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4)
- 2023(8883)
- 2022(8080)
- 2021(7803)
- 2020(6527)
- 2019(15301)
- 2018(15459)
- 2017(30181)
- 2016(16621)
- 2015(18854)
- 2014(18909)
- 2013(18743)
- 2012(17084)
- 2011(15234)
- 2010(15159)
- 2009(13762)
- 2008(13335)
- 2007(11506)
- 2006(10120)
- 2005(8924)
- 学科
- 济(63364)
- 经济(63282)
- 管理(48606)
- 业(45741)
- 企(38653)
- 企业(38653)
- 方法(30469)
- 数学(26124)
- 数学方法(25760)
- 农(17341)
- 财(16413)
- 中国(16222)
- 学(14529)
- 业经(14327)
- 地方(13205)
- 制(11564)
- 理论(11534)
- 农业(11474)
- 贸(11340)
- 贸易(11336)
- 易(10990)
- 和(10974)
- 务(10835)
- 财务(10771)
- 财务管理(10747)
- 技术(10294)
- 环境(10175)
- 企业财务(10170)
- 教育(9712)
- 银(9351)
- 机构
- 大学(232794)
- 学院(231007)
- 管理(96195)
- 济(87143)
- 经济(85009)
- 理学(83496)
- 理学院(82574)
- 管理学(81139)
- 管理学院(80735)
- 研究(74596)
- 中国(55219)
- 京(50226)
- 科学(47862)
- 财(39950)
- 所(37538)
- 农(35057)
- 业大(34733)
- 研究所(34077)
- 中心(33919)
- 江(32892)
- 财经(32213)
- 北京(32208)
- 范(31444)
- 师范(31211)
- 经(29176)
- 州(27503)
- 农业(27263)
- 院(27181)
- 师范大学(25276)
- 经济学(24388)
- 基金
- 项目(160023)
- 科学(125170)
- 研究(118760)
- 基金(114936)
- 家(99179)
- 国家(98315)
- 科学基金(84692)
- 社会(72115)
- 社会科(68159)
- 社会科学(68138)
- 省(62679)
- 基金项目(62156)
- 自然(56134)
- 自然科(54785)
- 自然科学(54775)
- 教育(54297)
- 自然科学基金(53761)
- 划(52746)
- 编号(49862)
- 资助(47579)
- 成果(40741)
- 重点(35129)
- 部(34943)
- 课题(33732)
- 发(33414)
- 创(33072)
- 项目编号(30991)
- 创新(30672)
- 科研(30585)
- 教育部(29977)
共检索到332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丹淅 赖德胜
劳动者的就业形式可细分为工资雇佣、自我雇佣和失业。较之工资雇佣和失业,国内学术界对自我雇佣问题的关注明显不足。自我雇佣对减少贫困、创新精神培育、创业型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就业规模扩大、就业质量提升、文化交流、税收、自我效能感的实现等均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自我雇佣的概念、劳动者选择自我雇佣的机制、劳动者进入自我雇佣的影响因素、创业型自雇与经济发展、自雇活动的国际比较等层面综述了国外自我雇佣理论与实证研究的进展,在评述基础上,还对我国自我雇佣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自我雇佣 创新精神 创业型经济 就业质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文超 罗鹏飞
本文探讨了制度转型时期自我雇佣转化模式的变迁 ,指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职业分层逐渐成为社会分层的基础 ,自我雇佣一直以来扮演的实现社会地位向上流动的角色将渐渐得到淡化。职业分层机制下的自我雇佣 ,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职业概念。
关键词:
自我雇佣 市场转型 社会分层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程利敏
2004年6月,PCAOB的永久投资组织(SAG)讨论了EQ审计项目。利用SAG会议,PCAOB成员准备了一份简明的论文列举该项目的益处。SAG在该论文中列示了有关领域的许多问题,研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洁
西方学者对企业雇员的可雇佣性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盛行于90年代,至今还是热点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政府政策、企业/雇主、劳动力市场和工作内容等的巨变,国外企业在雇员可雇佣性研究又有了新进展。本研究分析了各种可雇佣性概念研究视角,同时,探索了国外企业雇员可雇佣性研究的新进展。
关键词:
雇主 可雇佣性 可雇佣性技能 雇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志岭
本文采用CHIP2007年数据探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城乡工人在自我雇佣收入上的差距问题。本文发现,以小时自我雇佣收入衡量,城镇职工的收入为15.04元,远高于外来务工人员的7.09元;形成自我雇佣收入巨大差异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个体资源禀赋差异,二是外来务工人员受到的户籍歧视。进一步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教育程度的提高、从事自我雇佣年数的增加、健康的改善、初始资本以及自我雇佣规模的扩大均对自我雇佣收入有正向影响,教育对自我雇佣收入的作用远低于对工资收入的影响;从城镇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各自的影响因素来看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Cotton分解方法发现城乡工人个体禀赋差异解释了其中的25.41%...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秋山
基于CGSS2015相关数据和有序Logit模型,检验自我雇佣对农民社会流动预期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父辈学历、政治身份、机会公平感知等农民难以感知、难以触及因素对农民社会流动预期没有显著影响;自我雇佣、住房产权、原生家庭所属社会阶层等农民易感知、可触及因素则对农民社会流动预期有显著性影响。具体来看:相较于非自我雇佣者,自我雇佣者更可能向下流动;相较于非夫妻住房产权者,夫妻住房产权者更可能向上流动或平行流动;原生家庭所属社会阶层地位越高,农民更可能向上流动或平行流动。公共政策应立足于提高农民从事自我雇佣过程中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并致力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车维汉
日本终身雇佣和年功工资惯例的形成与日本的经济、历史和文化有关;该惯例有利于劳使双方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建立监督和激励机制;在工人之间和劳使间形成相互信赖的关系网络。终身雇佣相似于重复博弈,容易诱发合作关系;随着日本经济的变化,对解雇实施规制有损于社会福利;制度的互补性迟延了该惯例的演化;未来的日本雇佣工资制度将是终身雇佣惯例和流动性劳动力市场体制的有机结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隋洁 朱滢
本文介绍了自我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并解释了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何促进理解自我的本质。自我的神经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自我参照加工和自我面孔再认,发现尽管许多病人的认知存在缺陷,但他们的自我人格特质知识保存完好;另外,还发现大脑右半球与自我面孔再认有密切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敏慧 魏国学
基于6省12市的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我们利用多元Logit的方法,实证检验了影响已婚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决策的各个因素。结果表明,从事自我雇佣的流动人口会更倾向于举家迁移。同时,我们发现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导致流动人口不能进行家庭化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除了流动年限和家庭人均收入等个体和家庭特征外,流动人口在迁入地的社会网络也会对其家庭化迁移产生一定影响。
关键词:
自我雇佣 家庭化迁移 户籍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曲兆鹏 郭四维
本文使用非线性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8),详细探究了户籍对城乡居民创业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农村户籍将显著增大居民选择创业的概率,具体说是城市居民的2.18倍。使用非线性分解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创业的概率差异中有50%无法用观察到的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和企业家特征来解释。进一步对居民创业的不同形式——个体经营还是企业经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农村户籍的创业者成为企业家概率不到城市户籍的30%。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农村居民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凌玲
雇佣关系稳定性是新型雇佣关系背景下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一。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发现,直接研究雇佣关系稳定性与可雇佣能力二者关系的文献较为缺乏。据此,本文首先总结我国雇佣稳定性变迁的三个阶段,进而提出"可雇佣能力"是平衡员工的就业保障性与灵活性、组织的变革需要与构建竞争优势的枢纽。可雇佣能力与雇佣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从可雇佣能力的角度保持雇佣关系稳定的雇佣策略创新在于重构以可雇佣能力为核心的心理契约,构建弹性化、差异化和匹配度高的雇佣关系模式。拜耳中国公司的实践表明,员工可雇佣能力提升能够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
关键词:
可雇佣能力 雇佣关系稳定性 新型雇佣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红清 赵丙奇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外来农村女性的自我雇佣就业的调查统计分析,纠正了先前一些非正规就业问题的部分研究。1自我雇佣是研究非正规就业的合适视角;从事自我雇佣就业更多的是农村外来女性权衡成本和收益后的主动选择,且其收入与闲暇效用均比从事正规就业更佳。2无论在同一职业内部还是在不同的职业,收入、闲暇、社会认可度等都多方面地出现了较明显的分化和分流。3对于自雇佣就业者未来努力追求更高层次的自雇佣工作将是她们比较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
自我雇佣 非正规就业 农村女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志岭
本文采用2013年CHIP数据中的农户样本,使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SM),评估了在校正自选择偏差后从事自我雇佣行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事自我雇佣确实能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幅度达6%。对收入进一步细分显示,在高收入组,自我雇佣群体收入高于雇员,但在低收入组,雇员群体的收入要高于自我雇佣群体。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为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新的认识途径,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民从事自我雇佣。
关键词:
自我雇佣 农民收入 倾向性得分匹配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莉
自我雇佣兼具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的功能。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使用2002年和2013年CHIP数据,估算了我国自我雇佣就业的收入效应。研究发现:(1)我国自我雇佣整体上呈现收入溢价效应;(2)2013年自我雇佣者的收入溢价效应明显高于2002年;(3)城镇自我雇佣劳动者获得的收入溢价不仅在绝对值上高于农民工自我雇佣者,而且在增长幅度上也大于后者;(4)作为成功的自我雇佣者,雇主获得的收入溢价大大高于非雇主;(5)受教育水平、经营起始资金数量是决定自我雇佣者能否成功的关键。据此,采取各项措施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实现自我雇佣,尤其是加大自我雇佣者的人力资本培训力度和创业资金支持力度,助力他们成长为成功的自我雇佣者,既有利于提高我国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也有利于实现我国提高就业质量的政策目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建国 王净净
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规模、社会网络对农民工自我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越大,农民工的自我雇佣倾向越低。调节效应表明,社会网络越广,越能促进农民工的自我雇佣,进而弱化城市规模对农民工自我雇佣的消极影响。中介机制显示,心理认同和迁移距离是城市规模影响农民工自我雇佣选择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