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36)
- 2023(2798)
- 2022(2386)
- 2021(2207)
- 2020(1811)
- 2019(4130)
- 2018(3866)
- 2017(7886)
- 2016(4342)
- 2015(4922)
- 2014(4661)
- 2013(4578)
- 2012(3946)
- 2011(2996)
- 2010(3504)
- 2009(3551)
- 2008(3565)
- 2007(3151)
- 2006(2758)
- 2005(2598)
- 学科
- 管理(22684)
- 业(22379)
- 企(22122)
- 企业(22122)
- 济(14201)
- 经济(14166)
- 财(13179)
- 审计(12125)
- 务(11953)
- 财务(11950)
- 财务管理(11880)
- 企业财务(11199)
- 方法(8925)
- 数学(6960)
- 数学方法(6944)
- 各类(5865)
- 公司(5183)
- 制(5037)
- 体(4016)
- 业经(3821)
- 体制(3574)
- 中国(3430)
- 农(3326)
- 划(3113)
- 技术(2740)
- 人事(2586)
- 人事管理(2586)
- 家(2466)
- 组织(2440)
- 国家(2382)
- 机构
- 学院(56755)
- 大学(56363)
- 管理(26113)
- 理学(23019)
- 理学院(22908)
- 管理学(22788)
- 管理学院(22691)
- 济(22019)
- 经济(21576)
- 财(15533)
- 研究(12849)
- 中国(12778)
- 财经(12232)
- 京(11917)
- 经(11131)
- 会计(9739)
- 财经大学(9274)
- 商学(8646)
- 商学院(8601)
- 江(8402)
- 会计学(7032)
- 公司(6928)
- 中心(6735)
- 会计学院(6726)
- 北京(6711)
- 经济管理(6664)
- 州(6624)
- 学会(6440)
- 审计(6026)
- 经济学(5874)
- 基金
- 项目(34490)
- 科学(28083)
- 基金(26712)
- 研究(26248)
- 家(22277)
- 国家(22077)
- 科学基金(20337)
- 社会(18185)
- 社会科(17325)
- 社会科学(17318)
- 基金项目(14518)
- 自然(13217)
- 自然科(12848)
- 自然科学(12847)
- 省(12757)
- 自然科学基金(12618)
- 教育(12223)
- 编号(10678)
- 资助(10617)
- 划(10292)
- 成果(9129)
- 部(8628)
- 人文(8093)
- 性(8085)
- 教育部(8021)
- 制(7711)
- 项目编号(7583)
- 重点(7562)
- 国家社会(7429)
- 创(7140)
共检索到86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兴强
管理当局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是公司治理领域内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而审计被认为是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的一种机制。虽然上述观点一直被广泛引用,但至今还未有文献为此提供系统性的经验证据。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独特的制度背景,手工搜集了上市公司2002-2009年半年报自愿审计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半年报自愿审计是否能够降低代理成本这一问题。无论是Heckman二阶段模型、OLS模型、配对研究还是公司层面的固定效应回归,研究结果都一致地表明,半年报自愿审计的确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从而揭示了审计所具有的信息价值和公司治理作用。进一步,公司选择"四大"与"非四大"进行的半年报...
关键词:
半年报 自愿审计 代理成本 自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炜 朱春艳
管理者定期对公司经营情况进行披露,能够降低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是,管理者能够决定何时披露信息以及披露何种信息。本文讨论了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对管理者自愿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文章认为,由于管理者在我国面临的诉讼风险较小,当代理成本较高时,管理者可能更倾向于做出对自己利益最大化有利却有可能损害公司利益的决策,因而管理者会倾向于隐瞒信息或减少自愿披露的信息。通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2001—2007年"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附注信息,文章发现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越高,管理者自愿披露经营活动相关现金支出的可能性就越小,披露涉及到的项目也越少,且披露金额占总支出的比例也越小...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祝娟 陈冬华
西方对公司治理的理解长期停留在制度主义层面,研究也相应地囿于机制设计与机制创新的范畴,但其制度改进的边际收益已明显不尽如人意,而西方主流学界并未反思和转变思路。有鉴于此,文章试图恢复真实世界中的交易场景,立足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澄廓当下公司治理研究之上的西方自由主义笼罩,从中华传统文化之“善”的范畴,致力公司治理新知识的创造,发轫构建理论新体系。文章将经理人内在道德纳入公司治理分析框架,探讨其对经理人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以及对监督机制的影响,为经理人内在道德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供理论解读。研究发现,经理人内在道德与代理成本负相关;内在道德水平达到一定水准后,代理成本消失,并产生代理收益。研究阐释了中华文化中“德主刑辅、礼法合治”内外并举式中国之治的部分学理,有助于理解中华文明基础上的公司治理理路,阐释其背后新文明形态的文化源流及其与中国历史上的经济繁荣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代理成本 内在道德 代理收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隆
本文以2010~2012年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IPO部分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试图验证IPO公司股权制衡度、代理成本、IPO前公司规模与审计质量需求之间的关系。本文重点考察了代理成本对我国IPO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并针对以上现象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雷 高田
本文采用2004-200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项和综合考察了公司治理对信息披露质量和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公司控制权、公司所有权显著正相关,与股东人数显著负相关,与最终控制人属性无显著关联;代理成本与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公司控制权、所有权显著负相关,与股东人数、最终控制人属性无显著关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辉 胡波
笔者借助公司内部治理框架,运用2001—200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了代理成本对于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存在其他变量时,独立董事制度、高管层持股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情况对审计定价存在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制度、高管层持股对于公司内部治理具有积极意义;加快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公司内部治理。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代理成本 审计定价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万鹏 陈翔宇
以2004—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中国特有的业绩快报披露制度,探讨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对业绩快报自愿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代理成本越高的公司,管理层自愿披露业绩快报的可能性越小。在此基础上,考察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对代理成本与业绩快报自愿披露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在信息披露方面并不具有显著的治理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万鹏 曲晓辉
本文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和代理理论,研究了董事长个人特征和代理成本对公司营收计划自愿披露的影响。以2008—2010年度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公司董事长年龄、性别以及股权代理成本与营收计划自愿披露相关。董事长年龄越大、董事长为女性以及股权代理成本越小的公司,其自愿披露营收计划的可能性越大。研究还发现公司规模、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以及交叉上市对公司营收计划自愿披露也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相关文献,特别是为从管理者特征方面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自愿披露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庭选 潘克勤
以近几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实际控制人控制能力、代理成本、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及其治理效应,可以发现实际控制人控制能力越强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曾经被监管机构赋予专项复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通过两阶段回归发现,市场对聘请此类会计师事务所作出了正面评价,而且此类会计师事务所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具有监督和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维 吴世农 黄飘飘
本文以2002—2012年在沪深两地上市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各类、各层级政治关联对企业获取政府扶持的影响,同时动态地考察税赋优惠和政府补助的扶持政策是否对公司业绩具有推动作用。研究发现:第一,政治关联有助于上市公司获得政府扶持;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与政府扶持的关系更强。第二,企业享有的政府扶持政策因其高管政治关联的层级与类别而异。第三,短期内,虽然所得税优惠政策和政府补助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但由政治关联所带来的政府扶持对企业财务绩效却有负面效应。第四,动态分析发现,尽管连续获得政府扶持能够帮助企业在短期内获得高于行业均值的超额业绩,但这种竞争优势却逐年降低,最终对企业的...
关键词:
政治关联 政府扶持 公司业绩
[期刊] 预测
[作者]
周建 袁德利
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的途径日益引起学界的重视,但有关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相对缺乏。本文基于2001~2009年间沪深两市444家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能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的随机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模型,检验了公司治理机制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及公司治理机制、两类股权代理成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类股权代理成本在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第二类股权代理成本在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高雷 李芬香 张杰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国家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治理环境、公司透明度、企业规模与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度、领取报酬的董事比例、领取报酬的监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股东大会会议次数与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高管持股、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会议次数、两职分离与代理成本无显著关系;财务杠杆率与代理成本的关系是混合的;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与总样本基本一致。
关键词:
代理成本 公司治理 内部治理 外部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方
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上市前后代理成本改变量与所有权结构的关系。结果发现:企业上市后代理成本显著上升;行业竞争性、上市年份、企业控制权类型对代理成本有显著影响;所有权结构对上市后代理成本的改变影响显著,国有股、法人股、机构持股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后代理成本的变化负相关。说明上市后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上升,分散的所有权结构不利于股东对经理人的约束,所有权结构对代理成本的负面影响超过了上市带来的外部市场约束及信息披露机制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代理成本 所有权结构 股权集中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廖义刚 张玲 谢盛纹
本文以2000-2005年我国财务困境上市公司为样本,经实证研究发现:(1)随着负债水平的上升,公司代理成本将显著增加,其中非国有控股公司上升幅度更大;(2)独立审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公司代理成本,表现为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次年,公司代理成本有显著降低;(3)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如果独立审计机制与杠杆治理机制同时存在,则会产生积极的协同效应,该协同效应可以大大降低负债的边际代理成本,但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没有发现该协同效应。
关键词:
杠杆治理 独立审计 代理成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明辉
西方大量研究表明,公司的代理冲突程度越高,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动力就越强。文章在对179家IPO公司研究后发现,建立在英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代理理论对我国审计师选择行为的解释力并不充分。在公司规模、成长性、财务杠杆、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会独立性等反映公司代理冲突的变量中,仅公司规模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进行审计有显著正向关系,管理层持股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审计则呈倒U形关系,没有发现成长性、财务杠杆与审计师选择存在显著关系的证据。
关键词:
代理成本 代理冲突 审计质量 审计师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