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5)
- 2023(11063)
- 2022(8641)
- 2021(7761)
- 2020(6055)
- 2019(13436)
- 2018(13410)
- 2017(25475)
- 2016(13867)
- 2015(15454)
- 2014(15628)
- 2013(15399)
- 2012(14432)
- 2011(13267)
- 2010(13585)
- 2009(12602)
- 2008(12253)
- 2007(11312)
- 2006(10501)
- 2005(9915)
- 学科
- 济(66829)
- 经济(66762)
- 农(46514)
- 业(45128)
- 农业(31282)
- 管理(31231)
- 中国(24616)
- 企(22593)
- 企业(22593)
- 地方(22108)
- 业经(20782)
- 方法(16109)
- 发(15428)
- 数学(13454)
- 数学方法(13339)
- 制(12944)
- 发展(12505)
- 展(12480)
- 银(11635)
- 银行(11619)
- 行(11354)
- 技术(11276)
- 融(11217)
- 金融(11217)
- 农业经济(11078)
- 学(10916)
- 贸(10688)
- 贸易(10676)
- 地方经济(10659)
- 财(10304)
- 机构
- 学院(202560)
- 大学(195228)
- 济(88295)
- 经济(86510)
- 研究(75686)
- 管理(74649)
- 理学(63258)
- 理学院(62542)
- 管理学(61531)
- 管理学院(61174)
- 中国(59062)
- 农(53886)
- 科学(45052)
- 京(42417)
- 农业(40808)
- 所(38815)
- 财(36598)
- 业大(35449)
- 中心(35217)
- 研究所(34832)
- 江(33570)
- 范(29188)
- 师范(28923)
- 财经(27886)
- 北京(26757)
- 州(26604)
- 院(26210)
- 省(25974)
- 经济学(25514)
- 经(25275)
- 基金
- 项目(130102)
- 科学(102878)
- 研究(100843)
- 基金(91313)
- 家(79086)
- 国家(78234)
- 科学基金(66557)
- 社会(65043)
- 社会科(61213)
- 社会科学(61202)
- 省(54227)
- 基金项目(48387)
- 教育(44220)
- 划(43562)
- 编号(43308)
- 自然(39067)
- 自然科(38129)
- 自然科学(38122)
- 自然科学基金(37406)
- 发(35916)
- 资助(34926)
- 成果(34795)
- 农(30923)
- 课题(30291)
- 发展(29672)
- 重点(29332)
- 展(29158)
- 部(28270)
- 创(27704)
- 国家社会(26904)
- 期刊
- 济(113626)
- 经济(113626)
- 研究(62697)
- 农(59395)
- 中国(51813)
- 农业(40092)
- 学报(30596)
- 科学(30255)
- 教育(26308)
- 管理(26066)
- 业经(25638)
- 融(25175)
- 金融(25175)
- 财(24966)
- 大学(24460)
- 学学(23093)
- 业(19130)
- 技术(18882)
- 问题(16283)
- 经济研究(15685)
- 农业经济(14681)
- 农村(14611)
- 村(14611)
- 财经(13322)
- 世界(12784)
- 经济问题(11821)
- 经(11522)
- 版(11477)
- 资源(10670)
- 技术经济(10588)
共检索到327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沙占华 赵颖霞
农民工市民化除面临着一些制度性障碍外,更为关键的是农民工要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包括就业能力、城市生活适应能力、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这是农民工立足于城市的根本,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除政府"赋能"外,关键在于通过自身"增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关键词:
发展能力 农民工 市民化 驱动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董延芳 刘传江 胡铭
中国农村的劳动力转移至今不顺利、难彻底、欠稳定,"隐性户籍墙"是其深层次原因。文章利用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2009年的武汉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对"隐性户籍墙"这一韧性社会屏蔽制度给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国路径"中出现代际分化的两代农民工流动打算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当前形势下,推进中西部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结合可行而且必要,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与微观个体的双赢。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若兰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工正在经历着从老一代向新生代的转换。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是一个在社会经济特征和个人特征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诸多显著不同的流动群体,也是最有市民化意愿和亟须市民化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为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和切入点,通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构建城乡健康发展的制度架构,有利于我们加快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转型。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化 市民化 城乡统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经济的加速转型及城市化进程的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农民工的方式向城市大规模转移,正在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一支庞大的就业大军。这支大军在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进程中,仍然障碍重重,步履维艰。本文从发展经济理论的角度出发,借鉴国外经验,力求找出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经济 农民工 市民化 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熊凤水
户籍型市民化与常住型市民化是农民工城市发展的两条基本路径,户籍型市民化在实践进程中面临农民工户口迁移意愿不足、经济收入低下、户籍供给与需求出现错位、与户籍制度改革方向相悖、可能带来城市贫民窟等困境。漂隔型农民工可采取常住型市民化的城市发展路径,以权益维护为核心,注重人的现代化,走深度城市化之路。
关键词:
户籍型市民化 常住型市民化 漂隔型农民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薛选登
长期以来,农民工“市民待遇”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生存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本文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待遇”缺失的表现和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的原因,提出赋予农民工“市民待遇”,促进农民工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待遇 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任远
关键在于激发企业追求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杨任远最近,笔者调查了南通市10家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通过调查我深切感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走出困境,关键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追求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发展中增实力,从发展中求效益,从发展中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和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黎晓杰 何靖波 唐雪漫
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造就了农民工队伍的发展壮大。2011年,我国农民工达2.5亿多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近1.6亿,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了农民工的主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通过改革来科学破解农民工问题并使之更加持续健康发展,将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局性、战略性和历史性影响。为此,本文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以及农民工市民化变迁过程等基本理论分析出发,对当前和未来时期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变动特征和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梳理,与此同时,特别分析了重庆——作为我国新兴直辖市和中国的一个缩影,在"农民工变市民"过程中所面对的一系列最为重要或最为直接内在动力的客观诉求——并由此针对性地提...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动力 实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慧
目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关键是各地推进此项工作的动力不足。为此,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动力困境究竟来自哪里,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创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路径的问题,十分重要,对于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初景利
试论图书馆的自我发展能力初景利Abstract:Thepaper,tehrougharepeatedthinkingaboutthedifferentideasandpracticesthataremadeknownbythecurrentChine...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静
农业自我发展能力的实质内涵是指立足于农业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的的农业资源、技术、制度之间的协调机制,这种机制包含了应对资源禀赋变化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和适应农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能力。文章从西部地区当前农业资源条件、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以及农业资源、技术和制度适宜性三个方面对西部地区农业自我发展能力的现状予以分析,认为应通过依靠技术进步突破资源束缚、合理实施农业补贴政策、加强农业人力资本储备和建立健全农业法规等路径提升西部地区农业自我发展能力。
关键词:
西部农业 自我发展能力 要素禀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静
农业自我发展能力的实质内涵是指立足于农业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的的农业资源、技术、制度之间的协调机制,这种机制包含了应对资源禀赋变化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和适应农业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能力。文章从西部地区当前农业资源条件、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以及农业资源、技术和制度适宜性三个方面对西部地区农业自我发展能力的现状予以分析,认为应通过依靠技术进步突破资源束缚、合理实施农业补贴政策、加强农业人力资本储备和建立健全农业法规等路径提升西部地区农业自我发展能力。
关键词:
西部农业 自我发展能力 要素禀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佐赫 孙正林
在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实体经济增长放缓,相应的就业环境对农民工群体的劳动力素质有了更高要求,但在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考量中往往忽视了外部环境尤其是就业环境因素的改变。本文运用结构方程定量测算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人能力因素对样本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强度。研究表明,外部就业环境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最强,其中又以农民工进城后的工作稳定性、工资水平、工作的满意程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其市民化决策影响最大。政府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应着力提高农民工的个人能力水平以应对就业环境的改变,同时积极引导不同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合理分流农民工的迁入地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瑞 刘超
本文使用2015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用1982-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各城市人口增量作为城市规模的工具变量,并结合农民工技能异质性,在有效控制内生性可能导致的估计偏误后,研究城市人口规模对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规模与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呈倒U型关系,随城市规模扩张市民化能力先增大后减小。高技能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极值出现在人口200万左右的大城市,中低技能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极值处于100-200万人口区间的城市。高技能农民工更容易从城市集聚中获益,这符合劳动力市场极化和人力资本外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佐赫 孙正林
在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实体经济增长放缓,相应的就业环境对农民工群体的劳动力素质有了更高要求,但在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考量中往往忽视了外部环境尤其是就业环境因素的改变。本文运用结构方程定量测算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人能力因素对样本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强度。研究表明,外部就业环境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最强,其中又以农民工进城后的工作稳定性、工资水平、工作的满意程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其市民化决策影响最大。政府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应着力提高农民工的个人能力水平以应对就业环境的改变,同时积极引导不同地区的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