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26)
2023(4340)
2022(3659)
2021(3700)
2020(2999)
2019(7063)
2018(7013)
2017(11020)
2016(7565)
2015(9165)
2014(9570)
2013(8411)
2012(7673)
2011(7016)
2010(7395)
2009(5929)
2008(5944)
2007(5566)
2006(4977)
2005(4661)
作者
(18800)
(15407)
(15227)
(15004)
(9902)
(7391)
(7243)
(6106)
(6036)
(6015)
(5334)
(5290)
(5147)
(5092)
(4875)
(4823)
(4770)
(4747)
(4470)
(4437)
(4290)
(4012)
(3931)
(3764)
(3665)
(3617)
(3563)
(3437)
(3245)
(3189)
学科
管理(17102)
(13887)
经济(13868)
中国(12130)
(12001)
教育(10673)
理论(9764)
(9684)
企业(9684)
教学(9168)
学法(6338)
教学法(6338)
(5740)
学理(5469)
学理论(5469)
学校(5122)
(5018)
方法(4960)
(4394)
技术(4346)
(4101)
研究(4016)
地方(3780)
业经(3768)
数学(3699)
农业(3685)
数学方法(3552)
高等(3527)
人事(3496)
人事管理(3496)
机构
学院(89416)
大学(84008)
研究(29524)
管理(25083)
(22059)
职业(21935)
经济(20918)
技术(20736)
中国(20371)
理学(19868)
(19783)
理学院(19524)
教育(19493)
管理学(18718)
管理学院(18547)
(18331)
科学(18132)
(17856)
师范(17706)
(15640)
职业技术(15425)
(14647)
技术学院(14143)
中心(13879)
研究所(13563)
(13533)
师范大学(13392)
北京(13256)
(12860)
(11556)
基金
项目(50374)
研究(46216)
科学(38198)
教育(29457)
基金(28302)
编号(24255)
(24181)
(23449)
国家(23083)
社会(21828)
成果(20908)
(20665)
课题(20642)
社会科(20166)
社会科学(20162)
科学基金(18731)
(18491)
基金项目(14092)
规划(13919)
项目编号(13553)
重点(12850)
(12511)
资助(12461)
(12386)
研究成果(12221)
(11574)
(11247)
年度(10960)
自然(10908)
(10745)
期刊
教育(41809)
中国(35077)
(30749)
经济(30749)
研究(30547)
职业(18180)
技术(17604)
技术教育(12498)
职业技术(12498)
职业技术教育(12498)
学报(12389)
(12048)
(11316)
管理(10232)
大学(10049)
科学(9499)
图书(9403)
(8718)
论坛(8718)
学学(7755)
农业(7698)
书馆(7164)
图书馆(7164)
(6791)
金融(6791)
高等(6067)
职教(5666)
业经(5540)
成人(5145)
成人教育(5145)
共检索到158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应崧  
按教育部颁发的教高[2008]5号文件组织、实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需要认真研读《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而准确把握《方案》的关键在于深入了解《方案》制订的背景、深刻领会《方案》制订的指导思想、全面理解《方案》的设计思路、充分认识《方案》的主要特点。归根结底,需要理解,《方案》的制订是从"需求"源头开始的探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大奎  
过去一轮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处于初创阶段以及社会高度关注的背景下进行的。评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有值得认真改进的问题。新一轮评估将基于《数据采集平台》运行基础之上,改革评估模式和方法;应遵循规律、把握方向、坚持方针、贯彻文件、注重内涵,逐步形成国家政策引导、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为主体、专家与用人单位参与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体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黄幼菲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院校发展的生命线,图书馆评估则对院校图书馆工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其指标的设置必须遵循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宗旨和特点,反映图书馆工作的现实要求和发展趋势。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关于图书馆评估指标和数据采集平台的设置并不尽人意,存在着缺失与不足,必须在进行充分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保证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步入健康、稳妥、快速的发展轨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桂华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应以工学结合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在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习领域,明确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从而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翟艳辉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其中,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统一的办学实体是职业院校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如何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国烛  
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界定、组成及形成,阐述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及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严萍  
2004年至今,按照教育部五年一轮的评估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已进入第三轮。以安徽省高职评估实践和数据为切入点,发现高职评估在促进办学条件达标、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仍存在评估导向作用发挥不充分、指标过于统一、主客体关系尚未理顺、专家队伍不够优化、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必须从坚持质量为本,实施分类评估,引导高校特色发展;强化高校评估主体地位;优化评估专家队伍;建立整改回访评估长效机制;加强评估文化建设等方面改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曲健  谢绍霞  
探索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新规律和新办法,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在帮助学生全面成才的过程中实现德育目标,逐步实现高职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洪清  
本文提出了职业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设想,并从思路、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义先  李一平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亟须大量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必须以其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本文结合当今高职教育的时代要求,通过实例剖析了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实践,如"1321"、"2+1"的学期模式、"SOVO"、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在课程体系中引入双证书教育、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等,分析了其实践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胜权  董仁忠  
第一轮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得到了大多数公立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的认可,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然而,现行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制度远未完善,面临着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强化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应对高等职业教育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挑战。要深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改革,亟待采取如下主要举措:充分发挥评估在质量保障中的核心作用;分类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组织体系;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加快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立法步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明鹏  
海南高等职业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促进海南高职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彻底转变观念,明确海南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推进课程建设改革,构建适应海南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推行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和海南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程序;从海南实际出发,加强师资队伍、实训实习基地、教学评价机制的建设,为人才培养提高良好的条件保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朝霞  周晓敏  
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基于职业本位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强调根据行业对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需求设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多层面立体式的教学评估体系,建设高技能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乃新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内涵发展时期,如何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应用型工匠人才培养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在应用型工匠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使应用型工匠人才培养更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九个坚持""六个下功夫"的要求。因此,职业院校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设计、专业基础知识体系设计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设计三大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做好工匠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俊民  
学生职业"软能力"作为体现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方面,在就业和以后人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相关理论,结合有关"软能力"研究的现状,对高校学生"软能力"的理论内涵进行界定,对如何培养高校学生职业"软能力"提出了建议和对策。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共同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