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78)
2023(7088)
2022(5708)
2021(5416)
2020(4453)
2019(9817)
2018(10015)
2017(18622)
2016(10488)
2015(11793)
2014(11969)
2013(11706)
2012(10870)
2011(9990)
2010(10194)
2009(9420)
2008(9209)
2007(8679)
2006(7818)
2005(6950)
作者
(30349)
(26139)
(25288)
(24119)
(15807)
(12415)
(11468)
(10113)
(9909)
(9240)
(8793)
(8583)
(8263)
(8059)
(8017)
(7684)
(7571)
(7418)
(7267)
(7213)
(6632)
(6600)
(6343)
(6159)
(6070)
(5822)
(5773)
(5693)
(5392)
(5285)
学科
(45010)
(40881)
经济(40820)
(32732)
农业(29944)
管理(22615)
业经(14556)
中国(12910)
(12712)
企业(12712)
(11146)
地方(10876)
方法(10387)
农业经济(10211)
(9569)
(9444)
(9138)
农村(9131)
(8848)
数学(8652)
数学方法(8537)
土地(8510)
(8330)
发展(7766)
(7750)
(7468)
建设(7245)
及其(7151)
教育(7030)
(6991)
机构
学院(144889)
大学(138385)
(56319)
经济(54912)
管理(52429)
研究(51874)
(50002)
理学(44157)
理学院(43720)
管理学(42864)
管理学院(42629)
中国(41394)
农业(38037)
科学(32413)
业大(30987)
(30168)
(26904)
中心(25550)
(25394)
(24742)
研究所(24084)
农业大学(23412)
(21113)
(19894)
师范(19650)
(19369)
(18613)
北京(18345)
财经(18157)
(18023)
基金
项目(94622)
研究(73912)
科学(72606)
基金(64454)
(56467)
国家(55823)
科学基金(46355)
社会(44474)
社会科(41355)
社会科学(41341)
(40442)
基金项目(34181)
编号(33897)
教育(33023)
(32023)
(28980)
自然(28123)
成果(27660)
自然科(27371)
自然科学(27363)
自然科学基金(26830)
资助(24967)
课题(23376)
(22098)
重点(21096)
(20556)
(19291)
(19194)
(19104)
(18557)
期刊
(76128)
经济(76128)
(55999)
中国(41485)
研究(41070)
农业(37803)
学报(25930)
科学(22566)
教育(21596)
大学(20483)
业经(19715)
学学(19250)
(18122)
(17558)
(16441)
金融(16441)
管理(15647)
技术(14638)
农业经济(13769)
农村(13685)
(13685)
问题(11062)
(10435)
农村经济(9073)
世界(9029)
业大(8843)
经济问题(8704)
经济研究(8404)
财经(8388)
图书(8171)
共检索到236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启臻  王念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和农民权益保护的薄弱环节。近期,我们对北京、河北、河南一些乡村集体建设用地(主要指集体工矿用地、原集体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敏  罗泽真  
通过对生态公益林内涵和区划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对公益林界定、种类等问题认识不到位,加之政府追求的生态效益与林农的利益诉求不同,在实践中,区划公益林时存在较大随意性和忽视对农民利益的保护。中国在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中,既要重视公益林在维护生态建设方面的作用,还应关注林农利益的维护。生态公益林的区划应遵循主导功能、生态保护、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和兼顾生态建设和农民合法权益的原则。当国家将集体林直接界定为公益林时,应该在明确公益林区划权力主体的基础上,通过分类管理、签订林地地役权合同和国家征收的不同方式来解决生态效益和农民经济利益的冲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芳  龙国举  范华  周梦璐  
土地增值收益如何在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均衡分享亦即调节金如何设定是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核心。本文在实地调研基础上,揭示了七个试点地区调节金设定特点和存在问题。运用区域一级土地开发运营的理论和实践,探析了调节金量化机理,论证推演了可用于指导增值利益分配实践的量化模型。研究得到如下结论:调节金取决于入市地块所在区域一级土地开发出地率、土地征收成本与开发成本比值大小,商办和工业用途取值区间分别为[47%,63%]和[25%,33%];调节金比例需充分考虑入市地块所在区域的设施完备度及集体对设施投入程度,进行土地级别、规划区内外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并配以调节金修正体系;以总收益为基础设定调节金比例更能实现利益均衡分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贾原芳  廖红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庆新  
农民负担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很好地解决。目前对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规范政府机关的行为 ,减少对农民的不合理收费 ,改革税费征收办法等。本文则认为 ,农民组织程度低 ,缺乏一个能维护农民正当权益的社区组织来抵制各种乱收费是农民利益屡受侵犯 ,农民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文章分析了农村社区组织从人民公社体制向村民自治组织的变迁及变迁过程中社区组织同农民的利益关系问题。最后指出 ,把村委会建设成为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自治组织 ,同时协调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 ,将是维护农民利益 ,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长久之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亚平  王敏  
通过对旧城更新中基本矛盾的分析 ,指出了旧城更新中低收入居民面临的失去家园及谋生环境 ,失去原有社会经济网络的困境 ,并从经济、社会、物质环境、政策法规等层面提出了维护旧区低收入居民利益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进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农村改革关注的焦点。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益,而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目前土地流转中农民利益受到种种侵害,因此为了社会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探讨土地流转情况下农民利益的保障问题迫在眉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亦平  
就农民利益的实现过程而言,从纵向角度看,涉及到主张、增殖;从横向角度看,涉及到利益实现空间与政策支持。就农民利益实现的意义看,从历史到现实,农民利益的实现都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建设的基本问题,它决定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与质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静  廖晓明  
[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地矛盾日渐尖锐,耕地保护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基于以上背景,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这不仅关系到我国土地基本国策的落实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还关系到农民、农业、农村的稳定与繁荣。[方法]因此基于对现有文献的借鉴和总结的基础上,重点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从正、负面相关机制对其流转有关的动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具体运用归纳法、案例分析法,简要阐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形式、相关政策等流转现状,详细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相关动因和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静  廖晓明  
[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地矛盾日渐尖锐,耕地保护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基于以上背景,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这不仅关系到我国土地基本国策的落实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还关系到农民、农业、农村的稳定与繁荣。[方法]因此基于对现有文献的借鉴和总结的基础上,重点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从正、负面相关机制对其流转有关的动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具体运用归纳法、案例分析法,简要阐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形式、相关政策等流转现状,详细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相关动因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流转过程中涉及相关主体的利益问题。[结果]得出只有充分了解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动力机制,其中不仅包括政策的刺激、周边环境的影响、经济利益的诱导等正面促进因素,还包括产权的不清晰和收益分配不合理等阻碍因素。[结论]并从各个主体的利益出发,保障他们的相关权益,达到主体间利益的均衡才能促使流转有序顺利地进行,最后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启荣  张旭青  田国强  
2003年8月中旬,笔者前往A省对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征地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西气东输管道穿越A省境内的4个市和9个县区,涉及沿途38个乡镇,主干全长348.3公里,两条支干线的总长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秋鹏  
征收宅基地成为地方政府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和弥补农地占用的重要渠道。现有宅基地制度和土地征收制度,赋予了地方政府宅基地垄断征收权和城市建设用地一级市场垄断供给权,严重损害了农户的经济利益,降低了土地配置效率和全社会福利水平。对农户宅基地流转范围的限制,使农户选择中存在角点解,进一步降低了农户的谈判能力。宅基地征收过程中,农户的抵制和政府的惩罚,大幅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政府使用行政权力整理土地的效率,也减缓了城镇化推进速度。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彻底破除地方政府宅基地垄断征收权,政府只负责土地规划、用途管制和使用过程的监管,通过税收方式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赋予农户宅基地与城市居民住宅相同的权利,允许自由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金辉  雷寰  
本文运用产权理论分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制度根源,认为农民失地前所拥有的土地初始权益就不完整,这是农民在城市化土地非农化进程利益受损的根源。因此,保护失地农民利益,必须对集体土地产权进行重新构架和界定,并提出重构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小平  孔喜梅  
要改变目前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僵滞状态,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必须加快推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而目前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发生率低,地区不平衡且具体情况差异大。本文认为,土地私有化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要构建一种有效保护农民利益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完善土地股份合作制可以成为一种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