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20)
- 2023(5936)
- 2022(5019)
- 2021(4472)
- 2020(3977)
- 2019(8979)
- 2018(8639)
- 2017(17717)
- 2016(9426)
- 2015(10355)
- 2014(10294)
- 2013(10468)
- 2012(9770)
- 2011(8468)
- 2010(8922)
- 2009(8202)
- 2008(7832)
- 2007(6646)
- 2006(5510)
- 2005(4887)
- 学科
- 济(44681)
- 经济(44623)
- 业(29814)
- 管理(28804)
- 方法(28096)
- 数学(25349)
- 数学方法(25226)
- 企(24856)
- 企业(24856)
- 财(13602)
- 审计(12181)
- 中国(10326)
- 务(9268)
- 财务(9261)
- 财务管理(9193)
- 企业财务(8980)
- 农(8844)
- 制(7752)
- 学(7662)
- 贸(7624)
- 贸易(7614)
- 易(7356)
- 技术(7254)
- 业经(7165)
- 融(7148)
- 金融(7148)
- 地方(6902)
- 银(6356)
- 银行(6344)
- 农业(6203)
- 机构
- 大学(136578)
- 学院(134196)
- 济(58916)
- 经济(57911)
- 管理(54300)
- 理学(48653)
- 理学院(48158)
- 管理学(47483)
- 管理学院(47232)
- 研究(40455)
- 中国(31587)
- 财(30161)
- 京(27454)
- 财经(25134)
- 经(23171)
- 科学(23062)
- 农(20862)
- 所(19981)
- 经济学(19630)
- 业大(19251)
- 财经大学(19250)
- 中心(19087)
- 江(19024)
- 经济学院(18020)
- 研究所(17583)
- 商学(16952)
- 商学院(16829)
- 农业(16521)
- 北京(16008)
- 州(15050)
- 基金
- 项目(93931)
- 科学(76090)
- 基金(72814)
- 研究(65728)
- 家(63552)
- 国家(63055)
- 科学基金(55340)
- 社会(45457)
- 社会科(43445)
- 社会科学(43433)
- 基金项目(38724)
- 自然(36473)
- 自然科(35698)
- 自然科学(35691)
- 自然科学基金(35124)
- 省(34941)
- 教育(31364)
- 资助(30692)
- 划(29618)
- 编号(23896)
- 部(22766)
- 重点(21029)
- 教育部(20293)
- 国家社会(19755)
- 创(19664)
- 人文(19544)
- 成果(19158)
- 科研(18910)
- 性(18580)
- 创新(18381)
共检索到188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岚 杨春隆
明晰自愿性变更审计师行为与审计意见二者深层次关系可以更好地把握审计产品质量。之前一些关于上期非标准审计意见将会导致本期公司变更审计师的观点有失偏颇。在关于上期审计意见对本期变更审计师、本期变更审计师对后期审计意见类型影响的研究中,相对于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而言,上期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不仅不会倾向于本期变更审计师,而且当公司上期被出具的是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时,本期发生变更审计师的可能性会显著降低。本期变更审计师行为显著提高了公司后期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降低了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变更审计师的决策依据是预期审计意见的改善而不是上期审计意见类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婧 吴良海
国内外证券市场经验表明,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变更审计师行为以规避对自身不利的审计意见,因此,研究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动因,对避免变更行为导致的不利后果,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文章探讨了审计师变更中自愿性审计师变更的动因及规律,研究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是导致审计师变更的首要因素。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审计意见 财务困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薇
2004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运用有序多项Logit模型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8年利用变更审计师购买审计意见的行为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可以成功购买审计意见,审计师对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和保留意见的判断缺乏一致性,对于公司的盈余操纵、持续经营风险、债务风险、关联交易、存货所隐含的审计风险还缺少充分的职业关注,审计意见购买的治理有赖于加强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和变更审计师行为的监管,开发定量审计技术与提高独立审计全行业技术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桦
本文选取2001 ̄2004年发生自愿性审计师变更的公司作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投资者对审计师变更公告中所披露不同变更原因的反应。研究发现,市场对于不同原因的审计师变更反应存在差异,投资者根据变更原因判定审计师变更为好消息的反应显著大于判定其为坏消息的反应。由此可知,投资者对于披露的变更原因信息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不同类型的审计师变更会影响公司的价值。监管部门强制披露审计师变更原因有助于提高市场有效性。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投资者反应 事件研究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志容
本文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至2012年度共300家发生审计师变更的上市公司和未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和对照样本,分别混合样本和分年度样本进行了分析,检验自愿性审计师变更行为的动因。研究发现:引发自愿性审计师变更行为的显著动因有非标准审计意见、财务困境、事务所级差特征、事务所地域特征以及上市公司管理层变更,在上述动因中非标准审计意见是引起自愿性审计师变更行为最危险的信号。此外,公司披露的审计师变更的动因并不可靠,而更可能是为了掩盖意见分歧的借口。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爽 吴溪
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中不利审计意见的改善和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在近年来得到了监管机构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关注点主要在于 :不利审计意见的改善是否恰当 ;自愿性审计师变更是否会促进不利审计意见的不当改善。为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 ,本文初步回顾了 1997~ 2 0 0 3年间不利审计意见改善的总体趋势 ,特别是自愿性审计师变更情况下不利审计意见的改善趋势 ,并提出了相关的学术与监管含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民 黄旸杨
审计师非自愿性变更没有明显提高后任审计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非自愿性变更后,上市公司有选择小规模事务所的偏好,降低了市场集中度。非自愿性变更对审计质量没有起到预期的监管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越 普微 张肖飞 刘继艳
本文以2008~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自愿性审计师变更与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市场化进程对自愿性审计师变更与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自愿性审计师变更与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显著负相关;在市场化进程落后的地区,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自愿性审计师变更来降低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外部审计作为一种治理机制可以弥补制度环境的缺陷;经营现金流量、总资产收益率、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独立董事比重与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显著正相关,而审计意见类型则与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显著负相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国坚 吴立扬
本文在国内较早对审计师变更后上市公司对审计师的选择行为及其经济后果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实证研究,并首次比较了自愿性和强制性两种不同审计师变更的差异,运用1997-2001年的数据,我们发现,强制性变更公司和自愿性变更公司在变更前后的财务状况、审计师选择、审计意见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并且,这些审计师选择行为与审计意见的回归结果也存在重大差异,相比之下,自愿性变更公司表现出更明显的“意见购买”迹象,它们通过选择一贯对客户出具非标比例较低的“温和”审计师这种较为隐蔽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目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斌 孙回回 李嘉明
本文以 1 998~ 2 0 0 2年间进行了各种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考察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行为所持的态度 ,并进一步分析导致不同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利润影响程度、有无盈余管理动机、企业财务状况和审计客户规模是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主要考虑因素 ;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对非标审计意见的出具并没有显著影响 ,大事务所与小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并无明显区别。
关键词:
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 审计意见 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红英 周露露
本文以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政府控制、审计师选择与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控制公司更倾向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对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具有积极影响。研究表明,监管部门通过推动国有控股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来发挥示范作用,有利于增强我国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动机,审计师自身声誉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自愿披露动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联生 谭力
审计师变更问题是国际会计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审计师变更区分为变更决策行为与变更决策结果两方面,首先运用修正的Lennox(2000)审计意见估计模型来研究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审计师改善其审计意见的决策行为;然后再次运用审计意见估计模型来检验审计师变更是否能够改善审计意见。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不仅将审计意见估计模型用于中国审计市场,并且同时用于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决策的动机与结果的研究。研究结论表明,中国2002年上市公司做出变更审计师决策的依据,不仅仅在于上一时期被出具“不清洁”审计意见,也在于预计的审计师变更给审计意见所带来的改善作用。但是,审计师变更并不能显著改善审计意见。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审计意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于雳 马施
审计意见购买是指公司管理当局在收到或可能收到对自己不利的审计意见时,通过变更注册会计师、寻求其他注册会计师支持自己的会计处理,来满足自身财务报告需要。本文以2008年度变更审计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同时选取同行业、同规模的上市公司作为配对公司,通过X2检验和Logistic模型分析2008年度审计师变更与前期审计意见的关系,以及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后是否实现了审计意见的购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绍炳
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审计师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一直受到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利用1995—2005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和审计师变更的宏观数据,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细分,并通过ARMA模型对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审计师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潜在原因和实现情况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只有收到带解释说明段的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及否定意见时才会引发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审计师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方红星 戴捷敏
上市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不仅取决于公司自身的披露动机,而且取决于审计师是否愿意出具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本文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在2008—2009年年报中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信息所带来的研究机会,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这一特殊的自愿信息披露行为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降低代理冲突和传递信号不仅是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主要动机,而且是其自愿提高鉴证信息披露质量(扩大鉴证范围和提高保证程度)的主要动机;审计师声誉越高,越不愿意出具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和为公司的内部控制提供高程度保证;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以及内部控制质量会显著影响审计师对鉴证风险水平的评估,进而影响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