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4)
2023(6513)
2022(5415)
2021(5204)
2020(4458)
2019(10118)
2018(10133)
2017(18008)
2016(9951)
2015(11504)
2014(11745)
2013(11153)
2012(10037)
2011(8979)
2010(9238)
2009(8671)
2008(9144)
2007(8717)
2006(7740)
2005(7314)
作者
(28709)
(23546)
(23266)
(22282)
(15056)
(10981)
(10902)
(9175)
(9173)
(8650)
(8097)
(8068)
(7678)
(7554)
(7543)
(7282)
(7073)
(6980)
(6822)
(6770)
(5968)
(5953)
(5650)
(5399)
(5383)
(5379)
(5344)
(5192)
(4834)
(4621)
学科
管理(36372)
(31613)
(28324)
经济(28277)
(27482)
企业(27482)
(19694)
银行(19549)
(18564)
(18187)
(13770)
方法(12673)
(12050)
中国(12045)
金融(12043)
(11653)
制度(11651)
(10961)
保险(10870)
业务(10835)
(10008)
财务(9971)
财务管理(9941)
数学(9837)
数学方法(9754)
(9487)
企业财务(9417)
银行制(9058)
理论(8443)
业经(7657)
机构
大学(130855)
学院(130641)
管理(51576)
(47598)
经济(46053)
中国(45846)
研究(41407)
理学(40182)
理学院(39744)
管理学(39154)
管理学院(38864)
(31384)
(29280)
科学(23883)
(23668)
(23450)
银行(22656)
财经(22364)
(22200)
中心(22048)
(21096)
(20861)
(20234)
(19305)
北京(18871)
研究所(18394)
农业(17571)
业大(17024)
财经大学(16738)
(16122)
基金
项目(76184)
科学(58284)
研究(57154)
基金(53611)
(45982)
国家(45559)
科学基金(38933)
社会(33970)
社会科(31925)
社会科学(31914)
(29698)
基金项目(27484)
教育(26641)
自然(25243)
(24973)
自然科(24641)
自然科学(24634)
编号(24331)
自然科学基金(24206)
资助(23094)
成果(21019)
课题(17420)
重点(16812)
(16470)
(15550)
项目编号(15512)
(15476)
科研(14668)
创新(14596)
(14546)
期刊
(59872)
经济(59872)
研究(46185)
中国(35305)
(34482)
金融(34482)
(27980)
管理(23229)
学报(19665)
(19433)
科学(17508)
教育(16036)
大学(15245)
学学(14259)
技术(11956)
财经(11757)
农业(10843)
(9893)
业经(9115)
会计(8451)
经济研究(8410)
财会(8280)
理论(7870)
(7419)
实践(7221)
(7221)
图书(6960)
(6528)
现代(6474)
问题(6396)
共检索到232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艳敏  
声誉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市值表现、品牌价值与客户信任度等,甚至在关键时刻关系着银行的生死存续。为了引导商业银行构建并完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中国银监会于2009年正式发布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将声誉风险纳入银行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指出要把"舆情信息研判,实时关注舆情信息"作为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自媒体对舆论格局产生着深刻影响,网络舆情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现状与特点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使用普及化,中国互联网改变了以往的传播格局,已经形成一个独立于传统媒体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课题组  宗少俊  赵川  
声誉风险是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媒介传播环境在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信息传播规律发生的显著变化。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新变化及舆情新特点,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特点和面临的管理难点。最后,对如何构建新媒体时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冀淑慧  
声誉风险事关银行的生死存亡。随着自媒体、社交网络等新媒体的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广大网民不再单纯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信息的制造者、发布者与传播者,互联网正在成为中国主流媒体,其对银行声誉风险的影响也空前巨大。本文从分析新媒体给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带来的挑战出发,阐述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应对新媒体做好声誉风险管理"防"和"立"两方面的工作,推动商业银行建立健全针对新媒体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锋  公帅  
近年来,随着数字科技、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声誉风险环境和格局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媒体、新媒体及自媒体等媒体术语更是层出不穷,厘清三者关系及特点对于商业银行正确认识和适应新环境、提升声誉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的关系传统媒体,也称平面媒体,通常被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侯振琪  
近几年,随着手机用户及微博、微信用户的飞速增加,我们已经进入到具有显著"自媒体"特征的"微时代"。在自媒体环境下,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改变了银行声誉风险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原先主要依靠媒体公关来缓和、化解声誉风险的防控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银行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通过寻找新的方法和路径,积极防控和处置声誉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行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信息传播的速度空前加快,使声誉风险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但令人不安的是,时至今日,业界对于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及其管理的认知仍然比较模糊,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计量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声誉风险已经成为当今最令人困惑、最难管理,并且是最令人畏惧的银行风险类型。这种状况的出现,首先是由于声誉风险本身的特殊性。声誉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其产生和发展又完全来自于社会个体成员的主观判断,难以用数学描述的方法进行精确的计量和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日佳  张亦冰  
"自媒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2年Dan·Gillmor对其"新闻媒体3.0"概念的定义中。而第一个对"自媒体"做出较为完整定义的是Shayne Bowman和Chris Willis:自媒体是普通公民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一种提供与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当前,以微博、微信、QQ、博客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已成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场。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的安全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了人们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弋宇  
2008年金融风暴使得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受到了全球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重视。本文从声誉风险的产生途径和诱导原因入手,分析声誉风险可能给商业银行造成的不同后果,并给出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建立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的有关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剑波  姚文林  
未来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社会声誉和形象的竞争。而商业银行各种风险的发生都有可能引发声誉风险,进而影响银行的社会声誉和形象。建立有效的防控声誉风险体系,是一项长期的行为文化建设,其本质是企业文化建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继红  
<正>声誉风险作为现代市场要素中无形要素之首,作为巴塞尔协议Ⅲ第二大支柱的重要内容,作为商业银行八大风险之一,一直备受关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面临新的监管要求和媒体环境,需要高度重视声誉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声誉风险事前管理,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新形势下加强声誉风险事前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楼小英  周彬  
"过去摧毁一座金融帝国可能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现在即便是经营了上百年的银行也可以在一夜之间倾塌。"这句汇丰集团前主席庞约翰爵士的名言,不幸在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中得以印证。声誉风险给了国内商业银行曾经仰慕的国际银行业标杆以致命一击,甚至引发了公众对金融业整体的信任危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五星  
本文首先指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是一种常态风险和演进的风险,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然后直面现实,分析阐述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面临着银行自身、监管评估机构和社会公众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最后,从实行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加强声誉文化建设、健全预警机制和监测流程、完善应急处置和后评价机制、抓住落实管理的基本点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对策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慈亚平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重点包括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强化事前管理、完善处理机制、完善配套机制、构建声誉风险管理文化五个方面银行业务是一种信心游戏,商业银行通常将声誉风险看作对其经济价值最大的威胁。2009年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督促商业银行规范声誉风险管理,要求声誉风险管理全面覆盖商业银行各种行为、经营活动和业务领域。自该指引颁布以来,国内商业银行致力于声誉风险管理研究和思考,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重点包括五个方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旭东  
在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类风险中,与公司治理目标关系最为密切相关的,莫过于声誉风险了。积极、主动、稳妥地进行声誉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必然要求;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必然对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继红  
中国银保监会高度重视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在2021年2月8日专门制定出台了《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银保监发[2021]4号),首次提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应遵循“前瞻性、匹配性、全覆盖、有效性”四条基本原则。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商业银行开展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根本指南,商业银行能否严格遵循直接关系到其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成败,关系到能否维护和塑造其良好的企业形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