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1)
2023(12091)
2022(10602)
2021(10024)
2020(8462)
2019(19493)
2018(19671)
2017(37488)
2016(21033)
2015(23936)
2014(24005)
2013(23117)
2012(21010)
2011(18946)
2010(18897)
2009(17451)
2008(17057)
2007(15083)
2006(13179)
2005(11633)
作者
(58392)
(48227)
(48019)
(45857)
(30822)
(23150)
(21808)
(18864)
(18396)
(17438)
(16545)
(16169)
(15344)
(15131)
(14763)
(14746)
(14626)
(14380)
(13819)
(13766)
(11986)
(11946)
(11492)
(11017)
(10981)
(10775)
(10700)
(10692)
(9705)
(9571)
学科
(74842)
经济(74724)
管理(64531)
(56475)
(48750)
企业(48750)
方法(34363)
数学(29384)
数学方法(29037)
(22219)
中国(19970)
(19561)
(18383)
业经(17768)
(16409)
地方(14470)
理论(14229)
(13979)
财务(13912)
财务管理(13883)
企业财务(13128)
(13000)
(12864)
贸易(12856)
技术(12762)
(12753)
教育(12690)
农业(12665)
环境(12640)
(12495)
机构
大学(294587)
学院(289254)
管理(114280)
(108680)
经济(106027)
理学(99078)
理学院(97977)
管理学(96246)
管理学院(95724)
研究(92911)
中国(67547)
(62436)
科学(57525)
(53366)
(45695)
(42291)
财经(42120)
业大(42107)
(42089)
中心(41771)
(41413)
研究所(41371)
师范(41102)
北京(39603)
(38131)
(34561)
(33925)
师范大学(32968)
农业(32720)
经济学(31954)
基金
项目(198079)
科学(155434)
研究(149827)
基金(141674)
(121576)
国家(120519)
科学基金(103923)
社会(92057)
社会科(87095)
社会科学(87073)
(77869)
基金项目(75746)
教育(70782)
自然(66855)
(65464)
自然科(65228)
自然科学(65216)
自然科学基金(64026)
编号(62666)
资助(57868)
成果(53240)
(44075)
重点(43922)
课题(43767)
(41449)
(41232)
(39743)
项目编号(39332)
创新(38540)
教育部(38345)
期刊
(119935)
经济(119935)
研究(88455)
中国(58693)
学报(44493)
教育(43882)
管理(42466)
(41523)
科学(40261)
(38328)
大学(34583)
学学(31527)
农业(26604)
技术(24745)
(23209)
金融(23209)
财经(20699)
业经(19255)
图书(18387)
经济研究(17992)
(17491)
问题(15399)
理论(14972)
科技(14325)
实践(13863)
(13863)
(13123)
(13015)
技术经济(12890)
现代(12829)
共检索到423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姚荣  
作为高等教育法律研究的关键议题,高校教师人事自主权的法律规制,在两大法系表现出不同的规制特征与逻辑。在大陆法系,高校教师人事自治往往被界定为"教授会自治",并受到公法的规制。但是,受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大学"教授会自治"的传统正在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司法谦抑立场逐渐被放弃。法院在强调高校人事自治权行使中学术自治传统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人事自治权的程序性规制,并发展出诸多新的司法审查方法。此外,立法对教师聘用与解聘的法律规定也趋于完善,法律的明确性增强。在英美法系,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被界定为一种特殊的合同关系。在英国,高校教师人事自主权的行使受到普通法原则和成文法的共同约束。其中,高校解聘教师必须具备"正当理由",且雇主有责任证明解雇在法案规定范围内是公平的。否则,将可能被判定为不公或不当解雇。两大法系的经验表明,高校人事自主权的法律规制,必须在自治与法治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实现高校自治与教师权利、绩效竞争与职业安全的平衡。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姚荣  
以美国与德国为代表的两大法律体系,对高校教师从事兼职活动的法律规制,既遵循共通的原则和理念,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美国,通过外部规制(包括公共与私人)与内部规制(包括聘任合同、教师手册以及其他校规)的持续互动,教师兼职中的各类利益冲突或承诺冲突问题得以解决。在德国,基于"国家法"与"自治法"的协调互补,教师兼职活动中"兼职任务"与"职务任务"不抵触的"任务平衡"原则得以确立。当教师的"兼职任务"属于知识与技术转移活动范畴时,受学术自由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显然,两大法系的国家和地区,均致力于规避高校教师兼职活动中客观存在或潜在的利益冲突、承诺冲突以及"任务失衡"问题,以实现公共利益、高校利益以及教师合法权益等多重利益的动态平衡。我国高校教师兼职活动的法律规制,应回归"高校任务框架"这一逻辑起点,对教师兼职活动进行"类型化"与"情境化"的处理。据此,保障高校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凌云志  
解读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的主要内容,分析教学自主权受限现状及其主要原因,从培养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意识、营造教学自主文化氛围、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自主能力和理顺校内相关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保障他们的教学自主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强  龚春明  
境遇式教学模式主张教学活动的过程化与多元化,要求赋予教师教学自主权,但有一些制约教师自主权的现实因素,包括教师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活动深受死板条文限制、教学过程苦受官僚作风干扰,应不断增强教师知识储备,赋予教师积极教学自主权,保障教师消极教学自主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怡祖  
高校自主权的源头可追溯至学术自主权、国家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这也是高校自主权在法律上产生公、私属性界分的根源。高校自主权与高校法定之权同为一物,既包括权力也包括权利。我国高校具有多种法律主体资格,我国法律并非没有对高校行为公、私属性的应有关注,"事业单位法人"界面即已寓示高校法律地位的独特复杂性。具体界分公立高校自主权的公、私职能,设置"角色串通"的防范机制,对于完善我国教育法制,促使高校更准确地履行其法人权利与义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海涛  刘永林  
当前,地方高校存在机构及岗位设置自主性缺乏,人员总量内进人用人管理模式固化,绩效薪酬分配体系不完善,教研人员外事审批严格套用公务员标准等人事自主权落实不到位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各方共识不足,计划色彩浓厚,碎片化改革多,省级统筹乏力。破解束缚地方高校人才发展瓶颈的关键在于凝聚多方共识,形成整体合力;厘清两个区别,凸显教育特性;突出管办分离,优化管理方式;注重全程发力,把握重点环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江  
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目前还存在着法律依据不足等问题,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完善教师聘任合同、争议仲裁机构和诉讼法规,规范其管辖与受理程序及部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自宁  
近年来,“学生诉母校”案件接连发生,不少法律学人借案说法,在我国首次明确了公立高等院校的行政主体地位以及行政诉讼被告资格,引起了较大社会反响,对于凝聚社会共识、澄清相关法律制度、宣传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苟学珍  
"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是市场条件下治理高校教师流动的关键。在要素市场化转型中,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治理出现了双重失灵的困境,扭曲的市场价格机制、高外部性的恶性人才竞争等引发了市场失灵,传统"命令-控制"方式失效、制定法自相矛盾等导致了政府干预的失灵。激励性法律规制因具有尊重市场规律、弱化行政控制色彩、追求教育公平等价值,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克服双重失灵的治理策略。其在原有市场模式和规制结构下,通过"激励相容"的技术逻辑以及权利-义务、成本-收益的分配,特殊待遇、资格、荣誉的赋予等法律激励为主的实践逻辑,引导高校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需要对现行法律制度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检视和完善,以保证治理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珊  李兴洲  
研究选取四川六所高职院校共603名校内专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自主权与职业承诺的现状及特点,并探讨二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教龄的教师在教学自主权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学历的教师在课程自主权上差异显著;而不同年龄的教师在一般教学自主权上也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教龄、学历的教师在职业情感承诺、职业继续承诺和职业规范承诺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教师的性别、年龄等背景变量的不同在职业情感承诺水平上差异显著。(3)除职业规范承诺与课程自主权呈现不显著相关外,高职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在其他因素上存在显著正相关。(4)回归分析结果与相关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剔除非重点变量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正江  
教师能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拥有和行使专业自主权,绝不仅仅是由教师行业整体的专业成熟度所决定的。强调专业自主权大小应与专业成熟度相适应的"比例原则"并不适用于教师行业,因为它既不符合教师行业的工作性质及内在特点,也不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地位、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行使专业自主权既可以在合理运用现有专业知识解决普通问题的常规水平上进行,也可以在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那些开放性的复杂问题并有所发现的创意水平上进行。考虑到教师行业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以及职前教师教育的局限性与未完成性,全社会应当无条件地尊重和信任教师,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赋予他们更大范围和程度的专业自主性。唯其如此,教师才能拥有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才能通过自主探究与创造的反思性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小贻  
教师专业自主权是一个内涵丰富、涉及范围较广的概念,其涵义具有多面性,因此,只有整合学理、法理、实践等不同层面的认识,才能全面正确理解其要义。自由性、责任性、发展性构成教师自主权的基本内容。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实现由多种因素决定。外在条件主要包括自由民主的文化氛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内在保障主要包括清醒的专业自主意识、较强的执行专业自主权的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亚荣  
近20年来我国高校学术自主权的下放总体上呈先快后慢的上升趋势,但高校学术事务的管理权还远远不能达到自主的程度,政府仍然掌握着大部分的学术事务管理权。具体来说,涉及教学的学术事务决策权大部分下放了,而涉及学科发展的自主权基本没有下放。在高校内部,存在行政力量对学术力量综合影响程度减弱的趋势,但关系高校重大发展的资源配置决策权,仍由行政力量主导。对于不涉及重大资源配置的学术事务,学术力量已经在起主导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林龙  
高校人事代理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种尝试。在对人事代理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人事代理的基本特征:当事人的特定化、当事人的平等地位、社会化服务、代理合同关系和有偿性,解读了高校人事代理主体及其法律关系的差异构成,修正了几种人事代理的错误认识。指出了在诸多的代理形式中只有高校和聘用合同受聘人单独委托的两种形式比较规范,值得提倡和推行,其他形式因其自身的缺陷不宜继续采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范履冰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逐步在高校实行教师聘任制。随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使教师聘任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为中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并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高校教师聘任制是高校与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以合同形式确认教师的职务、职责以及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教师任用制度。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国家法律和制度的完善,给现行的教师聘任制度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实行的教师聘任制还不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