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30)
2023(2521)
2022(1960)
2021(2142)
2020(1606)
2019(3938)
2018(4055)
2017(5747)
2016(4399)
2015(5120)
2014(5323)
2013(4355)
2012(4019)
2011(3839)
2010(4084)
2009(3370)
2008(3175)
2007(2856)
2006(2661)
2005(2558)
作者
(8805)
(7268)
(7138)
(7045)
(4558)
(3521)
(3513)
(3048)
(2778)
(2724)
(2520)
(2458)
(2448)
(2340)
(2298)
(2265)
(2206)
(2176)
(2142)
(2128)
(2020)
(1880)
(1840)
(1720)
(1717)
(1709)
(1578)
(1576)
(1523)
(1510)
学科
教育(18490)
中国(8915)
教学(5629)
理论(5598)
管理(4216)
(4158)
经济(4140)
(3707)
(3350)
(3275)
发展(3255)
改革(3182)
高等(3159)
(3132)
研究(3111)
思想(3100)
政治(2967)
思想政治(2838)
政治教育(2838)
治教(2838)
学校(2824)
德育(2816)
教育改革(2787)
(2658)
学法(2560)
教学法(2560)
(2419)
技术(2280)
(2248)
学理(2236)
机构
大学(53003)
学院(46546)
教育(26886)
研究(21612)
(18951)
师范(18923)
师范大学(16011)
(13410)
科学(11290)
职业(10688)
管理(10521)
(10508)
教育学(10436)
(10339)
经济(9831)
北京(9694)
技术(9547)
研究所(9529)
中国(8850)
理学(8803)
(8593)
理学院(8565)
管理学(8267)
管理学院(8135)
中心(8119)
教育学院(7674)
(7643)
职业技术(7289)
(6497)
研究院(6200)
基金
研究(28505)
项目(26568)
教育(22732)
科学(22492)
成果(15582)
基金(15206)
编号(14951)
社会(14801)
课题(14073)
社会科(13645)
社会科学(13643)
(12455)
(12415)
(12069)
国家(11777)
(11511)
规划(9982)
科学基金(9079)
(9053)
项目编号(8771)
研究成果(8613)
(8395)
(8200)
年度(8070)
教育部(7856)
(7769)
(7737)
阶段(7718)
重点(7707)
(7538)
期刊
教育(46091)
研究(27323)
中国(20900)
(11115)
经济(11115)
职业(10694)
技术(7975)
技术教育(7035)
职业技术(7035)
职业技术教育(7035)
高等(5368)
大学(5280)
(4930)
论坛(4930)
成人(4753)
成人教育(4753)
高等教育(4721)
学报(4697)
(4355)
科学(4223)
比较(4173)
(4013)
发展(3718)
(3718)
职教(3619)
(3589)
农业(3403)
图书(3287)
教研(3078)
高教(3078)
共检索到85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柳亮  
美国高等教育自愿问责倡议是回应现实要求与转变问责思路以重塑问责体系的重要尝试。自愿问责以"大学问责网络"、"自愿问责系统"与"自愿问责框架"为代表,具有准内部问责与不完全市场问责的属性,在平衡外部干预、发展整体视野、协调问责努力等方面初步显露出独特的作用。自愿问责虽然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系列理论难题与现实困境。自愿问责的推行不会必然导致大学自主的增强,而是对大学的自主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柳亮  
人们对高等教育问责制与大学信任两者关系的看法并不一致。本文试图通过"信任连续体"和"问责制连续体"的建构,分析高等教育问责制与大学信任的关系,并对其中的信任与不信任、信任与透明两种矛盾进行探讨,从而为现代大学走出发展困境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佳楠  王丹丹  
高等教育质量问责制是重要的高校管理话语体系,是高校与各利益主体具有法定责任和权利的具体表现。美国高校问责制起源于特定历史时期,其实施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通过问责机制体系化构建与社会各领域建立了强大的主体关联。因此,本文在分析美国高校问责制缘起及演化的基础上,对其能力向度和系统构造进行了解读,以期对我国高校教育质量机制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和发展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淑娟  
大学的不同外部利益相关者构成了市民社会、政府和市场三种问责力量,他们倾向于使用不同的问责方式。认证、评价、声誉排行、学术审查大多反映的是学术权威;州报告卡、绩效报告、绩效预算和拨款、标准化测验强调的是州政府权力;学生和校友满意度调查反映的是院校当时和过去顾客的意见,代表市场力量。各种问责计划的重点、驱动器、评价和结果有所不同,它们在动态变化中趋向于平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健  杨建国  
作为当代美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重要议题的高等教育问责制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滥觞于20世纪60年代,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21世纪以来又出现了"自愿问责"的新气象。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的历史,表现为从关注高等教育资源"输入"及其使用效率的问责阶段,到聚焦高等教育的结果性和输出性的问责阶段的演进,展现了美国社会各界"为质量而问责"的真实脉动。美国高等教育问责制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因质量而问责"、"为‘问责’而立法"、"寻求多元化机制的合力",以及"独特的高校联盟文化"等方面。以此为鉴,我国高等教育问责制的建构与实践,需要以压缩政府管理空间扩充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以法律法规供给保障高等教育问责行动,以多元主体参与激活高等教育问责机制,以完善信息公开助推高等教育问责落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雪萍  任佳萍  
自愿问责框架是美国首个由社区学院构建、为社区学院服务的综合性问责框架。"自愿问责框架"主要包括"学生进步和成果测量"、"劳动力、经济和社区发展测量"、"学生学习成果测量"三大测量工具。"自愿问责框架"实质上就是社区学院主动向利益相关方报告自身教育质量和资源使用效率等情况。作为一套为社区学院"量身定制"的绩效评估工具,"自愿问责框架"具有通用性和可比性,它简化了社区学院开展问责的流程。为满足实际需求,"自愿问责框架"一直在不断更新与完善。尽管"自愿问责框架"的实施面临不少难题,但它很有可能成为美国社区学院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柳亮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情境下,高等教育问责的兴起既带有时代发展的共性,也体现出一种本土化的政府管理观。政府管理的问责观念所遵循的公共投入——公共责任逻辑及其具有的基本特点,容易产生多种潜在的运行风险,因此需要向外部约束观转变。外部约束的问责观念遵循公共委托——公共责任的逻辑,并具有相应的理论依据、实践基础与基本特点,在实践意义上更具合理性。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问责的发展,需要实现多种维度的双向建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守信  杨颉  
问责作为一种有限理性的制度行为,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实践中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制度供给不足、问责路径依赖、管理主义盛行和工具理性偏向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责的作用范围及能力大小。问责只是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不能把问责自身的合程序性作为问责能力的判断标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责能力需要加强问责规制建设,完善多元参与的社会公共问责结构,构建高校为主体的问责机制,以及回归教育性问责的价值追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柳亮  刘小平  
四功能范式理论与"一般化象征性媒介"理论是塔尔科特·帕森斯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解释框架。专业问责是高等教育问责的主导形式,"认知理性"与"认知复合体"、"专业"与"专业复合体"以及"工具行动主义"与"制度化个体主义",分别为专业问责提供了内在的知识-价值基础、结构化的制度基础与宏观的社会文化基础。专业问责以"价值承诺"流通的形式对大学施加约束,意味着大学"部分自主"的地位,并且与深层的大学信任问题相联系。社会与公众对于大学信任的流失,既刺激了外部问责的扩张,又对专业问责与大学自主提出了挑战。帕森斯关于高等教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郝世文  
问责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成为诸多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问责就是向他人报告、解释、证明及回答资源的使用方式和效果问题的义务。英国高等教育问责以政治性问责为主,而强化内部问责是英国高等教育问责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曼彻斯特大学内部问责实践为视角,可以看出英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体系的一些共同特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佳  黎万红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问责制逐步走向制度化,以实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质量提高。在英美澳三国高等教育问责政策设计和实践过程中,大学教师认为这种外部问责对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形成了一定限制,其指标设计影响了大学行为,教育伦理与道德向度对大学影响渐趋微弱。学术人员呼吁回归与重构以专家监督、同行评估和内部控制为特征的专业问责,但这种专业问责面临着新公共管理、大学财政和全球竞争等因素的现实挑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家德  
目前,法国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责任导向、多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以建构主义范式为理念、遵循公共治理逻辑、具有社会问责的特征。根据高等教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师生发展和大学自身发展程度的质量标准,法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目的、评估主体、评估过程、评估结果的有效性比较高。我国应借鉴法国的积极因素,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明确高校是质量责任主体,提高高校在评估过程的主动性,提高评估过程透明度和评估结果的公信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常桐善  
美国各类高等教育学会、认证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在督促大学为其教育质量负责、提升大学效能问责透明度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研究介绍了四个比较全面的本科教育问责"透明度"项目,内容涵盖项目的实施模式、数据收集方式、指标体系以及价值和意义。这些项目是提升大学透明度的平台,是大学接受社会监督的窗口,对保障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建议,中国的各类高等教育学会在提升问责"透明度"方面应该发挥积极主动作用;大学要勇于公开自己的教育评估数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大学领导要支持院校研究,构建整合性的数据仓储,践行循证决策模式,营造院校效能问责文化氛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宇  徐国庆  
2013年的《国家生涯与技术教育中期评估报告》针对帕金斯法案四在美国近年来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该报告详细制定了绩效问责评价指标体系和逻辑模型,在评价中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这对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如强化法律法规在质量评价中的约束力、注意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及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中公平价值的渗透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范国睿、孙翠香在《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第3期中撰文,对美国职业教育绩效与问责的时代背景进行了介绍,梳理了美国职业教育法律中职业教育绩效与问责框架的变迁,解读了美国职业教育绩效与问责的核心指标,呈现了2014年美国职业教育绩效与问责效果,最后提出了美国职业教育绩效与问责对我国的启示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