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7)
2023(2163)
2022(1634)
2021(1823)
2020(1339)
2019(3244)
2018(3370)
2017(4296)
2016(3742)
2015(4300)
2014(4559)
2013(3534)
2012(3274)
2011(3209)
2010(3451)
2009(2676)
2008(2519)
2007(2410)
2006(2264)
2005(2186)
作者
(6952)
(5644)
(5534)
(5477)
(3579)
(2759)
(2699)
(2438)
(2194)
(2175)
(2006)
(1992)
(1932)
(1786)
(1763)
(1744)
(1744)
(1740)
(1726)
(1667)
(1653)
(1522)
(1484)
(1400)
(1349)
(1298)
(1293)
(1252)
(1246)
(1234)
学科
教育(18867)
中国(8610)
理论(5557)
教学(5548)
(3532)
(3318)
思想(3302)
改革(3250)
政治(3196)
(3181)
研究(3154)
发展(3145)
高等(3129)
(3023)
思想政治(3022)
政治教育(3022)
治教(3022)
学校(3003)
德育(2998)
管理(2951)
教育改革(2871)
学法(2502)
教学法(2502)
(2300)
教育学(2259)
计算(2230)
算机(2225)
计算机(2225)
学理(2209)
学理论(2209)
机构
大学(42750)
学院(36890)
教育(27098)
(18472)
师范(18449)
研究(17387)
师范大学(15622)
(11270)
教育学(10542)
职业(10541)
科学(9481)
技术(9052)
(8326)
北京(8248)
教育学院(7687)
研究所(7612)
(7524)
职业技术(7159)
管理(6533)
中心(6384)
(6179)
技术学院(5860)
教育科(5666)
教育科学(5628)
(5616)
理学(5480)
理学院(5218)
(5209)
研究院(5152)
中国(5111)
基金
研究(24077)
教育(21165)
项目(20655)
科学(18007)
成果(14193)
编号(13137)
课题(13082)
社会(11821)
(11655)
社会科(10788)
社会科学(10787)
(10746)
基金(10699)
(9585)
规划(9161)
(8366)
(8125)
研究成果(7908)
国家(7853)
项目编号(7791)
年度(7687)
(7114)
(6817)
(6769)
(6766)
教育部(6732)
(6732)
阶段(6716)
重点(6498)
阶段性(6153)
期刊
教育(46783)
研究(23825)
中国(19102)
职业(11220)
技术(8115)
技术教育(7528)
职业技术(7528)
职业技术教育(7528)
(5499)
经济(5499)
高等(5175)
成人(4774)
成人教育(4774)
高等教育(4619)
(4324)
论坛(4324)
大学(4171)
(4133)
发展(3936)
(3936)
职教(3737)
学报(3687)
比较(3586)
科学(3053)
教研(2946)
高教(2946)
图书(2553)
(2216)
远程(2194)
远程教育(2194)
共检索到69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静  
自我教育是个古老的命题,它在人的发展和教育中,作为一种现象和因素早已被人们所公认;但它又始终是个新课题,这是因为自我教育的过程和内在机制是什么,自我教育的地位怎样等问题至今仍是模糊不清的。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新取向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自我教育,重新审视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的关系并确立自我教育为当代学校教育的重心或主题。本文拟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永华  
企业成员的自我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也有其内在的生发机制和动力机制,同时,也有具体的方法可循。将管理与自我教育结合进行研究,许多中外学者都作出过努力。管理学者曾仕强认为:"管理是一种历程,起点是修己,而终点则是安人。""在管理的历程中,透过好好做人把工作做好。在职场中修炼自己,逐渐提高层次,完成修、齐、治、平的人生任务。"这里所谈的管理过程中的"修己"、"好好做人"、"修炼自己",就充分揭示了管理与自我教育之间紧密的关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董力  
关于自我教育的思考董力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进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思想、文化领域正经历着嬗变与重构的震荡。它既给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也带来了共和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难题。在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曦  段雄   
作者从一名研究生的角度出发,对时代背景、教育目的以及研究生教育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生的自我教育是实现研究生教育目的的最后和关键的一环,“自我教育”问题应受到关注。最后结合具体实际,明确了现阶段自我教育的具体内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平  朱小蔓  
无论在人的认知发展、价值养成、行为学习层面,还是在更深的思维结构层面上,情感都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存在而发挥着全息性的作用。情感文明意味着个体的情感结构层次在不断调整中走向一种和谐状态,并表现出情感在生物性以及伦理和审美方面的品质都不断得到生长和提升的过程。建设情感文明,当代学校教育应呵护并继续发展个体基础性的情绪情感联结,注重在具体的场景中进行情感培育,以情感教育为依托进行整体性的脑培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闻  
研究生自我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研究生来源的复杂化,研究生自我教育模式的探索就显得势在必行。在对研究生自我教育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生自我教育的实现作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颖川  
高校社团组织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团组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能够补充课堂教学活动的不足,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使自身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因此,要加强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坚持其正确的政治价值方向,健全规章制度,注重对社团骨干成员的培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晓杰  
一、功能与效应 “教育干什么”是教育功能问题,但它又包含着三个层面的问题:“教育应该干什么”、“教育能够干什么”、“教育实际干了什么”。由于没有区分三个层面的问题,人们常将功能、价值、作用、用途、效应或目的、目标并用,从而造成了概念上的混乱。笔者认为上述三个问题是不同的,应该区分开来。“教育应该干什么”是指对教育的价值追求,体现为教育目的、目标或期望,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诉诸规范或理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向葵  吴晓义  
自我尊重是一个系统的、有层次的、动态的同步综合信息加工系统 ,由潜在自我尊重、社会自我尊重与元自我尊重三个层次组成 ,其中每一层次的功能都建立在它下一层次的功能基础之上 ,同时在运作中又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 ,自我尊重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各方面的充分发展。因此 ,必须适时倡导以尊重学生个性为突出特征的“尊重的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慧娟  李凌艳  田俊  
学校教育教学自我诊断旨在真正帮助每一位教师发现自己、有效促进自我调整和自主发展。教育教学诊断从个别化教育、全人教育、课堂效果、学科素养、受学生喜爱程度、作业情况六个观测点展开。在诊断前准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报告生成、诊断结果反馈与使用四个实施流程上具有不同的关键特点。通过对一位教师个人成长经验的分析,探索以诊断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路径:认识诊断、读懂数据,分析原因、反思自己,调整改变、提升效果。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汪杰锋  
学校教育场域中传统师生关系的裂变,主要表现为师生精神共识的断裂,教师传统权威的日渐旁落,以及师生情感交流趋于淡漠。其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作为社会组织的学校内在环境中的社会互动异化,及其所引发的师生交往心理阻隔;另一方面,则在于外在社会环境中多元文化碰撞所引发的师生文化价值观冲突。为顺应时代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变革,需着力打造师生交往冲突安全阀机制,疏通师生理解与心灵沟通渠道,开拓学校多元文化融合行进路线,以真正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的当代重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智学  高天明  徐继存  
教育的变迁与改革─—杜威教育思想在当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张智学,高天明,徐继存编译长期以来,一些教育家一直将实际经验与课堂学习相结合看作是医治学校教育弊病的一剂万应良药,运用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抑制学生辍学等方面。这种观点的倡导者们认为,如果把理论和实...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玉峰  
学校各科教育都可渗透传统文化,但需"全息的浸润"。至于主阵地语文课,则应注意保持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可引导学生在博览基础上进行人物专题研究,以求"知人论世",择善而从,同时对本国文化保持温情与敬意。如此便可远离那些让学生思想贫乏、人格矮化、使人变得奴化愚昧或仅是为了牟利的"伪传统文化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征  杨可  
"理性"的讲法可以表达多个概念,"非理性"的讲法也可以表达多个概念,研究理性或非理性教育首先要搞清这些概念。批评理性主义教育讲得最多的是"灵感"、"感情"和"意志"等问题。事实上,有些灵感有益,有些灵感有害。感情和意志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稍微认真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理性主义教育有一些新的认识。用非理性的方法进行教育会遇到很多困难,兼用理性和非理性的方法进行教育则会遇到更多困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