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7)
2023(8506)
2022(7180)
2021(6690)
2020(5459)
2019(12120)
2018(12246)
2017(21602)
2016(12051)
2015(13651)
2014(13712)
2013(12757)
2012(12016)
2011(11031)
2010(11439)
2009(10721)
2008(10658)
2007(9960)
2006(8996)
2005(8270)
作者
(35865)
(30146)
(29859)
(28607)
(19105)
(14232)
(13577)
(11513)
(11474)
(10877)
(10615)
(10209)
(9957)
(9761)
(9723)
(9162)
(8922)
(8882)
(8813)
(8645)
(7884)
(7504)
(7319)
(7069)
(6850)
(6704)
(6693)
(6657)
(6152)
(6107)
学科
(40997)
经济(40907)
管理(38440)
(32262)
(28037)
企业(28037)
(14882)
(14233)
方法(14009)
中国(13029)
(12160)
(12123)
(11362)
业经(11097)
数学(10972)
数学方法(10778)
理论(9910)
(9269)
银行(9241)
(8912)
金融(8904)
(8879)
(8429)
财务(8398)
财务管理(8373)
体制(8343)
企业财务(7926)
教育(7627)
(7401)
农业(7394)
机构
大学(177231)
学院(175214)
(65963)
经济(64313)
研究(62838)
管理(60532)
理学(50972)
理学院(50311)
管理学(49281)
管理学院(48954)
中国(47148)
科学(38469)
(38135)
(35963)
(32426)
(30781)
研究所(29255)
(28794)
中心(27802)
财经(27243)
业大(25603)
(24842)
师范(24513)
(24510)
农业(24255)
北京(23813)
(22937)
(22142)
经济学(20729)
财经大学(20046)
基金
项目(113810)
科学(88826)
研究(84566)
基金(81220)
(71555)
国家(70959)
科学基金(59456)
社会(53123)
社会科(49983)
社会科学(49972)
(44675)
基金项目(42144)
教育(39981)
(38119)
自然(37241)
自然科(36360)
自然科学(36345)
自然科学基金(35695)
编号(34530)
资助(32312)
成果(30986)
重点(26470)
(25792)
课题(25611)
(25506)
(23926)
(23764)
创新(22341)
(22304)
国家社会(21910)
期刊
(80306)
经济(80306)
研究(54529)
中国(41467)
学报(31372)
(29783)
(29229)
科学(27273)
教育(25487)
管理(24685)
大学(23886)
学学(22325)
农业(19284)
(16824)
金融(16824)
技术(14856)
财经(14362)
业经(12477)
(12380)
经济研究(12348)
(10222)
问题(10010)
(9467)
图书(8442)
业大(8284)
科技(8056)
(7983)
(7939)
论坛(7939)
理论(7625)
共检索到275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清  韩平  
历史虚无主义在意识形态层面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唯物史观,歪曲丑化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助自媒体平台呈现出的碎片化、隐匿化与庸俗化倾向,在当下自媒体平台肆意传播,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必须深入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自媒体平台的传播方式及其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反制策略,在重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同时,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教育环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玮  
历史虚无主义常常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采用"戏说"与"恶搞"、碎片化与简单化的后现代叙事方式以及非此即彼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随意贬低革命领袖,否定历史英雄,无视中国党史国史中的基本定论。这种思潮否定了历史内在的内容与客观规律,将虚构与历史混为一谈,具有极强的欺骗性以及迷惑性。对此,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阵地,发挥民间群体的正能量作用,进而完善国家监管体系以及捍卫民族与历史记忆。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玮  
历史虚无主义常常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采用"戏说"与"恶搞"、碎片化与简单化的后现代叙事方式以及非此即彼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随意贬低革命领袖,否定历史英雄,无视中国党史国史中的基本定论。这种思潮否定了历史内在的内容与客观规律,将虚构与历史混为一谈,具有极强的欺骗性以及迷惑性。对此,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阵地,发挥民间群体的正能量作用,进而完善国家监管体系以及捍卫民族与历史记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学文在《高校理论战线》第4期撰文认为,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那就是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群那里,纪念五四运动的调头和动机是很不一样的,并且是发生变化的。这说明,五四运动本身的思想成分和精神向度是多元的;人们对五四的解读和需求也是分歧的。在对五四运动的认识上,首先需要的是真实地还原历史,其次需要的是辨析它的几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文亮  孙小禹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一方面给中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肯定和支持,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部分人的质疑和否定,出现了改革开放"失败论""变质论""倒退论"等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文章认为,判断改革开放是否失败、是否变质、是否倒退,不能以主观意识形态立场和个人利益得失为依据,而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是否"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是否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并最终是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客观标准。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改革开放中产生的一些失误和问题不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而恰恰是改革开放不到位造成的,因而只能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才能解决,而不是回到封闭僵化的老路或转向改旗易帜的邪路。改革开放是当年中国走出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唯一出路,全面深化改革则是现在和今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不二法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伟龙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进一步增强和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和特征。目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保持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也面临一些威胁,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其中之一,影响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文化价值观,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警惕这股错误思潮并充分认识其反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坚定马列唯物史观,坚决捍卫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鸣娟  储洪涛  吕佳卉  
从了解历史真相到正确评价历史,使历史虚无主义在真实史实面前无隙可乘。帮助大学生构筑起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侵蚀的"理论长城",增强"四个自信"。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脉络、大趋势、大走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娟  方琴  
历史虚无主义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研判意识形态领域社会思潮而提出的特定概念,主要有两种意义指向:一是歪曲与否定中国近代史、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的虚无主义;二是既包括前一种意义指向,还包括否定、诋毁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近年来,活跃于学术领域、政治领域和大众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是第一种意义指向的虚无主义。中国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的表现:后现代史学相关领域的虚无主义,中国近代史、党史和新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虚无主义以及解构历史教育的虚无主义。在网络传媒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把农村社会纳入传播覆盖范围。农村社会转型、文化空心的现实状况,农民认知水平不高、农村意识形态工作落后等现实问题导致农村社会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有限。历史虚无主义在农村的传播会削弱农民的政治认同,诱发农村社会出现价值迷失和思想混乱。对此,要根据农村社会实际,采取做好农民教育工作、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强化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等措施,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苗勃然  周文  
回顾新中国70年来的奋斗实践与巨大成就,需要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现在国内有一种错误观点:将新中国70年完全割裂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年两个时期,认为这两个时期是相互对立,甚至是相互否定的。事实上,历史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基于这种认识,文章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文章认为,改革开放前30年为改革开放后40年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40年是对前30年的继承与发展,割裂掉任何一段历史都不会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与危害性,未来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剑静  任占营  
面对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形象传播与塑造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成因,提出了更加重视形象塑造、新媒体传播、口碑传播、"经营学校"、舆情管理等"5个更加重视"的应对策略。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景君学  廖健太  
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和传播带来不小的冲击。通过分析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认同带来的影响,在厘清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的方式、途径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认同需要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涵及发展规律,需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特征,需要采取适应性、约束性、多样性、主动性、选择性策略,从而构建适应新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新型传播策略,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主导地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筱蓉  李延昊  
自媒体具有准入门槛低、及时性、强交互性以及信息高度碎片化的特点,成为承载信息传播不可或缺的平台。从用户情感体验的角度构建指标,抽取部分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隐私性、营销力、影响力、信任度等方面对4种类型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大学生在自媒体中的信息交互提出安全性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贤春  庞进京  
随着自媒体的出现,政务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是一种以"小世界"原理为基础,以现代自媒体为工具的强互动传播模式,包括获取、互动和调适等模块,以自创性、强互动、相关性和情感性等为特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倪建伟  耿文佳  张宇翔  
大众旅游时代与自媒体时代的"双重效应"使游客逐渐成为城市管理评价的重要力量。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一背景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杭州市为例,以游客属性、城市管理特征和自媒体信息影响度三个维度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剖析游客城市管理评价的影响因素及带来的不同传播效应,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结果显示:游客性别、城市绿化、旅游交通、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及自媒体正面信息等因素与游客城市管理总体评价呈现显著正向影响,自媒体负面信息对总体评价呈负向影响,而年龄、学历、收入水平与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倪建伟  耿文佳  张宇翔  
大众旅游时代与自媒体时代的"双重效应"使游客逐渐成为城市管理评价的重要力量。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一背景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杭州市为例,以游客属性、城市管理特征和自媒体信息影响度三个维度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剖析游客城市管理评价的影响因素及带来的不同传播效应,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结果显示:游客性别、城市绿化、旅游交通、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及自媒体正面信息等因素与游客城市管理总体评价呈现显著正向影响,自媒体负面信息对总体评价呈负向影响,而年龄、学历、收入水平与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则不显著。据此建议,城市尤其是旅游城市的管理者应主动顺应自媒体时代发展趋势并充分挖掘优势,及时掌握游客需求,重点做好城市绿化管理,同时注重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软硬环境的系统性建设,以更好地服务于游客与广大民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