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50)
- 2023(4191)
- 2022(3438)
- 2021(3574)
- 2020(2754)
- 2019(6500)
- 2018(6854)
- 2017(10214)
- 2016(7015)
- 2015(8096)
- 2014(8706)
- 2013(7557)
- 2012(6967)
- 2011(6587)
- 2010(6951)
- 2009(5926)
- 2008(5952)
- 2007(5675)
- 2006(5088)
- 2005(4859)
- 学科
- 教育(20417)
- 济(14372)
- 经济(14355)
- 管理(12006)
- 中国(11633)
- 学(10485)
- 理论(9465)
- 业(9032)
- 教学(8422)
- 企(7611)
- 企业(7611)
- 思想(4896)
- 财(4798)
- 学法(4569)
- 教学法(4569)
- 政治(4526)
- 农(4508)
- 发(4480)
- 研究(4463)
- 发展(4078)
- 展(3954)
- 思想政治(3896)
- 政治教育(3896)
- 治教(3896)
- 学理(3884)
- 学理论(3884)
- 德育(3858)
- 方法(3845)
- 革(3710)
- 学校(3619)
- 机构
- 大学(89604)
- 学院(85739)
- 研究(32240)
- 教育(28803)
- 范(24387)
- 师范(24253)
- 济(21348)
- 京(21325)
- 管理(21208)
- 经济(20358)
- 师范大学(19776)
- 科学(19620)
- 中国(18584)
- 江(16893)
- 理学(16818)
- 所(16579)
- 理学院(16431)
- 职业(16253)
- 技术(15890)
- 管理学(15775)
- 管理学院(15579)
- 北京(14758)
- 研究所(14698)
- 中心(13560)
- 州(13527)
- 财(12749)
- 院(11720)
- 职业技术(11243)
- 教育学(11124)
- 技术学院(10590)
- 基金
- 项目(45373)
- 研究(43210)
- 科学(35137)
- 教育(29799)
- 基金(25882)
- 成果(22506)
- 编号(22321)
- 社会(21788)
- 家(21228)
- 国家(20813)
- 省(20223)
- 社会科(19968)
- 社会科学(19964)
- 课题(19469)
- 划(18932)
- 年(17521)
- 科学基金(16103)
- 规划(13394)
- 项目编号(13184)
- 性(12724)
- 研究成果(12322)
- 度(12179)
- 基金项目(12097)
- 重点(12095)
- 阶(11510)
- 段(11477)
- 阶段(11445)
- 部(11261)
- 发(10893)
- 一(10843)
共检索到152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英杰 崔延强
自我唤醒是雅斯贝尔斯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本真的教育是作为概念的教育、作为文化的教育和作为实践的教育三者之间的和合,其使命是一种源于历史深处的救赎意识,即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之灵魂觉醒的本源和根基,使人超越现存在的有限性与超越者关联,在存在交往中自由的生成、选择和创造。当然,本真的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它要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重新开始,由是,思考雅斯贝尔斯就成为我们当代教育重建的必要精神基因。
关键词:
人的问题 自我唤醒 教育救赎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妍璐
随着人类社会动荡与不安的加剧,儿童哲学教育应当从工具价值走向人类生存的自我关照。雅斯贝尔斯的哲学关注人类的生存境遇,认为理性的生存交往是我们应对"终极境况"的最终出路。从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出发,审慎剖析儿童哲学教育的根源、内涵与任务将澄清儿童哲学的工具主义疑难。忽视儿童生存事实的哲学教育存在的弊端应引起注意,儿童哲学教育旨在捍卫儿童生存交往的权利,是一种对于人类自身存在的关照,最终将促进社会健全理性的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邱立国 赵薇 黄接
雅斯贝尔斯的著作《什么是教育》和《大学教育中的自由》等集中体现了其教育思想,人文关怀观点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雅斯贝尔斯关于高等教育的独特见解,这对高等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借鉴,有利于相关教育研究者进行探讨。本文对雅斯贝尔斯教育思想中的人文关怀观点进行了分析,探究其对高等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雅斯贝尔斯 教育思想 人文关怀 高等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仁
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教育观朱国仁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雅斯贝尔斯,人们并不感到陌生,但建立在其存在主义哲学之基础上的教育思想,却鲜为人知。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深刻,可说是存在主义教育理论的经典论述,探讨它,有助于我们对整个存在主义教育理论的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俊 潘建红
从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方法的理解可以看出,雅斯贝尔斯重视的是“人”,抨击了现实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忽视人、压抑人的现象。雅斯贝尔斯认为,现存的教育方式有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教育等三种。从雅斯贝尔斯对教育方式的深刻理解与分类,我们看到,雅氏在教育方法上强调交往的教育方法,注重自我教育及推崇对话。根据雅斯贝尔斯教育方法论的特点,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要还教育的本来面目,改变以往传统教育中单一的灌输模式,采用与选择师生互动的交互式的教育模式,从而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在平等、和谐与互动中达到对学生教
关键词:
雅斯贝尔斯 方法论 运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献军
在胡塞尔现象学中,直观无疑具有基础性的方法论地位。但胡塞尔希望直观不仅能成为在哲学中使用的基础方法,也能在具体科学中得到应用。精神病理学与现象学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二者面向的都是精神进程。雅斯贝尔斯首先将现象学引入了精神病理学,并在精神病理学中发展与运用了现象学直观。他成功地建立起了现象学与精神病理学之间的相互澄明关系。在他这里,现象学直观不再只是纯粹的哲学概念,而是可以帮助医生把握患者疾病体验的基本方法;同时现象学直观的原则,也帮助他摆脱了源于自然科学的还原主义,并发展出了理解心理学。雅斯贝尔斯对现象学直观的阐释及发展,正是一种鲜活的现象学。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艾修永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伟
技术进步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法国技术哲学家埃吕尔是当代技术哲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埃吕尔认为技术可以作为效率手段、人工环境或技术系统,而技术进步则是从传统社会到技术社会,再到技术系统,经历了从关注个体进步到整体进步的转变。埃吕尔的技术哲学思想为我们理解技术的不可逆性和普遍性对教育影响的必然,以及教育中的"效率"追求,技术化了的人,人的主动性的丧失等对教育影响的实然,提供了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视角。从技术对教育影响的应然性来看,教育要回到人,回到过程,回到生活,回到终身学习,回到教育的本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超 任婉秋 樊媛
雅斯贝尔斯的大学制度观对"双一流"建设具有一定启发意义:大学制度是支撑现代大学发展、维持正常的办学秩序、促进大学功能实现的制度,也是实现大学理念、保障学术自由的制度。"双一流"建设应遵循大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学术逻辑,根据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和要求,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于伟
我国新时期教育哲学奠基于20世纪80年代初,黄济先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系统研究了我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精髓,批判分析了西方教育哲学的各种流派,创建了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体系,成为新中国教育哲学的重要奠基人。黄济先生三十年的探求为解决何为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的指导思想、教育中的古与今、东与西等事关新时期有中国特色教育哲学发展的前提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指明了方向。同时,黄济先生的明白、朴实的文风和谦逊、民主、包容的学术品格成为我国新时期教育哲学学术共同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财富。因此,研究黄济先生的教育哲学思想对于我国新时期教育哲学乃至教育基本理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伟
文章对亚当·斯密在《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部著作中的提出的"经济人"和"道德人",从人是两者的统一体这一思路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经济人"中"利己"的人性假设包含着"道德人"的"利他"成分;而"道德人"中的"利他"却又常常意蕴着某种"利己"。并认为以亚当.斯密《国富论》为发端的西方经济学实际上存在两个假设前提:一是由"经济人"假设引致出的"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二是由"道德人"假设引致出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信用机制——它保证了市场自由交易能够长期
关键词:
亚当·斯密 经济人 道德人 贫富分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陶志琼 张倩
对学校是什么和学校应该做什么等的审问和慎思所形成的思想称之为学校教育哲学思想。学校是什么?学校应是什么?什么样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是福禄倍尔在其《人的教育》中对学校发出的审问。通过以万有在神论作为其本体论基础的慎思,福禄倍尔提出,真正的学校是使一切事物具有生气,使一切学校活动充满精神和生命的气息。学校的本质就是具有真正的意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是使家庭中的儿童步入更高的世界秩序从而成为学生的地方。真正学校的精髓在于有高尚的精神生活,所以我们今天的学校需要给学生提供滋养精神和气质的精神食粮,开启和拓展学生的经验世界是今天学校应尽的本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邓敏娜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和讨论越来越激烈,而教育研究和实践之间的“沟壑”仍然没有减缓,这种局面如何才能打破,教育专业人士如何参与到公众的讨论中,如何在大众的教育导向中发挥作用,这些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学者索尔蒂斯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从他的“公共教育哲学”观出发,以分析和实践为线索,介绍这一思想形成的背景、基础和图景,寻找其对我国教育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分析 实践 公共教育哲学 索尔蒂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育球
随着新南非的建立,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基要教育学"难以适应南非现实的变化与发展。为了建设批判性的南非公民社会,为了摆脱西方的文化霸权,需要新的教育哲学。作为"非洲教育哲学"倡导者和主要代表人之一菲利普·希格斯认为,非洲哲学可以为南非教育发展提供一种新话语,并在传统非洲哲学文化的两个基本概念即"乌班图"和"社群主义"的基础上建构了独特的非洲教育哲学思想。这对非洲教育思想的内生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慧平 黄明理
近年来,学界对恩格斯相关重要文本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国内外学者在恩格斯哲学的地位与作用的解读上仍存在较大分歧,相对于持续聚焦的马克思哲学研究而言,对恩格斯哲学的研究仍有很多理论问题尚待深化。唐正东教授所著的《青年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可以被视为回应上述挑战的力作之一。唐教授长期从事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尤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独到的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