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64)
2023(20446)
2022(17070)
2021(15776)
2020(13263)
2019(30003)
2018(29624)
2017(56402)
2016(30780)
2015(34161)
2014(33716)
2013(32899)
2012(29895)
2011(26634)
2010(26266)
2009(23951)
2008(23030)
2007(20140)
2006(17317)
2005(14977)
作者
(88592)
(73583)
(73180)
(69614)
(46884)
(35466)
(33132)
(28924)
(28164)
(26025)
(25005)
(24927)
(23609)
(23094)
(22868)
(22794)
(22165)
(22070)
(21246)
(21196)
(18351)
(18023)
(17969)
(16901)
(16617)
(16286)
(16225)
(16211)
(14808)
(14605)
学科
(117035)
经济(116906)
管理(89510)
(86554)
(72469)
企业(72469)
方法(54565)
数学(47067)
数学方法(46419)
中国(33014)
(32950)
(30433)
业经(28061)
(26975)
地方(23300)
技术(22627)
农业(22320)
(21682)
贸易(21667)
(21063)
(20988)
理论(20592)
(19415)
财务(19337)
财务管理(19302)
环境(18506)
(18366)
企业财务(18311)
(17711)
银行(17634)
机构
大学(426381)
学院(424723)
管理(166429)
(165684)
经济(162217)
理学(145510)
理学院(143872)
研究(142640)
管理学(140895)
管理学院(140156)
中国(104115)
科学(92253)
(90159)
(76345)
(73848)
(71479)
业大(69145)
研究所(65890)
中心(64672)
(61514)
农业(60377)
财经(59902)
北京(55908)
(55548)
师范(54822)
(54727)
(52570)
经济学(50031)
(49612)
技术(46543)
基金
项目(302885)
科学(237590)
基金(219766)
研究(214819)
(194882)
国家(193280)
科学基金(165405)
社会(135489)
社会科(128369)
社会科学(128336)
(119526)
基金项目(116300)
自然(110195)
自然科(107702)
自然科学(107671)
自然科学基金(105724)
(101037)
教育(99366)
资助(89882)
编号(85740)
重点(68434)
成果(67934)
(65555)
(65524)
(64345)
创新(60817)
课题(59610)
科研(58628)
计划(56828)
国家社会(56169)
期刊
(172839)
经济(172839)
研究(118353)
中国(80988)
学报(75875)
(68689)
科学(66932)
管理(61910)
大学(56997)
(55934)
学学(53882)
教育(48629)
农业(47278)
技术(37063)
(32761)
金融(32761)
业经(29643)
财经(28534)
经济研究(28432)
(25660)
(24557)
问题(22825)
科技(22701)
(21719)
图书(20952)
业大(20323)
技术经济(20092)
商业(18617)
理论(18366)
现代(18198)
共检索到605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樊子立  王林琳  马君  
个性化契约已经成为越来越流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于激发员工创造力尤其重要。本文以国内6家互联网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对象,采用多源时滞法进行配对样本收集,并运用Bootstrap方法和Johnson-Neyman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个性化契约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同时内部人身份感知中介个性化契约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心理安全感正向调节个性化契约与内部人身份感知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内部人身份感知的中介作用。因此,本研究建议企业应充分利用个性化契约"非标准化"的特点来发挥员工的异质性才能,同时,增进心理安全感来帮助员工勇于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以催化创造力的产生。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君  樊子立  闫嘉妮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为保护员工弥足珍贵的自我创造空间,个性化工作协议成了越来越重要的工作范式。已有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揭示个性化工作协议促进个体创造力,但忽视了缺乏组织约束下可能带来的潜在消极影响。文章从创造蕴含的高失败风险特性和个性化工作协议潜在的身份认同特性出发,基于自我归类理论,由自我归类过程的"自我提升"和"减少不确定性"两大动机引入个性化工作协议和上级发展性反馈,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个性化工作协议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区间估计Bootstrap法以及Johnson-Neyman法对325个有效样本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个性化工作协议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内部人身份认知发挥中介作用;上级发展性反馈正向调节内部人身份认知在个性化工作协议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文章拓展了个性化工作协议的研究视角,表明它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时的协议,还蕴含着高度的情感连带与主体互动,这为组织实施个性化工作协议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艳  黄勇  彭纪生  
基于自我调节的视角,文章检验了三种目标取向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对387对主管-下属配对样本的分析发现,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证明目标取向显著正向影响创造力,绩效回避目标取向对创造力负向影响不显著;员工反馈询问行为在学习目标取向、绩效证明目标取向和创造力关系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绩效证明目标取向和反馈询问行为的关系,而对学习目标取向、绩效回避目标取向和反馈询问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艳  黄勇  彭纪生  
基于自我调节的视角,文章检验了三种目标取向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对387对主管-下属配对样本的分析发现,学习目标取向和绩效证明目标取向显著正向影响创造力,绩效回避目标取向对创造力负向影响不显著;员工反馈询问行为在学习目标取向、绩效证明目标取向和创造力关系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绩效证明目标取向和反馈询问行为的关系,而对学习目标取向、绩效回避目标取向和反馈询问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   卢泓方   于龙振   姜禹辰  
智能化转型是推动数实融合、加速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采用2015—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从创新动机视角出发,考察智能化转型对制造业创新的直接影响效果、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间接调节机制及多维度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化转型能促进企业创新,且对实质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处理后保持不变。进一步将智能化转型分为智能化转型广度和智能化转型深度进行分析,发现前者具有促进效应而后者具有抑制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智能化转型和企业创新之间具有调节作用,总体上会弱化智能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但对谋求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而言,反而能增强智能化转型对实质性创新的促进效果。异质性分析显示,处于生命周期衰退期阶段、高人力资本结构及国有股权性质的样本企业,其智能化转型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因而企业应着眼未来,以实质性创新打造长期竞争优势;政府应稳定政策预期,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政企双向奔赴,方能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向纵深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欧阳昌民  杨秋林  
信息不对称是契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交易契约设计的最基本原因。目前很多研究者都倾向于认为,风险投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来自于高新技术的不确定性,认为信息缺口是因人们对某种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我们认为,在风险投资契约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根源并不是自然技术的外生不确定性,而是人力资本的内生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本投入、产出、退出三个方面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投资的契约设计应基于人力资本的不确定性进行。从这一思路出发,本文尝试性地对风险投资实践中的分段投资、剩余索取权分配、剩余控制权安排等契约条款的成因做出了初步的理论解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静静  苑玲玲  蒋守芬  
在全球化和智能技术的引领下,员工创造力日益成为组织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基于战略领导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研究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心理契约在平衡型、关系型和交易型心理契约这3个维度上的中介作用及员工情感(积极和消极)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具有促进作用;心理契约(平衡型、关系型和交易型)对包容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情感对心理契约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当员工感知到平衡型心理契约时,消极情绪将增强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正向影响;当员工感知到关系型心理契约时,积极或消极的情绪都将增强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正向影响;当员工感知到交易型心理契约时,积极或消极情绪对两者之间的影响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帅起先  
本文基于经济学基本原理,重点理清医疗服务的性质和特点,以此论证其组织形式,并结合卫生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相关理论,构思我国公立医院改革:除免疫、传染病防控等基本医疗服务属于公共物品外,大部分医疗服务是私人物品,由市场提供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因此民营化是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方向。鉴于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因医疗服务的不确定性可能引起的契约失灵问题,公立医院转制为非营利性民营医院是公立医院民营化改革主要方面。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琦  赵涛  
对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委托人和代理人对自然状态存在不同的认识时,对最优契约的影响情况;同时给出了考虑自然状态对代理人努力负效用的影响时的最优激励合同。通过激励补偿系数和委托人及代理人对自然状态估计的相关性分析,得到了有意义的经济学结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颖雯  温春燕  
由于研发活动的高度不确定性,研发人员的激励问题成为一个难点。本文从不确定性角度出发,将研发人员激励面临的不确定性细分为技术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和主观测度不确定性,并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三种不确定性对研发人员激励契约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不确定性是影响研发人员激励契约设计的关键,应当给予研发人员充分授权,并采用基于业绩的激励契约加以约束;当市场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基于主观业绩的激励契约将成为企业的主要选择,这时努力降低主观测度不确定性将成为激励有效性的关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魏巍  白润泽  黄杜鹃  华斌  
地位激励已成为激发员工创新的主要手段,然而当前关于地位与创新关系的研究主要从客观地位等级视角展开。本研究以事件系统理论为逻辑支撑,提出地位提升事件强度可能成为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不同归因倾向下的地位提升事件强度、自我效能感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344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地位提升事件强度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2)地位提升事件强度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造力产生正向影响。(3)内部归因正向调节地位提升事件强度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以及正向调节地位提升事件强度通过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造力的间接影响。(4)外部归因在地位提升事件强度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为如何通过地位提升事件激发员工创造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涛  
本文研究表明:上司不当督导会显著降低员工创造力;上司不当督导会显著破坏员工心理安全感知与对组织的认同感;心理安全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对组织的认同;上司不当督导会破坏员工对组织认同,进而会降低员工创造力;心理安全在上司不当督导与员工创造力不发挥直接中介作用,而是间接通过影响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从而影响员工创造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栋虹  张翔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研究创造性自我效能对于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是创新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为更好地了解创造力自我效能的影响机制,本文引入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从个体层面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同时对员工的创造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内在动机则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隐性知识共享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的效应;在创造力自我效能对于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三条路径中,创造力自我效能通过内在动机,进而影响到员工创造力的路径,其正向影响效应最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栋虹  张翔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研究创造性自我效能对于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是创新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为更好地了解创造力自我效能的影响机制,本文引入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从个体层面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同时对员工的创造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内在动机则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隐性知识共享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的效应;在创造力自我效能对于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三条路径中,创造力自我效能通过内在动机,进而影响到员工创造力的路径,其正向影响效应最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学红  阳超群  谭清华  邹佳纹  
通过对329名大学科研团队成员的问卷调查分析,探究心理契约破裂对创造力的影响机制,补充了心理因素对创造力影响的研究。研究发现,心理契约各维度的破裂对创造力的不同维度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并且创造性思维在心理契约破裂与创造性实践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在管理实践中组织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针对创造力展示的不同阶段对不同类型心理契约的履行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