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3)
- 2023(7076)
- 2022(6046)
- 2021(5488)
- 2020(4746)
- 2019(10846)
- 2018(10564)
- 2017(19756)
- 2016(10613)
- 2015(11691)
- 2014(11594)
- 2013(11430)
- 2012(10435)
- 2011(9444)
- 2010(9712)
- 2009(9402)
- 2008(9584)
- 2007(8676)
- 2006(7982)
- 2005(7657)
- 学科
- 济(41725)
- 经济(41644)
- 管理(37660)
- 业(31975)
- 企(29009)
- 企业(29009)
- 方法(14637)
- 财(14527)
- 制(14307)
- 中国(11994)
- 数学(11708)
- 数学方法(11502)
- 业经(10677)
- 体(9998)
- 农(9945)
- 务(8775)
- 财务(8744)
- 财务管理(8721)
- 学(8611)
- 体制(8525)
- 企业财务(8325)
- 银(8268)
- 银行(8258)
- 行(7882)
- 贸(7788)
- 贸易(7778)
- 融(7621)
- 金融(7619)
- 易(7585)
- 理论(7412)
- 机构
- 大学(151692)
- 学院(148602)
- 济(62907)
- 经济(61559)
- 管理(55984)
- 研究(52483)
- 理学(47035)
- 理学院(46475)
- 管理学(45729)
- 管理学院(45414)
- 中国(41992)
- 财(34392)
- 京(32964)
- 科学(29300)
- 所(26228)
- 财经(25571)
- 江(24718)
- 中心(23587)
- 经(23104)
- 研究所(23012)
- 农(21928)
- 北京(21029)
- 经济学(19779)
- 院(19484)
- 范(19393)
- 业大(19320)
- 师范(19217)
- 财经大学(18933)
- 州(18873)
- 经济学院(17527)
- 基金
- 项目(94111)
- 科学(75068)
- 研究(70603)
- 基金(69538)
- 家(60349)
- 国家(59864)
- 科学基金(51587)
- 社会(46410)
- 社会科(44004)
- 社会科学(43996)
- 基金项目(35988)
- 省(35677)
- 教育(32768)
- 自然(32062)
- 自然科(31350)
- 自然科学(31342)
- 自然科学基金(30791)
- 划(30244)
- 资助(27950)
- 编号(27685)
- 成果(24300)
- 制(23721)
- 重点(21842)
- 部(21657)
- 课题(20241)
- 国家社会(19712)
- 创(19655)
- 发(19537)
- 教育部(19015)
- 性(18613)
共检索到247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吕桂萍
学术界曾从人性角度对内部控制范畴的客观基础做了尝试性探讨,试图解决目前内部控制理论基础严重缺乏这一先天不足。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仍未取得对深化内部控制实务具有实质性指导价值的理论成果。文章结合美国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的《自控力》一书,阐释了自控力、意志力与内部控制制度三者的关系。文章认为,如何构筑具有实务指导意义的内部控制理论基础,不仅关系到内部控制能否完善自身理论体系,而且有助于克服内部实务中经常出现制度建设难以把握边界的不足。
关键词:
自控力 意志力 内部控制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鲍威 何元皓 张高飞
自控力是高校学生学业成就增值、取得人生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石。在系统梳理自控力多维理论概念内涵、我国高校学生自控力匮乏行为表征的基础上,构建本土化自控力观测指标体系,利用全国大学生追踪数据,分析自控力对学业成就的驱动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自控力匮乏构成我国高校学生的群体性危机,在学习、生活、网络场域呈现努力控制失败、延迟满足失败、不良作息惯习和数字分心症候特征。自控力通过学业参与的中介作用,对学生当期与长期学业成就形成显著驱动效应。研究为高校提升学生自控力、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覃松 崔凡 黄秀女
国际贸易的非均衡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笔者提出消费文化差异及其居民自控能力差异会通过消费渠道影响进口需求,进而导致国际贸易非均衡状态的形成机制;通过建立贸易引力模型,采用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在1998—2007年间的面板数据,验证消费文化和居民自控能力对进口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儒家国家的进口消费需求比非儒家国家低38.7%,而且儒家国家居民由于较强的自控能力使得其进口消费需求在统计上显著小于非儒家国家,这可能是东西方国家产生贸易非均衡状态的重要原因。笔者还以总储蓄率为被解释变量建立模型,从储蓄方面验证了前边的假设,也同时证实了模型的稳健性,并根据研究结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姬智明
认为自知力、自信心和自控力作为非智力因素中的三个重要维度,在个人成长中分别起着前提、关键和保证性的作用。由于多种原因所致,民族院校硕士研究生在此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据此进行较具针对性和建构性的以"三自教育"为模式的培养途径探索。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赵铭芝
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会计职能作用高效发挥的保障系统,引起了国家和单位的广泛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国家相关法规、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国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在现阶段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制约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因素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控制力不足。本文从分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控制力不足的原因着手,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控制力谈点看法。
关键词:
内部会计控制 控制力 会计制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晓雁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其生命力和活力在于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得到有效地执行。文章定义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的概念、特征,并提出了提高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必须坚持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的途径及评价方法。
关键词:
内控制度执行力 原则 措施 评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
内部控制制度哲学基础研究,目的在于解决内部控制制度的人性假定问题。现行内部控制理论存在着局限于"目的"或"目标"导向而缺乏对"人性基础"的必要深入研究。对内部控制理论大厦而言,内部控制制度的人性基础比"目的或目标"问题更具有决定作用。本文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人性基础,集中表现为人类普遍存在着对理性的不懈追求和"人类天性"与"世俗义务"的自我协调,从而决定了"利维坦"理论和"理性"理论,对研究内部控制制度哲学基础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吴晓燕
一、内部控制在制度基础审计中的作用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对于审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在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实质性测试,审计的方向和重点都比较明确,从而提高了审计工作的针对性,提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元燮
商业银行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基础·陈元燮·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最近,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要求各金融机构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对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完整地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学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寿伟光 孙烽
入世后,对于中国国有金融企业来说,推进金融控股战略是提升竞争力的理想选择,而金融控股战略又可以具体分解为:完善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创建业务创新系统及构造风险管理系统。其中,集团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是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竞争力提升的制度基础,业务创新系统的创建则是国有金融控股集团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国有金融控股 法人治理结构 业务创新系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白云霞 王亚军 吴联生
盈余管理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估计非预期应计利润是盈余管理的主要计量方法,但它的计量不够精确。已有文献研究了控制权转移公司在控制权转移之前的盈余管理,但后续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本文结合以上两方面,通过考察控制权转移公司的后续资产处置行为,来研究中国控制权转移公司的后续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结论表明,业绩低于阈值的控制权转移公司,它会通过资产处置而使公司报告业绩高于阈值,其概率与业绩和阈值之差成正相关,与线下项目成负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成正相关。另外,研究结论还发现,控制权转移公司在控制权转移之后的第0年和第1年通过资产处置达到扭亏的程度显著高于第2年和第3年,而在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淑芳 陈晓 姚正春
本文探讨了控制权转让市场中收购方终极所有权、层级与信息泄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收购方的终极所有权属性与信息泄露严重程度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当收购人为民营企业时,非公开收购信息进入股价的速度要明显的慢于国有企业收购人;当地方国有企业为收购人时,其非公开收购信息进入股价的速度又明显的快于其他两类企业。表明民营企业维护收购信息的机密性的动机最强,而地方国有企业收购信息则最容易被市场察觉。与预期不一致的是,公司的层级结构与信息泄露速度没有显著的关系,这一发现意味着收购等重大事件的决策权集中在控制链最上层控制人手中,下层企业只是执行这些决策的工具。
关键词:
终极所有权 层级 信息泄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