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1)
2023(7414)
2022(5658)
2021(5033)
2020(3954)
2019(8732)
2018(8260)
2017(15870)
2016(8130)
2015(9224)
2014(9335)
2013(9218)
2012(8734)
2011(8321)
2010(8639)
2009(8282)
2008(8028)
2007(7398)
2006(7036)
2005(6690)
作者
(25563)
(21416)
(21412)
(20377)
(13917)
(10196)
(9617)
(8264)
(8149)
(7601)
(7587)
(7150)
(7078)
(7032)
(6804)
(6655)
(6339)
(6270)
(6104)
(5650)
(5520)
(5188)
(5058)
(4951)
(4857)
(4857)
(4584)
(4436)
(4289)
(4075)
学科
(64023)
经济(63985)
管理(26986)
(21040)
方法(18694)
(16885)
企业(16885)
地方(16474)
数学(16457)
数学方法(16395)
中国(13524)
地方经济(12126)
业经(11422)
(10916)
(10125)
(8485)
环境(8285)
(8235)
金融(8235)
资源(8041)
(8007)
(7977)
经济学(7715)
(7657)
农业(7537)
(7018)
(6974)
银行(6973)
(6807)
理论(6281)
机构
大学(136580)
学院(135798)
(71451)
经济(70213)
管理(52005)
研究(50904)
理学(43817)
理学院(43331)
管理学(42837)
管理学院(42559)
中国(40083)
(30564)
(28455)
科学(26729)
(25211)
财经(24450)
经济学(23743)
研究所(22415)
中心(22250)
(22239)
经济学院(20935)
(20431)
北京(18358)
财经大学(18222)
(17581)
(17212)
师范(17118)
(17060)
(16237)
科学院(15582)
基金
项目(83499)
科学(67412)
基金(62916)
研究(62196)
(54098)
国家(53687)
科学基金(46774)
社会(43977)
社会科(41874)
社会科学(41860)
基金项目(32103)
(30530)
自然(27683)
教育(27482)
自然科(26933)
自然科学(26926)
自然科学基金(26485)
资助(25626)
(25324)
编号(23597)
(19528)
国家社会(19476)
(19147)
成果(18908)
重点(18771)
教育部(17040)
(16775)
人文(16606)
发展(16376)
课题(16329)
期刊
(88547)
经济(88547)
研究(46507)
中国(27660)
(22611)
管理(22177)
科学(17596)
学报(17350)
(15765)
金融(15765)
(15671)
经济研究(15109)
财经(14178)
大学(13366)
学学(12539)
(12437)
技术(12312)
业经(11804)
问题(11069)
农业(10532)
教育(9778)
技术经济(8978)
(8158)
世界(7873)
统计(7456)
资源(7361)
国际(7299)
经济问题(7188)
经济管理(6983)
商业(6958)
共检索到220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卢江  
市场配置资源观是古典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从18世纪末至今,市场配置资源观的逻辑不断被修正,经济理论和实践的糅合致使经济资源配置总体呈现"大市场、小政府"转向"去政府的纯粹市场"再转向"大政府"的特点。自律性原则被打破后,传统市场的权力平衡机制不复存在,致使现代市场越发脆弱。市场纠错功能内在逻辑矛盾,自由放任也绝非没有条件。市场配置资源不能解决社会福利公平缺失的问题,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社会福利的最优配置。现代自由主义批评了古典自由主义的资源配置观,并逐渐演化成新的资源配置模式,即经济民主。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市场配置资源的逻辑演化证实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厉以宁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我的体会是,要完整地理解这句话,它包括这样两点,一是市场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二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我们必须把这两点统一起来考察,忽略其中任何一点都是不正确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叔莲  郭克莎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效果,并考察了我国体制改革过程中资源配置方式和效果的变化,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结果表明:(1)有宏观调控(计划调节)的市场经济比引进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具有更好的资源配置效果;(2)在我国计划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变的过程中,资源配置的效果得到了显著改善;(3)我国改革以来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并不是发展市场经济和市场配置资源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更不是不能防止和克服的,只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就能够不断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果并减少其弊端。全文分两部分在本刊连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初开  吴宁  
货币拜物教是货币的拜物教性质与拜物教观念的统一。商品货币形式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关系的虚幻形式,就是商品货币的拜物教性质。把人们的社会关系造成的商品属性看成是物的天然属性,把人的社会关系看成是物的关系,就是货币拜物教观念。货币拜物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双重影响,在尊重货币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之上,建立合乎人性的货币制度,树立合理的金钱意识,能真正扬弃货币拜物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继康  
农业资源的配置问题是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中外农业生产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与农村经济的繁荣,本质上讲都是在农业资源的优化组合与有效配置基础上实现的。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之所以步履维艰、陷入波动徘徊的困境,一个重要的诱发源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则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体制,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但是和一定的社会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市场对一国的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实现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祥春  王询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汪祥春,王询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如何配置资源?怎样才算资源最优配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达...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曹昌智  王玉梅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市场经济发展曹昌智王玉梅一、土地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一)土地是生产力要素,必须遵循价值规律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自然资源,其经济效益只有在空间组织中被赋予特定的功能,加以开发利用,才能得以实现,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升举  
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 ,存在供需平衡的问题 ;市场机制应在人才资源配置方面起基础性的作用 ;目前我国人才市场仍然滞后于其他市场的发展 ,人才交流还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较大 ;应当强化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作用 ,将人的管理与才的使用分开 ,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学庆  张芳  黄志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如何加快市场机制的完善和适当发挥政府机制的宏观调控作用 ,一直是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实现农业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 ,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使“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紧密结合 ,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其“手段”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素芳  
商品的价值规律是调节市场经济的利益分配和资源配置的客观机制 ,坚持市场化改革 ,就必须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深化市场化改革 ,一方面必须建立、健全各市场主体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和自由平等、充分竞争的市场交换秩序 ,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切实以服务于市场主体和从宏观上协调社会经济运行为出发点转换职能 ,为价值规律的客观调节创造完善的市场环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玉华  
卫生人才资源是社会极其宝贵的财富。卫生人才资源使用得好与不好,效益大不相同,安排使用得当,让众多人才各得其所,充分施展才干,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相反,就会造成人才的积压、闲置、错位或内耗。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善资源配置结构,使新的卫生服务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发挥其在人才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人才与用人单位双向自由选择的目标,是我们各级人才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对卫生人才资源与市场经济的认识及其分析 我国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由社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元海   熊豪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正深刻改变资源配置格局,推动资源配置从局部调整向全局优化迈进。本文在厘清数字化转型内涵及数字化视角下资源配置特征演变的基础上,揭示数字化转型改善资源配置的理论逻辑:在数字技术加持下,以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为逻辑起点,数字化转型实现对生产资源的全感知、全联接,并依托数据要素通过转换倍增、融合互补、集约替代、复用增效赋能传统要素,提高传统要素配置效率;数字化转型推动要素数字化、重塑组织结构与分工模式、催生“平台+企业”新型竞争模式,促进资源高效流动;数字化转型驱动资源配置突破微观企业边界和宏观时空限制,拓宽资源配置范围;数字化转型依托大模型实现供需适配,提高信息可获得性,缓解配置扭曲。最后,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关键技术创新、数据标准的形成与数据的有效治理等方面阐述数字化转型改善资源配置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杜育红  袁玉芝  
内涵发展是中国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要实现高等学校的内涵发展必须厘清高等学校资源配置的逻辑。文章在分析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执着于扩张的逻辑、资源的逻辑以及外部导向的逻辑后,从学科差异与院系设置、学院自治与资源配置、经费结构与分类管理三方面分析了哈佛大学学科发展与资源配置的逻辑。借鉴哈佛大学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问题,从资源配置的学科逻辑、人力资源配置的逻辑、教学资源配置的逻辑、科研资源配置的逻辑、学校与院系资源配置的逻辑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资源配置改革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虹  
本文通过对市场经济不均衡理论的研究,分析了市场经济发展不均衡性的典型特征及其深层次原因;基于理查德森成熟度模型和Wurgler资源配置测度模型,验证了市场经济发展不均衡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反向作用,相关实证研究和回归分析结果也表明,对于全部样本而言,市场经济发展不均衡与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出一种负相关关系,会降低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