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3)
2023(9800)
2022(8733)
2021(8257)
2020(6874)
2019(15927)
2018(15913)
2017(30562)
2016(16625)
2015(18855)
2014(18604)
2013(18407)
2012(16633)
2011(14927)
2010(14692)
2009(13131)
2008(12564)
2007(10602)
2006(9076)
2005(7751)
作者
(47989)
(39762)
(39575)
(37542)
(25295)
(19066)
(17889)
(15688)
(15075)
(13989)
(13710)
(13244)
(12457)
(12447)
(12262)
(12045)
(11932)
(11846)
(11185)
(11161)
(9902)
(9591)
(9530)
(8929)
(8909)
(8768)
(8744)
(8703)
(7944)
(7805)
学科
(64618)
经济(64553)
管理(47151)
(45357)
(37620)
企业(37620)
方法(32130)
数学(27949)
数学方法(27614)
(17026)
中国(15454)
业经(15075)
(14926)
(14768)
地方(13231)
农业(11547)
理论(11432)
(11290)
贸易(11284)
(10951)
(10753)
技术(10742)
环境(10430)
(10188)
(9747)
财务(9689)
财务管理(9673)
(9188)
企业财务(9162)
教育(9032)
机构
大学(233007)
学院(231320)
管理(96311)
(88065)
经济(86090)
理学(84628)
理学院(83710)
管理学(82242)
管理学院(81845)
研究(75495)
中国(53829)
(49855)
科学(49066)
(37887)
(37736)
(37503)
业大(37388)
研究所(34694)
中心(33848)
(31526)
北京(31303)
财经(31264)
(30398)
师范(30111)
农业(29868)
(28538)
(27815)
(26241)
经济学(25202)
技术(25151)
基金
项目(168069)
科学(131447)
研究(122047)
基金(121542)
(106478)
国家(105612)
科学基金(90717)
社会(74830)
社会科(70894)
社会科学(70875)
(65523)
基金项目(65273)
自然(60573)
自然科(59158)
自然科学(59148)
自然科学基金(58063)
(55453)
教育(55423)
编号(50142)
资助(50023)
成果(39514)
重点(37193)
(36329)
(35352)
(35153)
课题(33849)
创新(32723)
科研(32195)
大学(31156)
项目编号(31094)
期刊
(90919)
经济(90919)
研究(64890)
中国(39353)
学报(38497)
科学(35319)
管理(34406)
(33811)
大学(28945)
学学(27226)
(26553)
教育(26193)
农业(24373)
技术(20859)
业经(15162)
(15082)
金融(15082)
经济研究(14183)
财经(14071)
图书(13673)
(12542)
科技(12482)
理论(12351)
(11850)
问题(11766)
实践(11629)
(11629)
技术经济(11446)
(10684)
情报(10652)
共检索到319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淼  安雪晖  李鹏飞  张京斌  白皓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无需振捣便可通过自重填充模板的良好工作性能,但工作性能对原材料特性的变化具有高敏感度.现有自密实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难度较高,生产环节与质量检测环节较为分散,导致原材料数据不准确,生产数据检测效率低.随着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智能化与智慧化技术逐渐应用于包括原材料检测、配合比设计、搅拌生产和流变性能检测在内的生产全过程,原材料智能检测技术可辅助原材料质量管理,配合比智慧设计方法可用以应对原材料性能的波动、高效准确地确定配合比,基于搅拌状态的实时监测可实现搅拌过程中的配合比智慧调整,流变性能智能检测技术可以实时地通过非接触式方法获得不同尺度拌和物的流变性能.该文详细介绍了自密实混凝土全过程智能化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并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峰  郑建岚  
【目的】通过新老混凝土的黏结剪切试验,考察不同界面处理方法对新老混凝土黏结滑移的影响。【方法】以自密实混凝土为新混凝土材料,通过自行设计的推出式剪切试验装置,考虑不同粗糙度(自然光滑面、粗糙面Ⅰ和粗糙面Ⅱ,对应粗糙度分别为0,2.0,3.2mm)和不同界面剂处理(不涂界面剂的粗糙面Ⅰ及涂刷界面剂Ⅰ和界面剂Ⅱ)对新老混凝土黏结界面的影响,利用测定的沿受力方向上新老混凝土各点处的应变值,推算黏结面上黏结应力的分布,进而分析不同界面处理下新老混凝土的黏结滑移关系。【结果】新老混凝土界面处黏结应力分布呈三段式曲线发展;自然光滑界面的黏结试件上,黏结应力传递不均匀;涂抹界面剂的试件黏结应力在加载端处增长...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仲聪  安雪晖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的工作性能反映在其搅拌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搅拌图像对工作性能的好坏进行初步的判断。该文利用双轴搅拌机搅拌了具备不同工作性能的8组SCC,并利用智能手机录制视频,采集了全部搅拌过程的图像信息。然后,从图像序列中选取感兴趣的图像和感兴趣的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利用图像分析手段进行量化的比较。搅拌机指定叶片与转轴呈45°时的图像选为感兴趣的图像。ROI中的SCC轮廓线形状可以用作区分SCC的SF值的视觉特征。利用轮廓线上横坐标为300像素的点的纵坐标Y300,可以提炼轮廓线特征,并用于推算SCC的SF值。研究结果表明:Y300与SCC的SF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推算结果误差较小,可以用于开发基于双轴搅拌机的SCC工作性能实时检测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亚清  剧锦三  
针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评价问题,基于新拌自密实混凝土质量控制要求及模糊数学原理,提出了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FEM)和算法,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实例评判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可得到具体的量化等级,同时便于建立专家系统对新拌自密实混凝土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强  阎慧群  王可  
秸秆纤维混凝土砌块作为一种性能突出的生态建筑,在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综述了秸秆纤维混凝土砌块发展相关性研究,对制备工艺的现状做出了总结,并在材料性能方面重点介绍了其力学性能与热工性能。最后展望了秸秆纤维混凝土砌块在我国推广使用的价值,为我国农村住宅建设领域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唐久林  
从装配式建筑建设全过程成本分析的角度入手,识别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设计、生产、运输和施工各阶段的增量成本,探析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在成本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为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的确定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琏  
混凝土"双掺"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改善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的新技术。本文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总结,对其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充分的论证,以期对"双掺"技术能广泛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增加效益提供理论和试验上的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铁  张大利  陈辉  
为实现混凝土材料的重复循环使用 ,将石灰石作基体混凝土粗细集料制备了多种强度等级的原生混凝土 ,经破碎、筛分即得可循环粗细集料。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可循环集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艳丽  杨毅  戴向东  
清水混凝土是一种高质量的混凝土表现形式,在室内装饰工程中必须要从设计、材料、施工和经济等多方面考虑。在施工中,要从材料配比、性能要求、模板设计、施工环境、施工工期和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合理的材料选择和施工管理。研究以清水混凝土为表现主体,结合室内施工中的相关要求和特点,分别从清水混凝土材料选择、施工准备、模板工程、钢筋结构形式等方面探索了一套清水混凝土在室内施工的施工程序和施工要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英俊  
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三种产品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对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合理的性能分析,以此来提高山西省沥青路面的整体质量,减少沥青路面的车辙损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服务。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国晨  孙超利  石慧  李晓波  
结合车辆日检因素建立基于网络流模型的混凝土罐车调度问题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提出一种结合启发式规则和车辆流冲突选择策略的遗传算法对问题优化求解。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获取更优的罐车调度计划,节省企业成本、提高效益,同时可为混凝土企业的车辆购买或租用计划提供有益的指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易文  王永和  鲁云岗  
通过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了河砂和机制砂混凝土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与河砂混凝土强度基本相同,从而得出机制砂可代替河砂作为混凝土的主骨科的结论.研究了不同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及变形性能的影响.为了消除机制砂混凝土的不利因素,采用掺加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并与天然砂混凝土进行比较.大量试验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各种性能优良,完全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可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生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建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越来越多,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课程的特点,采用Authorware6.5作为开发平台,编写了教学软件,并且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在必要部分应用了Flash MX和Photoshop 7.0等平面设计工具进行了深化加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安瑞楠   林鹏   陈道想   安邦   高阳阳  
大型桥梁锚碇的锚块部分属于典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面临开裂风险,开展适应性智能通水温控方法与系统研究对混凝土温控防裂及提高混凝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锚碇真实温度场及应力计算、温流耦合控制算法,以及基于“端-边-云”控制模型的智能温度控制策略;研发了适应锚碇的智能通水温控系统装备和平台,包括供水、换向、控制和热交换系统,以及基于微信移动、 Web客户端的多端软件平台,实现了混凝土通水温控的远程实时在线感知、真实分析、反馈控制和诊断预警。研究成果应用于龙门大桥西锚碇施工建设的全过程,节约了人力和用水,且未发现温度裂缝,成果可供同类工程温控防裂设计和施工参考。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皓冉  谢辉  陈永灿  刘康  李正文  李永龙  
水工混凝土磨蚀损伤是造成消力池破坏的主要原因,长期发展会对水利枢纽汛期行洪安全产生威胁。该文采用自主研发的水下机器人(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ROV)对消力池底板磨蚀损伤进行了全面探测,根据骨料暴露比(aggregate exposure ratio, AER)量化表征磨蚀损伤程度,阐明了消力池底板磨蚀分布规律,并通过三维数值模拟进一步分析了消力池水动力要素对底板混凝土磨蚀的影响。结果表明:AER能有效反映水工混凝土磨蚀损伤情况,消力池前段及尾坎附近区域底板磨蚀破坏程度较高。高流速及尾坎附近的淤积回流作用是消力池底板磨蚀的重要因素,水跃漩滚区水气掺混效应减缓了磨蚀破坏,消力池前端无明显负压区,但流速较大,容易产生磨蚀等问题。研究成果对消力池的安全运行与结构评价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与推广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