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9)
2023(6582)
2022(5834)
2021(5502)
2020(4810)
2019(11054)
2018(11017)
2017(21089)
2016(11505)
2015(13151)
2014(12894)
2013(12677)
2012(11370)
2011(10301)
2010(10588)
2009(9747)
2008(9508)
2007(8359)
2006(7323)
2005(6567)
作者
(34788)
(29037)
(28969)
(27398)
(18643)
(14024)
(13173)
(11433)
(11233)
(10342)
(9965)
(9894)
(9540)
(9465)
(9223)
(8985)
(8853)
(8617)
(8424)
(8400)
(7354)
(7291)
(7100)
(6851)
(6684)
(6477)
(6435)
(6423)
(6071)
(5814)
学科
(47627)
经济(47561)
管理(36173)
(33696)
(29967)
企业(29967)
方法(25032)
数学(22070)
数学方法(21538)
(11514)
(11136)
中国(10761)
(10498)
业经(10408)
理论(9303)
(8560)
地方(8280)
技术(8146)
(7670)
(7627)
农业(7530)
(7492)
贸易(7484)
(7279)
(7222)
(6419)
(6366)
财务(6334)
财务管理(6311)
人事(6236)
机构
大学(163720)
学院(162918)
管理(65762)
(62088)
经济(60761)
理学(57598)
理学院(56971)
管理学(55530)
管理学院(55270)
研究(55051)
中国(40737)
科学(36741)
(35236)
(31651)
(28781)
业大(28011)
(26811)
研究所(26486)
农业(25248)
(24986)
中心(24857)
北京(21706)
财经(21120)
(20316)
(20141)
师范(19963)
(19595)
(19234)
技术(19220)
经济学(17589)
基金
项目(114468)
科学(90397)
基金(83700)
研究(78055)
(75260)
国家(74705)
科学基金(64106)
社会(48229)
(45955)
社会科(45639)
社会科学(45623)
自然(45226)
自然科(44295)
自然科学(44282)
基金项目(43795)
自然科学基金(43501)
(39352)
教育(37809)
资助(35768)
编号(30766)
重点(26507)
(24840)
(24822)
成果(24129)
(23707)
创新(23087)
计划(23047)
科研(22455)
课题(22123)
教育部(21021)
期刊
(65571)
经济(65571)
研究(43528)
中国(34812)
学报(29732)
(27977)
科学(27306)
管理(26846)
大学(22090)
(21193)
学学(20846)
教育(19343)
农业(18917)
技术(16283)
(11828)
金融(11828)
业经(11137)
(11104)
经济研究(10840)
财经(10266)
统计(9561)
(9018)
(8878)
科技(8611)
技术经济(8462)
业大(8427)
(8218)
问题(8137)
决策(7793)
资源(7344)
共检索到238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小平  牛萍  
现有研究发现自愿离职对组织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但关于具体影响方向和作用机制还没有达成一致结论。基于521家企业样本数据,本文实证研究自愿离职与组织绩效关系的三向交互调节模型。研究发现:自愿离职显著负向影响组织绩效;投资型人力资源系统对自愿离职与组织绩效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表明组织采用投资型人力资源系统时,自愿离职对组织绩效的负向影响更强;差异化战略和投资型人力资源系统对自愿离职和组织绩效关系具有三向交互调节效应,当组织实施高差异化战略、高投资型人力资源系统时,自愿离职对组织绩效的负相关性最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小威  廖建桥  曾庆海  
本文根据组织网络嵌入性理论,借鉴Allen(2001)的雇员工作绩效—自愿离职二路径中介链模型,引入工作嵌入概念拓展为一个基于现代组织社会资本嵌入视角的核心员工组织绩效—自愿离职五路径中介链模型,并在一类知识密集型行业组织——卫生保健单位的样本中获得显著性验证结果:(1)员工组织绩效与自愿离职的关系是一个具有两重性(保持性和流失性)多路径和多激励环节的关系系统;(2)在这类关系效应系统中,工作嵌入的中介地位极为突出,对核心员工自愿离职具有占优制约性;(3)对模型调节变量交互效应假设检验的显著性发现,与个人社会网络相关联的工作外报酬和家庭责任可以是重要的制约员工离职的保持性因素;(4)引入工作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薇   李琦   覃大嘉   金吉洋  
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生产的复杂工作情境,从组织与个体互动视角出发,基于企业创新知识基础观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以我国制造业企业474名科技人员作为样本,首先探讨企业智力资本三维度对创新工作行为的影响机制,再进一步剖析职业可持续性感知与AI技术抵制的交互项作为情境条件对该机制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于创新工作行为均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组织资本对于创新工作行为的影响为倒“U”型曲线;交互项对主效应机制的调节效应显著。因此,在激励科技人员创新方面,企业管理者应注意合理配置智力资本各个维度的比例,尤其需要留意组织资本的有效规模;同时需要关注员工个体对于技术的接受程度及其对职业前景的感知,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创新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军成  凌文辁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珠三角地区光电制造企业的452名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组织支持感在组织政治知觉影响离职倾向过程中被中介的调节效应。结构方程建模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政治知觉通过工作倦怠的完全中介作用对离职倾向产生影响,组织支持感对这种影响产生被中介的调节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礼林  杨东涛  秦晓蕾  
文章分析了转型期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对自愿离职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对416位国有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采用层级回归方法检验了员工个体的工作价值观在自愿离职决定中的调节作用。主要结论包括:第一,组织政治知觉对自愿离职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第二,员工的社会型工作价值观对组织政治知觉与自愿离职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当社会型工作价值观处于高位时,组织政治知觉对自愿离职的影响显著减弱。研究对国有企业遏制政治行为,弘扬社会型工作价值观和减少员工自愿离职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雅琳  仇勇  张杉杉  
导游是一项情绪劳动强度较高的职业,极易产生倦怠进而影响职业满意度并诱发离职。应用成熟量表对792名导游进行问卷调查,采用bootstrap法分析显示,情绪劳动中的表层扮演会通过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降低导游的职业满意度并提高离职倾向,而情绪劳动中的深层扮演会通过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提升导游的职业满意度并降低离职倾向;顾客侵犯行为中的顾客苛责会调节深层扮演对职业倦怠的影响,随着顾客苛责水平的提升,深层扮演对导游职业倦怠的削弱作用渐渐弱化,此外,顾客苛责还会分别调节职业倦怠在深层扮演影响导游职业满意度和离职倾向过程的中介作用。因此,应针对导游的不同情绪劳动开展管理和疏导,对游客采用适当的识别机制,化解导游的职业倦怠危机,从而提升导游的职业满意度,降低导游的离职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宏振  车晓娜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组织吸引力的影响因素,以及身份差异与组织吸引力和自愿离职倾向的关系,提出不同类型身份的员工组织吸引力程度不同,而组织吸引力通过工具性程度和象征性程度两方面又对自愿离职意向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姜道奎  于梦晓  柏群  
探讨人与组织匹配与员工满意、工作绩效的关系,即人与组织匹配是否通过员工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信任倾向是否在人与组织匹配与员工满意之间、人与组织匹配与工作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研究使用的样本通过两次调查收集数据,通过在服务型制造企业收集问卷,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人与组织匹配的两个维度与工作绩效四个维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致性匹配、互补性匹配对工作绩效有正向影响,员工满意在一致性匹配、互补性匹配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信任倾向在一致性匹配、互补性匹配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丽文  任相伟  李翼凡  
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归根到底是要实现企业绿色转型、提升企业绩效。鉴于企业发展受内外部因素的联动影响,尝试构建动态环境规制嵌入下战略柔性、绿色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采集173份有效调查问卷,通过层次回归对影响企业转型和绩效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情境下,战略柔性、绿色创新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提升效应,但是伴随战略柔性强度增大,其贡献度减小;两者交互效应能显著正向提升企业绩效,且绿色创新在不同水平的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关系中发挥不同中介作用,说明变革管理理念和强化绿色创新是遏制战略柔性过高导致企业绩效贡献度下降的重要措施,绿色创新对战略柔性的效应发挥起到纽带作用;动态环境规制在战略柔性、绿色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显著正向影响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表明动态环境下政府规制政策更多地对企业决策和创新行为带来抑制效果。综合研究结果,提出企业应加强内生路径建设、注重环境规制政策引导、实现政企双赢与协同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薛倚明  李萍  
如今,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核心资源地位日渐突出,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重要性随之凸现。本文通过对西方国家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自愿披露代表性模型的分析借鉴,提出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自愿披露的三棱锥模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睿娟  杨静怡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使员工产生了心理、生理和行为的不良反应,影响工作结果。本研究以陕西省企、事业单位员工为研究对象,收集有效样本495份,探讨了信息技术压力源与员工离职意愿的权变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入侵、信息技术过载、信息技术的复杂性和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员工离职意愿;信息技术支持显著负向调节信息技术复杂性和信息技术不确定性与离职意愿的关系,信息技术鼓励显著负向调节信息技术入侵和信息技术过载与离职意愿的关系;信息技术支持和信息技术鼓励的调节效应通过工作压力的中介作用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干晨静  王端旭  
文章从伦理道德视角出发,通过研究之前学者所忽视的同事非伦理行为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丰富了员工离职倾向的前因研究。基于社会比较理论,本文探究员工分配公平感在同事非伦理行为影响员工离职倾向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并考察员工自身非伦理行为对以上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71名企业员工开展两轮配对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员工分配感在同事非伦理行为与员工离职倾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2)员工非伦理行为显著调节了同事非伦理行为与员工分配公平感之间的关系;(3)员工非伦理行为显著调节了分配公平感在同事非伦理行为与员工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唐雪梅  赖胜强  
我国企业劳资冲突逐渐进入高发期,员工在经历劳资冲突后可能采取逃离行为。本文基于情感事件理论,从个人情绪认知视角出发,通过情境实验分析个体负向情绪和组织信任在劳资冲突和离职倾向之间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企业采取的情感和功能修复策略与劳资冲突类型的适配对离职倾向的调节作用。研究证实在工具型劳资冲突中,功能策略的修复效果优于情感策略的效果,而在情感型劳资冲突中,两种策略的效果无显著差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昶  宋信强  
本文通过分析珠三角地区社会工作者的408份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发现:社会工作者的公共服务动机负向影响其离职倾向;个人关爱和社会关爱型组织伦理氛围感知在社会工作者公共服务动机与离职倾向关系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兰兰   江新会   王茂霖   王延玲   陈楠楠  
本文将资质过度感知与离职倾向关系的边界因素研究扩展到了关系需求的范畴。并以工作嵌入理论作为依托,预测了组织归属感对资质过度感知引起的离职倾向具有缓冲作用。进一步在需求-供给匹配视角下,预测了归属需要的高阶调节效应。研究一通过两时点数据支持了三阶调节假设。研究二在具有对比性的情境和样本下重复验证了这些特定预测,且以一年后的实际自愿离职数据和离职倾向进行了关联。本研究对缓解高资质过度感知员工的离职倾向问题带来新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