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24)
- 2023(18155)
- 2022(15798)
- 2021(14683)
- 2020(12291)
- 2019(28039)
- 2018(27767)
- 2017(53572)
- 2016(29392)
- 2015(32968)
- 2014(33045)
- 2013(33069)
- 2012(30880)
- 2011(27865)
- 2010(27836)
- 2009(25988)
- 2008(25941)
- 2007(23391)
- 2006(21220)
- 2005(19534)
- 学科
- 济(115998)
- 经济(115785)
- 管理(84461)
- 业(79595)
- 企(66445)
- 企业(66445)
- 方法(46825)
- 数学(38745)
- 数学方法(38262)
- 中国(34659)
- 财(34331)
- 农(32565)
- 制(29698)
- 业经(28128)
- 地方(27902)
- 学(26909)
- 银(24993)
- 银行(24924)
- 行(23618)
- 税(22036)
- 农业(21546)
- 融(21474)
- 金融(21469)
- 税收(20569)
- 收(20397)
- 理论(20171)
- 贸(20134)
- 贸易(20115)
- 务(20112)
- 和(20074)
- 机构
- 大学(419000)
- 学院(415336)
- 济(163635)
- 经济(159814)
- 管理(156956)
- 研究(148650)
- 理学(133336)
- 理学院(131731)
- 管理学(129397)
- 管理学院(128639)
- 中国(115565)
- 科学(92066)
- 京(91970)
- 财(84849)
- 所(77296)
- 农(73444)
- 研究所(69451)
- 中心(66610)
- 江(65648)
- 财经(64475)
- 业大(62460)
- 北京(59171)
- 经(58300)
- 农业(57352)
- 范(55359)
- 师范(54739)
- 院(53788)
- 州(52635)
- 经济学(49083)
- 省(48510)
- 基金
- 项目(272587)
- 科学(212377)
- 研究(198600)
- 基金(195743)
- 家(171882)
- 国家(170395)
- 科学基金(144225)
- 社会(124215)
- 社会科(116964)
- 社会科学(116930)
- 省(106509)
- 基金项目(102895)
- 自然(93506)
- 自然科(91253)
- 自然科学(91229)
- 教育(90552)
- 划(90362)
- 自然科学基金(89589)
- 资助(81678)
- 编号(80940)
- 成果(68309)
- 重点(61647)
- 发(60470)
- 部(59852)
- 课题(56976)
- 创(56139)
- 创新(52512)
- 科研(51979)
- 制(50894)
- 教育部(50861)
- 期刊
- 济(190988)
- 经济(190988)
- 研究(135464)
- 中国(91085)
- 学报(70425)
- 农(68148)
- 财(65886)
- 科学(62935)
- 管理(60175)
- 大学(52770)
- 教育(49761)
- 学学(49516)
- 融(48949)
- 金融(48949)
- 农业(45410)
- 技术(34606)
- 财经(31890)
- 业经(30428)
- 经济研究(29707)
- 经(27111)
- 问题(24506)
- 业(23196)
- 图书(21603)
- 理论(20404)
- 版(20027)
- 科技(19712)
- 技术经济(18905)
- 现代(18513)
- 实践(18456)
- 践(18456)
共检索到655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汤晓莉
本文从我国当前经济转轨的特定历史环境出发 ,以代际交叠方法比较分析了个人储蓄型、完全基金型和现收现付型等三种社会保障机制。结合我国加入WTO进程中资本市场由封闭走向开放、改革中不断加速的劳动力流动、特定环境下的高储蓄现象 ,与古典结论相反 ,本文认为通过代际转移支付进行的积极的政府干预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能提高全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唯一手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习哲馨 庚丽娜 张文韬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社会保障会对居民储蓄产生反向影响。本文运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机制,重点是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对居民储蓄产生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居民储蓄率的长期特征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今仍在进行的社会保障体制转轨有较大关系。这一转轨过程导致了社会保障福利的较大程度的变化,这一变化通过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资产替代效应,使得居民储蓄发生大幅上升。因此,通过加入社会保障因素,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改革前后我国居民储蓄率呈现完全不同特征的现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思群
社会保障、储蓄与资本形成·杨思群·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社会基本的公平和人道,是为了使人们在风险出现后能够得到基本的补偿、在退休后有基本的最低收入水平。然而,任何影响当前收入和未来预期收入的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储蓄的安排和资本的形成,因此在考虑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熠 刘金东 卞世博
本文揭示了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国债对政府债务扩大效应的产生机理、决定因素以及与国民储蓄和社会保障改革效果的关系。研究发现,当政府实施统一预算管理体系和严格限量监管制度时,社会保障基金的增长将刺激国债规模同步上升,抵消前者调节代际利益和加强财政可持续性的功能。本文以美国为例,使用1950~2010年的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发现,社保基金对美国国债规模的影响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增强,国债规模增长几乎使联邦社会保障基金完全丧失了其应当发挥的功能。就中国而言,由于当前储蓄率较高,短期内扩大效应尚不值得担忧,但长期来看,该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杞瑞 张圣典 倪添杰 徐玫
英美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发行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英美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比较,归纳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构建的国际经验,提出强化我国储蓄国债发行渠道建设相关建议。
关键词:
储蓄国债 发行渠道 国际经验 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杞瑞 张圣典 倪添杰 徐玫
英美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发行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英美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比较,归纳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构建的国际经验,提出强化我国储蓄国债发行渠道建设相关建议。
关键词:
储蓄国债 发行渠道 国际经验 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国贤
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建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从世界范围内和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分析了征收社会保险税的可行性,结论是:现阶段开征社会保险税并以此为依据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下策。进而认为,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应当充当“游戏规则制定者和执行者”,社会保障制度应当贯彻家庭、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的原则,其中家庭应当是基础。从这点出发,认为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应当走“储蓄制”之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凯 段誉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机制采用以社会养老保险为基础的多渠道养老保险机制,家庭成员赡养、个人金融投资和养老保险就成为了三种主要方式。这一结论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然而我国不同养老渠道之间的比例和关系尚缺乏实证研究。家庭自主的金融资产投资、家庭成员之间的赡养效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检验。文章基于2008年和2009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首次运用2005年政策调整后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养老金财富、个人金融投资以及家庭成员赡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根据传统的世代交叠模型,针对现有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谭政勋
以2005年为分界点,我国住宅业投资和住宅价格发生了结构性突变:从2005年起,我国住宅业投资不仅波动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泡沫;住房价格脱离一般商品独立运行、加速上涨并剧烈波动;住宅不再是一般的消费品,而是更具投资性甚至投机性的金融资产,具有向左上的供求趋势线。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住房价格的加速上涨使得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不断上升并超过40%的国际警戒线,房价上涨及其所带来的泡沫不仅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而且随着房价的上涨,房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宏
有关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理论界一直存在不同观点,并且各种经验证据也往往支持不同的乃至是相互对立的观点。在近年我国居民储蓄水平始终居于高位及内需不足情况下,除了对高储蓄率形成原因的解释,也不断有人提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降低储蓄扩大内需的观点。鉴于社会保障对民生问题和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对社会保障影响居民储蓄的路径与机制作了基本的模型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社会保障相关因素对私人最优储蓄水平的影响幅度。最后,本文以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对社会保障与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居民储蓄 消费 VAR模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士斌 徐天祥
用分地区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储蓄的因素,结果发现: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储蓄并无显著影响,可能是由于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前两期的储蓄是影响居民本期储蓄行为的重要因素;暂时收入对居民储蓄行为有正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改革,民众支出的不确定性并未明显提高,因而不确定性对民众储蓄的影响显著但较弱;价格水平的变动和地区虚拟变量对城镇居民储蓄行为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社会保障 不确定性 城镇居民 消费 储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阳市工商银行课题组
证券和储蓄是筹集资金的两种形式.相对而言,证券比储蓄更能直接有效地转化为投资,更能有效地调整社会资产结构,要充分挖掘资金潜力,以及最大限度地筹集长期资金,并对稳定经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特殊作用.文章分析了证券发展对银行的影响,提出要适度发展我国证券,并提出了在证券发展下的储蓄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耀华
通常来讲,社会保障包含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在中国历史上,社会救济早已存在,未在近代有制度性的突破,社会福利则限于财力属于非常规性行为,只有社会保险有所突破。虽然,社会保险的基本理念已经传入,但相关立法一直处于酝酿和草拟过程之中,并不能实际产生作用。相比之下,强制储蓄制度的立法尚属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社会保险的功能。近代社会保险制度的背景20世纪20年代末,劳资矛盾突出,国民政府开始启动社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林增余
1995年,陕西省有关部门曾草拟了一份《陕西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准备通过地方立法在全省农村全面实施强制性社会养老保险。 《条例》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规定:(1)保险对象。全省18—60周岁的农村公民,均应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保险资金的筹集。以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