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
- 2023(1701)
- 2022(1399)
- 2021(1452)
- 2020(1210)
- 2019(2739)
- 2018(2793)
- 2017(5270)
- 2016(3000)
- 2015(3169)
- 2014(3104)
- 2013(2943)
- 2012(2676)
- 2011(2407)
- 2010(2459)
- 2009(2277)
- 2008(2345)
- 2007(1969)
- 2006(1822)
- 2005(1747)
- 学科
- 业(13389)
- 济(12156)
- 经济(12134)
- 企(10546)
- 企业(10546)
- 管理(9591)
- 方法(7421)
- 数学(6987)
- 数学方法(6890)
- 财(6047)
- 农(5624)
- 务(5301)
- 财务(5299)
- 财务管理(5299)
- 企业财务(5238)
- 农业(4029)
- 体(3558)
- 制(3036)
- 教学(2590)
- 收入(2233)
- 体制(2191)
- 业经(2176)
- 分配(1983)
- 教育(1973)
- 理论(1725)
- 人事(1668)
- 人事管理(1668)
- 市场(1651)
- 中国(1604)
- 计算(1499)
- 机构
- 大学(41920)
- 学院(40543)
- 管理(16819)
- 济(16637)
- 经济(16390)
- 理学(15163)
- 理学院(14989)
- 管理学(14595)
- 管理学院(14527)
- 研究(11041)
- 财(9514)
- 中国(8249)
- 京(7806)
- 财经(7782)
- 经(7211)
- 财经大学(6021)
- 范(5954)
- 师范(5914)
- 江(5580)
- 农(5552)
- 科学(5398)
- 中心(5318)
- 商学(5314)
- 商学院(5273)
- 经济学(5172)
- 北京(5009)
- 所(4942)
- 师范大学(4933)
- 经济学院(4695)
- 业大(4688)
共检索到58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谭松涛
本文利用中国股民交易记录数据考察了自我归因偏差带来的反馈效应和投资经验带来的学习效应对股民的过度自信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民的历史投资收益对其过度交易存在正向影响,即股民历史投资收益越高,则过度交易程度就越大。这表明良好的历史投资收益会通过自我归因偏差心理加剧投资者过度自信程度。而在控制了历史投资表现之后,笔者发现股民的投资经验对其过度交易的影响并不显著。过度交易或者过度自信并没有随着股民投资经验的积累而得到减弱。
关键词:
反馈效应 学习效应 过度自信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健 庄新田
将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团队生产理论相结合,在考虑团队成员自我归因偏差的条件下,通过建立合作模型,研究企业团队生产中各成员的努力工作程度、最优激励机制以及任务分配,并分析了自我归因偏差对团队生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团队成员存在相互依赖关系时,部分成员所表现的自我归因偏差不但使其自身对工作热情更高,而且会感染给其他成员,从而降低团队合作道德风险,并提高企业效益。此外,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团队成员将趋于理性,自我归因偏差对团队生产的影响会逐渐减小。该结论在企业选拔团队成员、实施团队激励以及任务分配等方面的运用,能够有效促进团队合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晓玲
员工招聘是企业将具有一定素质和能力的应聘者吸引并选拔到企业空缺职位上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员工招聘对企业和求职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帮助企业招到所需要的人才,使求职者找到理想的工作。员工招聘是招聘人员与应聘者之间知觉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招聘方和应聘者常常会产生知觉归因上的偏差。这些偏差的存在会使招聘效果降低,有可能导致企业选择到不合适的人员,求职者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岗位。为有效规避员工招聘中存在的知觉归因偏差,对招聘方而言,应通过多种方法对应聘者进行认知和判断,制定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从不同的信息源获得信息,了解知觉对象不同时期的信息,并采用理性和系统的方法对应聘者进行分析判断;而对于求职者...
关键词:
员工招聘 知觉 归因 偏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花贵如 郑凯 靳光辉
文章结合我国社会心理文化背景,以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归因事件"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年报业绩存在自我服务归因偏差,其产生的动因主要来自于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无意识的认识偏差,而并非有意的合理化动机。这意味着应该从改善认知偏差方面来纠正管理层自我服务归因偏差行为,这为监管层提高上市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信息质量提供了参考建议。此外,文章的研究发现进一步证实了管理层自我服务归因偏差的动因具有显著的东西方心理文化差异,这为跨文化"因果归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增添了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春青
本文以股民中的特殊群体--高校的教师为例,基于行为金融的理论对高校教师的股票投资偏差加以分析。本次调查表的设计以行为金融的偏差理论为依据,经过小样本调查后再对问卷加以修改。问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投资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股票投资基本情况信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贾琬娇 杨楠
管理层过度自信而分析师理性的情况下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如何?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的乐观偏差与管理层过度自信正相关,且在盈余不确定性大的公司更强;预测修正的下调程度在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公司更大。说明,管理层过度自信具有外部性,是分析师预测存在乐观偏差的原因之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爱保 赵鑫
过度自信是个体过高估计自身判断精确度的一种认知偏差。研究表明,我国金融行业管理者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现象。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投资决策、公司的并购以及管理者的薪酬和晋升都会产生影响。经济心理学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将会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一大趋势。
关键词:
过度自信 管理者 决策 经济心理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贾琬娇 杨楠
管理层过度自信而分析师理性的情况下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如何?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的乐观偏差与管理层过度自信正相关,且在盈余不确定性大的公司更强;预测修正的下调程度在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公司更大。说明,管理层过度自信具有外部性,是分析师预测存在乐观偏差的原因之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爱国 毛冰洁 赵胜男
本文基于归因偏差与公正世界信念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品牌代言人负面消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消费者对代言人负面消息进行内部归因还是外部归因,最终都将原因归结为企业"用人失察"或"管理不善",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的感知风险,负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而消费者原有的品牌信任对品牌代言人负面消息具有免疫作用,能够削弱负面消息引发的感知风险,维护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企业应该慎重甄选品牌代言人,对代言人实施契约化管理,建立代言人负面事件应急制度。同时,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尤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李晶 张正堂 宋锟泰
外部情境导致的压力是员工时间侵占行为触发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233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同事不文明行为对员工时间侵占的影响和边界条件,发现同事不文明行为对员工时间侵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绪耗竭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敌意归因偏差强化了同事不文明行为对员工时间侵占的正面影响,而心理弹性则削弱了同事不文明行为对员工时间侵占的消极影响。因此,企业应构建对不文明行为零容忍和惩罚机制,并积极塑造同事间互相尊重和关爱的工作氛围;在招聘和甄选员工时可增加包括敌意归因偏差等人格测试,尽量避免高敌意归因偏差的人员进入企业;同时,企业可积极推行员工帮助计划,在增强员工心理弹性的同时使其获得更多的压力应对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爱国 毛冰洁 赵胜男
本文基于归因偏差与公正世界信念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品牌代言人负面消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消费者对代言人负面消息进行内部归因还是外部归因,最终都将原因归结为企业"用人失察"或"管理不善",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的感知风险,负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而消费者原有的品牌信任对品牌代言人负面消息具有免疫作用,能够削弱负面消息引发的感知风险,维护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企业应该慎重甄选品牌代言人,对代言人实施契约化管理,建立代言人负面事件应急制度。同时,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尤其要增进消费者累积的品牌信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彭华茂 潘海燕 王迎 陈庚 黄荣怀
本研究以207名远程学习者为被试,研究了远程学习者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1)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效能感对学习策略水平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有间接正向预测作用;(2)不同归因方式对学习策略的影响不同,内部归因方式通过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策略产生间接正向预测作用,外部归因方式则既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策略产生间接负向,也可以直接负向预测学习策略水平;(3)远程学习效能感对学习策略的影响效应值最大,其次是归因方式,最后是学习动机。本文作者根据以上结果对远程教学的学习支持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翌鸣 张园园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能够促进科技进步、人才增值、产业结构优化和社会教育公平。高职生是教育群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自信提升至关重要。本研究从自信和归因方式入手,采用《青年学生自信问卷》和《多维度——多归因量表(MMCS)》对高职生自信状况、归因方式进行调查,旨在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更好地提高高职生自信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高职生 自信 归因方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同吉 徐朔
本研究采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自我调节和归因风格量表分别对上海和广西柳州的中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中职生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习策略自我调节水平之间有极其显著的相关;中职生归因风格特点消极与积极并存;中职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和学习策略自我调节水平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地区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