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3)
- 2023(13564)
- 2022(11989)
- 2021(11258)
- 2020(9385)
- 2019(21212)
- 2018(21037)
- 2017(40435)
- 2016(21969)
- 2015(24228)
- 2014(23727)
- 2013(23255)
- 2012(20927)
- 2011(18774)
- 2010(18412)
- 2009(17032)
- 2008(16033)
- 2007(13646)
- 2006(11890)
- 2005(9770)
- 学科
- 济(81351)
- 经济(81256)
- 管理(61384)
- 业(57347)
- 企(48199)
- 企业(48199)
- 方法(39343)
- 数学(33135)
- 数学方法(32764)
- 农(22348)
- 中国(20382)
- 财(19951)
- 业经(19312)
- 学(18630)
- 地方(15877)
- 理论(15679)
- 农业(15154)
- 贸(14861)
- 贸易(14855)
- 易(14407)
- 和(13938)
- 环境(13717)
- 务(13297)
- 制(13275)
- 财务(13231)
- 财务管理(13209)
- 技术(12942)
- 企业财务(12490)
- 教育(12128)
- 划(11942)
- 机构
- 学院(301765)
- 大学(300753)
- 管理(121569)
- 济(112931)
- 经济(110402)
- 理学(106537)
- 理学院(105325)
- 管理学(103426)
- 管理学院(102889)
- 研究(95342)
- 中国(68840)
- 京(62811)
- 科学(62040)
- 财(50388)
- 农(47201)
- 所(46652)
- 业大(46200)
- 中心(43188)
- 研究所(43062)
- 范(42171)
- 江(41836)
- 师范(41791)
- 财经(41781)
- 北京(39152)
- 经(38032)
- 农业(37155)
- 院(34888)
- 州(34511)
- 师范大学(33870)
- 经济学(33186)
- 基金
- 项目(214501)
- 科学(168890)
- 研究(157032)
- 基金(155166)
- 家(135038)
- 国家(133891)
- 科学基金(115527)
- 社会(98395)
- 社会科(93033)
- 社会科学(93010)
- 省(84483)
- 基金项目(83546)
- 自然(76127)
- 自然科(74191)
- 自然科学(74174)
- 自然科学基金(72846)
- 教育(72518)
- 划(70836)
- 编号(64907)
- 资助(63137)
- 成果(51391)
- 重点(47505)
- 部(46404)
- 发(45426)
- 创(44728)
- 课题(43801)
- 创新(41523)
- 科研(41084)
- 项目编号(40212)
- 大学(39983)
- 期刊
- 济(120556)
- 经济(120556)
- 研究(82822)
- 中国(50700)
- 学报(48533)
- 科学(44612)
- 农(42449)
- 管理(41973)
- 财(36584)
- 大学(36511)
- 教育(35512)
- 学学(34364)
- 农业(30120)
- 技术(24443)
- 业经(21931)
- 融(20062)
- 金融(20062)
- 财经(19209)
- 经济研究(19187)
- 经(16402)
- 图书(16264)
- 问题(15323)
- 科技(14929)
- 业(14894)
- 理论(14051)
- 版(14025)
- 商业(13877)
- 资源(13509)
- 技术经济(13356)
- 现代(13088)
共检索到415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晓 刘明 白长虹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出游中的精神满足越来越重视。幸福感是旅游者在旅行中所期望实现的终极目标。纵观现有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多数研究对旅游者幸福感的诠释与测量会采用直接借用心理学理论成果的方式,而缺少追根溯源的深入探讨,这种做法局限了幸福感的解释力和视域。幸福感的概念分析缘起于哲学,幸福作为伦理学中的核心概念自古希腊哲学起就得到充分诠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创了幸福研究的两大哲学范式,其中,亚里士多德开创的自然主义哲学范式成为当今人文社会科学中幸福研究的主导范式。因此,对旅游者幸福感内涵与构成要素的研究,需要重新挖掘自然主义哲学传统中的相关概念资源。文章借助哲学领域中幸福概念的诠释学研究,结合开放式问卷文本的质性分析,对旅游者幸福感的构成要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旅游者幸福感是旅游者在非惯常环境中对其体验到的外在和内在对象经过内在认知反省后获得的积极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由主体满足要素和主体实现要素两部分组成。扎根分析发现旅游者幸福感是一个多维构念,具体由愉悦感、抽离感、临场感、获得感、满足感、能动感和仪式感7个维度构成。研究对旅游者幸福感概念的重新界定和构成要素的深度分析弥补了原有直接借用心理学幸福感概念化旅游者幸福感的缺陷,使旅游者幸福感的概念定义和测量更为合理,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旅游者在旅游中所获得的积极效益,进而使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更为科学化、系统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粟路军 胡萱
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迁都应将提升人类福祉作为重要目标,因而有关幸福感以及如何提升幸福感很早就引发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幸福感的研究迅速在多学科领域展开,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推动着幸福感在研究层面与多元学科渗透,逐渐形成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综合发展的交叉学科体系,并呈现出交融并济的良好发展态势。不同学科领域对幸福感的探索和论证为旅游领域的幸福感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研究积累,特别是为旅游者幸福感的基础理论、理论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理基础和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晓 白长虹
目前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普遍借用主观幸福感这一概念,这种借用将旅游者幸福感的概念局限于情感要素,而忽视了旅游体验的价值和意义。借用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使得旅游者幸福感的概念化和术语使用存在模糊和混淆等问题。鉴于此,文章借助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理论,对现有国外旅游者幸福感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研究发现,早期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者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两个维度,欠缺对旅游者幸福感内涵的深入挖掘。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意识到直接借用主观幸福感概念的局限性,进而开始转向从实现主义视角理解旅游者幸福感。这一研究转向不仅引发了学界对旅游者幸福感研究的反思和拓展,还为未来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提供了素材和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礼彬 宋莉
在旅游业成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与人类幸福之间的关系愈加受到重视,在旅游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旅游者幸福感研究的集成梳理具有迫切性。文章以52篇中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全局性视角对当前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内容进行框架梳理与重构。研究发现:(1)当前研究围绕"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内容"这一核心类属,存在幸福渴望、幸福触发、幸福抑制、幸福呈现、幸福干预、幸福延展和幸福认知7大主类属,其下细分为47个次类属。(2)研究脉络存在时间脉络、层次脉络、范围脉络和故事脉络4种。(3)当前关于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存在积极与消极、整体与局部、主观与客观等悖论。(4)旅游者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内容显示,旅游者幸福感异质化特点突出,互动因素产生重要影响,并依据时间效果产生瞬时幸福、长期幸福和后发幸福3种状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妥艳媜
亚里士多德曾说,"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旅游作为人类获得幸福的一个重要途径,已融入更多人的生活,继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个体的生命系统在旅游中得以开放、拓展与提升,人们在其中探索未知,开阔思维,促进社交,增进对未知世界和他人的了解。今天,全球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不仅仅是因为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高杨 白凯 马耀峰
选择赴藏旅游者的网络游记为研究内容,基于旅游系统模型理论,运用个案研究及文本情感分析法,对赴藏旅游者幸福感的时空结构与特征进行了初步建构分析。研究发现:(1)赴藏旅游者的幸福感具有历时性特征,其时间结构遵循"游前神往-游中沉浸-游后反思"的基本逻辑动态变化;(2)围绕"想象空间-多元体验空间-回忆空间"的基本架构,赴藏旅游者的幸福感依据游程、地域的转移而循环往复,具有空间非匀质性;(3)旅游者幸福感的三元结构,即"目的地意象识别-非负面评价-积极情感体验",具有协同性;(4)在游程的不同阶段,旅游者幸福感的要素结构在"客源地/通道及目的地-旅游者"的互动过程中不断重构,主导特征呈现交替性与差异性。
关键词:
旅游 幸福感 时空结构 特征 西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瑞霞 周志民
以往研究在文化旅游真实性感知对旅游者忠诚的影响问题上,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存在主义真实性对旅游者忠诚的影响上存在较大分歧,内在机制尚不清晰。文章以幸福感的两个维度——享乐幸福感和实现幸福感为中介,研究文化旅游真实性感知的两种类型——客体相关真实性和存在主义真实性对旅游者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客体相关真实性对旅游者忠诚的影响被享乐幸福感和实现幸福感部分中介;存在主义真实性对旅游者忠诚的影响被享乐幸福感和实现幸福感完全中介。文章以幸福感为中介,丰富了文化旅游真实性感知对旅游者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同时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润哲 黄震方 鲍佳琪 郭叙淇 莫雨亭
尽管很多研究从不同角度探索了乡村旅游者游憩行为的形成机理以及影响因素,但是从怀旧情感的角度考虑的较少。对此,该研究根据地方依恋和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以怀旧情感为驱动因素,把西递、宏村作为调研案例地,构建乡村旅游者主观幸福感和游憩行为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怀旧情感对乡村旅游者的主观幸福感和游憩行为意向的模型构建有良好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模型的效度和适配度较高;(2)怀旧情感对地方依恋的影响具有内部差异性,怀旧情感对地方依赖有直接显著积极影响,对地方认同并不产生显著影响;(3)地方依赖对主观幸福感和游憩行为意向有显著积极影响,地方认同对主观幸福感、游憩行为意向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4)怀旧情感对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体验对地方依恋、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对游憩行为意向有显著积极影响。研究结果也为旅游管理者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及理论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妥艳媜 秦蓓蓓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和全球格局,在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全力彰显“头雁效应”,推动人类加快迈入AI时代。工业革命的宏大图景展示了AI将改变人们的交互方式,突破心灵界限,提高身体机能,改善生活质量。旅游产业由于具有高度的体验性、精神性和文化性等特征,正在成为AI的重要应用场景。随着生成式AI(如ChatGPT)、人机交互、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技术的进步,旅游业正与AI建立起更加全面的联系,旅游产品和服务、旅游体验、旅游企业运营管理模式、旅游营销、目的地智能治理等因AI技术发生重大变革和创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佼佼 郭英之
旅游是实现幸福感的重要途径,疫情特殊时期的人际交往特征产生了新的变量影响旅游者幸福感。文章从价值幸福感和享乐幸福感两个层面出发,在已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引入身体距离变量,运用分析多变量交互作用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阐述多重复杂并发因果。结果表明:(1)在身体距离、交往意愿、休闲参与、休闲效益、心流体验、服务质量、目的地魅力7个单因素中,交往意愿一致性最高,但所有单要素均不能构成幸福感的充要条件,必须通过条件组合发挥作用。(2)在针对两类幸福感各形成的128种组合中,分别有20个和12个充分性条件组合形成良好的解释力。(3)不同条件组合构成了参与互动逻辑、体验效益逻辑和目的地产品逻辑3大逻辑,3种逻辑综合作用能够产生一致性最高的条件组合。(4)交往意愿是路径组合中的最高频变量,显示出旅游者强烈的人际需求。(5)对于价值幸福感来说,休闲参与成为仅次于交往意愿的组合高频要素;对于享乐幸福感来说,所有的路径都离不开休闲效益、心流体验或服务质量的其中之一。(6)在最高一致性的路径组合中,两类幸福感都"一定不包含"亲近的身体距离,显示出虽然交往意愿强烈,但保持身体距离也是当前旅游幸福感的重要路径要素。研究结论有助于在疫情防控中提升旅游者幸福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有真 贾志永 刘静
影响幸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经济、婚姻、国家政策。但在北川这个经济和人均GDP还不发达的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收入仍然是提高当地百姓幸福感的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
北川 旅游 经济发展 幸福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粟路军
本文基于认知—情感—行为理论,构建了服务认知要素、消费情感和旅游者忠诚关系的整合模型,以厦门城市旅游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服务认知三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机制,服务公平性对服务质量和感知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服务质量显著正向影响感知价值;(2)消费情感在服务认知要素对旅游者忠诚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服务公平性对正面消费情感和负面消费情感有显著正向影响,服务质量、感知价值对正面消费情感有显著正向影响。正面消费情感对负面消费情感有抑制作用,并显著正向影响重游倾向和口碑宣传,而负面消费情感显著正向影响寻找替代旅游地;(3)旅游者满意显著直接正向影响重游倾向和口碑宣传;(4)重游倾向对口碑宣...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欣 程振锋 王国成
旅游业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提升国民幸福感。基于体验价值这一全新视角,聚焦旅游的微观家庭团体,采用准自然实验样本和具有大数据关联分析特点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家庭成员幸福感的重要组成要素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家庭旅游过程中,旅游体验通过感官及功能体验、认知体验、情感体验等对家庭旅游参与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旅游参与行为显著影响着家庭成员主观幸福感。研究结论明晰了旅游体验因素对家庭旅游参与行为的影响作用机理,为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及国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提供了理论借鉴与经验证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颖华
随着旅游者对Web 2.0社交媒体使用的日益增多,旅游虚拟社区相继涌现(如TravBuddy.com,Trippy.com,doyouhike.net),旅游者社交网络行为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社交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应用,集中体现了当下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特征:个人主义、透视主义、多元性、去中心化、批判思维等。这些后现代特征如何影响旅游者的社交媒体行为以及旅游者与他人的关系呢?本文拟从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