
(14920)
中国(12927)
(12579)
业经(11805)
(10189)
(9455)
(9440)
财务(9407)
财务管理(9384)
理论(9273)
(8940)
银行(8932)
企业财务(8884)
(8618)
贸易(8613)
体制(8599)
(8511)
(8421)
(8418)
(8220)
机构
大学(183469)
学院(183252)
(75109)
经济(73518)
管理(72868)
理学(62932)
理学院(62290)
管理学(60954)
管理学院(60619)
研究(57303)
中国(44833)
(38175)
(38159)
科学(33517)
财经(29609)
(27997)
(27706)
(26747)
中心(26480)
(25353)
业大(25099)
研究所(24993)
北京(23969)
经济学(23308)
(22116)
财经大学(22034)
师范(21892)
(21713)
(21178)
经济学院(20782)
基金
项目(121789)
科学(97077)
基金(89642)
研究(89140)
(77500)
国家(76925)
科学基金(67258)
社会(57808)
社会科(54894)
社会科学(54882)
(47342)
基金项目(46372)
自然(43671)
自然科(42547)
自然科学(42536)
教育(42448)
自然科学基金(41769)
(39674)
资助(37832)
编号(35721)
成果(29454)
重点(27519)
(27488)
(27364)
(25655)
课题(25258)
(24681)
创新(24076)
教育部(24073)
国家社会(24039)
期刊
(82112)
经济(82112)
研究(53912)
中国(37712)
(31292)
管理(29277)
学报(25802)
科学(25230)
(23236)
大学(20958)
教育(20588)
学学(19834)
技术(17755)
(17136)
金融(17136)
财经(15226)
农业(15110)
业经(13162)
经济研究(13128)
(13021)
问题(10535)
统计(10365)
(9766)
技术经济(9105)
(8571)
决策(8548)
科技(8332)
理论(8199)
财会(8072)
(8031)
共检索到272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吕欣  
在我国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具有重大的立法价值。在立法模式上,我国应当接纳一般破产主义,与现有的企业法人破产制度统一为一部完整的破产法。为保证自然人破产制度在我国有效运行和实施,应当建立和完善配套制度,优化其外部环境;同时,根据自然人破产的特性,构建和细化相关破产制度,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羽晓  
为了保障自然人及其债权人的相关利益,完善我国现代破产制度并且与国际社会接轨,在我国构建一个合理的自然人破产制度已经势在必行。本文认为,虽然我国目前在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构建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障碍,例如相关制度不完善、司法操作困难、与传统观念不符等。但是纵观各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发展历史,这些困难在我国现阶段并非不可以克服,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最后通过对其他国家的自然人破产制度进行分析,对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构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仰光  
从法政策角度考量,自然人破产制度可以使债权人获得公平受偿,使债务人获得重生,这是自然人破产制度确立的最重要原因;而信贷消费的迅速发展,是我国确立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社会基础。我国面临的城乡二元结构、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只是建立自然人破产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法技术问题。在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时必须正视城乡二元结构、信用体制缺失等问题,并逐步建立自然人财产申报登记制度,完善信用制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殷慧芬  张留禄  
破产免责制度为债务人提供全新开始机会的独立性价值逐渐得到了立法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建立我国破产免责制度的基本思路是:破产免责是债务人享有的一项权利,债务人应根据法律的规定直接获得破产免责,而无需经过法院的许可。存有欺诈行为或试图滥用破产免责逃避债务的债务人获得破产免责的可能性需受到限制,破产免责的效力也不应及于税收、罚款等债务。为确保破产免责权利不被滥用,法院在破产免责生效后应可作出撤销免责的裁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景义  
世界各国的破产法律制度,各具不同的传统和特点。但就破产法的适用范围而言,基本形成了商人破产主义和一般破产主义两种不同的立法体例。多数国家破产法基于自然人的经济主体属性,将自然人破产纳入其调整范围。我国现行破产法律制度仍采用商人破产主义,否定自然人的破产能力。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我国现行破产法有必要拓宽其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自然人也应成为破产法的调整对象。本文立足自然人成为市场经济主体这一现实,拟对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汲取国外破产法律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法律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段宇波  侯芮  
在比较政治经济学中,路径依赖是分析制度变迁的重要概念。按照历史制度主义的观点,路径依赖常常被视作是导致制度稳定的原因。事实上,路径依赖是制度变迁的重要模式之一,包含了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路径依赖,超越了基于断裂均衡的狭义路径依赖模式,既能解释断裂均衡,也能解释渐进转型。分析多种要素的、更为开放的路径依赖模型,拓展了制度变迁的内涵和模式,实现了制度持续和制度变迁的联结,解释了制度变迁中的外生性和内生性因素的统一,处理了结构性和个体性层次矛盾,实现了制度变迁中决定论和偶然性的统一。路径依赖的制度变迁模式的探索,完善了制度变迁模式的谱系,形成多元共存的制度变迁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涛  
本文立足于我国目前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探讨我国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和自然人破产制度之间存在的理论冲突及实践矛盾,分析农村信用体系的缺失、办理破产案件人员不足对自然人破产制度施行的阻碍,指出农村保障体系的缺失会影响自然人破产制度价值的实现,论证了我国目前还不适宜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磊  
公司法意义上的有限责任是不存在的,任何主体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然人和法人都应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公司只是自然人实现这种责任形式的一种工具或手段,而自然人破产理论是建构自然人有限责任制度必不可少之保障,应当修正公司制度中的责任理论,同时承认自然人的破产能力来构建出完整的自然人有限责任制度体系。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刚  龙稳全  
新《公司法》明确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为我国一种新的企业形态。按照我国目前的税制,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所得,不仅要以公司的名义缴纳企业所得税,自然人股东从公司所得中获得的收入还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有违量能课税原则。征税所考虑的首要因素应是纳税主体是否具有负担能力,而非是否具有独立人格。在我国的税制中,更是要求公司具有特别的税收负担能力,而这正是以自然人为股东的一人公司所缺乏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志坤  李菁菁  丁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构建自然人税收征管制度,是我国直接税税收征管改革的方向。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需要构建自然人税收征管制度。直接税的征收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间接税,它需要一系列相关机制与制度的配合。自然人税收征管信息平台和涉税信息管理制度,是实现自然人税收高效征管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我国自然人税收征管现状,提出自然人税收征管制度设计构想和相关流程,以期对推动我国的直接税改革有所裨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肖军  
制度主义中的制度同形与路径依赖理论是理解高等教育变革的有力工具。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高等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系统扩张,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民众对政府管理方式的质疑以及市场化办学意识盛行。为了面对新的高等教育环境,德国大学引入了新的治理手段,如签订目标协定、引入绩效拨款、加强大学校长权力、设立大学理事会等。综观德国大学治理制度改革,其存在着向新公共管理制度靠近的趋向,也存在着明显的改革路径依赖,即沿着传统的洪堡大学模式在缓慢前进,国家和教授的权力依旧在大学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江苏省徐州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黄纬东  任际  
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税制结构将逐步过渡到间接税与直接税均衡发展的格局。在自然人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纳税识别号制度将是强化管理、提升征管质效的基础制度和有效途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的自然人纳税识别号制度是自然人税收管理制度的前置性要求,该制度将有力于支撑自然人税收管理体系,是自然人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纳税评估和税额确定的重要基础。一、自然人纳税识别号界定1(一)自然人纳税识别号定义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江苏省徐州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黄纬东  任际  
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税制结构将逐步过渡到间接税与直接税均衡发展的格局。在自然人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纳税识别号制度将是强化管理、提升征管质效的基础制度和有效途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的自然人纳税识别号制度是自然人税收管理制度的前置性要求,该制度将有力于支撑自然人税收管理体系,是自然人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纳税评估和税额确定的重要基础。一、自然人纳税识别号界定1(一)自然人纳税识别号定义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江苏省徐州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黄纬东  任际  
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税制结构将逐步过渡到间接税与直接税均衡发展的格局。在自然人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纳税识别号制度将是强化管理、提升征管质效的基础制度和有效途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的自然人纳税识别号制度是自然人税收管理制度的前置性要求,该制度将有力于支撑自然人税收管理体系,是自然人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纳税评估和税额确定的重要基础。一、自然人纳税识别号界定1(一)自然人纳税识别号定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彬  李明星  
教育制度变迁是教育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的过程。作为一种"公共品",教育制度在变迁过程中呈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造成了选择上的无效率。运用教育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视角,可以将"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换的困境归结为:个体策略选择的帕累托均衡状态、新旧教育制度选择上的低成本偏好、非正式规则转换的困难以及利益集团的牵制四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