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42)
- 2023(7802)
- 2022(6476)
- 2021(5796)
- 2020(4845)
- 2019(10892)
- 2018(10604)
- 2017(19949)
- 2016(10512)
- 2015(11427)
- 2014(11207)
- 2013(10876)
- 2012(10074)
- 2011(9393)
- 2010(9767)
- 2009(9308)
- 2008(9269)
- 2007(8645)
- 2006(7873)
- 2005(7138)
- 学科
- 济(43018)
- 经济(42935)
- 业(33517)
- 管理(33355)
- 企(24536)
- 企业(24536)
- 农(24361)
- 农业(16188)
- 制(14927)
- 业经(14072)
- 财(13420)
- 方法(12685)
- 中国(12230)
- 数学(10476)
- 数学方法(10322)
- 体(10215)
- 地方(8352)
- 体制(8183)
- 银(8168)
- 银行(8158)
- 行(7828)
- 融(7801)
- 金融(7798)
- 学(7738)
- 务(7356)
- 财务(7331)
- 财务管理(7309)
- 策(7225)
- 发(7205)
- 企业财务(6966)
- 机构
- 学院(150094)
- 大学(149835)
- 济(63619)
- 经济(62193)
- 管理(55990)
- 研究(51358)
- 理学(47742)
- 理学院(47173)
- 管理学(46329)
- 管理学院(46033)
- 中国(40095)
- 财(33391)
- 京(30973)
- 科学(27509)
- 农(26799)
- 财经(25023)
- 所(24662)
- 江(24391)
- 中心(24000)
- 经(22537)
- 研究所(21696)
- 业大(20434)
- 范(20356)
- 师范(20223)
- 经济学(20079)
- 农业(19394)
- 北京(19376)
- 州(18879)
- 财经大学(18259)
- 院(18222)
- 基金
- 项目(96220)
- 科学(77293)
- 研究(75344)
- 基金(70909)
- 家(60297)
- 国家(59687)
- 科学基金(51824)
- 社会(50965)
- 社会科(48006)
- 社会科学(47999)
- 省(37557)
- 基金项目(37001)
- 教育(34844)
- 划(30819)
- 编号(30814)
- 自然(30215)
- 自然科(29536)
- 自然科学(29529)
- 自然科学基金(28996)
- 资助(27506)
- 成果(26818)
- 制(25333)
- 部(22337)
- 课题(21818)
- 重点(21504)
- 国家社会(21409)
- 发(20751)
- 性(20436)
- 创(20081)
- 教育部(19849)
共检索到241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裴志军
本文以心理—态度—行为为分析框架,通过浙江等六省部分农村的数据,探讨了村民一般效能感、政治效能感和政治信任与其在村级选举参与态度的关系,探索了村民自治参与的心理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村民人口特征变量的基础上,村民一般效能感与其选举的参与态度有关,村民的政治效能感在其一般效能感与选举参与的关系可起了完全中介作用,村民一般效能感对其政治效能感的影响、村民政治效能感对其选举参与的影响程度受到村民政治信任调节。在理论上,研究对村民选举参与问题作了心理角度的解释,对全面理解村民选举参与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上,研究得到的结论为村民选举管理实践提供了依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裴志军 陈姗姗
农村女性村民选举参与是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基于江西等省份部分农村女性的数据,探索女性村民的家庭关系、政治效能感与村级选举参与态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女性村民的家庭关系显著正向影响其政治效能感和选举参与积极性;且政治效能感对选举参与积极性有显著正向作用。村民女性的内在效能感与外在效能感在对选举参与的影响中互为部分中介作用;家庭关系在政治效能感与选举参与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家庭关系 政治效能感 女性村民 村庄选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裴志军 陈姗姗
农村女性村民选举参与是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基于江西等省份部分农村女性的数据,探索女性村民的家庭关系、政治效能感与村级选举参与态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女性村民的家庭关系显著正向影响其政治效能感和选举参与积极性;且政治效能感对选举参与积极性有显著正向作用。村民女性的内在效能感与外在效能感在对选举参与的影响中互为部分中介作用;家庭关系在政治效能感与选举参与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家庭关系 政治效能感 女性村民 村庄选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裴志军 陈姗姗
农村女性村民选举参与是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基于江西等省份部分农村女性的数据,探索女性村民的家庭关系、政治效能感与村级选举参与态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女性村民的家庭关系显著正向影响其政治效能感和选举参与积极性;且政治效能感对选举参与积极性有显著正向作用。村民女性的内在效能感与外在效能感在对选举参与的影响中互为部分中介作用;家庭关系在政治效能感与选举参与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家庭关系 政治效能感 女性村民 村庄选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裴志军
本文关注制度刚性下的村民自治参与。基于多省农村村民自治参与的调查数据,考察了社会资本、政治效能感对村民自治参与影响的独特效应和差别效应,并检验了政治效能感在社会资本与村民自治参与间的中介效应。发现了社会资本、政治效能感与村民自治参与之间的关系模式具有"相对专门化"的特点,政治效能感在社会资本与村民自治参与之间的中介效应,初步揭示了在制度刚性情况下社会资本和政治效能感对村民自治参与作用的具体过程和机制。
关键词:
村民自治 自治参与 社会资本 政治效能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帅
基于3 844个农民样本数据,对选举效能感及其与村民自治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选举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平均得分为73.78分,且横向上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明显,得分依次为76.76、72.57和73.03分;农民选举效能感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协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影响系数分别为0.026、0.022、0.043和0.017,即农民的选举效能感越高,其参加村民自治的概率越大,自治的有效性就会越强。
关键词:
选举效能感 村民自治 民主选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代岷嵋,朱玲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彩霞,朱玲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振滨 林丽梅 郑逸芳
基层民主选举是农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对农村政治民主化的实现意义重大。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2013年CGSS数据,探讨生活幸福感及政治认知对农民选举参与行为的影响机理。实证检验发现:生活幸福感会提高农民选举参与的积极性;政治认知对农民的选举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影响力度较大;农民的个体特征、家庭收入及社会人际关系亦会对其选举参与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培养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提升农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对提高农民的选举参与积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活幸福感 政治认知 农民 选举参与行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振滨 林丽梅 郑逸芳
基层民主选举是农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对农村政治民主化的实现意义重大。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2013年CGSS数据,探讨生活幸福感及政治认知对农民选举参与行为的影响机理。实证检验发现:生活幸福感会提高农民选举参与的积极性;政治认知对农民的选举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影响力度较大;农民的个体特征、家庭收入及社会人际关系亦会对其选举参与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培养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提升农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对提高农民的选举参与积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活幸福感 政治认知 农民 选举参与行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秦勃
宗族是村庄政治生活函数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在农村场域中,宗族依然扮演着农村社会自我运行中的重要角色,并显示着其强大的影响力。本文选取了湘南一个村庄中两个势均力敌的异姓宗族,分析他们在村民选举中的博弈行为。通过个案研究可以显见,在双方或几方宗族势力相当的情况下,如果村民们只是各自投自己一方的选票,进行非合作博弈,其结果只会是选举失败,而导致这种状况的深层次原因包括宗族非理性的认同、宗族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农村社会的面子观等。缓和或者消解这种宗族之间的非合作博弈,发挥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采取的措施应该是"疏",而不是"堵"。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宗族 博弈 选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蓬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政府权力和社会权力相互作用、不断消长的过程,也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作为中国社会构成主体的农民的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新时期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大致呈现出了参政态度的冷热与参与能力高低并存、制度化参与与非制度化参与并存、参政主体的不平衡与利益取向多样化并存的特点,结合当前村民自治中农民政治参与的特点,从政治参与的广度、深度和效度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走有序化政治参与道路的对策,即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为农民有序化的政治参与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农村经济
关键词:
农民 政治参与 村民自治 民主政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家德 李智超
面对"公地悲剧"的问题,奥斯特罗姆提出自主治理模式作为解决之道,但自定规章要如何相互监督?奥斯特罗姆指出需要信任机制、互惠机制及声誉机制才能形成有效监督,而更进一步的研究指向这些机制的形成有赖于社会资本。本文即在理论上提出,在关系层面,相互为利、人情交换、可信赖行为、情感关系及第三方信任是建立信任机制的基础,在社会网络结构上,封闭性,强规范,口碑网络以及网络动员可以带来结构性信任,另外在认知层面,社区认同感也是重要一环。本文以TM村的访谈资料分析了从传统乡村社区的宗族关系、长老权威以及乡规民俗到今天现代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这些传统的社会资本仍扮演一定信任机制的角色,但NGO成为动员者,并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雷弢
北京选民选举心态与参与行为调查雷弢调查创意:雷弢(北京市社科院社会学所)抽样方案制定:雷弢问卷设计;雷弢刘晓明(北京工业大学社科系)调查访问:北京工业大学十系、十四系91级学生报告写作:雷弢调查执行情况:1.本次调查主要依据是1993年北京统计年鉴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周强
运用全国乡镇民主与治理调查数据库的957个样本,实证研究乡村社会信任对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投票的影响,结果表明:72.2%的受访者对村中大部分人表示信任,对村中大部分人越是信任,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投票的热情越高;村民对自己家人、亲戚和好朋友的特殊信任比率明显高于对陌生人、生意伙伴、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普遍信任,而普遍信任对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投票产生显著积极影响,特殊信任不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民族、年龄、政治面貌以及家庭年收入对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投票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